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4531400000046

第46章 中国卷·清朝时期(2)

但是,此时天下的形势并不是一片大好。清朝虽然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但四周依然危机四伏。北有罗刹国(俄国)不断侵扰,西面有噶尔丹擅自称王,南面有“三藩”意欲谋反,东面还有台湾孤岛自立。康熙亲政后,书写了一张“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的条幅,悬挂于宫中的柱子上,时刻提醒自己。其中“三藩”是康熙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对于康熙来说,这是在擒杀鳌拜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政治考验。

平定三藩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使新建立的清王朝逐渐强盛起来。但是,南方的三个藩王却成了康熙帝的一块心病。

三藩问题由来已久。早在顺治年间,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奉命南征,为清王朝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顺治帝在统一中国后,并没有及时撤除三藩,而是命令他们留守原地。天长日久,三藩势力日盛,成为威胁中央的主要地方割据势力。三藩拥兵自重,把持地方财政,欺压百姓,甚至利用沿海交通的便利条件,置朝廷的海禁政策于不顾,大肆进行走私活动。

康熙(1654—1722年)

康熙帝即位之初,四大辅臣把持朝政。他们对三藩采取了笼络放纵的态度,企图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对付南明、农民军余部,因此对三藩的所作所为不问不顾,三藩的气焰也因此而变得更加嚣张。康熙帝亲政后,敏锐地看出三藩已经成为了国家的心腹之患,将它列为自己亲政所必须解决的大事之一。

康熙帝亲政之前就采取了措施,逐步削弱三藩的势力,他收缴大将军印,裁撤兵士,严禁欺行霸市、借势扰民,解除藩王督管云贵两省事务的职务。亲政以后,康熙专心学习经史典籍,借鉴历朝历史,他清楚地认识到,三藩的性质不是同宋初的开国功臣一个类型,而是同唐末藩镇一个性质。于是他更加抓紧整顿财政,筹措军费,扩大兵力,并主动缓和满汉矛盾,以争取民心,为削藩工作做准备。

康熙帝虽有削藩之意,但鉴于“三藩俱握兵柄”,他也不敢贸然行动。正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平南王尚可喜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尚可喜上奏要求回辽东养老,主动提出了削藩问题。康熙帝立即抓住机会,顺水推舟,答应了尚可喜的要求,并对他的行为加以表彰。

一石激起千层浪,康熙帝的行为引起了其他两藩的恐慌。这时,吴三桂之子吴应熊正在京师,他立即派人快马加鞭送信给吴三桂,信中写道:“朝廷久疑王,今二王皆有辞职疏,而王独无,朝廷之疑愈深。速拜疏发使来,犹可及也。”吴三桂为了消除皇帝的疑心,便接受了其子的建议,立即上书“请求撤回安插”,耿继茂之子耿精忠迫于形势,也上书一封,请求撤回安插。

两王上书到达京城,朝臣对是否削藩的事情意见不一,大多数官员惧怕吴三桂势力,主张暂时妥协,先行撤去耿精忠的藩国。康熙帝则认为与其等吴三桂蓄谋已久,养痈成患,不如痛下决心,将三藩一起削除。

康熙十二年(1673年)八月,康熙帝派礼部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带手诏前往云南,户部尚书梁清标赶赴广东,吏部右侍郎陈一炳往福建,会同地方官员料理三藩迁移事务。

但是吴三桂申请撤藩不过是故作姿态,没想到康熙帝竟然如此迅速地批准他撤藩。吴三桂感到非常愤怒,于是便密谋党羽准备起兵。九月初,康熙帝所遣办理迁移事务的大臣到达云南后,吴三桂阳奉阴违,表面上接受诏书,暗地里却一再拖延动身日期,加紧叛乱的步伐。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逼使云贵总督甘文翯自杀,扣留折尔肯,自称“周王”,建元昭武,公开反叛清朝。

吴三桂反叛的消息传到北京,满朝震惊。大臣中主张向吴三桂妥协的人很多,大学士索额图竟然要求将“前议三藩当迁者,皆宜正以国法”。康熙帝也知情势严重,但他知道撤藩的决策没有错,此时向吴三桂妥协,只能助长他的气焰,而灭自己的威风,他下定决心要与吴三桂一决雌雄。吴三桂起兵前后,曾经致书平南、靖南二藩,台湾郑经以及贵州、四川、湖广、陕西等地官吏,他还发布了《反清檄文》。一时之间,滇、黔、湘、蜀纷纷响应。吴三桂主力东侵黔、湘,很快兵力便达到14万。接着河北总兵蔡禄也反于彰德,塞外又有察哈尔部布尔民的叛乱,可谓“东南西北,都在鼎沸”。

康熙帝没有退路可走,唯有采取措施,布置兵力。其措施有:增派八旗精锐前往咽喉要地荆州固守;停撤广东和福建二藩,孤立吴三桂;拘禁额驸、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及家属,赦免散处各地的原属吴三桂的官员,削除吴三桂爵位,并悬赏捉拿吴三桂。

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与清王朝的对抗达到了顶峰。叛军在全国形成了三大战场:耿精忠控制的福建、浙江、江西为东线,湖南是正面战场,四川、陕西、山西、甘肃为西线。康熙帝分析形势,定下战略方针:以荆州为战略立足点,顶住湖南战场的吴军主力,只对峙而不主动出击;主攻从侧翼入手,先解决耿精忠、王辅臣两股主要叛军,然后再集中力量对抗吴三桂。康熙帝还并用剿灭、招抚两手,亲自致书王辅臣、耿精忠等人,表示只要他们“投诚自归”,即赦免前罪,仍像从前一样对待他们。康熙十五年(1676年),王辅臣兵变降清。十月,耿精忠投降。十二月,尚可喜之子尚之信也公开反吴。康熙帝践约,一律优待他们。如此一来,那些参与反叛的将领和将官纷纷投降,吴军渐渐分化瓦解。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暴病身亡,其孙吴世番即大周皇位,改元洪化。他见势不妙,退居贵阳。清军在解决两翼之后,开始战略反攻,进入湖南。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清军攻克岳州。接着势如破竹,一路收复长沙、常德、衡州。至此,湖南、四川、贵州、广西被收复。康熙帝又下令兵分三路,进军云南。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一月,昆明城破,历时8年的内战以吴三桂的覆灭而告终。

郑成功收复台湾

南明隆武帝在福州建立政权后,他手下的大臣黄道周一心想帮助隆武帝北伐,抗清复明。但是掌握兵权的郑芝龙贪图富贵,抛弃了隆武帝,向清朝投降,隆武政权随之瓦解。

郑成功(1624—1662年),原名森,字大木,隆武政权重臣郑芝龙之子。隆武帝对他十分宠信,封他为延平郡王,赐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亦称为“国姓爷”。郑芝龙降清时,郑成功率师拒降,“不受诏,不剃头”,打出“背父救国”的旗号,单独跑到南澳岛,招募数千军马,誓死抗清。

郑成功是个将才,经过他的努力,队伍逐渐强大起来,在厦门建立了一支水师。他跟抗清将领张煌言联合起来,乘海船率领17万水军,开进长江,向南京进攻,一直打到南京城下。清军见硬拼不行,就用假投降的手段欺骗他。郑成功中了清军的计,最后打了败仗,又退回厦门。

郑成功回到厦门的时候,清军已经占领了福建大部分地方。他们采用封锁的办法,将沿海居民内迁30里。同时,禁止舟船出海,以切断东南人民与郑成功的联系。这给郑成功造成许多困难。为了扭转被动局面,郑成功准备收复我国被荷兰侵占的领土台湾,用做抗清斗争的最后基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明朝末年,明王朝腐败无能,荷兰人趁机开始侵占台湾。1624年,荷兰殖民者被大明朝逐出澎湖后,又占领了台湾南部,并建立了许多据点,如台湾城和赤嵌城,并蚕食了大量土地。1642年,荷兰打败了西班牙独霸台湾,在台湾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少年时候的郑成功曾经跟随父亲到过台湾,亲眼目睹了台湾人民受到的苦难。这一回,他决心赶走殖民者,于是下令让他的将士修造船只,积蓄粮草,准备渡海。

这时,有一个在荷兰军队里曾经做过翻译名叫何廷斌的,赶到厦门见郑成功,说台湾人民受殖民者欺侮压迫,早就想反抗了,只要大军一到,一定能够把荷兰人赶走。何廷斌还送给郑成功一张台湾地图,把荷兰殖民者的军事部署都告诉了郑成功。郑成功有了这个可靠的情报,信心变得更足了。

1661年三月,郑成功亲率两万五千万名将士,乘坐几百艘战船,浩浩荡荡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便直取台湾。

荷兰殖民者听说郑军攻打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队伍集中在台湾城(在今台湾东平地区)和赤嵌城(在今台南地区)两座城堡里,还在港口凿沉了很多破船,想要阻挡郑成功的船队登岸。

何廷斌为郑成功领航,利用海水涨潮的机会,驶进鹿耳门,登上台湾岛。

殖民者将一艘最大的军舰“赫克托”号,气势汹汹地开了过来,阻止郑军的船只继续登岸。郑成功沉着镇定,指挥他的60艘战船把“赫克托”号围住,随即一声令下,60多艘战船一齐开炮,把“赫克托”号击沉了。还有三艘荷兰船只见势不妙,吓得掉头就跑。

随后,郑成功派兵猛攻赤嵌城。赤嵌城的殖民者拼死顽抗,久攻不下。有个当地人为郑军出主意说,赤嵌城的水都是从城外高地流下来的,只要把水源切断,敌人就会不战自乱。郑成功采用这个办法,没出三天,赤嵌城的殖民者果然乖乖地投降了。

郑成功收复台湾图

盘踞台湾城的殖民者企图顽抗,等待援兵。郑成功采取长期围困的办法逼他们投降。在围困八个多月之后,郑成功下令向台湾城发起猛攻。荷兰殖民者走投无路,只得扯起白旗投降。

1662年初,殖民者头目来到郑成功大营,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收复台湾后,郑成功在台湾设置行政机构,将赤嵌城改为安平城,在台湾设立承天府,下辖天兴、万年两县,将台湾城改为安平镇。建立了与大陆一致的郡县制,大力开发台湾,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开荒,招揽大陆移民,积极发展海外贸易,促进了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他还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从此之后,高山族也同大陆一样使用牛耕和铁犁种田,生活逐渐安定。

1662年五月初八,郑成功病逝。他的儿子郑经率领军队,继续镇守台湾,进行抗清活动。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设置台湾府。

郑成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捍卫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结束了荷兰对台湾历时38年的殖民统治,保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收复台湾还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的壮举必将永垂史册。

施琅平定台湾

在福建晋江的一座纪念馆中,有一副对联非常引人注目。上联是:“平台千古,复台千古”,下联是:“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副对联提到的“郑氏”,就是从荷兰人手里夺回宝岛台湾的“平台英雄”郑成功。而这里的“施氏”,指的就是为清朝立下平台伟业的大将军施琅。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人,清代初年著名将领,曾历任清军副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加太子少保衔,深得康熙帝的信任。施琅擅长军事,尤其精通海战,所辖部队以作战迅速、勇猛、果断而著称,故人送他“海霹雳”的响亮绰号。施琅一生最为辉煌的事迹便是率领清军平台。因此在民间,他得到了足以与郑成功相提并论的殊荣。

清军入关以后,残存的明军势力继续进行抵抗。明朝旧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后,便把那里作为了抗清的最后根据地。清军几次出兵攻台,都失利而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琅以福建水师提督的身份上书皇帝,陈述战备已足,可以攻台,并向康熙帝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心怀统一愿望的康熙帝欣然应允了施琅的请战令。于是,施琅率领两万精兵和300艘战船出海,踏上了完成统一大业的征程。

当时郑成功及儿子郑经已死,台湾的统治者是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政权则由权臣冯锡范把持。台湾军队长期割据海岛,海军实力很强。施琅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首先攻克了花屿、猫屿、草屿等岛礁,并利用南风将战船驶入了八罩湾。施琅的对手是台湾守将刘国轩,刘国轩将自己的部队撤到澎湖,并沿着海岸筑起矮墙,安装了火炮,设环岛20里的范围为堡垒抵抗清军。施琅机智地派遣快船游击敌人,敌军见状包围上来。施琅果断地率领大船出击,突入敌阵,与敌军展开决战。

战斗中,施琅被箭射中了眼部,鲜血浸透了包扎的手帕,但他仍奋勇督战,指挥若定。清军在他的指挥下连续攻克了虎井、桶盘两个岛屿,但战况依然胶着。见此情景,施琅命令部下将百余艘战船分东西两个方向进攻,以此分散敌人的兵力。自己则率领56艘战船在前,又命80艘战船为后援,径直冲入敌阵。在施琅重伤不退的激励下,清军将士舍生忘死,奋勇争先,历经半日的战斗,击毁敌船百余艘,取得了澎湖海战的胜利。

澎湖决战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败退的台湾守军再无实力抵抗,绝望中的郑克爽决定投降,并派遣使者协商投降事宜。同年八月,施琅率战船登陆台湾岛。郑克爽率众出降,呈上象征统治权的延平王金印。捷报快马加鞭地传到京城时,正逢中秋佳节。康熙帝为这双重团圆的盛世时刻兴奋不已,亲自赋诗表彰施琅的功勋,授予他靖海将军之职,并封他为靖海侯,世袭罔替,还赏赐给他御用的衣物。施琅上书推辞,康熙帝不但不准,又另赐给他花翎,表示恩宠。

至此,施琅的仕途走到了巅峰,他的名字也被永远载入了史册。

从个人的能力到成就的功业,施琅丝毫不愧于世人的赞誉。他真正惹人争议的,是在明、清两军中几度反复的人生经历。

施琅出生于明朝末年,早年在郑芝龙手下。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很快便得到了郑芝龙的重用,被任命为部队的左冲锋,也因此与郑成功结识。后来清兵南下,势如破竹,郑芝龙临阵降敌,施琅也随之投降了清军。

清军让郑芝龙劝说儿子郑成功投降。但郑成功耻于父亲的行径,与父亲决裂,率兵继续抗清。郑成功看重施琅统兵打仗的才能,不断地游说施琅,邀请他共同加入抗清义军。施琅经过几番考虑后,决定离开清军,再次回到郑成功的抗清部队中。此后,施琅协助郑成功接连攻下漳浦、云霄镇等处,搅得清朝海防不得安宁,而他也因屡立战功,名气越来越大。

施琅性格直爽,敢怒敢言,郑成功也是一个直脾气,而且性格暴躁。因此,两人之间难免出现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此时的施琅因“大功不赏”对郑成功已心怀不满,而郑成功也因施琅的骄横跋扈而对其日渐疏远。据施琅自己撰写的《靖海纪事》记载:曾有一名叫曾德的属下因触怒施琅而逃到了郑成功的府内。好斗的郑成功不但不将曾德遣返,反而格外宠信他。施琅对此极为愤怒,派人到郑成功府上捉回了曾德,并不顾郑成功的阻拦将其斩首以泄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