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世间某一个地方名之以长安,真是有心啊!属于造化,并具神意。
想到长安,我总觉得它是一种愿望,也是一个存在,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个现实。我以为一个中国人,凡是受过基本的教育,都当知道长安,即使一个西方人,凡是有一点东方意识的,也当知道长安。
早在秦就有长安了吧!史上说:“长安,本秦杜县之长安乡。”方志也说:“长安,秦乡名。”我从司马迁的着作获悉,秦王赢政之弟赢成蠕做过长安君,我还发现一条信息,楚怀王封项羽作长安侯,这都为长安是秦的行政辖域提供了证明。元人骆天骧认为,长安就在丰镐之间。
设长安县并作国都,是刘邦的决定。这个人尽管不学无术,但他却能接受凡夫俗子的意见,似乎还有虚怀。在关中建立国都,便是士兵娄敬的建议。当然,斯建议也得到了张良的赞同,而刘邦则是佩服子房的。萧何主持国都的建设,作长乐宫,又造未央宫,并择日奉迎汉高祖从栎阳迁到长安。长安一旦为汉之国都,便为天下所知。
沿袭刘邦的选择,之后还有十二个王朝以长安为国都,这都增加着长安的份量。不过把长安之美留在中国人心里的,只有唐长安。
卢照邻惊叹:
玉辇纵横过主第。
金鞭络绎向侯家。
王维有其亲历: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韩愈的印象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长安之美,固然体现在其城的宏伟与壮丽,不过也并不仅仅在于里坊连天,殿堂拔地,甚至也并不仅仅由于它诗存万首。唐长安之美,完全是因为它大气,能够包围,给人了自由。信仰难免有某一种仪式,多少有组织的感觉,唐长安不忌讳,信上帝的景教可以来,信释迦牟尼的佛教可以立。信黄帝与李耳的道教可以行。骚客好发牢骚,总想讽喻国君,影响朝政,遂有杜甫酒肉之臭,死骨之冻,甚至白居易敢采李隆基与杨玉环为材。作长恨之歌!李白大笑西行,尽管仕途艰难,让他失望,不过得赐金离开京师之后,他还是很念长安的。他这样表达自己一种强烈的感情:“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反复吟诵:
长相思,在长安。
然而长安在哪里?长安在哪里呢?我寻找过秦长安,渭河沿岸,村荒路短,西风残照,只有几个古墓沉默。也寻找过汉长安,虽然大风起兮,云还在荡,不过瓦碎墙颓,蟋蟀凄凉,羊在半坡嚼草,不禁怅然。我是经常寻找唐长安的,遗憾所见总是古刹,斜塔,帝陵,觉得兴庆宫俗,会在大明宫止步。幸而收藏有半身唐仕女俑,苦闷之日,聊成我梦。长安在哪里?长安在哪里呢?
宇宙有数,遂使星旋斗转,沧海桑田,而且不为人的意志所决定。有一年,鹿离长安,于是国都就从秦岭与渭河之间的关中迁徙了。凤去城空,白云悠悠,显得一片空洞。天门不开,魏阙无存,是非常寂寞的。权力转移,长安不作国都,国都不在长安,它的地位便下降。有不肖子孙,竞不惜在过去的国都界面层层造屋,累累作舍,以显自己的功德与荣华。一人带头,十人效仿,几百年一千年下来,以致处处流行的装玻璃并贴瓷片的建筑就密密麻麻,滚滚而来,几乎覆盖了过去的国都。原貌大失,遂古风减,余韵损,几乎沦为新进或新兴城市之群。完全可以辟新址,建新城,从而既使古风留,余韵丰,又使伟绩大业现于时,可惜规划者与主导者除旧立新,只是新难久,旧易失,格调杂糅,难免让我摇头并叹息!
然而山高河长,长安仍在。省比市大,市比区大,今之长安已经演化为区,属于一级行政辖域。其东连蓝田县,西接户县,南列秦岭数十峰,北大约抵曲江池上游一带,面积不足1600平方公里。所谓存在的长安和现实的长安,就是这样一个长安吧!它在地图上有,是谁都可以看得到的。虽然小于市,更小于省,不过世间毕竟还有一个地方名之以长安,多少也是安慰!
我观长安,其文化遗产无不具中国的意义。秦岭盘踞于长安。是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南方的温暖,是因为它把从西伯利亚冲过来的寒风和冷气拦挡在了自己的脚下!秦岭之谓秦岭,也标志着中国社会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进步,这便是周去秦来,周衰秦兴。从秦岭流出的沣河,滈河,洨河,潏河,滗河,浐河,潺潺溪溪,随物赋形,以种种角度汇入渭水。滴河与汶河所冲,遂有御宿川。杨雄说:“武帝开上林,东南至御宿川。”当年刘彻到秦岭去游猎,便经常夜寝御宿川。由涌河与滗河所造之樊川,先归周之樊国,后为汉功臣樊哙之食邑。这里唐有韦族居韦曲,杜族居杜曲,楼台馆榭,花芳草绿,引一代骚客为之折腰,并留下豪华文章。崔护的人面桃花,就是在樊川发现的。樊川还分布着八大寺院,其中兴教寺葬有玄奘的遗骨,华严寺是华严宗的发源之地。沣河沿岸,有周文王丰邑,周武王镐京,砖瓦车轩,足以见证一世文明。神禾原耸立漓河与潏河之间,斯地尝生重达六斤的一个谷穗,轰动朝野。天下惊奇,而且秦有皇戚葬焉,唐有僧钟荡焉。少陵原为泸河与涌河所环。地势高亢,厥土黄壤,承钟南山而挽曲江池,为九州独绝。其初在周杜伯国。继为秦杜县,汉宣帝陵在这里的甘寨村一带,汉宣帝之妻许皇后陵在这里的司马村一带,卜者素以为风水极好。明之藩王有九位入土少陵原,形成了磊磊九井十八寨,墓立石像,有马有羊,有虎有狮,也有文武大臣,无不高大奇伟,尤显雕刻艺术。少陵原夏日金黄小麦万亩,秋日碧绿谷物满目,农耕传统久有几千年。李白登上少陵原,北望汉家坟茔与寝阙,兴之所至,赋诗曰:“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长安固然有密集的文化遗产,不过这个长安毕竟处于唐长安的边缘,它也只是历史的长安的一个部分。历史的长安,显然有更多的文化遗产。如果它们仍可以展露,那么其气象一定森然而震撼,吸引天下人乘兴而来,赞叹而去,可惜它们渐渐湮灭着。这种结局总让我产生一种隐痛似的折磨。好在世间还有一个长安,像一个梦,多少是一种安慰!
非常荣幸。我是长安人,就出生在少陵原上。我的村子并不大,不过北有庙堂。南有戏楼,东西各有一涝池,妇女一般都在涝池洗衣服。村子还有堡门,一条泥土白硬狭路向里延伸,两边房高门厚,以砖为墙,是地主的宅第。我形单影只,经常在肮脏的巷子窜游。长大以后,我离开了村子。我有一个感觉,尽管村子有父母之居,祖先的灵魂也在这里,然而不离开斯地。我会非常痛苦的,而且注定事不成,功不取。卑微若我,尽管未能远走高飞。不过也曾经铿锵奔突,抑扬激荡,以努力进取,无愧于长安。我是清醒的。多年以前我就知道自己没有漂洋过海的机会了,甚至连在京沪一带坐一把椅子吟诗着书的可能也渺若烟云,当然,即使有神助让我脱胎换骨,汗毛变成鹤毛,能够振翅以翔,我的故乡还是长安,而且永远也是长安。
某年月日,我得以在长安区工作,真是诚恐诚惶。偶尔到乡村或街道去,见公路纵横穿插山川河谷原坂之间,树沿途载,草在埂种,瓦房辞旧,高楼迎新,人皆匆忙,以努力改变生活!故乡处在急剧的变迁之中,我要献上自己的敬意!不过我心中的忧虑也忽聚忽散,而且无可奈何!
究竟是谁在调控,长安在天下忽大忽小,其中心也移来移去?然而不管怎么幻化,自从世间有了长安之后,它就没有断绝过。我以为这有神之意。站在此长安的任何一个点上,或是站在彼长安的任何一个面上,我都难免有所思。我不知道历史的长安是现实之长安的原型,还是现实的长安属于历史之长安的一种纪念,我不知道历史的长安是现实之长安的理念,还是现实的长安属于历史之长安的影子。我经常把现实的长安与历史的长安融合一体。甚至会给存在的长安涂抹愿望的长安的斑斓。我往往把今之长安与古之长安重叠起来,甚至把小长安当作大长安,把真长安目为虚长安。我望着秦长安,呼着汉长安,牵着唐长安,想象秋风吹渭水,万户捣衣声。长安的意象,我挥之不去,触之即飞!有时候所思如幻,有时候很是踌躇。
如果我强调长安是中国唯一的,那么我必然遭人白眼,并问我中国何处不是唯一的!是的,中国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唯一的,不过长安不但是过去的国都,而且国都永远寓于长安之中。虽然过去的国都在其他地方也有,而且也多有诸朝,不过只有长安使人有浓郁的故园之念,醇厚的故国之情,并生千千之结,给人一种安定灵魂的淡淡而悠远的哀伤。这是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我有什么办法呢!长安无生土,长安无野草。长安是中国唯一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到底是谁给世间某一个地方名之以长安的?内涵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背景使他把一个行政辖域唤作长安?一种流行的解释是长治久安,而且竟成公论,不过我再三推敲,不以为然。这种解释,只不过是过去垄断中国社会资源的少数人的观念而已,它是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对付多数人的,是保证一种用以维护少数人安全和利益的秩序的。刘邦设长安县,以长安为国都,显然有让他的统治长治久安的愿望。可惜他的愿望未能实现,甚至连他自己的朝廷和后宫也乏治安,甚至他尸骨未寒,其妻吕皇后就残忍地处理了他亲爱的戚夫人,有什么长治久安的呢?
我不能知道是谁名之以长安的,不过我可以想象他。我总觉得这个人是一位智者,他读书也多,阅世也多。他用知识与经验见证了战争的残酷,遂祈祷和平永在,并祈祷强不凌弱,财以济穷,幼有所长,老有所依,矜寡孤独残疾无不有所养。他给一个行政辖域名之以长安,目的在给天下一个启示。
然而仅仅如是并不够,长安必须有它的现代意义。既然是长安,那么这里就要非常宜于人生活。它的环境应该是追求生态的。空气清洁,水无污染。它的制度应该在于能促使人获得富裕和尊严。并有充分地自由表达和自由信仰的权利。
给某一个地方名之以长安的智者,显然不会见闻什么现代意义,不过把以人为本的元素注入长安的内涵,似乎并没有违背他的设计吧!
在希腊今之雅典西南一带,有一些残断的建筑,白石苍苍,芳草萋萋,便是雅典卫城。这些足有三千年的建筑,以雅典娜神庙为主体,是希腊人过去祭祀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的。希腊人一直视其为文化遗产,并为之修建了卫城博物馆。希腊人始终把这里当作圣地,因为它是希腊文明的象征,甚至是国家的象征。耶路撒冷当然是圣地了,其中有一段哭墙,早就变成了犹太人信仰与团结的象征。罗马帝国有一度占领了耶路撒冷,犹太人四散而逃,然而不管多么危险,一直有犹太人返回这里,望着哭墙,抚摸着哭墙,泪水涟涟,以表达失国之痛,并祈祷上帝保佑犹太人。即使现在也还有犹太人纷纷到哭墙去诉求对故园的所盼。显然。耶路撒冷及其哭墙,使犹太人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向心之气势。什么是文化的力量?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中国人在过去也是有故园之敬的。而且形成了典礼。秦始皇平定四海,便先回了一趟陇西与北地,登崆峒山,又在雍城作拜,其后才浩荡巡游并封禅。周人从豳发展到岐,发展到丰邑,又发展到镐京,至周武王消灭殷纣王,成为天下之主,是积十数代努力而成功的,所以在殷墟处理了政务之后,他便返豳,登上一个高台以告祖宗之灵,并祭祀岐曰:“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殷人箕子,原是殷纣王的大臣,事君极忠,然而殷纣王无道,荒淫奢侈,拒谏害良,他便披发佯狂,以保其身。殷纣王以为箕子真疯,便抓他进了监狱。周武王克殷,解放了他,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方略,并派他在一方执政。几年之后,箕子有事情经过殷过去的国都,见宫倒垣塌,寂寞荒凉,草和谷物竞长。他想到殷纣王败坏朝政而丧山河,又愤慨,又悲伤,他大哭,不宜,他暗泣,也不宜,因为暗泣像妇女,随作歌以慷慨其意,歌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遗憾今之中国人重于向前看,忽略向后看,不注意自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根在何处,其宗何态。这也不奇怪,二十世纪一浪汹于一浪的批判运动。横扫了中国的精神文化,甚至极尽亵渎,竭力摧毁,以把其彻底清洗。随之社会转型,中国人一夜之间便进入了发财致富的高速公路,并在全球化之中城市化,从而有了理由让层层数以千百年之帝王的或民间的中国的物质文化退避而去,以便建大厦,修大宅,焕然为新。悲哀啊!先是精神的文化即文化的软件公然遭到戕害,接着是物质的文化即文化的硬件变相遭到铲除。悲哀啊!中国文化何以载之?什么时候中国文化才能终止衰落?什么时候中国文化才可以巍然而灿然。受天下人敬仰?
我一直有一个请求。我也怀疑我的请求会有什么反应,我更知道我的请求已经晚了,几乎没有什么用了,不过我还是要请求,而且呐喊:不要让挖掘机的爪子轻率地在悠久并伟大的长安乱创,不要简单地拆卸它的石头和砖瓦。不要随便动土,因为长安是一个母系氏族留下了陶罐的圣地,是藏着周人青铜器的圣地,是老子遗存真言的圣地,是孔子只能梦见而没有身临的圣地。是埋着统一了中国的秦始皇的棺椁的圣地,是为中国开拓了疆域的汉武帝拜天的圣地,是有唐一代为中国创造了辉煌文化的英雄活动过和诗人歌颂过的圣地,是日本军队在1937年至1945年之间千方百计企图进入而怎么也不能进入的圣地,是神一直关注着的有云飞扬的天作之府。
长相思,在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