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盐池1936
45261300000017

第17章 奔赴解放区

【县委会议室】

王书记兴奋地说:“自1936年解放以来,盐池县在党中央和三边地委的直接领导下,迅速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经济发展,政治清明,干部廉洁奉公,人民安居乐业,解放区成为劳动人民的乐园。

毛主席这样评价盐池,他说这里是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八没有萎靡不振之风,九没有吃摩擦饭,十没有发国难财。主席对我们的评价多么高。我们一定要加倍努力,不辜负主席的期望,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

今天召集大家,研究一下从国民党统治区自发移居到盐池居民的安置问题。请刘县长通报一下具体情况。”

刘县长:“马鸿逵趁抗战之机,突破******为其限定的部队编制,大肆扩军,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马鸿逵的疯狂征兵害苦了宁夏人民。宁夏只有七十万人,却养活着马家四个军,加上地方政府人员共约八万人,超过十分之一。现在更是变本加厉,马鸿逵将老百姓中的男劳动力九万人集中起来编入国民兵,常年进行训练,在农田劳动的只有妇女小孩。

马鸿逵征兵的名目五花八门,三抽一、五抽二、小配大、大配小。出现了父子兵、兄弟兵等同在兵营的怪现象。苛捐杂税也多如牛毛,有名录的就达四十多种,老百姓被掠夺一空。社会上流传着‘万物皆上税,唯有屁无捐’这样的说法。”

刘县长的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刘县长接着说:“不堪忍受剥削压迫的宁夏人民,对陕甘宁边区充满无限地向往,到处流传着不满马匪的反动统治、期盼解放、期盼进入红色根据地的民谣。

宁夏川,两头尖,

东靠黄河西靠山;

年种年收水浇田,

穷人缺吃又少穿,

不能怨老天。

马家的压迫受不了,

人人都往东山里跑。

东山里呀好地方,

不抓兵来不抢粮,

人民喜洋洋。

民谣里说的‘人人都往东山里跑’,这里的‘东山’,就是说的咱们盐池。仅今年上半年就新来移民99户、464人。他们居住在二区硝池子坑和五区郧家畔附近的一个过去不住人的野沟内。”

王书记:“盐池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一样,吸引着宁夏川区的广大人民。这是好事。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这里与国民党贪污腐化成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的局面,与宁夏川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我们必须认真重视移民安置工作,使那些在外面受尽颠沛流离苦痛的移民,到边区来后即能安居乐业,并走向丰衣足食的生活。给他们解决土地、住房和食粮,并给他们贷款,购买耕畜农具,发展生产。让他们亲身体会,这里和马鸿逵残酷统治的宁夏川区真有天壤之别。”

由于做了细致认真的工作,从宁夏川区逃到盐池县的贫苦农民,都受到当地政府的很好安置。移民中间流传着动情的歌谣:

解放区呀好地方,一片麦田黄又黄,

大家唱歌来耕地,万石谷子堆满仓。

打鲤鱼满池塘,织青布做衣裳,

年年不会再闹饥荒。

解放区呀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

你要吃饭得做工,没人为你当牛羊。

老百姓管村庄,讲民主爱地方,

大家快活喜洋洋。

【银川平原村庄】

抗日战争以来,不堪忍受马鸿逵欺压的宁夏回汉人民,冒着身家性命的危险,纷纷投奔红色的解放区。宁夏吴忠市东风乡的回族青年马怀蔺、金三寿等人,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八月的银川平原,富饶美丽。黄河缓缓流过,两岸稻谷飘香,满眼皆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情景。

马怀蔺、金三寿,这两个回民汉子站在稻田边,议论着如何越过马匪的封锁,投奔到三边参加革命的事。

金三寿:“看着这即将收割的庄稼,还有清真寺,我真的有些舍不得走。你说我们今天离开,以后还能不能回到这里?”

马怀蔺:“我想一定会的。其实我也是舍不得离开。马匪对宁夏人民的欺压着实太残酷了,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做得太多了,终究会有报应的,就是老天也不会让他继续为非作歹下去。”

金三寿:“咱们逃走了,老婆娃娃怎么办?他们肯定不会放过的。”

马怀蔺:“事已至此,也想不得那么多了。我打听过,解放区那边才真的是劳苦人民的天下。马匪的统治不会长久的。”

他继续鼓励仍有些担心的这个好伙伴,“我们过去后,再想办法将家人接过去。”

马怀蔺的话似乎打动了金三寿,金三寿略微地想了一会儿,说:“我的主意现在坚定了,只有投奔光明才有希望出现。”

马怀蔺:“好,我们说定了,今晚半夜准时出发。”

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眼睛里充满希望。

二人说罢后各自回家,分头做起家人的思想工作。

马怀蔺的妻子非常支持丈夫的想法,因为他们已经谈论了很长时间。当金三寿把这一想法说出后,其妻顿时哭泣起来,她说:“这一家人全靠你在支撑,你要是有个啥三长两短的,你说我们还能活下去吗?”

金三寿:“这是进入解放区参加革命呢,你还以为我是干啥见不得人的事情。”

其妻:“要是保长问起来,我怎么给人家说呢?”

金三寿:“你就说不知道。”

其妻:“时间长了肯定会露馅的。”

金三寿:“我会想办法将你们接出去。”

她仍然有些担心,看样子,真的是让马匪给弄怕了。

两家人都围在一起,面对即将远去的人不停地叮咛着,仿佛生死诀别似的。这个时候,马怀蔺、金三寿,这两个当家人倒是愈发沉稳,不停地安抚着家人,描述着宁夏解放后人们当家做主过上好日子的美好生活。

夜静更深时,他们二人会合后就悄悄地上路了。走出村子时,守夜的狗叫了起来,他们非常机警抄着小路快速前进。

天快亮时,他们已经走出好几十里路。为安全起见,他们钻进一个被洪水冲刷的破洞里,窥视路边上的动静。

没多大工夫,远处传来响动,他们悄悄地察看,只见一队国民党的骑兵从路上快速跑过,清一色的黑马,马蹄溅起的尘土飞得很高,形成一道土雾,马队已经走远了,土雾才慢慢散去。他们庆幸考虑得周全,要是被这伙人碰上,麻烦可就大了。

天黑时分,他们继续上路。这一晚,他们走了百十里地,天快亮时,累得实在不行了,加上带的干粮和水也用完了。他们决定到一户人家里,补充一下所需。

他们绕开村庄,选择一户距离村庄偏远的独户人家走了进去。这家人非常贫穷,家徒四壁,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老两口对于陌生人的出现非常惊恐,以为又遇上搜刮民财的国民党官兵或者土匪。

他们急忙说明了来意,老大妈忙着去做饭,老大爷陪着他俩说话。从老大爷的口中,他们得知这里是灵武与盐池交界处,不过仍然属于国民党控制区。所以,特务、暗探特别多,控制得非常严,经常会遇到突然袭击。老人家不断叮咛白天待着,千万不要跑出去冒险,晚上再上路可能会安全些。

不大工夫,热腾腾的面条端了上来。他俩感到从未吃过这样可口的饭,心中自是感激不尽。

待刚刚放下碗筷,屋子后面就有了动静,他俩被老大爷急忙藏到屋里一个贮存土豆的地窖里。

门哗的一声被撞开,进来几个人,厉声问道:“有什么人来过没有?”说着在屋里四处察看。

老大爷很是镇静,“长官,就这么一点地方,你看还能有啥人。”

几个人没有发现可疑情况,就厉声说:“放明白点,这里是封锁区,如果窝藏可疑分子,那就等于自己找死。”

老大爷一个劲地应承着,“长官,这个我们是知道的,有情况一定及时报告。”

搜查人员走后,他俩从地窖里上来,浑身冒着冷汗。老大爷安慰着,“没啥事的,你俩就好好休息吧,晚上还要赶路呢。我在门外给你们放哨。”老大爷的话,让他们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鸡叫时分,他们已经安全到达盐池。经武装人员引领,他们到了保安处。

他们说明来意后,保安处的同志向县委进行汇报。王书记接见了他们,对于从白区投奔解放区的回族同胞特别关心,就吩咐按照回族的饮食习惯招待他们。

同时,他向三边地委汇报了此事。三边地委非常重视,就通知将这二人护送到定边来,因为分管民族事务工作的李维汉同志就在定边。

马怀蔺、金三寿两人骑着马向定边走去。几个护送的人员一路上有说有笑,还询问许多有关宁夏方面的情况。

中午时分,他们进了定边城。

【延安窑洞中央所在地】

马怀蔺、金三寿受到了以李维汉同志为首的少数民族委员会的热情接待。不久,经与毛主席通电联系,毛主席邀请马怀蔺、金三寿到延安会面。马怀蔺、金三寿闻讯后,喜不胜喜,当即准备翌日就动身去延安。

快到延安时,看见路边张贴着“欢迎马怀蔺”的大幅标语,马怀蔺、金三寿非常激动,他们没有想到刚到解放区,就受到这么高规格的热情欢迎。

到延安后,首先由郭洪涛同志接待了马怀蔺、金三寿,并安排了他们的食宿。过了两天,毛主席在百忙中抽空接见了马怀蔺、金三寿。

当时,在毛主席住的窑洞外面挂着一幅十分醒目的大标语:“欢迎马怀蔺先生!”窑洞里陈设十分简陋,只有一张办公桌,几把旧竹椅子。

马怀蔺首先向毛主席汇报了他个人的情况和投奔解放区的经过。

马怀蔺原名叫马相如,后来根据中国历史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故事改名。少年读书,中学毕业后曾在当时的绥远干过事,结识了******同志,对共产党、红军有了初步认识。回家后,白天从事农业劳动,晚上和金三寿一些贫苦的回族青年聚集在一起,宣传苏联十月革命,宣传中国共产党和红军。1936年夏末,听说红军到平凉、泾川一带,马怀蔺就有心到那里去投奔红军。后来听说三边解放了,他就动员金三寿、马宗标、金风歧等人来到定边。

毛主席听完汇报,十分高兴,问马怀蔺:“我们去西北,需要多少军队?”

马怀蔺回答:“一个军就行了!”

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不行吧!?”

马怀蔺说:“到宁夏、青海、甘肃等地,那里回民很多,如果不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去的军队再多也不行!”

毛主席点点头说:“你说的有一些道理,听你的,将来解放这些地方,军队不在清真寺和回民家里食宿,一定尊重回民的风俗习惯,更不能在那里胡乱吃。”(这些以后成了解放军的纪律之一)

毛主席接着又提出可不可以在宁夏组织一支回民游击队,到贺兰山一带活动,为解放宁夏做准备。

马怀蔺说:“现在还不行,贺兰山离苏区远,回旋余地小,四面无援,首先在定边搞个回民游击队,然后向西发展。”

毛主席听罢欣然点头同意。经过三个多小时谈话后,毛主席用一块白布,亲自给马怀蔺写了委任状:西北方面军第一路游击司令马怀蔺。并赠发给马怀蔺战马一匹,驳壳枪一支,银洋二百元,希望他回去后立即组织回民游击队。

马怀蔺、金三寿一回到定边,就由少数民族委员会和三边特委主持,召集已来定边的部分回民代表人物,在张文举小店(西城门内)成立了回民游击司令部,受到宋时轮、宋任穷同志所率领红二十八军在政治、武器弹药方面的热情支持。当时,马怀蔺任司令,李静波任政治委员,金三寿任司令部管理科科长。下辖四、五两个支队。四支队长马华堂,五支队长马宗标。

【银川马鸿逵府】

定边成立回民游击队的消息惊动了马鸿逵,他开始变得坐卧不安。他气愤地说:“连回民都跑去成立了啥游击队,这不是要翻天吗?”他命令手下加强防范,绝不能再让一个人跑出去,谁工作失职,定当以重罪论处,绝不姑息。

与此同时,马鸿逵与手下策划起一个更险恶的阴谋。他说:“****不是喜欢宁夏的回民吗?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组织几个精干的回民打到敌人的内部去,伺机策反。”

军务处的人赞成道:“马主席的这个主意高明,我们现在就着手选拔训练。”

没过几天,一支精干的队伍果然开始训练。经过严格训练后,这批人假装不堪忍受马匪的统治,就悄悄潜入解放区。

当时,定边回民游击队刚成立,趁扩兵的机会,这批特务轻易地打进年轻的四支队。

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当李静波率领四支队开到灵武以东的杨家湾子一带打游击时,四支队中的这些特务分子突然叛变,并逼缴了五支队的武器。李静波同志和五支队一些被打散的大部分战士又回到了定边。

定边回民游击队失败后,中央调马怀蔺到瓦窑堡红军大学学习,当时是以哥老会的名义为我党做统战工作。时过不久,马怀蔺就在陕西省长武县病逝。

【〔盐池郊区硝池子坑村】

革命的烈火一经点燃,就出现燎原之势。受到马怀蔺、金三寿等人的启发,宁夏许多人不堪忍受马匪的压榨,纷纷逃到解放区的定边、盐池等地。尽管马匪的封锁政策越来越严,但是阻挡不住白区群众投奔解放区的决心。

盐池县二区硝池子坑逃来了几十户,五区郧家畔附近的一个过去不住人的野沟内就有十几户。定边县在1936年只有1户回民,到1945年就发展成一条街,成立了一个回民乡。

在这种形势下,三边地委审时度势,决定成立宁夏河东工作组,随即建立两个据点开展工作,一是余庄子(盐池二区政府所在地),由梁大钧负责;一是红井子(盐池五区政府所在地),由何广宽负责。随着形势的发展,后来在这两个地方成立两个工委,分别由他们二人担任工委书记。

1947年1月,宁夏余庄子工委、红井子工委和回民支队3支武装力量正式合并成回汉支队。回汉支队总人数有300余人,支队队部设在定边。因为这些战士大多是从宁夏逃往解放区的难民,其中有一部分还是马鸿逵部队里的逃兵。所以,回汉支队成立后,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战士们的阶级觉悟和纪律观念不强,而同时,又因为支队的武器装备差,所以,就造成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相对较弱。

为适应政治和军事形势的需要,三边地委对回汉支队进行整顿,促其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增强战斗力。这为回汉支队的发展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汉支队配合盐池游击队,出入于马匪统治的区域,给马匪以沉重的打击。延安的《解放日报》曾在显著的位置发表“何广宽部向下马关一带出击”的消息,给部队以很大鼓舞。

后来,这支回汉团结的部队,为宁夏的解放,在团结影响带动人民方面,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盐池南部山区某村庄】

1948年春天的一个早晨。一孔孔民居土窑洞稀稀拉拉地散布在山坡下。其中的一孔窑洞里,回汉支队首长梁政委、金队长、何主任等正在一起讨论问题。大门口有卫兵站岗放哨。四面青山环绕,风景如画。村前的一块平地上,回汉支队中队长马跃正在带领战士们训练刺杀、投弹。几棵粉红色的杏花正蓬勃绽放。

梁政委等人走出窑洞。

梁政委:“走,咱们到训练场上看一看。”

此时,回汉支队战士们的操练刚刚结束。马跃集合好队伍,跑步来到梁政委等人跟前,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中队训练结束,请首长训话!”

梁政委走到队伍面前开始讲话,声若洪钟:“稍息!同志们辛苦了!大家都知道,盐池县是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的西北门户和前哨阵地。从1936年到现在,盐池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大生产运动,用实际行动支援了抗日前线。一面坚持对敌斗争,一面进行生产建设,把这里建设成了没有剥削、压迫,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自由,丰衣足食,喜气洋洋的模范根据地。

盐池县毗邻陕北,宁夏人民从盐池县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看到了翻身的希望。于是,大批不堪忍受马鸿逵黑暗统治的宁夏川区回汉群众,还有马鸿逵部队的下级官兵,就像被磁铁吸引一样,冒着生命危险不断地向盐池、三边逃亡,到边区来安居乐业,过快乐生活。

但是,反动派是不甘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抗战期间一直躲在峨眉山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集团,抗战胜利后却跑下山来摘桃子,悍然发动了一场全面内战。党中央毛主席指示我们,‘人民得到的权利,决不允许轻易丧失,必须用战斗来保卫’。

马鸿逵近来不断发动对三边的进攻,给三边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现在,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人民解放军已经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回汉支队也从被迫撤退转入主动出击。我们这一支由回汉健儿共同组织起来的人民子弟兵,诞生于战争爆发的危难时刻,肩负着保卫三边,解放全宁夏的光荣使命。

这一年来,我们转战在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带的崇山峻岭中,勇敢顽强,不怕牺牲,不断地给国民党反动民团和土匪以沉重打击。打出了边区人民的志气,打出了回汉健儿的威风。在战斗中这支队伍发展壮大,人员已经从成立时的200多人,发展到了500多人。武器也从当初的大刀、长矛,换成了机枪小炮。

但是,前面的路还很长,要取得全面胜利还得一定的时间,还要付出艰苦的奋斗和牺牲。所以还要继续加强练兵,练好本领,随时准备战斗。准备用我们优良的战绩来迎接宁夏的解放,迎接全中国的解放!

我们的金队长,多年来练就了一套劈大刀的真实本领。他的刀术出神入化,迅猛异常,充分显示出回族武术的威风,使得敌人闻风丧胆。下面请他再给大家表演一次,大家学习学习。好不好?”

众战士:好,欢迎!(鼓掌)

金队长一身回民装束,上前先给大家敬礼,说:“好,政委是知识分子,讲话讲得好。他讲的话,大家都要好好记住。我是一个大老粗,不会讲什么话,我就给大家教一教这回族大刀。”

金队长说完,从背后抽出一把大刀舞了起来。只见一片闪闪寒光,只听一阵呼呼风响,像龙腾虎跃,似霹雳电闪。战士们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劲地拍手叫好。

金队长刚刚舞罢,收起刀来,一个战士跑来报告:“报告首长,有一个回民小伙子领着一个回民丫头来找回汉支队。”

梁政委:“哦,一定是远方的客人。快,请到屋里坐。”

【南部山区窑洞里】

一户山区农家的土窑洞。进门一盘大炕。大炕中央放一张小炕桌。梁政委坐在上方,金队长、何主任分别坐在两旁。回族姑娘哈赛纳、回族小伙哈赛木垂手站在地下。旁边有一条长凳。

梁政委:“你俩坐下,坐在凳子上。渴了吧?警卫员,给这两个娃娃端两碗水来!”

门口的警卫员应声“是”,随即端来两碗水,递给两位回族青年。

金队长:“这地方水缺得很,一般的人来了,还不给他喝水。一看就知道你们是从远路来的,优待优待你们!”

两青年感激地微笑点头。

何主任:“你俩从哪里来,叫什么名字?”

哈赛木:“我们从吴忠堡来。都是小教(****)人。我叫哈赛木,今年十六岁;她是我姐姐,叫哈赛纳,今年十八岁。”

金队长:“好名字,好名字!哈赛纳是美丽的姑娘的意思,哈赛木是草原上的雄鹰的意思。起得好,起得好!”

梁政委:“当然嘛。回民起名字都是有一定讲究的,不像汉人,猫猫狗狗的随便乱叫。”

何主任:“你俩个小娃娃,不在家里好好地蹲着,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呢?”

哈赛木此时两眼一红,头一低,说了一声“好我的老爷哩!”离开板凳,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哈赛纳也在一旁呜咽拭泪。

金队长:“哭啥哩!男子汉嘛。我们叫首长,叫同志,你记好。”

梁政委:“咦,男儿有泪不轻弹嘛,娃娃一定有什么伤心事,你就让他哭一哭吧!”

哈赛木哭诉:“爹妈生了我们姐弟俩。几年前我爹被马鸿逵抓了兵。去年冬天在袁大滩和解放军打仗,我爹不知是死是活失了踪,但当官的硬说他是投降了解放军,说限一个月找不回来我爹,就要拉我去顶兵。乡长、保长也跟着来找麻烦。麻绳先从细处断,破房子偏偏遇上了连阴雨。因为我爹被抓了兵,家里没法过,经过村里的老人们撮合,给我姐姐找了一个上门女婿。那时候我姐姐年龄还小,没有过门(出嫁)。

但是,没过半年,我姐夫又被马家抓了兵。那个龟贼,到马家部队不上一年,就拍起屁股颠了,当了逃兵,谁知道颠到哪里去了。这就惹下了麻烦。乡长、保长天天上门来抓逃兵。抓来抓去,那个王保长又说我姐夫叫八路军打死了,硬逼着我姐姐嫁给他们家的傻儿子。一家人实在是没法活了。听村里人说,上桥的金大爷参加了共产党,在东山里拉起了游击队,连马鸿逵都害怕他。我们一家人商量来商量去,只有投奔金大爷这一条路了。我妈半夜里把我俩送出门,三天三夜走到了盐池县。一路打听,听说金大爷带的是回汉支队,在南山里打游击。又找了三天三夜,才找到这里来了。”

金队长:“小尕子,你认得那个姓金的人吗?”

哈赛木:“不认识。就是听我们那达达的人说,他是个好人,还是个英雄。”

金队长:“英雄个啥!我就是那个老半吊子。”

金队长的话,引得哄堂大笑。哈赛木姐弟二人口称“金大爷”,趴到地上就磕头。

金队长:“快拉起来,拉起来!我们共产党的队伍里,可不兴磕头作揖那一套。”

哈赛纳姐弟俩被拉起来重新坐定。

梁政委:“刚才听了你们的讲述,我真的十分激动。你们家里的遭遇,代表了如今宁夏川区人民的普遍情况。我们的战士编了一首民歌,叫《拔兵小调》,有好几十段。其中第一段就是:

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山。年种年收水浇田,到如今家家没吃穿,不能怨老天。

但是你们放心,用不了两年,我们就会解放宁夏,让那里的老百姓也能过上和解放区老百姓一样的幸福日子。哎,女娃娃腼腆,哈赛纳你怎么不说话呢?不要害怕,我们这里可是男女平等啊。”

哈赛纳:“我是个秃嘴葫芦,不会说话。我弟弟嘴尖毛长,胆大脸厚,从小爱说。”

梁政委:“那么,你那个没过门的女婿叫啥名字,你想不想他?”

哈赛纳羞涩地说:“咋不想呢?他,他的名字叫马跃。”

“什么,马跃?”何主任把桌子一拍,高兴地笑了起来,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通讯员,把马跃叫来,看能不能对上号!”

少时,马跃到门口喊“报告!”

金队长:“进来。你看来的这两个,你认识吗?”

马跃、哈赛纳、哈赛木仨人六目相对。这时,哈赛木叫了一声“马大哥”,便扑上去把马跃紧紧抱住。

马跃:“哈赛纳、哈赛木,你们怎么能到这里来呢?太好了,太好了!”

哈赛纳:“怎么,不想让我们来?我们也是来当八路军的。”

马跃:“不,不,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女娃娃不能当兵。”

哈赛纳:“女娃娃怎么就不能当兵?听人说,八路军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我现在已经是走投无路、无家可归了,就是女扮男装,我也要当八路军。”

梁政委:“不,我们的八路军现在已经改称解放军了,就是要解放全宁夏、解放全中国的军队。哈赛纳,你的这种精神实在让人感动。但是,现在是战争时期,女娃娃进来,行军打仗有很多不方便……”

哈赛纳:“首长,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赖也要赖在这里。能找到你们,真是真主赐给我们的福气,我说啥也不走了。”

何主任:“咦,这还是个难题。政委、队长,我看是这样,马跃和哈赛纳小两口久别重逢,先让他们去拉一拉家常,其他的事咱们再研究研究一下吧!”

哈赛纳:“嗯,首长说错了,我们还不是两口子呢!”

何主任:“噢,对了,那是对象,对象没错吧。哈哈!”

梁政委:“就照何主任说的办。另外,给灶房说,中午加个菜,咱们给马跃和哈赛纳他们祝贺祝贺。”

送走哈赛纳一行之后,梁政委等正要转身进屋,通讯员报告,刘书记和赵区长来了。梁政委一听,双手一拍,“好,有办法了”。

金队长:“老梁,什么有办法了?”

梁政委神秘地说:“待会儿你就知道了。来,欢迎欢迎!”

说话之间,区委书记刘芳、区长赵二带领几位群众,赶着毛驴驮着几口袋粮食,背着几大捆布鞋,到了跟前。大家互相握手、问好。让战士们把粮食和布鞋接到后面去清点。

梁政委:“啊呀,刘书记、赵区长,太感谢你们了!每当我们困难的时候,你们就来支援我们,真是太感谢了!”

刘书记:“哎,不能感谢我们,要感谢老区的人民群众哪。去年,咱这里遭了大年馑,老百姓的粮食都很困难。但是,大家硬是要勒紧裤带,从牙缝里省出粮食,拿出来支援我们的子弟兵。做军鞋也是一样。老百姓穷得连衣服都穿不上,还争先恐后地给部队做军鞋。烈士张存哲的老婆,本来不布置她做军鞋,但她做了两双,硬要交来。老乡们都说,解放军为我们保卫边区,为我们英勇作战,我们再苦也不能苦了子弟兵,我们再饿也不能饿着子弟兵哪!”

众人:“是啊,边区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好了。”

梁政委:“对,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离开了老百姓的支持,我们就会一事无成。胡宗南的十几万大军到了陕甘宁边区,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结果就像一头瞎驴,到处胡撞,到处挨打。彭老总指挥的几个战役下来,就把胡宗南给消灭了一半。我们的延安也快收复了。现在的胡宗南啊,驯服得多了,我们想怎么赶他,他就怎么走。他在陕甘宁边区这块土地上已经是寸步难行了。我真担心啊,胡宗南该怎么回去向******交待呢?”

金队长:“不过,狐狸的皮子还是值钱的。我看啊,胡宗南这一次少不了要把他的那一张狐狸皮卖在咱陕甘宁边区啦。哈哈哈……”

梁政委:“我们边区有的是好猎手,我们不用出钱,就能把他的狐狸皮给扒下来。”

赵区长:“这叫收礼不领情,哈哈哈……”

何主任:“哎,客人来了,总不能光站在外面说话,屋里请,屋里请!”

众人进屋,把客人让在炕里边坐,梁政委、金队长坐炕沿上,何主任坐在地上的凳子上。

梁政委:“刘书记、赵区长,你们一向是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们还有一件事请你们帮忙,不知你们有没有困难。”

刘书记:“困难不能说没有。但只要是部队需要的,我们地方上一定努力完成。”

梁政委:“那太好了。是这样,我们这里从吴忠来了一位回族姑娘,人很不错。她死磨硬缠要在我们这里当兵,但我们这里确实没办法安排,想请你们地方上帮帮忙,不知怎么样?”

刘书记:“问题不大。只要她肯学习,求进步,我们可以把她培养成为一个妇女干部。”

梁政委:“那就好,我们的难题算是解决了。”

金队长:“政委那阵子说的有办法了,我还以为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原来是这样。我们的政委真是考虑周到啊。可是,你们那里没有回民灶怎么办?”

赵区长:“我们这里有几户从川区逃来的回民,已经安了家,解决回民姑娘的吃饭问题,不是什么难事。”

梁政委:“那就好,咱们一言为定。通讯员,叫马跃和那两个回民娃娃过来。”

马跃和哈赛纳正坐在一处山坡上谈话。

哈赛纳:“你一走几年没有音讯,把我忘了个一干二净。”

马跃:“我马跃这辈子无论忘了谁也不会忘了你。”

哈赛纳:“那我这一次就决定不走了,留下和你在一起,这一辈子再也不能分开了。”

马跃:“那不行。人民军队有铁的纪律。我们天天行军打仗,带着女人怎么行呢?”

哈赛纳:“给我一杆枪,我和你们一起去打仗。”

马跃:“那不行!”

哈赛纳:“这不行,那不行,那你叫我到哪里去?”

马跃:“只要你好好听政委和支队长的话,我相信首长会把你安排好的……”

这时,通讯员来传话:“中队长,政委和支队长通知你们马上过去。”

“好的”。马跃和哈赛纳应声起立,招呼在不远处和战士们聊天的哈赛木,一同向首长办公的窑洞走去。

马跃领着哈赛纳和哈赛木走进支队领导住的窑洞。

何主任:“来,我介绍你们先认识一下。(把哈赛纳姐弟二人向刘书记、赵区长作了介绍)”

梁政委:“哈赛纳,我们刚才研究了一下,决定安排你到当地区政府去工作。今天你就跟着刘书记和赵区长到区上去。好好学习锻炼,争取成为我们党的一位优秀的回族女干部。你看好不好?”

哈赛纳:“我要留下跟你们打仗。”

梁政委:“干革命光有人打仗不行。没有地方上的支持,军队吃什么,穿什么?总不能光着屁股、饿着肚子打仗吧。所以说,地方工作和部队工作同样重要,谁也离不开谁。有一首歌,叫《军队和老百姓是一家人》,你们肯定没有听过,请刘书记唱给你们听一听,好不好?”

哈赛纳、哈赛木齐声说:“好!”

刘书记:“我唱得不好,但梁政委点名让我唱,我只能是强赶着鸭子上架了。

(唱)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打日本保家乡咱们是一条心。咱们要一条心哪才能够打得赢哪,咱们要一条心哪才能够打得赢哪……

众人:“唱的好,唱得好!刘书记,再来一个!”

刘书记:“咱们要研究正事哩,怎么能光唱歌呢?”

梁政委:“唱歌给年轻娃娃上政治课,也是正事。你就再来一段吧!”

刘书记:“那我就再唱一段大家都熟悉但这两位小同志大概还没有听过的《拥军花鼓》吧。”

(唱)正月里来是新春,赶上那猪羊出了门。猪哇羊哇送到哪里去,送给那英雄的八路军。嗨来麦翠花,嗨来海棠花,送给那英雄的八路军。

刘书记:“好了,就唱到这里吧。哈赛纳,你这个漂亮的小妹妹,跟上我们到区上去干工作吧!你想打仗也不难,我们的民兵除了支援前线,有时候也参加战斗哪。只要你勇敢,还怕没有英雄用武的地方?”

哈赛纳:“既然刘书记看起我,我就跟你去吧。”

“好,好!”众人高兴地鼓起掌来。

哈赛木焦急地叫喊:“首长,那我怎么办?我一定要当兵!”

梁政委故意刺激一下哈赛木:“我看啊,你的年龄太小,等再长大两年,我们一定接受你当兵。怎么样?”

哈赛木:“我都十六岁啦,不小啦。马鸿逵都要抓我当兵,你们怎么能说我小呢?”

梁政委:“那你不是不愿意当兵吗?”

哈赛木:“马家的兵,我死也不当;解放军的兵,我死也要当!(向金队长)金大爷,不,支队长,我能打仗,我要给我妈争气,支队长,你帮忙说两句,让我给你们当兵吧!”

说着,急得呜呜哭了起来。

金队长:“哎,罢哭罢哭!梁政委,何主任,我看这小尕子挺机灵的,我的警卫员不是要提升嘛,就留下哈赛木当我的警卫员,怎么样?”

哈赛木一听,激动得又要叭倒磕头,被何主任拉住。

梁政委:“好啊,既然金队长看中了,我们大家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呢?哈哈哈……好,今天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解决得好,中午来祝贺一下今天的胜利。”

何主任:“好,我看今天这一出戏啊,从《五典坡》一直唱到《大登殿》,最后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值得庆贺!现在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了,梁政委、金队长安排咱们中午一块儿就餐,一来欢迎我们革命队伍里又增加了两位新生力量,二来祝贺马跃中队长和哈赛纳姑娘,一对情人久别重逢,三是感谢刘书记、赵区长对我们回汉支队的大力支持。现在请大家到灶房用餐,请!”

刘书记:“我们本来是要马上回去的,既然支队领导的盛情难却,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刚走出窑洞,只见一个通讯员滚鞍下马,“报告,三边军分区司令部紧急通知。”

梁政委接过通知看了之后,神情严肃地说:“同志们,三边司令部命令我们回汉支队,配合二十八团和盐池县游击四大队,长途奔袭国民党盐池县政府的老巢惠安堡。今天下午六点钟出发,明天凌晨两点进入阵地。”

金队长:“那还有什么说的,下达命令吧。通讯员,通知各中队,今天下午抓紧时间做干粮,每人带足两天的干粮。做好长途行军准备,傍晚六点钟准时出发。”

通讯员:“是!”

刘书记:“各位首长,军令一下如山倒,我们得马上回去组织担架队,不能陪领导就餐了,请多多谅解!”

梁政委:“实在对不起,我们也不能四平八稳地就餐了。战争年月,这是很平常的事情。‘何当痛饮黄龙府,再造神州风雨楼啊!’刘书记、赵区长,那我们只能是后会有期啦!”

金队长:“好,我们干啥的把啥干,赶快分头行动吧。”

回汉支队领导与刘书记、赵区长、哈赛纳握手告别。马跃和哈赛木把哈赛纳送到村口,在频频挥手中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