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45171800000001

第1章 马列主义概述

马克思主义

指关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它是无产阶级的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和学说的体系,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创立,一般认为以他们二人合着的《共广党宣言》的发表为创立的标志。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各种矛盾已公开表现出来,无产阶级已显示出自己的独立政治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无产阶级的斗争实践,总结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经验。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并吸收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主要有几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各国共产主义政党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时对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以及根据实践的发展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个别论断的修正和补充。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

指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运动规律,证明资本主义和任何在此之前的其他社会一样。具有历史的暂时性,必然为更高的共产主义所代替。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规律和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证明资本主义私有财产全部来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从而证明剥夺资本家,建立共产主义公有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的划时代的科学贡献,但恩格斯自己把这两大贡献完全归于马克思的名下,表现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高尚品德。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块基石,由于有这两大发现,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简介

《党建工作实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我国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党的建设工作始终是同我党和我们国家的命运前途息息相关的。无论是普通的群众,还是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对党和国家政治经济等各个系统的体制、制度等知识有所了解,对党的工作和建设知识有所熟悉,才能把握国情,理解相关国家政策,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和工作服务水平,为党政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的建设和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出身于德国莱茵省一律师家庭。大学毕业后积极投身政治斗争。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1843年迁居巴黎。1844年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同年8月与恩格斯会见,从此奠定两人的终身合作和友谊。1845年迁居布鲁塞尔。1845~1846年与恩格斯合着《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1847年底在领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活动时,与恩格斯合着《共产党宣言》,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第一次公开全面地得到阐述。1848年和恩格斯一道带领同盟盟员回德国参加革命,并创办《新莱茵报》。革命失败后被逐出普鲁士,于1849年8月定居伦敦,从此一面指导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一面从事艰苦的理论研究。1867年发表《资本论》第一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18世纪60~70年代领导第一国际的斗争。70年代写下《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重要着作,指导无产阶级的革命活动。批判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因生活艰苦和工作紧张,久病不愈,于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寓所逝世。所着与恩格斯的着作一起,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外还有专门研究马克思的生平和着作的“马克思学”。

恩格斯简介

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出身于德国莱茵省一厂主家庭。中学未毕业即从事商业工作。1841年到柏林服兵役,业余在柏林大学旁听哲学。1842年在英国经营纺织厂,并接触工人运动,完成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4年在巴黎与马克思会见,从此两人共同奋斗。《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都是他与马克思合作的结晶。1848年欧洲革命中除参加《新莱茵报》的编辑、撰稿外,还积极参加武装起义,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革命失败后逃往伦敦。为从经济上支持马克思研究经济学,于1850年重返公司任职,直至1870年。同时坚持研究和写作,几乎每天与马克思通信,交流思想。19世纪70年代写了《论住宅问题》、《论权威》、《反杜林论》等重要着作。马克思逝世后,继续领导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并整理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三卷。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主要着作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法德农民问题》等。1895年8月5日在伦敦逝世。一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始终把自己摆在次要的位置。所着与马克思的着作一起,被编入多种版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载体和集中体现。从狭义上讲,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从广义上讲,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的着作。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并不是经典式的教义,而是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针对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事件而撰写的富有战斗精神的着作。因而,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而应当在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运用其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方法,创造性地与客观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着作的作者,从狭义上讲,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广义上讲,指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范围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他们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亲身经历的伟大实践为依据,以革命导师的卓越才能对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进行分析和判断,其结论与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评论家、政论家的认识是有所不同的。

列宁主义

列宁的思想和理论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帝国主义时代的运用和发表,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俄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列宁主义揭示了帝国主义形成、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指明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有可能在一国或少数几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在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领导作用、工农联盟、阶级斗争、党的建设、民族殖民地问题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还对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讨。列宁主义这一概念最早是资产阶级从否定的意义上使用的。列宁逝世后,季诺维也夫最先用这个概念正面概括列宁的思想。后来斯大林给列宁主义下了一个定义:“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一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一般认为,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出现,是列宁主义诞生的标志。列宁主义中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列宁简介

他是世界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主义的创始人。出身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一教育工作者家庭。原姓乌里扬诺失。1887年在大学从事学生运动而被捕流放。1889年在萨马拉建立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年在彼得堡创立“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年底被捕,并于1897年再次被流放。1900年出国,年底创办《火星报》。1903年出席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成为布尔什维克领袖。领导了1905年革命,失败后再度出国。1912年在布拉格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会议,清除孟什维克,使布尔什维克成为独立的党。在参加第二国际的活动时坚持反对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1915年提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1916年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对垄断资本主义作了全面分析。1917年写成名着《国家与革命》,并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在1918~1920年间,领导俄国人民抗击国内外敌人对新政权的进攻并取得胜利,1918年8月遭社会革命党反革命分子的暗杀而受重伤。1919年3月主持召开第三国际成立大会。内战结束后提出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2年底健康状况恶化。在休养期间口授《论合作制》、《论我国革命》等重要论文,被看作为“政治遗嘱”,对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1924年11月逝世。所着被编为各种版本的《列宁全集》。

斯大林简介

他是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前苏联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出身于俄国梯弗里斯省(今格鲁吉亚)哥里城一农民家庭。原姓朱加施维里,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活动。1898年正式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翌年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开除学籍,成为职业革命家,先后在梯弗里斯、南高加索、彼得堡等地开展革命活动,创办和主持《斗争报》、《新生活报》、《新时代报》等刊物。传播马克思主义。1901~1917年先后7次被捕,6次被流放,其中5次逃出,继续战斗。1917年在党的第七次代表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参与十月革命的领导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先后任民族事务人民委员、国家监察部人民委员。1922年4月当选为党中央总书记。1925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总路线。1926年发表《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论证了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下建成社会主义的意义、道路和方法。1927年在党的十五大上提出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用新技术改造农业的计划。1934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全面分析了1929~1933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预见了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前景。1936年11月在全苏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上提出苏联宪法,宣布苏联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1941年5月任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随后任最高军事领导人,领导卫国战争取得胜利。1946年3月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2年发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虽然犯过重大错误,但功绩和贡献还是主要的。1953年3月5日病逝。着作被收入《斯大林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