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相亲遇见一个很不识趣的人。第一次见过面之后,就老发短信给我。短信内容很让人无奈。
有时候是说有鸟巢的票可送,有时候是说他的亲戚有鸟巢的门票可原价转让,50元一张,有意可回复。我不理他,他就又发短信说,正组建媒体戒烟组织,愿意参加的志愿者免费发一张鸟巢的票。我立刻把它删掉了。不是我不愿意要鸟巢的票,而是此人着实有点讨厌。
这都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正处于相亲热潮中。朋友晓芳举行婚礼请我参加,事先告诉我,她会把一个未婚大龄男青年安排在我这桌让我认识。我对这样的照顾已经有点疲了,就事先安排好对策,把我当时上初中的侄女带上。那天我的安排也非常紧凑,和侄女吃完午宴,各自分手,她回家,我去见猫猫子。那是我和猫猫子第一次见面时隔半年多后再见。
那天晓芳的婚宴来宾很多,她还请来了家乡的豫剧团演员来助兴,非常热闹。被安排在我这桌的那个人叫高达,其实人很矮,长相也老。我忘了他是什么报的记者,倒是挺能说,操着费劲的南方普通话,滔滔不绝。幸好中间隔着我侄女,我有一搭无一搭地回应着。记得他曾问:“你们是姐俩吧?”这让我侄女很郁闷:我有这么老吗?——事后她问我。我安慰她:“那是因为我显年轻。”
为准时赴约,我和侄女没等婚宴结束就先走了。路上我问她,对旁边的高达感觉如何。侄女笑道:“呵呵,挺能吃的!”好评价!我俩不禁哈哈大笑。
事后我告诉了晓芳我的意见,我以为这事就完了,哪知道这才是麻烦事的开始。在后来的几年间,他逢年过节就给我发短信祝贺,起先我还回贺。不久,他就把电话打到我单位,约我见面。那时我已经结婚,但他没问,我也就不方便告诉他,便跟他说没时间。他倒无所谓,说:“好,等你以后有时间咱们再联系。”我赶快联系晓芳,请她转告这位高达,我已经结婚。也不知道晓芳后来转达没有,他还是经常发来短信,已经不仅限于节假日,也不全是拜年话,而是号召人支持他为国家法制健全而努力之类的。
有一次,他发来短信,说组织媒体朋友到某个地方去玩,去不去务必回复。我回:“去不了,周末跟老公出游。”我是很讨厌“老公”这个词的,听着都浑身发麻,觉得俗不可耐。“先生”又太酸,我也不想当那么雅的人。我喜欢“爱人”这个老词儿,花半生精力,在芸芸众生中挑选的这个人,一定是自己爱的人,多贴切。回复这个高人,之所以用“老公”这个破词儿,怕说“先生”,让他以为是老师,说“爱人”,让他以为是同居。虽然用词鲜明,却依然没有达到目的。在以后的日子,我还是经常收到这个人唐突的短信。后来我再也不回复,也早把他的号码从自己手机里删掉了。但是这种公函式的短信仍然不断,直到今天为止。我怀疑是群发,尽管如此,面对一个老是沉默不回的人,他也应该识趣一点才是。
后来有一天我翻我们自己的报纸,居然发现我们报还介绍过他的事迹。说他似乎正在致力于一个什么完善法制的事业,是个民间组织。为此他辞去工作,租住在小破房里,每日东颠西跑,常常买下一周的馒头,每天回家就啃馒头吃……这倒像这个执著发短信的人干的事。虽然事迹可歌可泣,我却想,谁愿和这样的人一起去啃干馒头呢?
我已经甩不掉这个人了,只好每次把他的短信删掉了事,哪怕是免费送鸟巢门票这等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