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45399600000047

第47章 西安的个性与西安青年的格调

——2004年5月3日在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杰出青年对话会上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会议主席:

西安是一个古都。我来自于西安。

西安在世界地理的位置,处于北纬34°到36°之间。分布在这个横贯带的规模尚大的都市,西安以东有徐州和大阪,以西有白沙瓦,巴格达,大马士革,还有亚特兰大和洛杉矶。西安在中国地理的位置,处于渭河之南,秦岭之北。西安显然是距北方最远而距南方最近的北方都市。所谓北京时间,是从西安测算的,因为中国大地的原点在西安。

有一种误解,以为西安在黄土高原。实际上西安在关中平原,属于九州膏腴之地。关于西安的资源,思想家荀子说:“山林川谷美。天才之利多。”战略家张良说:“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文学家韩愈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色烟柳满皇都。”

杜甫曰:“秦中自古帝王州。”诗人之意非常真实。在西安建城的三千余年时间,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斯设立国都,合计千年之多。它是一个反复搭建的舞台,很多人物都在这里登场演出。在西安所发生的很多事件,一直而且将永远回响于历史的长廊。西安把中国古典文明一程一程地推向了顶峰。

西安是中央集权制的起点。中国人之所以创立这种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政治体制,以黄仁宇先生的观点,主要由于黄河流域适合农耕的土壤,风向,雨量。这种政治体制一旦创立,就成了一种模范,之后的王朝,无非是对它的沿袭而已,或是略作改造。公元前221年便有了中央集权制,显示了中国人对政治的早熟。

是西安决定了儒学的命运。秦始皇在西安坑过儒,烧过儒之书。使儒学陷入了惨淡之境。不过汉武帝又在西安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学变成了正宗和主流。从那时候开始,儒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就一直弥漫于中国。西安荣幸地安慰了孔子的心。

老子把西安选为它哲学遗嘱的存立之地。楼观台是一个美好的去处,有一天,老子接受一个地方官员的请求,在这里写了一本几千字的着作,以探索宇宙起源,存在方式,人类矛盾及其应对策略。那些充满形而上学的考虑,提升了中国人智慧的高度,是大有其用的。

佛教在西安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这种印度宗教传播于中国,确实经过了几多冲突与含纳,直到唐王朝以法相宗、华严宗、净土宗及禅宗在西安的流行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事实证明,文化的认同极为不易!

西安是中华民族融合的熔炉。曾经在北部的匈奴族、鲜卑族和羯族。在西部的氐族和羌族,谓之五胡。为了生存,他们或以协商方式,或以战争方式,从汉到魏晋南北朝,凡四百年之久,向西安和它的周边迁移。五胡与汉族的杂居,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七世纪之后,又有经商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以西安为家。那些人的后裔今天仍在西安,他们早就完全是中国人了。

西安是丝绸之路的始发站。张骞打开了西域的通道,从而使中国的丝绸到达地中海沿岸,并辗转进入罗马。由斯开始,中国便让西方惊喜和赞美。我欣赏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先有以英语China指中国,后有以China表示瓷器,而用China指中国,则是丝绸对中国的替代。大千世界,唯有中国是以一种发明命名的。丝绸之路真是伟大!

西安在历史上是中国青年的太阳城。卫鞅以其改革成为商君,张仪以其连横之计和李斯以其管理方略皆当秦相。在唐王朝,西安更为青年所向往。从初唐到晚唐,计有两千之余的诗人在西安工作和活动,闻达者有骆宾王、陈子昂、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贾岛、李贺、李商隐。

西安在历史上是世界文化的集散地。随丝绸之路而来西安的不仅仅是果蔬和神马,还有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和希腊文化。特别是在唐王朝,西安有很多日本和高丽的使节。西安还确保信仰的自由。称之为景教的基督教在公元635年进入西安,并建有大秦寺,接着有拜火教和摩尼教长驻西安。那时候西安还充满了西域的气氛:胡舞,胡食,胡服,无不可见。西安交会着世界文化,并以交会之后的中国文化影响了日本、高丽和越南。甚至印度、波斯和罗马。

西安到处都是文化遗产。周之器,秦之砖,汉之瓦,唐之塔,是其典型。西安周围耸立着近乎八十个帝陵和近乎八百个陪葬之墓,其中誉满天下者有秦陵,汉武帝茂陵。唐高宗与武则天乾陵。当然还有人文初祖黄帝陵。

女士们,先生们:这种种因素,构成了历史的西安,文化的西安,现实的西安,而且正是这些因素,塑造了西安的个性,使之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名城,世界独一无二的名城。

西安青年便生活和劳动在这种环境之中。西安的历史与文化,时时处处影响着西安青年的感悟、风尚和灵魂,并形成了西安青年的格调。既然中国人曾经屡屡选择西安作政治中心。那么西安就存在着一种资质,这让西安青年寻味和遥想。西安当然对中国和世界作出了贡献。西安青年为自己的故乡而骄傲,并赤诚地热爱它。西安使西安青年发现了人类生活的壮阔波澜,从而构建了他们广阔的精神空间。西安青年既接受孔子的教导,又聆听老子的声音,而对佛教则尽力领略,所以他们颇懂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平衡。西安青年对任何民族都是友善和平等的,这由于他们本在一个民族众多之地成长,也由于他们可能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起码他们一直体验着众多民族和平共处的快乐。西安青年经常讨论五陵少年和长安游侠。当然更推崇霍去病的勇敢和王昭君的追求。西安文化具有鲜明的整合性与辐射力,它的如斯特点,培育了西安青年对于文化的宽容心理和开放气度。

女士们,先生们:西安青年从来不认为历史是一种负担,也从来不感到历史会羁绊自己的思想,反之,他们深沉地意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面对文化遗产有意无意地损毁和湮灭。他们心疼。他们要向社会的上上下下大声呼吁:应该像保护水和空气一样保护文化遗产。他们清醒地意识到,文化遗产不仅仅属于一个时代。文化遗产应该像柏拉图的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贝多芬的音乐一样,是属于所有世纪和所有子孙的。

谢谢大家!

西安:中国文明的锤炼之地

——2005年10月21日在第十五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认识西安情况介绍会上的发言

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文明显然是人类最悠久和最重要的文明之一。曾经给世界以强劲的影响,式微二百年之后,现在,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明将再一次为世界所关注,它也有可能再一次作用于世界。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建立便是一种风向。

论中国文明,凡学者无不认同它包含着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而这三种思想的确立和传播,精深和光大,则是在西安完成的。我以为西安是中国文明的锤炼之地。

关于儒家思想,其原创者和大成者当然是孔子。不过孔子敬拜的人,是在西安一带建功立业的,其为周公。孔子有一度很悲哀,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足见景仰之情。周公制礼作乐,以仁治国,为孔子所十分推崇,而他终生奔波,遍地游说,则是希望恢复周公之礼,天下归仁。问题是,周公的种种文明之举,皆是在西安一带发生和推行的。当然从孔子之述到儒学之立,经过了几百年,而且先有其枯,后有其荣。把孔子的主张整合为儒家思想,确立为社会正宗,把孔子提升为至圣先师的,是董仲舒,是他向汉武帝进言:“臣愚,以为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接受了董氏所议,遂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国悠久的传统,凡中国人,无不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问题是,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主流的这一关键环节,也是在西安发生的,并由西安普及天下。

关于道家思想,其祖李耳是公元前六世纪楚国人,他见够了兴衰,想透了荣辱,遂主张绝圣弃智,小国寡民,避世无为,贵柔守雌。这些见解。都是道家思想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国人在社会重压之下得以生存的方法。老子的方法仿佛是在庭院另开后门,前门不好走,前门堵死了,还有后门可以通行。苦难的中国人,往往是靠道家思想生存的。西安附近有楼观台,周朝大夫尹喜曾经在斯地仰观天象,发现紫气东来,结果竟是李耳西行,他打算隐居而去。应尹喜请求,老子留言五千,表达了他的主张。遂为道家之源。

关于佛教思想,其从白马负经到雁塔藏经,凡六百年之间。派别繁多,流布复杂,有泉涌漫漶之感。它本是印度人的创造,中国人对其发生兴趣,是因为长期战乱,儒的天命和道的长生遭到怀疑。佛的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之说,不仅仅给痛苦的灵魂以安慰,而且也像给沉闷的铁屋装了一扇天窗,可以透光并透气,甚至是多了一条活路。佛教为中国人所接受,有一个中国化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法门寺舍利之迎送,在唐朝共有七次,它像开展群众运动一样。为佛教造了声势。玄奘取经而归,受唐太宗欢迎,并请其住慈恩寺,由斯立法相宗。武则天争权和执政,以佛教为自己包装,从而支持了华严宗。善导创净土宗,在关中修行几十年,葬神禾塬,并由僧徒造香积寺。官方对佛教的高度尊奉,尤其是三大派别在西安的光大,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实现。

在西安还有一些伟大的事件,其发生及效应,建构了中国文明,并成为中国文明的素质。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开辟了一条具有样板作用的统治之路,对文字的统一,显然也有助于其统治,而且有利于社会团结。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人懂得了外交,而唐朝对万国使者的接待,则是自信并成熟的民族交际了。也许自那时候始,中国文明之中便已经有了国际意识和国际准则,所谓礼仪之邦,闻名遐迩。

西安,过去伟大,现在光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