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大全集
4533400000039

第39章 注重礼仪,于细节处见本色(5)

其实,国际上通用的握手礼是来源于西方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惯逐渐演变成今天作为见面、示好、告辞等的“握手”礼节,被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而且在我国,握手礼不但可以在见面和告辞的时候使用,而且还作为一种示好、祝贺、感谢或者相互鼓舞的表示,是社交中应用最广泛的致意礼节。然而,西方国家见面还要先行贴面礼、亲吻礼和吻手礼,这样的习惯让具有东方含蓄特点的国人不能接受。

在中外文化差异上,需要着重指出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和人相处的时候,总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去为别人着想。而这表现在待客和做客上,表现有:尽责的客人总是尽量不去麻烦主人,尽量不让主人破费,因而对于主人的招待总是要礼貌地加以谢绝;而在餐桌上,主人总是不停地给客人劝酒、劝菜,甚至用自己的筷子为各位客人夹菜。所以,中国人的待客和做客场面往往气氛非常浓烈,欢声笑语,不亦乐乎。但是在西方,无论是主人还是客人,大家都非常直率,没有那么多的客套。在餐桌上,主人会很直率地问客人还要不要再来点什么,如果客人说够了,那么主人一般不会再向客人劝吃劝喝,更不会为其夹菜。

另外,在时间观念上,西方人大多时间观念比较强,日程安排得很紧凑。如果要拜会或者宴请西方人,一定要提前预约,预约时间通常是在一周以上。如果你没有预约而突然拜访或者临时约请对方,对方会认为这是非常不礼貌的,一般会拒绝你。而且,西方人对于工作时间和个人时间有非常严格的区分。如果是工作交往,应尽量选择在对方的工作时间进行,不要打扰他的私生活。如果是私人交往,就要选择在对方下班之后进行。

在食品方面,应当注意: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不吃猪肉,日本人不吃羊肉,在阿拉伯国家做客,注意不能要酒喝,叙利亚、埃及、伊拉克、黎巴嫩、也门、约旦、苏丹等国的人,除忌食猪肉以外,还不吃海味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脏除外)。另外,东欧一些国家的人不爱吃海味,忌吃各种动物的内脏。

送礼方面的差异也是值得一提的,西方人不是很重视送礼,尽管他们也常常在节日、生日和拜访的时候向亲朋好友赠送礼物。他们一般不看重礼品的价值,而是赠送一些有意义的比较实用的小礼物,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已。而中国人大多比较看重礼品的价值,礼品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送礼人的情意。

说完了上面那些,现在我们来说一说数字上的禁忌。中国人不喜欢说4,觉得8是非常吉利的,因为与“发”谐音。而西方人不喜欢13和星期五,认为13是不吉利的,而星期五则是一个“倒霉的日子”。因此,在社交礼义上,一定要了解对方的禁忌,切不可弄巧成拙。

与国外宾客的个性差异

中国与西方的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对待赞美的态度上。一般来讲,当别人赞美我们的时候,尽管我们的内心十分喜悦,但是在表面上我们仍要表现出不敢苟同的样子,对别人的赞美予以非常礼貌地否定,以示谦虚:“哪儿啊!”“还不行!”“马马虎虎,一般吧!”“哪能与您相比啊!”“您实在过奖了!”等等。

而对于外宾,特别是西方人,他们对待别人的赞美往往表现出非常开心、欣然接受的样子,总是用“Thank you”、“Thanks”等来应对别人的赞美。他们这样不仅是一种自信,也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与礼节,认为对方的眼光是正确的。

其实,不论是对于别人的夸奖,还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成绩等的总结与评价,中国人总是喜欢自谦,喜欢谦逊,否则可能会被指责为“不谦虚”、“骄傲”、“狂妄自大”。比如,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总会说:“我取得的这点成绩实在不值一提”;而在宴会上,好客的主人面对满桌子的菜却说:“这儿没有什么好菜,大家请随便吃”;当被领导委以重任的时候,通常会谦虚地说:“我恐怕难以胜任吧。”

而外宾,特别是西方人,他们完全没有自谦的习惯。他们认为,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承认,得到社会的认可,首先必须要自信,要自我肯定。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成绩,总是实事求是地加以评价。在宴请的时候,主人会详尽地向客人介绍每一道菜的特色,并诚恳地希望客人喜欢;而被领导委以重任的时候,他们会非常感谢领导,并表示自己能胜任,一定能干得很好。

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宾,大家都是很注重感情的,都喜欢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提一些友好的建议以及劝告,以示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但是中外在提劝告和建议的方式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中国人向朋友提建议和劝告的时候,往往是使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常用“应该”、“不应该”、“要”、“不要”、“必须”、“不能”等这些带有命令口气的词。比如“天气很冷,你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千万别感冒了!”“路上很滑,走路一定要小心!”“你必须要多注意身体!”“你该刮胡子了!”“时间到了,你该去上班了!”等。而外宾特别是西方人在向亲朋好友提劝告和建议的时候,措辞非常婉转,比如“今天天气非常冷,我要是你的话,我会加一件毛衣,穿上厚厚的外套。”“你最好还是把你的胡子刮了吧,都那么长了!”一般来说,双方关系越接近,说话的语气也就越直接。但即使是在最亲密的人之间,也不会使用命令语气,否则会被认为不够尊重对方独立的人格,会被认为说话的人非常不礼貌,很没有教养。

与外宾相处的礼仪细节

在与外宾相处的过程中,总的要求就是以礼相待,不卑不亢,具体的要求如下:

通常情况下,在室内不要戴墨镜或其他有色眼镜;如果有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必须戴有色眼镜,则应主动说明并表示自己的歉意,而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握手交谈的时候应该摘下自己的墨镜。

人们在涉外交往、与外国人相处的时候,不仅要做到待人要热情而友好,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好热情友好的具体分寸,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不应该对外国人表现得过于关心、过于热情,不要让对方觉得你管得过宽、让对方觉得你碍手碍脚。在国外,人们普遍强调的是个性独立,自强、自爱,强调绝对的自由,反对他人对自己过分地关心。

在心理学上,人们的举止动作被称为“形体语言”,能够同样真实、准确地反映人的心理活动,在涉外交往中,一定要注意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在交往中,人们应视双方关系的不同,而与对方保持适度的空间距离。在国际交往中,对于交际距离,是很注重的,处理不好会使人有“侵犯”或“受冷遇”之感。因此,一定要处理好这个问题。

不要和外宾讨论对方国家、民族或者宗教等方面比较敏感的问题,而要多谈论双方都比较爱好感兴趣的问题,或者对方值得骄傲、较为自豪的某些方面,如悠久的历史、独特美丽的自然风光、兴旺发达的产业等。

在涉外交往过程中,我们要以讲究友谊为重,对于当着对方的面,甚至当众指出他人的失误、短处、缺点等,不仅会使对方非常尴尬,难堪之极,而且也会使自己显得为人尖刻。

在有关时间、约定的问题上,不可以吞吞吐吐、含含糊糊,不可以模棱两可,不可以违背约定。与他人交往的时间一旦约定,即约会、约定一经订立,就应千方百计予以遵守。而不宜随便加以变动或者随意取消。

在跟外国友人相处、交往的时候,千万不要没话找话,信口打探对方的一些个人情况。尤其是当发现对方不愿回答的时候,一定要懂得适可而止,不然对方会觉得你侵犯了他的隐私权,会非常不快、反感,甚至毫不留情地将你告上法庭。

对待隐私的差异

在西方,人们是非常注重个人隐私权的。在日常的交谈中,大家一般不会涉及对方的“私人问题”,如果擅自触及以下的“雷区”,很容易招致对方的不快与反感,甚至使对方大为发火。

第一项要注意的就是年龄:不要当面问客人的年龄,尤其是对于女士;也不要绕着弯想从别处打听他人的年龄。

第二项要注意的就是对方的婚姻状况:婚姻状况纯属于个人隐私,向别人打听这方面的信息会让别人觉得非常不尊重自己,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尤其是向异性打听,更不恰当,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怀疑与麻烦。

第三项不能碰及的就是对方的家庭住址:除非你想上他家做客(当然,那也得看别人是否邀请你),一般不要问及客人的家庭住址。

第四项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对方的收入问题: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人的能力、地位与身份有关,是一个人的脸面。和收入有关的住宅、轿车、财产等都是不宜谈论的话题。

第五项就是经历,个人经历是一个人的底牌,甚至会有很多的隐私,所以尽量不要谈及。

第六项就是对方的身体:对于有体重问题的人——觉得自己偏瘦或者偏胖,那就不要问他的体重,不能随便说他比别人胖或者说对方太瘦弱了。不能问别人是否做过整形、整容手术等,是否戴假发或假牙等问题也不能问及。

第七项就是对方的宗教信仰,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信口开河。

第八项就是对方的私人生活空间:别人房间里的桌子、抽屉、壁橱,以及桌子上的信件、文件和其他文稿都不应该随便乱动、乱翻,如果需要借别人的物品,必须要先得到对方的许可。如果别人在阅读或写作,千万要注意不能从背后去看对方阅读和写作的内容,即使对方只是在阅读普通的报纸或杂志,否则别人很可能认为你是一个“偷窥狂”。

另外,在与外宾交往相处的时候,要注意空间距离:即使是在公共场所,也应自觉为对方留出一定的私人空间。

还有一点就是,如果去英国旅游,千万不能像在国内一样,问人家“您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这类问题,中国人认为很热情,英国人会认为你很粗鲁,他们讨厌别人过问他们的个人生活。

其实,在国内,国人的个人隐私观念往往是比较淡薄的,特别是在亲朋好友之间,大家喜欢不分你我,亲密无间,共同分享对方的私人生活,觉得这才是感情深厚的表现。而且长者往往可以随意问及晚辈的私人生活,以示关心与爱护。但是在国外,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恰当的。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面对的无论是生人、熟人,涉及个人隐私,特别是私人情感的话题,千万不能作为谈话的主题。否则,不但丢人现眼,而且还会发生矛盾。尤其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更应尊重隐私,交谈中应回避涉及个人隐私的任何话题。

女士优先,以右为尊

在西方,非常重要的两点礼仪就是女士优先,以右为尊。

首先,我们来讲女士优先。“Ladies first”,女士第一或女士优先,这是国际礼仪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也可以称之为首要原则。女士优先的核心是要求男士在任何场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在行动上从各个方面做到对妇女的尊重、照顾、帮助与爱护。在社交场合,任何男士都要遵从女士第一的原则,以显示出自己的气质与绅士风度。

比如说,在等电梯的时候,男士应该按着“开”的按钮,让女士先进去;而在出电梯的时候,男士还应该按着按钮,等女士出去了自己再出去。其实,很多有影响力的男人会认为,这些看起来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让人上纲上线到“素质”、“修养”的问题上,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大惊小怪了。但是,仔细想一想,有的人的穿戴和外表包装是世界一流的,可是他却不懂得尊重女性,他的行为、举止和修养却不能反映出他外表的质量,那是多么不舒服的一件事情。当一个男士有了有风度的举止,会让他从平凡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他的影响力也会随之提升。

的确,“女士优先”是男士应有的绅士风度,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是在哪里,都应遵守这一社交原则。这些具体表现在:

男女在马路上同行的时候,男子应该走靠外的一侧。不能并行的时候,男士应让女士先行一步;

上楼梯的时候,女士走在前面,男士应当走在后面,下楼梯的时候则相反。因为上楼的时候万一发生意外,男士可以设法保护走在前面的女士,而下楼的时候万一自己滑倒,也不会倒在走在后面的女士身上。

看电影、歌剧等的时候,同行的男士应坐在最靠近走道的座位上,电影、歌剧等结束的时候,男士应当站在走道,等女士出来以后,再一起走出影剧院;如果电影、歌剧结束的时候,由于走道拥挤而不能并行,那么男士应走在女士的前面。

在社交聚会场合。在门口、楼梯口、电梯口以及通道走廊遇到女士,男士应当侧身站立在一旁,让女士先行。在需要开门的场合,男士应当优雅地为女士开门。当男士看到女士进门,应起身以示礼貌;当客人见到男女主人的时候,应先与女主人打招呼。

就餐的时候,进入餐厅入座的顺序是:由侍者引道,女士跟随在后,男士是走在最后“压阵”的。一旦坐下,女士就不必再起身与别人打招呼,而男士则需要起身与他人打招呼。而且点菜的时候,应先把菜单递给女士。

出席晚会或宴会的时候,同行的男士应先给女士找好座位、拉座椅,并等女士坐下之后自己再坐下。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没有专人服务,男士一定要为女士拉出椅子,等她站在椅子前的时候,再把椅子稍稍往前移,直至女士安稳地就座。

男士和女士一同上车的时候,男士应上前几步,为女士打开车门;下车的时候,男士应先下来,为女士拉开车门。在乘坐公共汽车的时候,看到年长或体弱的女士,应当主动让座;聚会时,女客人进入聚会场所的时候,先到的男士应站起来迎接;和女士一起外出的时候,应当主动帮助她拿一些体积较大、笨重的东西。

除了女士优先这个原则,还要注意以右为尊。在正式的国际交往中,如果需要将人们进行左右并排排列的时候,其具体位置通常都有着尊卑与高低之分,按照国际惯例,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右高左低,即以右为上,以左为下,以右为尊,以左为卑。那么,到底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应当怎样具体执行以右为尊的原则呢?

首先,在与外宾交往的过程中,站立、行走与就座的时候,为了表示礼貌,主人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客人在右边,男士应当主动居左,而请女士在右边,晚辈应当主动居左,而请长辈居右。

在同一张宴会桌上,确定点一般以面对宴会厅正门的位置为主位,由主人在此就座。主宾则大都应当就座于主位的右侧。其他人的位次,一般均为距离主位越近,位次也就越高。

另外,在悬挂国旗的时候。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在悬挂国旗的时候不仅不能将他国国旗挂错,而且还须在悬挂他国国旗的时候给予其适当的礼仪。在进行操作的时候,必须依照以右为尊的原则。

某些场合是比较特殊的,需要加以注意。例如:在接待外宾的过程中,当主人前往外宾的下榻之处进行拜会或者送行的时候,主人的身份则相应地变为了客人,而外宾在此时此地则就“反客为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