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
45179300000101

第101章 让孩子具备良好的品德

古今中外,善育人者首重德,能成才者德为先。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德是成才的基础。古人曰:“终身大计,莫如树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栋梁之材。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为亡命之徒、杀人犯、流氓。但是,如果做父母的若不从小对子女进行品德教育,放松了对儿女的道德品格教育,子女们很容易长成为不法之徒。事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与无情。研究和分析这些人的成长过程,固然有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但家庭教育,父母从小对他们缺乏品德教育。道德教育仍不失为一个主要原因。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我们已开始重视学校,尤其是小学中学的品德教育。然而,由于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贯穿于孩子的相互关系以及孩子对父母、对成人的态度中,表现在孩子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之,它必须从日常的生活人手,所以单靠学校或幼稚园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有赖于家庭,尤其是父母的不懈的努力。

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则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1)对待他人要有礼貌。“谢谢”“对不起”“请”“没关系”等词语虽然短小,但力量却无穷。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相追而且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时,如果我们能够做到礼貌,时时多讲两句:对不起、谢谢。许多大事可以化小,小事可以化无。这一点在当今非常重要。父母对子女绝不可放松了这方面的教育,放纵儿女在家或在外粗鲁无礼、称王称霸。

(2)尊敬长辈,爱护弱小。这一点与前面所讲的是分不开的。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必然也就能够尊敬长辈,爱护弱小。反之,一个粗鲁成性的孩子也绝不可能尊敬长辈,及其父母,更不要谈爱护弱小,助人为乐了。不尊敬长辈、虐待父母也是当今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许多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带大,原想老来有个依靠或慰藉,结果是子女成家以后把他们视作眼中钉,我们常在报章杂志看到许多做子女弑父或弑母,这的确是一大讽刺。如果父母能从小不放纵自己的子女,注意培养子女尊老护幼,尊敬父母,是绝不会酿成这样严重的后果的。

(3)遵守规则和纪律。这一条也很重要,没有这一条也就培养不出良好的公民。如今社会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与近几十年来对孩子缺乏遵守规则和法纪的教育息息相关。有些家长不但在家对自己子女不加管束,甚至纵容自己子女在外、在学校欺侮弱小同学或用过去的说法“出身不好的同学”。听到自己子女不遵守校规,他们不但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当然,这些家长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他们以为这样是爱护了自己的子女,其实是毒害了自己的子女。俗话说,积重难返。所以父母要想自己的儿女长大后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遵纪守法的人,就必须从小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和法纪。

(4)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在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时,首先要从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饭桌上有孩子爱吃的东西,应教孩子怎么照顾到每一位家庭成员,尽量避免特殊化;生日时,教会孩子怎样让家里人一起分享他的快乐,并感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他的培养;父母亲工作忙,应教孩子学会帮忙做家务;无论哪个生病了,教会孩子关心照顾;生活在公寓里,教会孩子不能影响他人休息,损害他人利益等等。祖辈还要教育和鼓励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懂得关心帮助同学,懂得关心集体;在社会生活中,懂得关心帮助周围有困难的人。久而久之,孩子心里想的就不会完全是自己,为成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打下基础。

此外,要从孩子年龄特点出发,紧密结合家庭生活及社会生活实际,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素材,启发和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的感情。例如,通过家庭物质条件的改善、乔迁新居、爸爸入党、妈妈评上“劳模”,通过家庭周围一座座高楼耸起、一条条马路的加宽等新事新物的出现,使孩子们感受到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可爱。通过带孩子旅游,参观名胜古迹,听历史上抗击侵略者的英雄故事,讲古代中国的灿烂文化,伟大发明,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实,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华侨亲友谈国外见闻,使之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等。逐渐使孩子树立起心中有祖国的情操。

(5)有责任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孩子需要对自己的某些行为、事情负责任,然后逐渐扩展到对家庭、所在班级、社会等负责任,对需要自己负责任的事情,一定坚持要孩子自己负责任,不能让他人来代替。每个成人应该有这样的观念,无论孩子多小,他都有他自己应负的责任。比如,小学孩子,他有学习知识的责任,有做简单劳动的责任等等。通过让孩子理解社会对他们的道德要求,训练他们对道德情境的正确感知,使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任,这样,孩子才能有积极的情绪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