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当一个人兴趣盎然时,会产生良好的情绪,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是有志之士成才的重要心理素质之一,它深深地吸引着无数著名的科学家、作家和艺术家去完成自己毕生所追求的事业。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并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家庭中家长应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
世界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的发明创造多达两千余种,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跟他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爱迪生一生虽然只受了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却在母亲南希的影响和教育下成长起来。母亲让孩子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使他很早就接触到了牛顿和法拉第的科学著作及关于物理、化学方面的普及读物《博物教科书》,因势利导地启发了爱迪生对物理、化学的兴趣,并鼓励和耐心指导他进行各种实验。止是由于爱迪生的母亲重视对孩子兴趣的培养,才使他最终成为闻名全球的电气发明家。
从爱迪生成才的道路我们不难看出,母亲南希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这点确实是值得广大家长借鉴的。
兴趣可以促进孩子学习效率的提高,乃是不言而喻的事实。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真正的兴趣,他才会聚精会神,才会孜孜不倦。
对孩子来说,兴趣最好不要局限太窄,应当适当广泛一些。幼儿兴趣常常容易转移,家长不宜过早地代替他们去做定向选择,应当在支持他们某一方面兴趣的同时,引导其全面发展。中小学课程是任何专业都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孩子不可偏科,即使有某些侧重与特长,也不可放松其他课程的学习。
孩子的本性是对新鲜的东西有浓厚的兴趣,如果学校能不断给孩子以新的知识、新的启示和新的收获,孩子就一定会高兴、起劲、热情而兴趣盎然。作为家长和老师,要保护孩子对学习的这种内在积极性,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无休止地重复读写教科书,或没完没了地做千篇一律的习题,这会使孩子产生厌烦情绪,挫伤孩子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基本掌握以后,家长若能引导孩子将余下的时间用来扩大知识面,对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可能效果更好。例如该背的书会背就行了,有时间再读一点课外读物,对语文程度的提高也会有好处。何必一定要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呢?即使如此,若完全不读课外书籍,语文水平也未必能达到理想水平。
兴趣与热情是孩子学好功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调动内在潜力所必需。因此,家长与老师要极其小心地保护和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尽心尽力地引导孩子真正热爱学习,使他们从学习中得到快乐,这比逼着孩子拿高分重要得多,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