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理曹操
45341200000014

第14章 皇帝是个好工具

曹操强行抑制住内心的兴奋,再找荀彧询问。此时的荀彧,就是曹操的首席智囊。

荀彧说:“汉朝刘氏以火德王天下,故两都皆兴。今主公乃土命也,许都属土,到彼必兴。火能生土,土能旺木,正合董昭、王立之言。他日必有王者兴矣。”

荀彧的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曹操的疑虑,王立、董昭、荀彧三合一的说服威力给了曹操无比的自信。

次日,曹操引军入洛阳,来见献帝,说:“洛阳荒废已久,修葺困难,再加上粮食转运困难。我看许昌离洛阳很近,城郭宫室,钱粮杂物,十分充足,我已经全部安排好了,请陛下銮驾速行!”

曹操不是在向献帝汇报,也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在告诉他自己的决定。汉献帝逆来顺受已久,只好服从曹操的安排。其他诸臣,畏惧曹操的势力,都不敢多言。这样的一种顺从状态,其实并不仅仅是曹操此刻的势力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曹操能够毫无阻力地迁都成功,还是要归因于董卓以及李郭等人的残暴肆虐。众大臣见惯了这些手握重权的军阀们的做法,知道稍有忤逆,就会满门抄斩,人头落地。出于惯性的恐惧,他们不敢对曹操提出异议。当然,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隐隐觉得,一个新的董卓又出现了。

迁都许昌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正式确立。汉献帝,这个傀儡皇帝将在曹操手中发挥神奇的效力。

曹操在许都兴造宫室殿宇,设立宗庙社稷、省台司院衙门,修葺城郭府库。曹操自封为大将军、武平侯(这远远高过他先前的理想),封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荀彧、荀攸、郭嘉、刘晔、毛玠、任峻、程昱、范成、董昭、满宠、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吕虔、李典、乐进、于禁、徐晃、许褚、典韦等各色人等一一受封。其余将士,各个封官。

一句话,就是鸡犬升天。自此,朝廷大权皆归于曹操,朝廷大臣有事先向曹操禀报,然后再奏知天子。

大事初定,曹操聚集文武,开始商讨下一步的打算。曹操说:“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刘备和吕布两人联手。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对付他们?”

虎将许褚说:“我愿意带领五万精兵,去斩刘备、吕布之头!”“过度自信”真是无处不在。许褚虽勇,但还不是吕布的对手,况且刘备手下还有关张两员猛将。

荀彧听了,心想:“许都初定,不宜用兵。而现在我们拥有天下最有价值的一样东西,为什么不加以利用呢?”微微一笑,说:“将军勇猛过人,有目共睹,但还有更省力的办法。”

荀彧的话讲得很有技巧。许褚是个粗人,如果直接反驳他的一勇之见,可能会让他暴跳如雷。许攸后来就因为言语触犯了许褚,被他一刀剁了。而荀彧这样的“太极招术”不会触怒许褚,曹操的组织内部就这样充满了和谐。正是这种和谐,让曹操的组织更加辉煌强盛。

曹操当然知道,仅靠许褚出兵是灭不了刘备、吕布的,既然荀彧有更省力的办法,他当然想知道了:“赶快说来听听。”

荀彧说:“我有一计,现在刘备虽然管领徐州,但从来没有受过皇帝诏命。主公可以正式授予刘备徐州牧之职,然后秘密给刘备书信一封,要他杀掉吕布。如果成功了,那么刘备一个人也就好对付了。如果不成,吕布反过来就会杀掉刘备。这就叫做‘二虎竞食’之计。”

把皇帝控制在手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对其他诸侯封官许愿。当时天下大乱,皇帝的号令其实已经没有太大的作用,但从规程和正名的角度来说,各类官职爵位还是需要皇帝正式册封才能算数。像陶谦那样三让徐州的私相授受,其实是不合法的。而现在曹操手握皇帝就拥有了这一项用起来十分称手的任命权。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具体应用形式就是荀彧这一次提出的办法。此后,曹操屡屡使用,屡试不爽。

曹操派使者带着皇帝的诏书,去徐州正式册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同时还写了一份密信给他。曹操的用意很清楚:“哥们儿,既然给了你这么大的恩惠,可别忘了按照密信所言,把吕布给办了啊!

刘备一点也不傻,对曹操的恩惠当然是千恩万谢,但是看了使者带来的密信后,却说:“此事要好好商议一番。”

刘备安排使者住下,连夜召集糜竺、糜芳、简雍、孙乾以及关张二将商议。张飞向来对吕布没有好感,当即表态要杀吕布。刘备却说:“布穷途末路来投奔我,如果杀了他,是大不义。”

大家一听刘备又祭出了“大不义”旗帜,就知道没法再和他争论了,当夜无果而散。

都说吕布有勇无谋,但这次吕布的政治嗅觉却十分灵敏。次日一大早,吕布就急急赶来探听曹操派使者所来何为。张飞在旁,直接拔剑要砍吕布。吕布大惊,刘备急忙拦住。张飞口无遮拦,说道:“曹操说你是个不义之人,让我哥哥杀你!”

张飞虽粗,也不是没有心计之人。昨天刘备说杀吕布是“大不义”,今天张飞就假托曹操之语称吕布为“不义之人”。负负得正,杀“不义之人”,当然就不是“大不义”之举了。

张飞这样一闹,刘备就不能隐瞒曹操暗中写信之事了。他喝退张飞,拿出书信给吕布过目,希望通过袒露秘密来巩固与吕布之间的互信。

吕布看后,不禁流泪说:“这是曹贼故意要让你我兄弟不和啊。”刘备信誓旦旦地说:“兄长且放心,我决无害你之意!”

吕布放心而归。关张齐来问刘备为何不杀吕布。看来,这两人确实只能给刘备当兄弟,他们的政治感觉比刘备还是要差上一截。刘备说:“这是曹操想让我和吕布自相残杀,他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关羽听明白了,但张飞兀自坚持要杀吕布。

刘备给曹操写回信,只说要缓缓图之。使者回报,曹操问荀彧:“此计不成,又该如何?”

有皇帝在手,办法当然有的是。荀彧微微一笑,又提出一个建议:“暗中派人去袁术处,就说刘备上表,要攻打袁术的地盘。同时,明颁诏书,让刘备去征讨袁术,这样,刘备和袁术就两虎相争了。

曹操一听,大喜,深深觉得汉献帝实在是太有用了,立即依计而行。刘备接到诏书,心知这又是曹操的诡计,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违背,只好整备军马,留下张飞守城,自己带着关羽前去征讨袁术。

刘备担心张飞醉酒误事,要求他守城期间,不得饮酒。张飞承诺今后再不饮酒,但刘备前脚刚走,张飞就吩咐大摆宴席,要求驻守各官全部到场,痛饮一番。

张飞如此行为是不把自己的承诺当回事,还是不把刘备的要求当回事?

其实,张飞的举动是犯了一个绝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当我们知道在某个期限之前,自己的某种权利会受到严格限制,那么,在这个最后期限到来之前,我们一定会来一场最后的放纵。比如,西方某些国家的男性青年,在结婚之前,会举行一个告别单身的晚会,尽情放纵狂欢。因为这是最后的一个机会,从这个晚会之后,就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了。这也可以称为“截止期限效应”。张飞的动机也是如此。

所以,张飞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我哥哥临去之前,吩咐我不得饮酒,担心我误了大事。各位以后要尽力帮我,守住城池。大家今晚痛饮一番,共尽一醉,从明天开始,严格禁酒,决不容犯。”

但是,最后的放纵往往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因为行为会改变态度,当你想要借着最后的机会狂欢一次,反而会加重你对即将被禁绝的行为的迷恋。在患得患失之间,人的行为就会趋向非理性。张飞也不能例外。张飞发令道:“今天大家谁也不能例外,都要满饮!”

陶谦手下的旧将曹豹推辞说:“我天生就不饮酒。”曹豹没有撒谎,但张飞已经偏离了理性,不依不饶,说:“天天打仗的人怎么能不饮酒呢?你今天必须满饮此杯!”曹豹惧怕张飞的神威,只好破戒饮了一杯。张飞和众官喝过一轮,又到了曹豹。曹豹无奈地说:“我真的不能喝!”

张飞大怒,说:“你刚才不是喝了吗?现在为什么推脱?”曹豹深深后悔刚才没有坚守立场,坚决拒绝。早知道张飞会如此咄咄逼人,还不如刚才硬顶着不喝第一杯。

曹豹再三推辞,张飞发怒道:“你违背将令,该打一百军棍!”喝令军士将曹豹拿下。陈登等人来劝,张飞冲动之下,哪里能听得进去?曹豹眼看要吃眼前亏,连忙搬出后台救星,说:“张将军,你看在我女婿面上饶过我这次吧。”

张飞一听,曹豹这人挺有意思。那么说来听听,你的女婿和俺老张有什么瓜葛。

无巧不巧,曹豹的女婿竟是吕布。这吕布初来乍到,不知道怎么搞的,竟然成了曹豹的女婿。想必是曹豹听说他英雄了得,主动送女上门,以便找一个靠山,吕布也就当仁不让笑纳了。但曹豹也真是糊涂,张飞素来痛恨吕布,你不提吕布还好,一提吕布,张飞不但不会放过你,反而会变本加厉摧残你。

张飞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本来可以不打你,但你用吕布来吓我。我就只好打你一顿,借你打一打吕布!”

曹豹挨了一顿痛棒,回去后愤恨不已,连夜写信给吕布诉苦,要吕布趁刘备远离,张飞醉酒,来取徐州。

心理感悟:拒而不绝,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