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品德故事
45197300000047

第47章 用好20/80法则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偶然注意到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于是潜心研究这一模式,并于后来提出了著名的20/80法则,即二八法则。

帕雷托研究发现,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被少数人占有了,而且这一部分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些人所拥有的财富数量具有极不平衡的关系。帕雷托还发现,这种不平衡的模式会重复出现,而且也是可以提前预测的。于是,帕雷托从大量具体的事实中归纳出一个简单而让人不可思议的结论:

如果社会上20%的人占有社会80%的财富,那么可以推测,10%的人占有了65%的财富,而5%的人则占有了社会50%的财富。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让很多人不愿意看到的结论:一般情况下,我们付出80%的努力,也就是绝大部分的努力,都没有创造收益和效果,或者是没有直接创造收益和效果。而我们80%的收获却仅仅来源于20%的努力,其他80%的付出只带来20%的成果。

显然,20/80法则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即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与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小部分的努力,可以获得大的收获。起关键作用的小部分,通常就能主宰整个组织的产出、盈亏和成败。

20/80法则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主要目的上,这是提高一个人工作和生活效率的关键。20/80法则对工作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在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解决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需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理查德·科克在牛津大学读书时,学兄告诉他千万不要上课,“要尽可能做得快,没有必要把一本书从头到尾全部读完,除非你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在你读书时,应该领悟这本书的精髓,这比读完整本书有价值得多。”这位学兄想表达的意思实际上是:一本书80%的价值,已经在20%的页数中阐明了,所以只要看完整部书的20%就可以了。

理查德·科克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而且一直沿用它。牛津并没有一个连续的评分系统,课程结束时的期末考试就足以裁定一个学生在学校的成绩。他发现,如果分析了过去的考试试题,把所学到知识的20%,甚至更少的与课程有关的知识准备充分,就有把握回答好试卷中80%的题目。这就是为什么专精于一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给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那些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没有一门精通的学生却不尽如考官之意。这项心得让理查德·科克并没有披星戴月、终日辛苦地学习,却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理查德·科克到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后,在可怕的炼油厂内服务。他很快就意识到,像他这种既年轻又没有什么经验的人,最好的工作也许是咨询业。所以,他去了费城,并且比较轻松地获取了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随后加盟一家顶尖的美国咨询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他领到的薪水是在壳牌石油公司的4倍。

运用20/80法则,理查德·科克大大地提高了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效率,20/80法则是一个时间管理上的利器。当我们把20/80法则应用到时间管理上时,就会出现以下假设。

一个人大部分的重大成就——包括一个人在专业、知识、艺术、文化或体能上所表现出的大多数价值,都是在他自己的一小段时间里达成的。在创造出来的东西与花在创造活动上面的时间这两者之间有极大的不平衡,不论这时间是以天、星期、月、年或一生为单位来度量。

如果快乐能测度,则大部分的快乐都发生在很少的时间内,而这种现象在多数的情况里都会出现,不论这时间是以天、星期、月、年或一生为单位来度量。

用20/80法则来表述就是,80%的成就是在20%的时间内达到的;反过来说,剩余80%的时间,只创造了20%的价值。

一生中80%的快乐,发生在20%的时间里;也就是说,另外80%的时间,只有20%的快乐。

如果承认上述假设,也就是上述假设对你而言属实的话,那么我们将得到四个令人惊讶的结论。

结论一: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大部分是低价值的事情。

结论二:我们所有的时间里,有一小部分时间比其余的多数时间更有价值。

结论三:若我们想对此采取对策,我们就应该彻底行动。只是修修补补或只作小幅度改善,没有意义。

结论四:如果我们好好利用20%的时间,将会发现,这20%是用之不竭的。

安德烈是一个十分珍惜时间的人,他从来不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只要时间允许,他就一定在拼命工作。所有知道他的人都说:“看,安德烈真是太会珍惜时间了!”人们都知道,为了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建筑师,他拼命地想要抓住每一秒钟的时间。

每天,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设计和研究上,除此之外,他还负责很多方面的事务,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个大忙人。他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因为他太负责了,以至于不放心任何人,每一个工作都要亲自参与了才放心。时间长了,他自己也感觉到很累。

其实,在他的时间里,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浪费在管理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上。无形中,他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

有人问他:“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显得不够用呢?”他笑着说:“因为我要管的事情太多了!”

后来,一位学者见他整天忙得晕头转向,但仍然没有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人大可不必那样忙!”

“人大可不必那样忙!”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就在他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醒悟了。他发现自己虽然整天都在忙,但所做的真正有价值的事实在是太少了!这样做对实现自己的目标不但没有帮助,反而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从睡梦中惊醒的安德烈除去了那些偏离主方向的分力,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很快,他的一部传世之作《建筑学四书》问世了。该书至今仍被许多建筑师们奉为经典。

他的成功只是因为一句话:“人大可不必那样忙!”

花一点时间去印证20/80法则,几分钟也好,几小时也行。找出在时间的分配与所得的成就(或快乐)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有一种不平衡现象。你最有生产力的20%的时间,是不是创造出了80%的价值?你80%的快乐,是不是来自生命中20%的时间?

我们对于时间的品质及其扮演的角色所知甚少。许多人用直觉即可明白这个道理,而千百个忙碌的人并不知道学习管理时间,他们只是瞎忙。我们必须改一改对待时间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