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常识
45171800000006

第6章 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1)

经济学

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总称。包括政治经济学、部门或专业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技术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关系即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其他经济学的共同理论基础,因此。把政治经济学有时也简称为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生态经济学、国土经济学、人力资源经济学等。部门或专业经济学,是指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经济学,它们研究部门或某个领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及其应用。如工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物资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各部门所采用技术的经济效果,为技术政策、技术措施、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数据。经济管理学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各个环节进行组织、计划、指挥、调节和监督等调节活动的研究。这里的经济学是指广义经济学。

国民经济

一个国家范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称。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部门。科学、文化、教育和卫生保健事业本身不是国民经济部门,但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同国民经济有密切关系,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中往往将它们列入。国民经济部门之间和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之间,客观上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必须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部门,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就会导致生产力的破坏。生产关系决定国民经济的性质。资本主义国民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它必然受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支配。国民经济发展客观上所要求的各个部门之间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的比例,是在剧烈的竞争中,通过危机强制实现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对国民经济实行计划管理,能保证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高速度地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产的发展需要。

商品经济

以交换和出卖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一。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劳动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的发展经历了几种形态,在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中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主要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人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生产,也叫小商品生产,它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形式,只有从属的意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发展到最高程度,它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居绝对统治地位,是以生产资料资本家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劳动力也成为可以买卖的商品,人的名誉地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赤裸裸的商品和金钱关系。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商品经济,但其性质和内容与私有制基础上的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最终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和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劳动力

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社会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一个因素。“劳动力”与“劳动”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和表现。生产过程总是劳动力作用于生产资料的过程。生产资料必须与劳动力结合,才能成为现实的生产,生产出人们需要的产品。但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结合方式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特点,使劳动力的使用状况也明显不同。在原始社会里,生产资料归原始公社全体成员集体所有,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直接相结合,劳动力由公社集体使用,实行互助合作,共同劳动;劳动产品在公社内部实行平均分配。在奴隶社会里,生产资料和奴隶都被奴隶主占有,劳动产品也归奴隶主所有。在封建社会里,土地归封建地主所有,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产品绝大部分被地主占有。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采取资本形式,工人把劳动力卖给资本家,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了私有制,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力不再是商品,劳动者的劳动力是社会总劳动力的一个部分,在计划指导下实行不同形式的联合劳动,劳动产品在扣除为社会劳动的部分以后,实行按劳分配。

劳动生产率

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通常用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来表示。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是个人劳动生产率,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费计算的叫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按全社会来计算劳动耗费的叫社会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同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即劳动生产率愈高,产品量愈大;而同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成反比,即劳动生产率愈低,劳动量愈大。决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在这些因素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居于重要地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生产的过程就是增加剩余价值、加强对工人剥削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产水平是一致的,有可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再生产

不断反复、不断更新的社会生产过程。任何社会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不能停止生产,因而社会生产过程总是不断反复不断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在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生产物质资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要使原有的生产关系得到维持和发展。因此,它又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处于首要地位,决定着分配、交换和消费,而分配、交换和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也有重要反作用。再生产从规模上看,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前者是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后者是生产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出发点。

经济规律

亦称“经济法则”。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间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它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随经济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其作用或退出历史舞台。人们不能消灭、创造经济规律,但可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在生产力水平极低的原始社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经济规律常作为一种自发的力量控制着人们的行动。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开始有可能自觉地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经济规律中,依据它发生作用的范围可分为特有经济规律和共有经济规律两个类型。

生产资料

又称“生产手段”。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中物的要素,即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包括土地、森林、河流、矿藏、机器、设备、厂房、生产建筑物、运输工具、原材料、辅助材料等。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的质量和数量如何,决定着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人们所获取的物质资料的数量。在任何社会中,劳动者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实现物质资料的生产。在不同社会中,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实现同生产资料的结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成了国家主人,实现了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因此,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结合的不同方式,是区分不同社会经济制度的标志。

生产资料所有制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指生产资料归个人、某个阶级、社会集团或整个社会所有,是人与人之间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革。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相适应的是原始公社所有制,随着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依次产生奴隶主所有制、封建主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

商品

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并不是供自己消费,而是通过交换供社会消费。不同的使用价值之所以能按一定的比例互相交换,是因为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劳动。人们按照价值互相交换商品,实际上是互相交换各自的劳动。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条件下,它反映着在物的掩盖下人与人之间的特定的社会关系。商品是一个历史范畴,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商品将会消亡。

商品生产

生产产品的目的不是为生产者自己消费,而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商品生产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也存在着两种形式,即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简单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以个体手工业生产最为典型。简单商品生产历史悠久,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晚期渐致分化、崩溃。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最发达的商品生产,是社会化了的大机器生产。它的生产目的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其基本矛盾是大规模的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商品流通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其运动形式是W-G-W(商品-货币-商品)。商品流通包括商品的两个形态变化,是卖和买的统一。商品流通不同于物物交换,一方面它打破了物物交换在时间,空间和个人方面的限制;另一方面它把物物交换场合的那种卖和买的直接统一分裂为卖和买这二者之间的对立。这样如果其中某一个环节受到阻碍,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出现买和卖脱节。因此,商品流通已经包含着经济危机在形式上的可能性。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流通有简单商品流通和资本主义商品流通两种形式,前者是以卖开始,以买告终,为买而卖;后者是以买开始,以卖告终,是为卖而买。前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某种使用价值以满足一定的需要,而后者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以实现价值增殖。

商品二因素

商品所固有的两种属性,即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作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首先它必须具有有用性,即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汽车可以代步,房屋可以居住等。“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而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既然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这种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这说明各种不同的商品除了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价值之外还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属性,即它们都是劳动产品,每一个商品都凝聚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种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又是使用价值的量的表现者,双方都同时存在、统一于商品体中。但它们同时又是矛盾的,生产者如要实现自己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通过交换去实现其价值;如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则必须放弃其使用价值。这就是它们的矛盾性。这一矛盾只有在交换过程中得到解决、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商品的价值,购买者获得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效用。物品的效用是由它的自然性质决定的。不同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如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御寒。同一物品也可以有多方面的使用价值,如木材可以作燃料、作家具、盖房等,并随着人们生产经验的积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愈来愈广泛。使用价值本身不体现生产关系,不管该社会形态如何。总是形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使用价值愈多,社会财富也就愈多。在商品经济中,任何物品要成为商品,必须首先具有使用价值,因而,使用价值也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人类劳动。是商品的基本属性之一。商品的价值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在交换中,同其他商品交换的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所以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只有在商品生产的特有历史条件下才存在,是一个历史范畴,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耗费的人类劳动量决定的,以劳动时间(小时、日等)为计量单位。劳动时间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和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是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

劳动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