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的构建(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4532100000030

第30章 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人的行为产生于动机,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所决定的。对于一项选择,它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又会对人的需要体系产生各自的满足效应。当一个结果满足我们的需要最多、满足的程度越大、满足的需要最主要,那么它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最好的结果,于是在我们的动机体系中,选择这一结果的动机将会最强烈。

动机有时并不单纯,这就给选择带来了难度。一个人平时的每一个行为反应背后都是有理由的,这些理由就是观念、价值观,它们帮助你选择"这么做"而不是"那么做"。

当人生做一个又一个决定的时候,你都必须停一下,检视一下自己的价值观,看看自己的价值观究竟如何,看看自己究竟拥有一些怎样的思想武器,这些武器是不是能让自己在人生的战场上最终幸存下来乃至成为一个胜利者。

公司效益滑坡,许多人都选择了离开,小方也被另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相中了,对他伸出了迎接的双手,可是他舍不得离开这家公司,因为在这里他有比别人好得多的待遇。小方想,老板待他很心腹,现在公司有了困难自己就跳槽,是不是太不仁不义了?朋友说:"什么不仁不义?鸟向亮处飞,人往高处走,在经济社会,没有钱就无法生存,还是另谋高就吧。"他犹豫着,陷入了不知是离开好还是留下好的两难境地。

"郁闷"渐渐侵蚀了小方的心灵。他变得焦虑,变得左右为难。一个曾经天塌下来也不怕的他,变得没主见。他开始静不下心,一件事尚未做完,却已经筹划着另一件事。仿佛走到了一个有着无穷可能的路口。在他的四周,布满了黑漆漆的路,他无法决定自己的下一步……人的一生有许多决定要做。有的时候做出决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受到心理定势的影响。定势又叫做心象,即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或形成的现象,也就是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趋向性、专注性。

定势存在于各种心理活动之中,社会的定势能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例如人们可以根据以往生活的经验定势,较好地进行常规的工作与学习。但是有些人却在社会中表现出另外一种心象,即对已经是很熟悉的情况或人反而变得很不熟悉了。这种情况叫做"定势错位"。

在下面的一些情境中,你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你想在大学毕业后再读研究生深造,但你的家境极其困难,使你无法如愿。这时,你的一位亲戚愿意资助你,可你有了充足的理由怀疑他的钱来路不正。你会接受他的资助吗在填写工作申请表时,需要填上你所患过的严重疾病。你三年前得过肝炎,而你知道你申请的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你把这病填上去吗你又饥渴,饱受煎熬,并且身无分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会偷食物吗你对你老板的为人很反感。你会因为他掌握着提升你职位和薪资的权力而去亲近他吗你拾到一个内有2000元的皮夹子。当你将它交给失主时,他拿出200元酬谢你,你接受吗你在一家银行工作,你的一位同事因为你的过错而受到领导的严厉批评和处罚。没有人能查出这错误是你造成的。你会自觉坦白吗你的好友向你介绍了他(她)的恋爱对象。你发现你和他(她)的对象谈得很投机,两人一下子建立起了某种强烈的感情。你会把自己的这种感情压抑下去吗你觉得你的恋爱对象与你不般配,准备与他(她)分手。但他(她)很明确地表示,一旦你离开他(她)就自杀。你准备重新考虑你的决定吗你很爱你的恋人,但你父母却竭力反对,并以断绝亲子关系作为"最后通牒"。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向父母妥协吗在闲聊时,许多人说一个不在场的同学的坏话。那些话都是违背事实的。你与那同学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交情。你会站出来为那个同学说几句吗如果在生活中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境,你会为此而烦恼吗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对事的观念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它能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他做些什么、以怎样的方式做。在心理治疗方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流派叫做"理性情绪疗法"。它的理论核心是一种被称为"ABC理论"的人格理论:A是指某一事件,B是指信念,C是指个体的情绪反应结果。

理性情绪疗法的代表人物艾里斯认为,生活中的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引起个体的情绪或行为反应,而是个体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和理念才会引发最终的反应。所以,不同的人由于个人的观念不同,会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一个人在离婚后感到沮丧,这不是离婚这件事本身引起的,而是这个人对离婚的认知引起的。如果他(她)认为离婚意味着自己失败、被拒绝,他(她)必会情绪低落;如果他(她)认为离婚也许意味着摆脱原有婚姻的恶梦,拥有一个新的开始,那么他(她)的情绪就会好很多。

一个人的情绪困扰大部分是非理性思考下的产物,而非理性的思考往往要求这个世界"应该"、"必须"、"最好"如何如何。一旦自己的预期落空,就心态不好,情绪恶劣。要想摆脱心理困扰,应该重点处理那些引发负面情绪的非理性观念,并努力将不实际、不成熟、命令式和绝对性的思考方式转成实际、成熟、合乎逻辑和讲求证据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对各种情境有适当的情绪反应。

在心理学中,一般将个体的观念和态度称为"价值观",价值观的取舍往往决定于心理平衡点。价值观像一把尺一杆秤,当你需要决定何去何从的时候,帮助你抉择。比如,在考场上如果无人监考而你又有题目回答不出,你就把成绩和诚实量一量称一称,如果你认为成绩更重要,你就会选择作弊;如果你决定诚实更重要,你就会选择不作弊。

有的人认为通过勤劳努力获得成功太麻烦辛苦了,所以他决定靠坑蒙拐骗过日子,最后失了手进了班房;有的人认为只有自己劳动得来的成果才让人心安理得,所以他不会好逸恶劳,只会脚踏实地地打拼。把握不好平衡点,你将付出更大的代价。

世纪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家边沁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快乐测量法",他罗列了七个标准,对我们做决策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七个标准是:

①强度:即比较两个选择中哪一个是价值最有助于满足选择者的强烈需要。

②确定情:即优先选择必须是能够较确定地带来预期后果而不是可能性较小的目标。

③持久性:即优先选择带来的预期后果是较为持久而不是较短暂的。

④远近性:即优先选择应当能较快带来预期后果的。

⑥纯洁度:即优先选择那些副作用较小的。

⑥繁殖性:即优先选择的目标应有助于其它价值的实现。

⑦广延性:即优先选择的目标,其预期结果应当对较大范围的情景适用。

当你遇到两难困境时,不妨用这些标准来测试一下,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