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煞(死)和尚剃头(匠)抵命”的老话往往用在做错了一件事,就要用同样的代价作抵偿的意思。但也有虽然做错了事,却不应该用同样的代价作抵偿的含义,故而常有听到“打煞和尚还要剃头抵命吗”的说法。
这句老话的起因还流传着一个小故事。
传说明末清初的时候,东海的边上有一座小山,山中有一个小小的寺宇,寺中只有一老一小两个和尚。老和尚年逾花甲,那个小和尚只有十二三岁,生得唇红齿白、眉清目秀,因自幼失去双亲成为孤儿,是老和尚大发慈悲领作为徒的。小和尚聪明听话,跟着老和尚念经拜佛。老和尚虽也十分疼爱,平时却约法三章,从严教诲,一心想把他培育成佛门之才。
一日,老和尚见徒儿畜发过寸,早已遮住了受过戒的小星星,就叫他去找邻村的一个剃头匠剃头。时近中午,小和尚匆匆吃过中饭,拔脚就往二里外的村庄跑,来到了剃头匠的家。
那剃头匠是个颇有才华,却因堕民出身而被清廷贬为只能从事低贱行业的人,为此心里常常愤然不满。时及顺治皇帝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旨令,规定明朝留长发的男子改为头的前半边剃光,后半边留发梳成辫子的“半边头”,不剃“半边头”的就要杀头。故而,剃头匠每天剃的都是“半边头”。
那日,剃头匠刚酒足饭饱,摸着小和尚的头深有感慨地一声叹息:“如此英俊少年,怎么度入空门,可惜呀可惜!”趁着酒兴,竟忘情地按惯常把小和尚的头剃光了前半边,留下了后半边的头发。
小和尚剃过头,也不照镜子,兴冲冲地奔回寺里。正在敲着木鱼念经的老和尚见徒儿回来,睁眼一看,见徒儿剃了个“半边头”,厉声问他谁叫你剃成如此怪头?小和尚被问得莫名其妙地惊愕着,老和尚更为恼怒:“我苦苦养育你十载,让你从小皈依佛门,一心望你能修成正果,不想人未长大,竟然畜发叛释还俗,气煞我也!”边斥责边用敲木鱼的木槌向小和尚的头顶敲去。不料这一槌正击中他头顶的子孔穴位,小和尚双脚蹬蹬,一命呜呼。老和尚见徒儿被自己一槌敲死,懊悔不及,号啕大哭。
不一时,近村民众得知小和尚因被剃“半边头”而被师傅打死的消息,纷纷拥到剃头匠家讨说法。剃头匠得知因自己酒后一时糊涂,留下了小和尚的后半边头发,致小和尚负屈含冤丧了年少性命,自愿抵命谢罪。当下,他向公众诉说原委,拿过剃刀割颈自刎。
剃头匠死后,四乡村民众说纷纭。有的说,和尚死了,剃头匠理应抵命;有的则说,和尚既已打死,剃头匠不必以命抵罪。“打煞和尚剃头抵命”的老话由此流传至今。
(屠明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