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佳人》一诗,描写了一位在战乱中家道衰落又遭丈夫遗弃,飘零到山中谋生的女子。诗中有句比喻主人公高洁高尚品格的话,值得去反复品味:“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那女子是在山的泉水,清澈,甘甜,婀娜,让人有无数美好的比喻与遐想。
在山的泉水不一定百分之百的清,但应当说绝大部分是清的。即便有一些不太清的,相对于浊水,也是清的。
出山的泉水不一定都浊。宋代的大理学家朱熹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源头的泉水活水经小溪河川流下来,也是非常清澈清亮的。
出山的泉水有可能浑浊,甚至裹挟泥沙,成为“黄河”,以至乱七八糟的什么河。
出山的泉水为什么会浊?那是因为在出山的过程中,冲起了地上的泥沙、枯枝、败叶,因为遇到了从空中飘来的浮尘污物,因为遇到了洪水以及由洪水挟带的土壤、沙粒及各种漂浮物。
诚如杜甫在《佳人》中所表述的思想,人生也有“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的问题。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就不去抬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以及本无善恶的杠了。我们相信,没有天生的恶人,人的不端习气、邪恶思想、不良作风,都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由社会熏染浸润而成的。那些反历史、******、******的坏人,也是社会特定的环境与条件造就的。时势造英雄,当然也造泼皮、无赖、流氓、恶棍、败类之流。
对于出山与否,泉水清浊,应当有比较豁达与超然的看法,不可被杜甫的诗句所吓倒。不能因为在山泉水清,就永远窝在山里;也不能因为出山泉水浊,就不流出深山流出三江源,就不滑过大地,奔向大海。
人类呢,自然也不能因为要守住“人之初,性本善”的状态,就躲在家里,躲在“桃花源”里,不与外人来往,不与外界接触,永远与世隔绝。与世隔绝的人,虽然能守住“清”与“善”,但却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与建树,不可能对社会有影响,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有困难。《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虽然身边有一个当地土著人,仍感觉生活的窒息,如果是一个人独处荒岛,很可能疯了死了。
人必须出山。出山之后,当然要尽可能地保持“清”“善”。人生其实是一个苦苦挣扎的过程,是向往真善美,抵抗假丑恶的过程。纵览人类文明史,从一个角度看,便是守“清”与抗“浊”的历史。
人类所守的,应当是大“清”。十全十美的人没有;不染纤尘,不带瑕疵的人,在理想与神话里。现实的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人生有底线,道德的底线,法纪的底线,守住了底线,基本就达到了“大清”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人的精神境界可以不断提升,逐步接近完善。
杜甫的《佳人》,有写自己的影子的成分,当然就有表明己志的成分。他的意思,大约是虽身处战乱,身在逆境,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境界。这一点,对后世之人当有很好的启迪与引导作用。人一旦出生成“泉水”,一旦“出山”走上社会,就应当在“清浊”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与明确而坚定的选择。
2009.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