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这样用人最好—高效的用人之道
45323100000095

第95章 不要把人才当“时装”

张先生是一家建筑板材生严企业的老板。这些年来企业的生产及销售业绩一直不错,每到生产旺季的时候,他都要从人才市场招进大量的人员,在完成了生产销售任务之后,这些被招来应急的人才,就会因为种种理由而被裁减或离职。公司副总汪涵曾经就此事向张先生多次提过意见,这样下去对整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极其不利。然而在张先生看来,人才就是“时装”,需要的时候穿上,季节一过就要脱下;人才市场有的是人,只要出得起价钱随时都可以找一大群回来。这家企业里的人才流动性很大,包括一些业务和生产骨干也常常被人挖走。然而这一切都没有引起张先生足够的警惕。2002年底,副总汪涵因种种原因离开公司开始自立门户,在他离去的同时,企业一半以上的销售和生产骨干也集体辞职准备跟随他创业。张先生这下慌了,他一方面通过法律手段准备起诉汪涵,控告其采用不正当手段挖墙脚,另一方面,又亲自出面许以高薪游说那些欲辞职的人才留下。然而这一切都做得太晚了。由于当初招聘时的随意,企业与这些人才根本就没有签订过正规的用工合同,更谈不上相关的约束和义务,人才们也都对张总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寒心。张先生的企业因此元气大伤,他自己也陷入了困惑之中,企业的用人制度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张先生所遇到的状况,其实也是许多中小企业目前所普遍面临的问题。人才不是“时装”,也不是普通的“商品”,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自己的感情,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非常敏感。工资和奖金并不能买来百分之百的“忠诚”,高薪固然很重要,但是决定人才最后选择的往往是企业的整体环境。根据一份对企业人才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的激励因素中,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排在了第一位,接下来是工作成就感、晋升机会以及对工作本身的兴趣等,而高薪只排在了第五位。这里所说的人才对企业的“认同感”不仅包括对公司管理制度的看法、与管理层的关系、工作条件及所处地位,同时还包括一个良好的、有长远预期目标的、稳定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