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
一个好动的人,就像云中的闪电一样飘忽不定,又像风中的残灯孤烛一样忽明忽暗,而一个嗜好安静的人就像火已经熄灭的灰烬,又像已毫无生机的枯木;以上这种人都不合乎中庸之道,应该像在静止的云中有飞翔的鸢鸟,在不动的水中有跳跃的鱼儿,用这种心态来观察万事万物,才算是达到了真正符合道的理想境界。
【原文】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事情本来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于认真把自己弄得太苦,就无助于调适自己的性情而使生活失去乐趣;淡泊寡欲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如果过分逃避社会,就无法对他人有所帮助。
【原文】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译文】
一个在事业上遭受失败、穷途末路的人,应当体谅他当初的本意是在努力有所作为;对于事业成功万事圆满的人,要观察他在以后的道路上能否保住晚节。
【原文】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译文】
如果能够抛弃功名富贵之心,就能做一个超凡脱俗的人;如果能够摆脱仁义道德之心,就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原文】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译文】
用笨拙迟钝的样子来掩盖自己的才能,表面上昏昏噩噩而内心要清明;把高洁的品格隐藏在世俗浊流之中,以屈服退后实行自己的大丈夫志向,这才是谋略之士的所为。
【原文】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望不胜奢,欲不胜厌,利交所以必忤。
【译文】
彼此双方都不希望对方知恩图报,这是穷困交往能够长久的原因;奢望没有止境,欲壑无法填满,这是以利相交必生争斗的原因。
【原文】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之俱泯。
【译文】
怨恨因有恩和爱而加剧,所以,使他人对我施以爱怜和恩惠,不如恩惠怨恨两相忘;仇恨因恩惠而产生,所以让人知恩图报不如恩仇都泯灭。
【原文】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迓之;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天厄我遇,吾享吾道以通之。
【译文】
命运使我的福分浅薄,我将增加我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疲劳,我将放宽我的心境来补充它;命运使我的机遇困窘,我将扩充我的人际交往来使它通达。
【原文】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译文】
美丑之心若过分明确,则无法和事物契合;过分看重别人的贤能和愚笨,则无法和人亲近。应该是内心明白,而外表淳朴宽厚,平等对待美丑双方,贤惠愚笨之人都能得到好处,这才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品德和气量。
【原文】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译文】
恩惠不论多寡,给人能度过困厄的一壶浆饭,可以得到拼死保卫的战士;怨恨不在浅深,使人伤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导致亡国之祸。
【原文】
仕途须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须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译文】
官场之上显赫盛大之日,常常思念幽林中的趣味,那么权势的念头自然轻微;人生旅途中得意之时,常常思念泉水之下的美景,那么利欲之心自然冷淡。
【原文】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译文】
在充盈自满的情况下,就好像水已满将要流出来而没有流出来,此时切忌再添一滴水;处在危急的情况下,就好像木头将要折断而没有折断,此时切忌再加一点点力。
【原文】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译文】
感情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感情丰富的人必然会变得缺乏感情;人的本性自然有一定的常理,所以任性的人终不会失去秉性。
【原文】
读书无论资性高低,但能勤学好问,凡事思一个所以然,自有义理贯通之日;立身不嫌家世贫贱,但能忠厚老成,所行无一毫苟且处,便为乡党仰望之人。
【译文】
读书不论天赋的资质高或是低,只要能够用功,不断地学习,遇有疑难之处肯向人请教,任何事都把它想个透彻为什么会如此,终有一天能够通晓书的道理;在社会上立身处世,不怕自己出身贫穷低微,只要为人忠实敦厚,做事稳重踏实,行为没有一丝随便或违背道义之处,便足以为家乡的父老所看重,而成为众人的榜样。
【原文】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译文】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遵守适当的礼节。
【原文】
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白在乾坤。
【译文】
做人宁可保持纯朴自然的本性,抛弃机心巧诈的聪明,也要留些浩然正气还给大自然;宁可谢绝富丽繁华的诱惑,甘心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也要留个清白的声名在世间。
【原文】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译文】
要想降伏恶靡,必须首先降伏自己内心的邪念,只有把自己内心的邪念去除了,那么所有的恶魔自己会消除;要想驾驭住悖礼违纪的事情,必须首先控制自己浮躁的情绪,只有把自己的浮躁情绪控制住了,那些外来的悖乱事物就自然不会侵入。
【原文】
初,张咏在成都,闻準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才,惜学术不足尔。”及準出陕,咏造自成都罢还,準严供帐。大为具待。咏将去,準送之郊,问曰:“何以教準?”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
【译文】
起初,张咏在成都时,听说寇準要入朝拜相,就对他的下属说:“寇公才能异常,只可惜学问不足啊。”等到寇準罢相到陕州做知州,张咏正巧从成都解职归来,寇準急忙陈设帷帐,大摆酒席款待张咏。张咏将要离去时,寇準送他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话教导我吗?”张咏慢慢地回答:“《霍光传》不能不读啊。”
【原文】
王荆公介甫退处金陵。一日,幅巾杖屦,独游山寺。遇数客盛谈文史,词辩纷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顾。有一客徐问公曰:“亦知书否?”公唯唯而已,复问公何姓,公拱手答曰:“安石姓王。”众人惶恐,惭俯而去。
【译文】
王安石罢相后在金陵闲居。一天,他束发扶杖漫步,独自一人游览山寺,遇到几位游客正在大谈文学历史,七嘴八舌十分热闹。王安石坐在他们的下首,在场的没有人望他一眼。过了片刻,一游客问王安石:“你也懂一点诗书吗?”王安石十分谦卑地点了点头。游客接着又问他姓什么,他拱手回答:“安石姓王。”众人十分惶恐,都惭愧地低着头离开了。
【原文】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译文】
一个对任何事情念头太多的人,往往能够善待自己,同时也能善待别人,他要求处处都丰富、气派、讲究;一个对任何事情念头很淡的人,不仅处处苛薄自己,同时也处处苛薄别人,于是事事便显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所以作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生活的喜好,既不可过度奢侈华丽,也不可过度枯燥、孤寂。
【原文】
杨诚斋在馆与人谈晋于宝,一吏进曰:“乃干宝,非于宝。”问:“何以知之?”吏取韵书“干”字下注云:“晋有干宝。”诚斋大喜曰:“汝乃吾一字师!”
【译文】
杨万里在馆舍和别人谈东晋的史学家于宝,一个小吏进言道:“是干宝,不是于宝。”杨万里问他:“你怎么知道?”小吏便拿出韵书指着“干”字条下面的注释说:“晋有干宝。”杨万里非常高兴地说:“您是我的一字师!”
【原文】
《书》曰:“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人生无知无能,必学而后有所得。学者当顺逊其志,虚心以求,专以是为务,无时而不敏,则所修者,即源源来矣。
【译文】
《尚书》说:“做学问要心存谦虚,务必时时努力,品德的完善就自然会实现。相信并记住这一点,道就会在他身上积累下来。”人生之始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必须通过学习之后才能有所得到。做学问的人应当恭顺谦虚,如果用谦虚的态度来求得知识,集中精力学习,时刻努力勤奋,那么,所修养的道,就会源源而来到了。
【原文】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做学问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时候仍不忘记成败名誉,必定不会有真正的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内心有所收获。
【原文】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籍非两地也。只是欲闭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译文】
每个人都有一颗大慈悲的心,维摩居士和屠夫刽子手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人间处处都有一种真正的情趣,金宅玉宇和草寮茅屋之间也没有什么两样。所差别的只是,人心往往被欲念和私情所蒙蔽,以致于错过了慈悲心与真情趣,虽然看起来只有咫尺的距离,实际上已经相差千万里了。
【原文】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
【译文】
凡是培养道德磨炼心性的人,必须具有木石般坚定的意志,如果对世间的名利奢华稍有羡慕,那么就会落入被物欲困扰的境地;凡是治理国家拯救世间的人,必须有一种行云流水般淡泊的胸怀,如果有了贪图荣华富贵的念头,就会陷入危险的深渊。
【原文】
为月忧云,为书忧蠹,为花忧风雨,为才子佳人忧命薄,真是菩萨心肠。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