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45230600000005

第5章 工具书、文体、术语、并称(4)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白居易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古代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取材宽广,形式自由多样,素有诗魔与诗王的美誉。著有作品集《白氏长庆集》。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温李

晚唐时期,诗人温庭筠与李商隐的并称。由于他们的诗歌风格都受到六朝余习的影响,辞藻华美瑰丽,笔调柔美温婉,故得此并称。

温庭筠(约812—866年),字飞卿 ,本名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唐代著名的诗人、词人。温庭筠是花间词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之一,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的诗辞藻华美秀丽,气韵清新自然。诗词内容多以个人际遇为主,诗篇中犹存文人风骨。现存诗词大多收录于《花间集》一书中。代表作品有《梦江南》、《菩萨蛮》等。

李商隐(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著有作品《李义山诗集》。他的诗构思奇巧,风格浓重艳丽,尤其擅长爱情诗篇的创作,其诗文缠绵悱恻,被后人奉为经典。代表作品有《茂陵》、《北齐二首》等。

皮陆

晚唐时期,作家皮日休与陆龟蒙的并称。由于两人同在苏州,时常相聚唱和,并一起编著文集《松陵集》,故得此并称。

皮日休,生卒年不详,字逸少,后改袭美,湖北襄阳人。居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诗包含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写作风格:一种继承了白居易的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以贫贱疾苦为主要创作内容,代表作有《三羞诗》、《农夫谣》;另一种则为韩愈的险怪风格。

陆龟蒙(?—881年),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唐朝时期的文学家、农学家,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文学著作。由他所创作的小品文,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议论精辟,主要收录于《笠泽丛书》中。代表作有《记稻鼠》、《野庙碑》等。

高岑

盛唐时期,诗人高适与岑参的合称。“高岑”合称的出现,起源于杜甫的《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后被世人当作盛唐边塞诗歌代表诗人的专称。

高适(700—765年),字达夫、仲武,河北景县人。高适的诗篇,豪迈而奔放,充满盛唐文化特有的蓬勃朝气,其中以七言歌行最具代表性。其作品主要收录于《高常侍集》。主要作品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下曲》等。

岑参(约715—770年),原籍南阳,后迁居江陵。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唐代杜确编著《岑嘉州诗集》。岑参所作的诗篇,气势雄伟而豪迈,辞藻雄奇而瑰丽,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其中,以七言歌行最为擅长。代表作品有《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李杜

唐代时期,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并称。为了区别于他人,也称“唐代大李杜”。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素有“诗仙”、“诗侠”之美誉。著有《李太白集》,流传于后世。李白的诗,大多以描写山水与抒发情感为主,同时兼具豪迈与清逸两种不同的写作风格。他的诗构思巧妙,气势磅礴,极具想象力。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等。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世称杜少陵。初唐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现存诗篇1500余首,著有作品集《杜工部集》。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主要以沉郁风格为主,尤以古体、律诗最为见长。由于其诗歌题材主要以反映社会矛盾与人民疾苦为主,因而被世人誉为“诗史”。代表作品有《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等。

晏欧

北宋时期,词人晏殊与欧阳修的并称。由于两人的词风相近,故得此并称。

晏殊的诗词主要继承了晚唐五代的传统,文章内容沉着,不流于轻倩、浮浅。他的词风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并吸收了花间流派温韦的写作格调。共著有文集140卷,主要作品为《珠玉词》。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诗人,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欧阳修师承韩愈,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文章应该以“道”为内容,以“文”为形式,并主张提倡流畅自然与简而有法的文风。著有作品《欧阳修全集》,代表作有《紫石屏歌》、《凌溪大石》等。

周柳

北宋时期,诗人周邦彦与柳永的并称。因两人皆擅长创作长调,且作品风格以婉约为主,内容形式多为男女之情与羁旅之思,故得此并称。

苏辛

北宋苏轼与南宋辛弃疾的并称。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被世人称为苏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与书画家,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其文学主张与欧阳修相承一脉,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与表现力。现存诗篇4000余首,题材较广,以豪放诗为主,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另一个天地。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自号稼轩,山东历城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诗词中的豪放风格,并把它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他的词充满慷慨的激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贺新郎》等。

苏黄

北宋时期,苏轼与黄庭坚的并称。由于两人都是宋诗风格的体现者,自宋末以后,常被人冠以“苏黄”之称。

苏轼,字子瞻(1037—1101年),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与书画家。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人。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书法家,同时也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主要擅长文章与诗词的创作,词风磅礴而豪迈,极为注重气节,全无清浅浮夸之感。代表作品有《山谷词》、《清河书画舫》等。

姜张

南宋时期,词人姜夔与张炎的并称。由于两人的词风相近,故被后人并称为“姜张”。

姜夔(1155—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人。南宋时期的词人。姜夔精通书法、音乐、诗词,尤以诗词的造诣最佳。现存诗篇80余首,主要为咏物、抒情之作。他的词风格清幽,意境深远,注重格律的严谨,其文章语言优美清秀。主要作品有《疏影》、《暗香》、《扬州慢》等。

张炎(1248—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南宋时期著名的格律派词人,与宋末著名词人王沂孙、蒋捷、周密并称“宋末四大家”。张炎的词主要以抒情咏物为主,词文常清空哀怨,刻有十分鲜明的时代印记。现存词约300余首,著有《词源》、《山中白云词》等文集。代表作品有《绮罗香·红叶》、《八声甘州》等。

二安

宋朝时期,词人李清照与辛弃疾的并称。因为辛弃疾字幼安,而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故此得名。

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居婉约派之首。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她的词情真意切,极富感情,而且依北南两朝的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的特点。词作前期,主要以情感、风景为主,词风清丽而明快;词作后期,因为丈夫的离世与亡国的伤痛,风格变得凄婉悲痛,以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为主要创作源泉。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作品传世。代表作品有《一剪梅》、《声声慢》等。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自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代表作品有《摸鱼儿》、《贺新郎》等。

周姜

宋朝时期,词人周邦彦与姜夔的并称。由于两人都精通音律,擅长创新,故得此并称。

周邦彦(1056—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现存词200余篇,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主要作品有《兰陵王》、《六丑》等。

姜夔(1155—1221年),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人。南宋时词人。现存诗篇80余首,主要为咏物、抒情之作。主要作品有《疏影》、《暗香》、《扬州慢》等。

西汉两司马

西汉时期,司马迁与司马相如的并称。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人。西汉时期,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代表著作《史记》,记录自黄帝时期起,一直到汉武帝太初四年,3000多年的历史。

司马相如(约前179—?),字长卿,蜀郡人士。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大家,被后人誉为“赋圣”。其作品气势浩大,结构宏伟,辞藻文辞以华美绚丽而著称。代表作品有《子虚赋》、《长门赋》等。

二陆

西晋时期,文学家陆机与陆云的并称。

陆机(261—303年),字士衡,吴郡华亭人。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被后人称为“二陆”。其代表作为《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等。

陆云(262—303年),字士龙,吴郡华亭人,陆机的胞弟。他的诗作偏重于辞藻的修饰,尤以短篇最为见长。陆云的文章,自然清新,旨意深雅,倡导文章当贵经绮。共著有诗文349篇,《新书》十篇。后人为其汇辑《陆士龙集》流传于世。代表作品有《拟明月何皎皎》等。

三曹

汉魏时期,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并称。因为他们在政治方面的地位与文学领域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起到很大的影响与推进作用,故被后人合称为“三曹”。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时期魏国的主要缔造者与奠基人,素有“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价。曹操的诗歌深受乐府诗的影响,在原有的格律基础上另辟蹊径,不受传统的制约,其形式大胆创新,对后来的建安文学有着很大的影响,且尤其擅长对五言体与四言体的创作。代表作品有《观沧海》、《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曹丕(187—226年),字子桓,沛国谯县人。魏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代表作品有《芙蓉池》、《燕歌行》等。

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沛国谯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曹植的诗歌在五言诗的创作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他将诗歌的叙事与抒情有机地结合,从而提升了五言诗的艺术功能。至南北朝时期,他的文章更是被推到了典范之列。代表作品有《丹霞蔽日行》、《门有万里客》等。

三李

词家三李,是指唐代的李白、南唐的李煜和宋代的李清照。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素有“诗仙”、“诗侠”之美誉。著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等。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人士。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的君主。李煜虽然不通晓政治,但在艺术方面却极具造诣,精通书法、绘画、音律、诗词,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他的词大致分为两类:降宋以前,主要以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为主;降宋以后,因感怀亡国的伤痛,时常倚情而作,其艺术成就远远超于前期。如千古佳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作品,就出自于这一时期,被后人誉为“千古词帝”。

李清照(1084—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居婉约派之首。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作品传世。代表作品有《一剪梅》、《声声慢》等。

三苏

北宋时期,散文家苏洵与其子苏轼、苏辙的并称 。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洵以散文著称,尤其擅长政论的创作。他的作品论点鲜明,言语犀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有文集《嘉祐集》流传于世。代表作品有《六国论》、《颜书四十韵》、《云兴于山》等。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与书画家。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人。他的作品深受父兄的影响,主要以儒学为主,尤其擅长政论与史论。其作品针砭时弊,常常以古鉴今。著有文集《栾城集》等作品。代表作品有《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墨竹赋》、《秋稼》等。

三袁

明代后期,公安派代表人物袁宏道、袁宗道与袁中道三位文人的并称。

袁宏道(1568—1610年),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后期的文学家,公安派的主要领导者。袁宏道反对盲目的复古、拟古行为,主张文随时变。他认为好的文章应汲取民间文学的优势,从民歌、小说中取经问道。其代表作《瓶史》,就是以记录自己的插花实践经历为主,对插花艺术作了深入的探讨。

袁宗道(1560—1600年),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湖北公安人,明代后期的文学家,公安派的发起者与领导者之一。袁宗道主张文章的去伪存真,保留文字内容中的“童心”。他的散文清新明畅,文词浅显易懂,富有真挚的情感。有文集《白苏斋集》22卷,流传于世。代表作品有《小西天一》、《戒坛山一》等。

袁中道(1570—1624年),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明代后期的文学家,公安派的领导者之一。袁中道的文学主张与兄长袁宏道的主张大致相同,比较注重文章的性灵。他的作品尤以散文最佳,代表作品有《游鸣凤山记》、《寄蕴璞上人》等。有文集《游居柿录》20卷、《珂雪斋集》20卷流传于世。

南朝三谢

东晋时期,南朝宋名士谢灵运、南朝齐诗人谢朓与政治家谢安的并称。

谢灵运(385—433年),别名谢康乐,浙江会稽人。他是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主要代表作《善哉行》、《长歌行》等。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人。南朝时期齐国著名的诗人。与谢灵运同族,且颇富诗名,被世人称为“小谢”。谢朓的诗以山水诗成就最高,其作品观察细致,形象逼真,清俊秀丽,极具深厚的韵味。现存诗作二百余首,代表作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游东田》等。

谢安(320—385年),字安石,号东山,浙江绍兴人,祖籍陈郡阳夏。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因死后被追封为太傅兼庐陵郡公,故世人称之为谢安石、谢太傅、谢公、谢相。作为一代名相,由谢安领导指挥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他擅长行书,精通音乐,对儒、佛、道、玄学等学术理论有着较高的素养。代表作品有《兰亭诗二首》其一、《与王胡之诗》等。

宁都三魏

明末清初时期,散文大家魏禧与其兄长魏祥、其弟魏礼三人的并称。

魏禧(1624—1681年),字冰叔,号叔子,又号裕斋,宁都县城关人。清朝初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尤重气节,善评古人的得失成败,注重强调“积理”与“练识”,其中又以论文与叙事最为擅长。著有《文集(外篇)》22卷,《日录》三卷等作品,均收录于易堂原版《三魏全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