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45217500000079

第79章 国粹中的病态艺术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京剧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也有糟粕,有病态的成分,这部分甚至可以称之为病态的艺术。

关于京剧,我了解不多,对它精粹的方面我不在行,基本上说不出什么。对于它病态的方面,我感受最深的,是男人饰旦角,扮女姿,唱女腔。

京剧经典的四大名旦没有一个女子,全是大老爷们。客观地讲,在做人方面,这些人是“长胡子”有骨气的。比如梅兰芳先生,在日本人占领期间,拒绝演出,言自己已不再演戏,并策略地留起了胡子。还比如有些大牌男旦角,心系艺术,心系大众,顶住金钱的诱惑与权势的压力,拒绝为富人唱堂会。其人性的完美人格的高大不容置疑,也令人钦敬。但是,就艺术本身以及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男扮女装,男作女腔,以七尺之躯忸怩作态,嗲声嗲气,衩衣粉黛,实在不是一种正常与健康的社会与历史现象。这种“变性”,并非艺术本身的必然要求,因为不言而喻,由女人扮女人演女性唱女声更为自然,在形象的塑造、动作的描摹、角色的感受、心理的挖掘方面也更为真切、准确和深刻。而由男人演女人,声音上要憋住嗓子用假声唱,在形体动作上要以自己所不熟悉的东西去表现,这尚可以勉强做到。难以做到的是男人们终究不是女人,男人们再体验生活研究角色,也变不成女人,也难以毫不走形原汁原味地表现出女人的心理与感受。那么如何看待男人演旦角呢?我以为它如同女人的小脚、男人的辫子一样,同为封建社会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封建肌体上生长出的毒瘤,是在四大发明等文明的另一端或曰对立面的意义上的文化遗存。它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形象,反映了历史的曲折、社会的变形与民族的蒙昧。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我们不必遮蔽,不必掩饰,不必讳言以至否定,但也万万不可视之为国粹瑰宝而加以宣扬,尤其不要在世界意义上在外国人面前张扬,否则实在是件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中国人(准确地说是少部分的中国人)何以要欣赏赞赏以至嗜好那变态的由男人嗓子里憋出来的女腔女调?这不奇怪,“三寸金莲”不是也让某些时期的某些人们着迷过倾倒过追求过吗。有些人是听惯了男人唱的女声,习以为常了,便有了瘾;有些人听惯了病态的演唱,产生了病态的心理、病态的审美观、病态的情趣。这是一种习惯,有些习惯应当改,而且必须改。习惯是养成的,也应当是能改得了的。不要再将男旦这种病态艺术视为国粹国宝,不要过分地褒奖张扬,其市场慢慢就小了,其影响也便渐渐淡了,最终便被历史尘封了。中华民族应当继承发扬以至创造更加健康的文化和健康的艺术。

199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