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女,张蔡公之女也,有巧思,与人接谈,袖中细剪春花秋菊,细草垂柳,罔不入神……”(清《保定府志》)
在剪纸这项民间艺术中,色彩热烈耀眼的“中国红”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各种图案在一张张普通的红纸上活灵活现,无论在新婚的房间里还是春节时的窗户上,贴上几张剪纸,尽显喜庆与祥和。
皮影的光影变幻
在我国的民间艺术中,皮影是流传广泛并独具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皮影戏利用光和影的原理,在白色幕布上投下黑色造形,用几抹黑影演绎百态人生。它把戏剧、音乐、美术、文人写作、艺人刻绘与民间演唱合为一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扯一块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表演”说的是皮影戏;“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说的还是皮影戏。
千余年来,七彩的皮影艺术为中华大地的儿女增添了无数节日与丰收的喜悦,寄托了对平安的祈盼和对未来不尽的向往,成为历代人民的精神食粮。
中国的皮影也是最早走出国门、闯入世界的一种艺术,它自13世纪传入亚欧各国至今,一直受到外国人的喜爱。早在1781年,德国文豪歌德用皮影戏来庆贺自己的生日,使得宾客惊喜不已。在土耳其,至今还盛行着皮影戏的传统文娱活动。
在我国有众多的皮影流派,而将我国皮影艺术推向了高峰的是唐山皮影(又称滦州影)的出现。
关于皮影的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出自于汉武帝思念死去的李夫人而请方士以幻术招魂的故事,这一传说在《史记·孝武本纪》、《前汉书·李夫人传》等书中都有类似记载。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古老相承,言影戏之原,出于汉武帝李夫人之亡,齐人少翁言能致其魂,上念夫人无已,乃使致之。少翁夜为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帐中望见之,仿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但这只是前人的推断。宋人《明道杂志》中载“京师有富家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辄为之泪下,嘱弄者且缓之……”这是史载最早的文字,因此有许多学者认为影戏源于宋代。
皮影研究专家魏力群教授在剖析影戏演出的内容、形象、手段等几个方面的因素后认为,皮影戏是在民间百戏繁荣的影响下,借鉴木偶戏和影子游戏的表演形式,采俗语的内容为演出底本,以剪纸人物为傀儡造型,借光树影于窗上进行表演而逐渐形成并完善的。
少数民族的颜色密码
少数民族是我们对汉族之外的人数不多但极具特色的民族的统称,作为大家族中的成员,他们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色彩文化,他们都用自己民族的颜色演绎着民族的文化。下面我们就选择几个民族作为代表。
壮族选择了青黑作为民族色
壮族以青黑为自己的颜色,壮族男子穿着一般,妇女装束却很有特色。在荔波、独山一带,壮家妇女服饰与邻近广西壮族相似,身前挂蓝色围兜,扎刺绣素花腰带,从江、黎平等地的壮家妇女装束,则别具一格。
壮族的服饰都无一例外选择青黑搭配,他们选择了青黑作为民族色。
傣族讲究协调的服装色彩
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南部和西部的河谷平坝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傣族主要的居住区。
傣族生活的地方,都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那里气候温热,山林茂密,因此傣族选择那些清新、自然,给人清凉感觉的颜色,以减轻气候的湿热。
傣族服饰不仅给人一种强烈的美感,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傣族服饰讲究轻盈、秀丽、淡雅的装束,协调的服装色彩,极为出色。青年妇女结发于顶,是傣族服饰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彝族选择了黑色和蓝色作为民族色
彝族的服饰男女服色以黑色、蓝色为主。在双江,彝族男子上衣为右开襟、带纽绊、无领半长衫,长袖,衣脚至膝,下摆、衣襟包布镶边。裤为大筒长裤。女子上衣先为左开襟,后改为右开襟,低领短衫,着长统裙,腰束黑色棉布桃花腰带。足穿翘头绣花布鞋。妇女多喜欢佩戴耳环、手镯、戒指,以铜、银、铝制作。在凤庆,不论男女,服色均以黑色为基调。男子头缠长达几米的包头,上衣无领,右开襟,裤较短。裢腿肥大,长约1尺5寸左右,无裤腰,乍看如裙。
布依族的民族色是蓝色,沉静独立的颜色
布依族服饰布依族服饰多用青、蓝、白几种颜色,男子服饰和汉族服饰没有什么差别。妇女服饰则多种多样,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一带是保存布依族最古老服饰的地区,妇女着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脚边沿,皆用织锦和蜡染各色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的主要要点。
他们的服饰也大多选择这种沉静的蓝,再配以其他颜色,增添一些丰富的色调。只有老年人为了庄重,才用赫红布作裙身,上面再接一段蜡染花布。每位妇女通常有十几套。
佤族的民族色是带有神秘气质的黑色
源于我国古代的“百濮”族群,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怒山山脉南段,萨尔温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广大山区。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地,历史上称这一片山区为“阿佤山”。
佤族自古崇拜红色和黑色,服饰多数用黑色布料,用红色作为装饰,基本保留着古老的山地民族的特色。传统的佤族服饰均由妇女自己纺布缝制,各地的服饰细部有所不同,但总体风格大致相同。
德昂族把白色作为他们的民族色
德昂族是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相当数量的人口居住在缅甸境内,我国的德昂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各县,其余散居于临沧、思茅、保山等地。
德昂族的人民把最本原的颜色——白色作为他们的民族色,这一崇尚可以从他们的传统婚礼上捕捉到些许特点,德昂族人民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上要举行隆重的取戴包头仪式。
仪式一般在婚礼的第三天举行,这一天,一对新人在歌手们的簇拥下,返回新娘家领取包头,走到新娘家大门口时,男媒人就会拿出洁白的包头,放在祭盘上,然后唱起悦耳的“对歌调”:“新郎咋个不露头,莫非是看不起我们的破竹楼?嫌我们织不起花枕头?”歌手对答道:“新郎不露头,是他怕害羞。只要把洁白的包头交到手,他一定拿它紧紧裹着头。哪个敢抢它,就尝到长刀的锋刃……”伴着优美的歌声,新娘要在媒婆的陪同下向父母、亲属、宾客等敬拜、赠送礼物。赠礼仪式进行到尾声时,新娘家一位长者,就会把包头缠系在新郎头上,以此来祝贺新婚夫妇,预祝他们和睦相处、万事顺心。
德昂族人民也很喜爱一些鲜艳的色彩。在德昂族的配饰中,五色绒球是别具特色。先用一小缕毛线扎成球形,再染成红、黄、绿等色制作而成,在男子包头布的两端、姑娘的项圈上、男女挂包的四周都会钉上它们。青年男子也会在胸前挂上一串五色绒球,姑娘们则在衣领之外挂上,如同数十朵鲜花盛开在她们的胸前和颈项间,光彩照人,别有风味。
德昂族男女全身随处可见的五色榕球饰,德昂族妇女会在腰部装饰“腰箍”,她们的腰箍多用藤篾或竹篾制成,宽窄粗细不一,把腰箍漆成红、黑、黄、绿等颜色。行走时,腰箍随着双脚的移动而伸缩弹动,叮叮作响,成年的姑娘腰部均佩带腰箍,它的多少一般与岁数有关,腰箍也是成年女子年龄的表示。腰箍还是青年男女的爱情信物,在青年男女交往中,小伙子为了获得姑娘的爱,都会费尽心思,精心制作各种有动植物花纹图案的美丽腰箍送给心上人佩带。
关于腰箍还有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德昂族祖先是长自葫芦中。当初从葫芦里出来的人都长的一模一样,分不出彼此,姑娘们出了葫芦就满天乱飞,四处玩耍不愿意跟男人一起生活。
后来,就有一位神仙把他们的面貌区分开,男人们又将藤篾腰箍拴在姑娘的腰上,从此,姑娘们就再也飞不动了。都安心做起主妇了,到后来腰箍就变成了妇女们的美丽饰品,流传至今。
腰箍来源的传说,是德昂族人民对古代生活的神话解释,也是德昂族由母系氏族社会发展为父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象征意义一步步淡化,而长期形成的习惯影响和支配着人们的喜好,腰箍也就变成了一种装饰品,成了一种美的标志。
德昂族妇女也像很多少数民族妇女一样喜欢穿筒裙,不同的是她们的筒裙为彩条水波横纹长裙,它上遮乳房,不及踝骨,新颖大方,鲜艳夺目。
民间传说德昂族妇女筒裙的纹饰与其先民崇拜龙和大鸟的图腾关系密切。不同支系的妇女筒裙的纹饰也有很大差异,“梁”支系的妇女筒裙上,横织红、绿、黄、黑等颜色的宽线条纹饰;“别列”支系的妇女的筒裙上,横织大红线条纹饰;“汝买”支系的妇女筒裙,则以黑线做底色,夹杂有红、白色细线条纹饰。因此,根据德昂族妇女筒裙上的线条纹饰颜色特征,德昂族又称之为“花德昂”、“红德昂”和“黑德昂”。反映了德昂族人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自己美好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