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大全集
4531400000097

第97章 世界卷·近现代世界史(8)

雷伊虽然逃过了死亡的惩罚,但他好像对此并不满意。入狱后不久,他就向法院提起上诉,称自己是在被人胁迫和诱骗的情况下才认罪的。为此,他要求法庭重新审理案件,揪出真正的幕后凶手。但法院最后还是驳回了雷伊的上诉,并再一次肯定了第一次审判的结果。

金遇刺10年后,也就是1978年,美国国会对马丁·路德·金遇刺案才重新进行了调查。他们通过收集,整理了数十万页的资料,最终做出了一份800页的报告。该报告虽然证实马丁·路德·金确实死于密谋,但仍没能证实同案犯的身份。

1986年8月1日,《进步》杂志记者约翰·伊杰尔顿对58岁的雷伊进行了专访。专访中,雷伊仍坚持说自己是无辜的,真正想要金消失的人并不是自己。他甚至暗示,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也参与了杀害马丁·路德·金的阴谋。

根据雷伊讲,由于马丁·路德·金的存在,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这给美国当局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此,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视马丁·路德·金为眼中钉。最终,局长胡佛决定用重金和高职收买马丁·路德·金,想让他消失在公众的视线以外,但却遭到了马丁·路德·金的严词拒绝。后来,胡佛便派特工在金下榻的旅馆里安装窃听器,要寻找机会置马丁·路德·金于死地。

在这期间,胡佛等人经常把一些搜集到的情报拼凑起来,给马丁·路德·金扣上亲共分子的帽子。还以他和苏联特务有秘密接触、与左派组织有联系等罪名,把他逮捕入狱。但最终因没有确凿证据,不得不一次次把他无罪释放。

从政治上消灭马丁·路德·金的手段失败后,胡佛又把重心放在了马丁·路德·金的私生活上。从1964年1月开始,FBI便对金进行了严密监视,他们在马丁·路德·金住过的所有旅馆都安装上窃听器,并把马丁·路德·金和同事的谈话记录,以及他和女人做爱时的声音制成数十盘磁带,提供给媒体和部分国会议员,企图把马丁·路德·金的名声搞臭。但胡佛这些卑鄙的手段都没有得逞,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对于雷伊的话,记者约翰·伊杰尔顿只是半信半疑。作为美国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确实给美国当局带来了一些麻烦,但还决不至于使他们杀死马丁·路德·金。

为了表达对马丁·路德·金的怀念和满足美国人民的意愿,1986年1月,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把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

到目前为止,美国只有三个人的纪念日被美国当局定为法定假日,他们分别是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马丁·路德·金,而马丁·路德·金是唯一一位不是美国总统却又享此殊荣的人。

苏联入侵阿富汗

“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扩展自己的盟友战线,成立了华约组织。此时的阿富汗只不过是华约组织扩张道路上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角色。经过政治和军事干预,阿富汗很快就变成了苏联的傀儡,并且苏联一直以“睦邻”身份插手阿富汗的重大事务,实际上已经操纵了阿富汗的实权。为了培养傀儡政府,在1973年到1979年的6年之间,苏联在阿富汗一共策划了两次政变。第三任经过政变夺取政权的阿富汗领导人哈菲祖拉·阿明,开始的时候还对苏联的霸权主义忍气吞声,到后来便开始时常触怒苏联。因此,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极为不满,1979年10月,他终于在苏共中央政治局秘密会议上表明了要除掉阿富汗领导人的决心。

1979年12月7日,苏联正式开始武装入侵,先后出动了9个师,采用陆地和空中夹击的战术,短短的7天时间内,便把战火烧遍了阿富汗全境。苏军还在两国边境设立军事指挥机构,由国防部副部长索科洛夫元帅担任总指挥。12月12日到24日,苏联在阿富汗边境完成了所有的军事部署。与此同时,一支苏联特种部队也深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腹地,占领了喀布尔郊外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12月27日晚,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布萨诺夫给阿富汗总统打去电话,劝他放弃反抗,并且告诫他,阿富汗现在已经完全失势了,并且要求他辞去阿富汗民主共和国主席、总理以及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总书记等职务。原本想借助心腹部队放手一搏的阿富汗总统突然之间被切断了与外界联系的一切机会,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惊慌之中,阿富汗总统开枪击毙了前来谈判的苏联的帕普金中将,和解已经不可能实现了。

23时40分,苏联军队向总统府开始发动了总攻。短短12分钟时间,苏联突击队便攻占了总统府,将阿富汗总统以及他的家人赶到总统办公室。愤怒至极的阿富汗总统撕毁了苏联事先起草的“阿富汗邀请苏联出兵”的“邀请信”,而这一撕使他所有的家人都牺牲在了苏联这个帝国主义的屠刀下,鲜血溅红了总统府的墙壁。不久之后,新傀儡政府上台,卡尔迈勒“当选”为总书记。

遭到苏联入侵后,阿富汗并没有停止反抗,其国内的抵抗力量与阿富汗人民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将苏联拖进了战争的泥潭。1989年2月,迫于国际舆论的强大压力,难以承受更大损伤的苏联撤走了全部军队。历时9年的阿富汗战争宣告结束,但却给阿富汗人民留下了永远难以愈合的战争创伤。

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清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令给予伊朗“威慑性打击”,随后,大批伊拉克飞机开始袭击伊朗的军事目标。一场耗资巨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局部战争——两伊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发动突袭的第二天凌晨,伊拉克一共出动了5万多人的地面部队、1200多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大举进犯伊朗境内。到10月份的时候,也就是短短一星期之后,这条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长约4800多千米的战线就像一张渔网一样,囊括了伊朗全部的土地。

伊拉克军队来势汹汹,伊朗人只好派遣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而在接下来几个月的厮杀中,伊朗军队逐渐夺取了战争主动权。1981年9月,伊朗开始向伊拉克发起反击,并取得了节节胜利。

6月10日,不断溃败的伊拉克提出了全线停火的建议,承认两国在1975年签订的《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并于月底将兵力全部撤离了伊朗。1982年7月13日,拒绝停火的伊朗突破伊拉克的防线,一直深入到伊拉克境内2000公里。被迫主场作战的伊拉克凭借10万大军开始了反击,并借助地理优势,有效地阻止了伊朗的进攻。而在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两国又你来我往地进行了10多次战争,但双方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这就使战争陷入了僵局。为了尽快达到罢兵的目的,伊拉克从1984年4月开始采用“以战迫和”的方针,主动发起攻击,同时加大了战力的投入,而且首次使用了生化武器。就在这个时候,伊拉克利用空中力量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袭船战”,伊朗则以“曙光8号”回敬。这使得“袭船战”再度升级,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也在“袭船战”中受到袭击。

鉴于这次战争的严重影响,科威特向联合国5个常任理事国提出了租船和护航的请求,苏联和美国相继以护航为由借机向海湾地区派遣了大量的军舰。苏、美的加入使原本紧张的海湾局势再次白热化。1987年7月20日,为了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国立刻停火。由于分歧太大,伊朗和伊拉克都没有做出任何让步。

1988年,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出现。这一年,两伊互相使用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打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袭城战”。经过数月的激战,伊拉克逐渐占了上风,并于4月17日发起“斋月”行动,顺利收复了被伊朗军队占领的地区。陷入困境的伊朗无力再战,只好在1988年7月18日接受了安理会提出的第598号决议。8月20日,历经了8年硝烟与战火的伊朗和伊拉克,终于恢复了平静。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突然出兵黎巴嫩,拉开了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之间又一场大规模战争的序幕。这一次,以色列来势汹汹,一共出动了4个陆军旅,兵分三路,向黎巴嫩南部发动了猛烈攻击。

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性矛盾,而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最核心的冲突根源。1948年以色列复国,不仅占有了巴勒斯坦全部,还将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大片领土占为己有,以至于100多万人成为无家可归者。这为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埋下了导火索。

黎巴嫩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一员。这是唯一一个由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两大宗教共同组成的国家,而且在各自的教会中还存在不同的派别。当时的黎巴嫩大体上形成了两大教派和三大政治势力对峙纷争的局面,他们之间存在着无休无止的斗争,其焦点便是国家的支配权问题。把持着黎巴嫩中央实权的一直都是马龙教右翼,中间派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权力,而占黎巴嫩人口60%的穆斯林左派在政坛上并没有一点权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些教派又各自找到了自己的依附势力,穆斯林左派得到了苏联和叙利亚的支持,美国和以色列则向基督教伸出了援手。黎巴嫩的权力之争再度被激化。那些被以色列占领家园的巴勒斯坦人渴望有朝一日得以重返故乡。从1965年开始,在阿拉法特等人的带领下,他们建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游击作战的形式对抗以色列。1970年,游击队的主力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总部全部迁移到了黎巴嫩。从此之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开始介入黎巴嫩国内的权力之争。他们扶植伊斯兰势力大力打击以色列人扶植的基督教,并且慢慢地发展自身力量。渐渐地,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控制了黎巴嫩南部地区和贝鲁特西区,并且构筑了大量的军事设施,对以色列北部实施骚扰性袭击。

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有很多的理由,一方面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一个亲以(以色列)的黎巴嫩政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色列动用了17万现役部队、50万预备役、600架飞机、74艘舰艇、3500辆坦克、4000辆装甲运输车,随时准备开赴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让以色列感到非常满意。从6月6日开始发动进攻,短短几天的时间内,以色列就相继攻陷了贝鲁特市、卡扎尔希马地区和谢巴,全部占领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南部的阵地,并摧毁了叙利亚的导弹基地,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于国际社会的干预,溃退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约1.2万人的兵力被准许撤退到约旦、伊拉克、突尼斯等8个阿拉伯国家。之后,联合国部队开赴贝鲁特进行调停工作,经过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的极力调停,以色列依然没有停止战争。9月14日,黎巴嫩总统被暗杀、贝鲁特西区2000多名巴勒斯坦难民统统遇害之后,以色列这才宣布退出战争。

这次战争,以色列凭借很小的损失就取得了胜利。

推倒柏林墙

“二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纳粹德国被东、西划开,成为东德和西德两个国家。东德受控于苏联和波兰,西德则受制于英国、美国和法国。此后,东、西两个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政治体制、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1961年,一堵高墙在首都柏林立起,更加鲜明地将这种区别呈现在世人面前。

东、西德国是在“冷战”开始后才真正走向分裂的。从1947年开始,美国、英国和法国便开始策划将各自的占领区合并,并用两年时间达成了这个目标。接下来,三个国家趁热打铁,于1949年5月10日召开西部占领区的立宪会议,决定建立一个新国家,并在5月23日通过了《临时宪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它以波恩作为西德的首都,实行联邦制。此时的东部占领区也不甘于落后,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从此,在德国的土地上出现了双峰并峙的现象,东西部形成了两套政治体制、两个政府、两套警察体系,并衍生出了两地人民迥异的生活形态。

西德受益于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依靠着巨额援款使经济快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成就和风貌俨然是蓬勃发展的西方世界的缩影,而此时的东德根本无法望其项背。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下,东德人民对高速发展的联邦德国趋之若鹜,仅1961年一年间,便有数十万人逃往西德。

为了控制这种局面,1961年5月,民主德国中央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并做出了一个秘密决定,在柏林修筑起一座高高的墙壁。几个月之后,一堵长达160公里的高墙,将东、西德隔离开来。与此相应的是,民主德国也加强了管制。1961年8月24日,第一个企图越过高墙者被枪杀。即便是这样,人们奔赴新生活的意愿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在随后的日子里,大概有5000多人试图逃跑,其中半数以上被抓获,100多人在翻越柏林墙的时候死于非命,2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柏林墙的建立引发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感,他们反对和谴责苏联这种灭绝人性的制度,违反了人权,要求拆除柏林墙。然而,柏林墙仍然禁锢着东德人民,直到1989年,新上任的民主德国领导人克伦茨才决定开放柏林墙关卡。11月9日,柏林墙所有的护栏和哨卡全部被拆除,这堵矗立了38年的柏林墙终于被推倒,数十万人如潮水般地奔向自由的西德。

1990年10月3日凌晨,分裂长达45年之久的德国重新统一。

波黑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