陈子昂,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人,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扛旗人,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登幽州台歌》,由于有着深邃的内涵,铿锵的韵律,使人百读不厌。
崇拜名人,尤其崇拜文坛名人,是陈子昂那个时代的社会风尚。陈子昂从巴蜀之地来到都城长安,渴望一显身手,以获取长安文坛对他的认可。然而,长安是名都大邑,四方人才荟萃,要想在某一个领域里出人头地,谈何容易!没有王公贵族的背景,没有文坛名宿的荐举,你纵有出众的才华,在长安也难得出名。
陈子昂出身富豪之家,慷慨侠义,机警过人,但在京城这陌生之地,一时还施展不开。开始,陈子昂也像其他人一样,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不停地进献给文坛的名宿大老。但总是石沉大海,没有回音,显然没有人愿意赏识他。为此,陈子昂常有英雄扼腕之叹。
一天,长安东市这个热闹的商业区里,来了一位外地人,手里拿着一把光亮照人、精美绝伦的胡琴,标价出售,卖主对每个讨价还价的人说的都是一句话:“100万就是100万,少一个子儿不卖。”
100万,在当时可是一大笔巨款啊!谁能够出这么多的钱来买一把胡琴?然而,这个消息几天便沸沸扬扬地传遍了长安城。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每天从四面八方赶到东市来观看这把胡琴的人,络绎不绝。胡琴一时成了整个长安城各阶层人士关注的焦点。
善于思考的陈子昂决心借这把胡琴为自己引路,邀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来到东市。陈子昂拿起这把琴,上上下下打量一番,大声说:“好琴,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好琴。”然后他对卖主说:“就依你这个价,这把琴,我买了!”说得非常干脆。
围观者无不向陈子昂投以惊异、羡慕的目光,口中发出一片“啧啧”之声。同来的朋友对陈子昂说:“你疯了不成。你也不想想这100万是多少钱!花这么高昂的代价购买一把胡琴,值得吗?你要干什么呢?”
-这时人群中有人高声说:“买琴的这位先生,既然你有高超的演奏技艺,买的又是一把天下无双的好琴,何不当众演奏一曲,让我们一饱耳福呢?”
陈子昂笑笑说:“当然可以。不过弹琴要有一定的气氛,要有条件。比如,要焚上一炷香,要有琴童侍立,这样弹起琴来才富于情趣。随随便便地奏一曲,岂不辜负了这把价值连城的好琴吗?”说着,他用手指指不远处那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说:“那里是宣阳里,我就住在g6里。你们有雅兴听琴的,欢迎明天上午到寒舍去。我恭候你们大驾光临,也期待着一切才高名重的朋友一起莅临指教。”
于是,这样一个精通琴艺、慷慨好客的人立即成了长安城中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
第二天上午,宣阳里的陈子昂家中热闹异常,一二百个嘉宾把家里挤得满满的,不少人只得站在院子里。这些人中三教九流等各色人物都有,其中以文士居多。陈子昂兴奋得脸上焕发出光彩,跑进跑出,指挥家人端茶递水,忙得不亦乐乎。
一个来客有些焦急了,对陈子昂说:“我们慕名而来,是想听听先生演奏美妙琴声的。请快弹奏一曲吧!”
神采飞扬的陈子昂站在人群中间,大声说:“感谢各位朋友的光临。”说着他抱拳向众人施礼致谢,继续说:“我来自巴蜀之地,胸怀大志,腹有文才。我写的诗文,不敢说字字珠玉,但绝不是平庸之作。我曾把诗文投献给一些知名学者。然而,太遗憾了,他们却连看一看的时间都没有,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来得及了解我。”陈子昂看到人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他的话,十分高兴。便伸手从书僮手里接过琴,愤慨激昂地转了话题,“我会操琴演奏,而且技艺不凡;但我不想把时间耗费在弹琴上面,因为那是梨园弟子做的事。”话未落音,举起手中的琴,“嘭”的一声摔在地上,耗费百万的一把琴竟被他摔碎了。众宾客一时哗然,不知陈子昂的葫芦里到底装着什么药。
陈子昂以十分自信的口气说:“我要做的事就是写文章。你们看,我已写好了上百篇文章,我还会继续写下去的。今天,我请诸位来,就是想请诸位帮我鉴定一下文章的质量。如果不好,我马上放把火把它们烧了;如果还有一点价值的话就请诸位多美言几句吧。”
这时只见小书僮捧出一卷卷誊抄工整的文章,陈子昂依次送给每位来宾一卷。客人们恍然大悟:陈子昂是在借此机会宣传自己的文才。
陈子昂的文才的确属于上乘,他的文章刚劲质朴,有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杨雄的风格;他写的诗歌格调清新、明朗刚劲,有汉末“三曹”和“七子”的风骨。人们透过陈子昂的非常之举,进而真正认识了他。就在一天之内,陈子昂的名声传遍了帝京长安,他从一个无名之辈,一跃成为众口宣扬的新闻人物。从此,陈子昂的身价倍增,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听到有人吟诵陈子昂的诗篇和朗读陈子昂的文章之声。
成功的路有很多条,如果一条走不通,不妨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