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方文论史纲
45190800000035

第35章 英美新批评(1)

引语

“新批评”其本身就没有确定的内涵,因为针对旧的批评方法和概念来讲,一切新兴后起的批评都称为新批评。本章节的新批评说的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英美崛起并流行的不同于传统的批评理论。有人称之为“本体批评”、“文本批评”。西方文论史从理论上看,重视文学作品形式因素由来以久,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批评家更是注重这方面的研究。柯勒律治创造了文学研究“内部方法”,俄国形式主义以及胡塞尔创立的现象哲学的发展对审美对象进行详尽层面考察的理论,对新批评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一节)新批评的先驱:艾略特与瑞查兹

新批评是重视形式的批评,它的产生虽然有比较久远的多方面原因,但直接以方法论的角度来奠基新批评的则是英国艾略特的“有机形式主义”和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这两人是新批评的先驱代表。

一、艾略特的非个人化理论

瑞查兹对于新批评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因其浓重的心理主义倾向,而使得很多人认为艾略特才是新批评的开山鼻祖。

艾略特不光是一位重要的批评家,同时还是一位着名的剧作家和诗人。他提出了诗歌的非个人化理论,对新批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反对印象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批评观念,认为诗歌是客观事物的象征。“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的消失自己的个性”。

“非个人化”的主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个人生活与艺术的关系。艾略特认为,诗人的任务是将个人的生活情感和经验转化为艺术的情感和经验。这是一个艺术家是否成熟的标准,因为“艺术的情感是非个人的”。2、艾略特针对浪漫主义主张张扬个性,提出“传统论”。认为历代文学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从古至今的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同时存在的秩序,作家只是在形式和语言上有一定的独创,对旧的文学秩序有所调整,他总体上只能服从和尊重传统。3、表现非个人的情感的途径是借用“客观关联物”:它“是表达特定情感的客体、情形或事件的发展过程。”279艾略特认为优秀的诗歌是诗人把自身的个人感情转变为人类的普遍感情,既能遵循传统又可以创新,描绘出的客观关联物有机体。

这样的有机体有其内在的标准,它不以创作者与欣赏者为转移,所以艾略特认为文学批评的焦点和批评家的注意力应当是作品:“将兴趣由诗人身上转移到诗上是一件值得称赞的试图”280。艾略特提倡审视文学作品应当寻找新角度和方法,还重新阐述了文学传统的价值和意义。

艾略特的有机形式主义理论和瑞查兹的语义分析学是有密切联系的,正是因为把文学看成非个性的、具有客观标准的独立的象征有机体,才导致只能对文学做语义分析,也只有进行语义分析才能探索象征意象的含义。艾略特和瑞查兹的理论为新批评的诞生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

二、瑞恰兹的“语义分析学”

瑞恰兹(I.A.Richards,1893-1980)是一个终生喜爱语言研究的语义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他自29岁起先后在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主要着作有《文学批评原理》(1924)等。

语义学批评的基本特征。瑞恰兹通过总结自己在剑桥大学所做的教学实验,说明普通读者在对诗歌的阅读中容易形成误解或者批评偏差,其原因主要是一系列障碍(包括主观情感的抑扬或偏见成见的介入等十类障碍)的干扰,而它们则可以通过语义分析和细读法来纠正。也就是说,语义分析方法构成了语义学批评的一个突出特征。同时,语义学对心理学问题很重视。瑞恰兹所总结的十个障碍中包括对于过于多愁善感等问题的思考就是从读者的心理角度寻找阅读和批评中产生的误读和偏差的原因的。语义学批评是一种内在的批评,也就是说,它是把目光主要集中在文学的内部组织结构(如诗歌的语言、文字分析、语词的多义性等)方面的一种批评。

文学作品的意义。瑞恰兹在《意义的意义》中认为,文学作品意义的关键在于语言与思想的关系。因为只有在被人们使用时,语词才显示意义;语词与思想发生联系且具有意义时,就会涉及到语词、思想和所指客体这三者间的关系。语词和思想间是一种因果关系。语词既与要表达之思想相关,又与社会及心理因素相关。语词与所指客体间则是一种间接的、约定俗成的转嫁关系,而这种转嫁的间接性则使得语言具有多种功能。瑞恰兹认为文学作品是其文学特性、想象与语言这三者的结合物,其意义不仅涉及到语法和逻辑结构,更涉及到对它的联想。克服把握作品意义之困难的妙法是细究其语言。瑞恰兹认为,如果能从作家在作品中的语言的功能、意义之最为核心的方面(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这四方面)入手,那么,包括批评家在内的读者们便可以完全了解作品的意义。为了弥补这种详细分析的不足,他还关注作家的写作心理及读者的阅读心理对作品意义的影响。

语境理论。瑞恰兹认为词汇所充当的类似于其他符号的替代物功能是靠语境来体现出来的,语境分传统语境与拓展语境两种:传统语境是指某个词、句或段与它们的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正是这种上下文确定了该词、句或段的意义,当然上下文所包围的核心,也可不只是词、句、段,也可能是整本书。拓展语境(共时性与历时性两方面):共时性——与所要诠释的对象有关的某个时期的一切人与事;历时性——一组同时再现的事件,而这组事件则包含有我们以之为因果的任何逻辑事件及其所需要的种种条件。而定位一个词的意义,就是从该词的语境中查寻它在“它的语境中缺失的部分”281。鉴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词意义“有着多重性”,“复义”现象就成为人类语言能力的必然结果。凡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语词的解释在上下文中不合适或矛盾的,就应剔除。

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科学语言使用的是“符号”,而诗歌语言使用的是“记号。因为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客体相对应,而记号则没有相对应的客体,即诗歌语言这种“记号”所表达的是一种情感或情绪,它关注的是所唤起的情感与态度的性质,是一种不能被经验事实所证实的“拟陈述”。诗歌语言的发出者是文学家,接受者是读者,其期望是引起情感效果。

艺术传达与艺术价值理论。瑞恰兹认为,艺术传达是人类信息传达中最高的方式。也正是由于人们具有相同的生理和心理结构,人类的艺术传达才成为可能。同时,艺术传达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来传达其经验内容,故艺术的形式因素先于内容因素。瑞恰兹认为,艺术价值体现在冲动(尤其是心理冲动)的满足。因此说,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使混乱的冲动变得协调有序。艺术家将自身体验到的复杂的冲动,通过想象的力量,使之汇聚为一种平衡的状态。

(第二节)美国南部时期的新批评理论

“新批评派”是人们最早用来指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聚集在美国南部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一帮年轻批评家,有该校教师兰色姆,还有其学生泰特、沃伦和布鲁克斯。又由于布鲁克斯与维姆萨特和韦勒克曾担任耶鲁大学的教授,所以,又把后三人归为耶鲁学派。在新批评派中,兰色姆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从艾略特和瑞查兹的理论中去除心理学因素,从而把新批评建立在明确的文本中心论基础上,坚信自己所从事的就是“本体论批评”282。所谓本体就是诗歌存在的现实。

一、维姆萨特

维姆萨特(W·K·Wimsatt,1970-1975)在同事布鲁克斯与沃伦的影响下,完成了新批评的基本信条,成为新批评的代表之一。他赞成“客观主义”批评把读者的注意力从作者转移到作品身上。他曾与克林斯·布鲁克斯一起出版两卷本的《文学批评简史》。

反对“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一起写过两篇文章(《意图谬见》、《感受谬见》),使他们名声大振。他们首先反对“意图谬见”。意图就是作者内心的计划和构思。他们认为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价值无关,不能把作品的意义等同于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意图。诗的语言有很高的涵括性,艺术作品的最终意义必定超越任何最初的意图。想获得一部作品的意义,读者只需要精读作品,对作者的名字应当忽略不计。研究作者的传记、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与真正的文学批评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对真正的文学批评构成伤害。所以“风格就是人”、“文如其人”的见解都是毫无根据的。正如韦勒克、沃伦所说:“尽管艺术作品和作家的生平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决不意味着艺术作品仅仅是作家生活的临摹。”

同时也反对“感受谬见”。“意图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产生过程相混淆,……感受谬见在于将诗和诗的结果相混淆。”284维姆萨特与比尔兹利认为,诗不仅应该独立于诗人而存在,而且应该独立于读者而存在。读者不应该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作品,而是要按照作品本身的规范小心翼翼的加以解读,否则就会造成将作品与读者对作品的阅读效果混为一谈,根据读者的阅读感受来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对比,批评家也要注意避免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于作品之上,要让批评家自己的阅读效果与作品分离开来。“感受谬见”分为四种:感情式——依据读者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反应衡量文学作品的成败得失;想象式——把文学批评的焦点放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在想象、意识、思维方面的活动上;生理式——根据读者生理上的反应判断作品的思想深刻和艺术深度;幻觉式——把文学批评的重点放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生理上的幻觉上,并以此评定作品的价值。他们声称,“读者研究很难算是文学批评”。

把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感受排除后,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把文学批评的目标置于作品之上:分析文本,探究意义,展示内在的对峙与和谐,并对作品给出必要的评价。“词语雕像”是诗歌“形式”与“实体”的统一,所以诗歌是一个有机整体,它可以平衡诗歌中的各种张力。

二、燕卜荪的含混理论与韦勒克、沃伦的层面分析理论

(一)燕卜荪的含混理论

理查兹的学生燕卜荪继承和发展了理查兹所认为的文学语言的多义性与含混性——《含混的七种类型》,该书不仅改变了一个词语的命运,而且确立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传统文论史上赋予“含混”的贬义色彩从此一扫而光。

“含混”又可翻译为“模糊”、“晦涩”、“复义”,原指一种有多层意思而无法使人确定本义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通常不是作者故意为之。造成含混的主要原因是措辞简短或语序颠倒以及多义词的使用。“任何语义上的差别,不论如何细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话引起不同的反应”285,就会造成“含混”。燕卜荪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分析表明,一首诗的理解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理解都有一定的道理,对此不能独断的加以排斥。正所谓“诗无达诂”。这说明了文学语言具有与社会语言不同的特征——多义性、模糊性、不确定性,诗意丰富性和复杂性正是诗的要义所在。诗的语言能够同时激活数种各异的意义层面,由此产生的含混是优秀诗歌的基本特征。

许多批评家认为,燕卜荪对“含混”这种诗歌素质给予了过高的估价,但他毕竟给其他新批评派成员以深刻的启迪。新批评派端着放大镜在诗歌中寻找“含混”,并在他们认为埋藏着“含混”的地方插上“路标”,然后是一阵欢呼。

(二)韦勒克、沃伦的层面分析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