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丛书-205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简介中
45375600000013

第13章 江西省(1)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

陶瓷历史博物馆位于景德镇市郊盘龙山,建于1980年,占地83公顷。1979年开始筹建。

该馆从异地保护明清古建筑为依托来立馆,业务活动以研究展示瓷业习俗、传统、工艺,开发旅游为主。1984年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既有室内陈列,又有从景德镇市各地搬迁而来的古建筑群。室内陈列主要是景德镇古代陶瓷珍品,古代建筑群——“明园”和“清园”12栋,占地4600平方米。

明园有明代曾任广东政使的汪柏住宅、明代祠堂、明代仕官住宅、明代民居住宅、明代村镇商店及阁门等。清园有以“玉华堂”命名的清代祠堂、清代进士住宅“大夫第”等,这些建筑均保护良好。

在清园附近,还有反映陶瓷生产的古窑作坊群,在仿古瓷作坊中有手工操作表演。“玉华堂”专题展出了明代御窑以及永乐、宣德、成化年间的大批精美瓷器,如光泽柔和的面釉、色彩凝重的青花瓷,均有确凿的纪年,是迄今世界上同期产品中的精品。“大夫第”陈列着“珠山八友”的佳作以及当代景德镇画苑名流的作品,此外还珍藏了“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的珍贵名画。在手工作坊内,瓷工们用古代的制瓷工具设备,进行炼泥、揉泥、拉坯、印坯、镟坯、修模、雕塑、上色、满釉、荡窑、烧炉、开窑等操作。从线条粗犷的青花粗瓷大碗到比人还高的陈设瓷器,整个生产过程均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这是我国晚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手工业制瓷体系。

1994年10月,陶瓷历史博物馆被江西省委、省政府授牌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又入选为全国百个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陶瓷历史博览区(含历博馆、古窑瓷厂)2001年10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现已成为瓷都最着名的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上饶·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陵园

闻名于世的上饶集中营,坐落在上饶市南郊,是国民党顽固派1941年1月初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之后,同年3月在江西上饶周田、茅家岭、李村、七峰岩、石底等地设立的一座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此集中营主要囚禁皖南事变中谈判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将军和弹尽粮绝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的干部,还有部分从东南各省地方上搜捕来的共产党员与其他爱国进步人士,共700余人。其中有近200人被折磨致死、活埋或枪杀。1942年6月,集中营因日寇进攻而迁往福建。

这些革命志士在狱中秘密党组织领导下,同凶残的国民党特务进行了坚贞不屈、英勇悲壮的斗争,反怀柔、反高压,并成功地举行了着名的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为了缅怀在集中营牺牲的近200名革命烈士,继承先烈的遗志,党和人民政府于1955年在茅家岭建立革命烈士陵园,陆续修建了革命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馆、纪念亭等建筑物。

江泽民为陵园题写了园名。陵园以革命烈士纪念碑为中心,东侧为烈士公墓,南侧为子芳亭、施奇烈士塑像。北侧为15烈士被秘密杀害处,西南侧是集中营茅家岭监狱旧址及摆着各种刑具的审讯室。

该陵园1988年8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此后相继由南京军区、江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9月由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乔石、刘华清等为陵园题了词。

萍乡·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安源,江南煤都,当时全国第三大煤矿萍乡煤矿所在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策源地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策源地,20世纪20年代被誉为“中国的小莫斯科”。

安源采煤历史悠久,宋代已见采煤记载。清末,采煤炼焦已具相当规模。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汉阳铁厂督办盛宣怀引进西方资金和技术创办萍乡煤矿,并于次年动工兴建专运煤株萍铁路,合称安淅路矿。

以安源煤矿、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为主干组成的汉冶萍煤铁厂有限公司(即汉冶萍公司)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近代工业企业和唯一的钢铁煤联合企业。安源路矿的兴衰,对全国,特别是湘、鄂、赣等省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影响甚大。

安源路矿工人达13000多人,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压迫。从它诞生之日起,工人们便不断地进行反抗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甘屈辱、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和中国工人阶级特别能战斗的优秀品格。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安源工人参加的为推翻清王朝而举行的萍浏醴起义,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在中国工人阶级斗争史上开展了大规模武装反抗的记录。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里便成为中共中央和共湘区委员会(后改为湘南省委)开展革命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党的许多着名活动家和重要干部,如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陈潭秋、蔡和森、恽代英、林育南、林育英、毛泽民、肖劲光等,都曾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得到了全党、全国革命志士以及国际友人的关注。它具有全国意义的组织和斗争对中国革命做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重大贡献。这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最早的支部,形成了以人数众多、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着称于全国的革命工会——安淅路矿工人俱乐部,产生了中国工人阶级最早的组织实体——股份合作制的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1922年9月的安源大罢工是全国第一次罢工高潮中“绝无而仅有”的成功范例。在“二七”惨案后的全国工运低潮期间,安源工会“巍然独存”,是广东以外全国唯一公开存在的革命堡垒。第一次大革命高潮中,安源工人是湖南和赣西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和组织者,又是北伐战争的重要参加者。大革命失败以后,毛泽东来这里部署和发动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安源工人首先举起“工农革命军”旗帜,转战湘赣边界,在毛泽东率领下进军井冈山。以后,安源工人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湘、赣和湘、鄂、赣革命,在第一次战略转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的历史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工人革命运动的正确方向、致胜道路和最初历程,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初期相结合的光辉范例,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发展的完备典型。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坐落在江西省西大门萍乡市城东6千米处的安源镇境内,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邓小平手书馆名。馆内树木苍郁,花草艳丽,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集参观、游览、休闲于一体的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铁路浙赣线和公路319线、320线贯穿其间。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是为征集和保护安源工人运动的文物,宣传这一光辉历史事件而于1955年8月开始筹建,1956年1月1日竣工并对外开放的,初称“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1964年建新馆,改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1968年,在安源牛形岭山腰建立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楼,更名为“毛主席在安源革命活动纪念馆”,1972年9月恢复现馆名。1984年,邓小平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该馆基本陈列系统地介绍了1921年至19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开展罢工斗争、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历史,八个展室共分六个单元:一、苦难和早期斗争;二、组织起来;三、路矿工人大罢工;四、“二七”惨案后的坚持和发展;五、工农联合,支援北伐;六、秋收起义、武装割据。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2万多起义军举行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诞生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崭新的人民军队。

硝烟散尽,这里至今尚存革命旧址五座: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军官教育团旧址、朱德旧居。均为国家保护单位。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坐落于南昌市中山路380号,原为江西大旅社,整栋楼房是一座“回”字形中西合璧转泥建筑,是当年南昌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创建于1956年。1957年,这里被定为“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名由际毅元帅手书。1997年,纪念馆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批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