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45230600000014

第14章 中国作家第(3)

崔颢

崔颢(704—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朝著名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崔颢才思敏捷,擅长写诗,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代表作有《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现存诗作42首,收录在《全唐诗》,后人辑有《崔颢集》。

张若虚

张若虚(约660—720年),扬州人,唐朝诗人。张若虚以文词隽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其诗作大都散佚,现存诗作两首,收录在《全唐诗》,一首是《春江花月夜》,这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另一首是《代答闺梦还》。其诗歌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阔,富有情致,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但受六朝萎靡诗风影响的痕迹仍在,常常感怀人生无常。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712年),字延清,又名少连,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宋之问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 他对诗歌的贡献主要在声律方面,擅长制作宫廷诗,语言锤炼,气势流畅,不同于六朝浮艳萎靡的诗风。其完整的诗歌格律形式,更为历代批评家所推崇。代表作品有《题大庾岭北驿》、《渡汉江》等。

李颀

李颀(690—751年),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倦世俗。他的诗歌以边塞诗成就最大,风格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现存李颀诗作三卷,收入《全唐诗》,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常建

常建(生卒年不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但仕途不得意,后纵情于山水,过着漫游生活。他的诗多为五言绝句,有部分边塞诗,以田园、山水为主要题材,风格接近王维、孟浩然一派。常建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抒发淡泊名利的襟怀,同时诗歌蕴涵的期待、对现实的指责,恰恰表明他逃避的态度,这种情感在边塞诗中尤为明显。代表作品有《题破山寺后禅院》、《吊王将军墓》等,后世辑有《常建集》。

高适

高适(700—765年),河北景县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代表作有《燕歌行》、《别董大》二首等,作品多收录于《高常侍集》。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诗人,南阳(今属河南新野)人,后迁居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官至嘉州刺史。其诗歌的主要思想内容偏向于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乐观主义精神,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风格奇特。岑参擅长七言歌行,用歌行来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为唐诗的繁荣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等。此外,岑参还将边塞风情、各民族的友好相处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等写入边塞诗,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张志和

张志和(730—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志和”为唐肃宗赐名,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张志和诗琴棋画样样精通,首唱《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该词用笔雅致,别有情调,为诗歌增添了浪漫的意境,为后人所传诵,此词曾流行日本。著有《玄真子集》。

韩愈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韩愈学问贯通六经百家,反对六朝以来的文人风气,提倡散体,文笔磅礴,成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韩昌黎集》40卷、《外集》10卷、《师说》等。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出身书香门第,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代表作品《陋室铭》、《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流芳千古的名篇。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颇具现实主义风格,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著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诗文皆工,其中以散文为精,文章笔锋犀利,论说性强,独具风格,如《捕蛇者说》。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编辑成集,有《柳河东集》十五卷、《柳宗元集》。

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以七言绝句著称,但也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所传诵。杜牧注重军事,曾注释《孙子兵法》,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著有《樊川文集》留世。

元结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天宝进士。元结曾参与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他与杜甫诗歌风格相近,注重诗歌针砭时弊的社会功能,要求诗歌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等,同情人民,批判现实,曾受杜甫推崇。另外,他的诗歌力求摆脱声律的束缚,不事雕饰,简朴自然,导致诗歌艺术成就不高,代表作品有《悯荒诗》、《贫妇词》、《贼退示官吏》等。他的散文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韩愈、柳宗元的先驱,著有《元次山集》。

张继

张继(生卒年不详),字懿孙,唐代诗人,襄州(州治在今湖北襄阳县)人。张继博览群书,好谈论,熟知治国体制,官至检校祠部郎中,有“张祠部”之称。其诗作多为游记题咏,诗风爽利激越,为文不事雕琢。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其中《枫桥夜泊》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出身关西望族,为人放荡不羁,后醒悟专心读书,贞元初年任苏州刺史,故有“韦苏州”之称。其部分作品反映“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动荡、人民的疾苦。《采玉行》、《夏冰歌》等揭露了官吏的蛮横,表达了对人民的同情。他的诗歌语言简练,绝去雕饰,诗风恬淡高远、气韵澄澈,以田园诗著称,人比之为陶渊明。代表作品有《赋得暮雨送李胄》、《滁州西涧》、《寄李儋元锡》等。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散文仅存一篇。

孟郊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唐代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孟郊擅长作五言古诗,现存诗歌500多首,没有一首律诗。他年近50高中进士时,写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名句。其代表作《游子吟》深入人心,是流传最为广泛的唐诗作品之一。

白行简

白行简(约776—826年),字知退,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白居易之弟。唐代文学家。元和二年(807年)进士,历任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度支郎中、膳部郎中等职。他的辞赋尤称精密,以传奇著称。代表作有《李娃传》,又名《汧国夫人传》。另著有文集十卷,文辞简易,有其兄风格。

李公佐

李公佐,生卒年不详,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唐代小说家。举进士。宪宗元和年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判官。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以传奇、小说为主,著有《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古岳渎经》四篇。其中《南柯太守传》流传甚广。

李绅

李绅(772—846年),字公垂,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唐代著名诗人。27岁考中进士,与元稹、白居易交往甚密。他是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诗歌,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散佚。著有《悯农》二首,其中一首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今存其诗四卷,收录在《全唐诗》中。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仙。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人。唐代诗人,曾任长江主簿,故称“贾长江”。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其诗长于五律,注重词句言语的锤炼,为唐代著名“苦吟诗人”,人称“诗囚”,自称“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著有《长江集》十卷,录诗370余首。另有小集三卷、《诗格》一卷传世。

李朝威

李朝威(约766—820年),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与李复言、李公佐并称“陇西三李”。他的作品仅存《柳毅传》和《柳参军传》两篇。其中,《柳毅传》被鲁迅先生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他本人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蒋防

蒋防(约792—?),字子徵,又一作子微,唐义兴(宜兴古名)人,唐代文学家。蒋防年少时,才思敏捷,聪明过人,能诗善文。有文集一卷、赋集一卷,《全唐诗》录存其诗12首,《全唐文》收录其赋20篇及杂文6篇。其传奇《霍小玉传》尤为著名,该文最早载于《异闻集》,后收入《太平广记》。《霍小玉传》被明代文学家胡应麟推崇为“唐人最精彩动人之传奇”,明戏剧家汤显祖取为剧材,作《紫钗记》,近人又著为《紫玉钗剧本》,流传于世。

李贺

李贺(790—816年),字长吉,陇西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他的诗受楚辞、古乐府、齐梁宫体、李杜、韩愈等的影响,经自己熔铸、苦吟,独成一格。丰富奇特的想象、瑰丽奇峭的语言是其诗的最大特色,同时他注重锤炼语言,造语奇隽,凝练峭拔,写下许多精警、奇峭而有独创性的语言。代表作品有《高轩过》、《雁门太守行》、《罗浮山人与葛篇》等。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858年),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为“温李”。 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因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后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李煜

李煜(937—978年),初名从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字重光,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被俘到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后来被宋太宗毒死。李煜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非凡,工书善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在位时的词多是对宫廷生活的迷恋,如《浣溪纱》,风格接近花间派。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诗则蕴藏着幽怨的亡国情怀,其词多借景抒情,直抒胸臆,被称为“千古词帝”。

元稹

元稹(779—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运动,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为“元白”。他非常推崇杜甫诗,作品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其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文笔优美,刻画细致,为唐人传奇之名篇。

冯延巳

冯延巳(903—960年),又名延嗣,字正中,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南唐诗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冯延巳多才多艺,尤善写词,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娟秀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著有《阳春集》,存词100多首。

3.4宋、辽、金

柳开柳开(947—1000年),原名肩愈,字绍先,一作绍元,后改名开,字仲涂,号东郊野夫、补亡先生。大名(今属河北)人,宋代散文家。开宝进士,历任宋州司寇参军、知常州、拜监察御史等职,后被贬为上蔡县令。柳开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提倡一种“古其理,高其意,随言短长,应变作制,同古人之行事”的古文,反对五代以来的颓靡文风,他以韩愈、柳宗元的继承者自居,自称“师孔子而友孟轲,齐扬雄而肩韩愈”,他的古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宋初浮靡的文风,其作品文字质朴,但枯涩,缺乏感动人的力量。他的复古提倡并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著有《河东先生集》,今仅存作品5首。

林逋

林逋(967—1028年),字君复,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北宋诗人,自幼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情孤傲,终生不仕不娶,长期隐居在西湖孤山,布衣终身,以种梅养鹤为乐,有“梅妻鹤子”之称,卒时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其诗以七律见长,诗歌《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柳永一生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最后厌倦官场而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常在妓院中寻找寄托。因此,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另外也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名篇《雨霖铃》、《八声甘州》等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原名朱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真宗八年进士,其作品多富政治内容,名词《渔家傲》反映了边塞生活。被贬为邓州知州时写了著名的散文《岳阳楼记》,直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抱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著有《范文正公文集》。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今属于江西)人,自称庐陵人(今永丰县沙溪人),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既是宋仁宗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诗风与散文近似,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其词婉转清丽,承袭南唐余风。代表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