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郁达夫作品集(5)
45206200000054

第54章 再见王莹

前天在吉隆坡,就听见人说,王莹女士,也许会在这一两天内到星加坡来。昨晚自马六甲回来,在珍珠巴刹吃过晚饭后,又听一位同事说,王莹女士来了,就住在南天的二楼。

同家人等上南天去一看,王莹女士果然在那里,同时还有许多同业者,也在她的那间房间里访问她。和她又有一年多时间的不见,王莹女士,却又老成了许多。女子的进步,的确比我们男子来得快,尤其是像在王莹女士的那一个年龄的时代。

我在上海,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她还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以后听见她去日本念了书,回来后,也曾上过银幕,写过剧本,演过话剧。

去年夏天,大家流亡到了武汉,记得她也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剧艺。思为祖国当这一个危难时期,尽她的一分力量。

我在武汉过的五六个月光阴,正像是一场大梦,上战线去跑的时日,比安居在武昌寓里的时间还要多。可是每次从前方回来,渡江到汉口去的时候,总有机会,和王莹女士相见,尤其是在美的咖啡店的冷气装置的客厅里,我们谈的那些,关于文艺,关于祖国前途的话,现在回想起来,真像是隔世的事情。

其后王莹女士,上了前线,我亦转转如蓬,从东战场而出闽粤,再一帆远渡,来到了南洋。在南天旅舍,和她的这一次的忽漫相逢,虽则时间只隔了一年,但因为在这一年之内,国事家事的变化太多了,身世悠悠,真有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的感觉。

王莹女士是长成了,她的政治见解,她的文艺修养,以及她的阅世经验,在这抗战的两年零三个月里,真有了惊人的进步。我不敢再以从前对一位娇羞的小姑娘那样的态度对她了。她在这一个大时代里,已经找出了她自己所应走的路,而且也已经尽了她国民一分子所应尽的责。

她的此来,是为求艺术的深造,一面原为游历,一面也想对她所已得的经验学识,再加以锻炼的。这一种精进不已的精神,在一个青年女子的身上发见的时候,真是如何可以使人兴奋的一件事情。正如一位西洋的记者所说的一样,中国在抗战中,全民族都进了步,尤其是民族中间的一半的女子们。

王莹女士,在马来亚总还有相当时间的停留,她或者将上各处去观光,或者也将和此间的文化人研求现代的剧艺和文学,我正在这里刮目相待,正等着看她的第二次的跃进。

十月一日

(原载一九三九年十月二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本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