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陶瓶高不足一尺,形似葫芦,中间凹细,两头粗凸,一个圆而小的口。它是这样的一种颜色,仿佛是微弱的火正燃烧着,突然就凝固在那里,不明也不暗。它的表面基本是平滑的,用手抚摸没有坎坷之感,但细碎的斑点却在颈部密布着,像蚂蚁咬了一样。
我推测。这是狩猎的男人使用的,他们出发之前,用它灌满了水,然后以绳系之,拴在腰间,渴了便可以喝水。狩猎的时候,到底是一个男人独行还是几个男人同行呢?妇女参加狩猎吗?在半坡的氏族村落,妇女是处于领导地位的。由于她们在生活和生产之中的主导作用,才形成了家庭和氏族。男人是游移的。氏族人之所以能够定居在浐河之滨,是因为有了农耕,不过,他们是从狩猎和采集发展过来的,于是狩猎和采集的生存方式就得以残留,采集当然以妇女为主。我想的是,氏族的妇女为狩猎的男人送行吗?她们产生了感情吗?
读陶瓮
这是一个倒立的鸭梨,当然比鸭梨大得多,其高足有一米,从它的底缓缓地开放上去,之后迅速收敛,形成一个巨大的口。瓮口的直径几乎是瓮底直径的一倍,口是薄唇,光洁,不匀称。然而这个陶器,除瓮口是光洁的之外,全身都是划痕,那是一种规则的斜面似的刻印。这简单的线条竟使这个拙笨的陶器艺术起来。制作它的,也许是一个妇女。在完成了这个已经可以使用的陶器之后,她怎么想起给它增添一些线条呢?她是用树枝刻划的还是用石片刻划的?对她的作为,其他妇女是欢呼还是指责呢?开始在陶器上刻画线条,不管它多么粗糙,毕竟是一种创造。若没有一种轻松和鼓励的气氛,也许如此创造会遭到扼杀。那些压制制造冲动的人,显然是连氏族成员都不如的。
在半坡的氏族村落,其方形或圆形的房屋,依然有墙可见。大小不同的陶瓮,就曾经置于房屋的墙下,其中装着氏族成员的粮食,这就是粟。粟是在半坡发掘出的唯一的谷物。菜有两种,芥菜和白菜。它们的种子粘在一些陶器的内壁,尽管岁月已经将其腐化得不成其形,但科学仪器却终于鉴定它们是粟,是芥菜和白菜。
我感到奇怪的是,在村落的某些地方,氏族的人用陶瓮作棺埋葬孩,子。陶瓮直立,其头向上。在瓮底,凿有小小的洞孔,好让孩子的灵魂出来作游。我作如此设想合理么?那时候已经有了灵魂这种观念吗?
读陶缸
我对我面前这个缸的突出印象是,它的裂纹纵横,恰似一片一片缝合而成。也许其初它并不如此,只是后来氏族迁徙了,村落空空荡荡,成为废墟,而且相当悠久的时间没有谁光顾它,唯有野兽,唯有风。雨。太阳,到这里来参观,于是它就渐渐陈旧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为黄土所掩埋。突然发生了一次地震,周围的黄土塌陷捂之,使它分崩成这样了。当然,也许有妇女在制作它的时候,就已经打破了它,不然它的裂纹上面怎么会有几片泥巴,它似乎是附加在裂纹上面的,而且,它的灰色与整个缸的灰色不尽相同,这几片泥巴的灰色,显然要淡一些。这个缸的口很大,直径足有二尺,其唇厚而向外翻卷。
读陶罐
陶罐高有一尺,口的直径约五寸,平底,中间的部分鼓胀如孕妇之肚,它的颜色是红与灰的相杂。其罐引人入胜之处在于,鼓胀的地方附加了四条绳似的堆纹。它们不很匀称,显然不是特意附加的,仿佛是制作它的人在完成这个罐之后,灵机一动,抓了几把泥,搓成条子贴在那里的。其人的心情一定是很轻松的。附加四条堆纹,并非为了坚固这个陶罐,所以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只是其人忽然想这样做吧,于是他就这样做了。阳光照耀着窑场。参加劳动的人都愉快地瞅着那双为它堆纹的手。
读陶甑
陶甑口大底小,腹壁斜直,特点是:在它的平底上穿有十八个眼,大小不等。颜色黑红相间,有手指涂抹的痕迹。
这是一个炊器,人类走过了漫长的春秋,终于可以取火,并为自己服务。在半坡氏族村落,有几处灰烬掺于黄土之中,那是原始社会的人遗留的。我曾经轻轻地触摸它,虽然有一些暖意,不过不能印上颜色。它已经是变质的灰烬了。它是氏族的成员用其甑煮食或者蒸食留下的灰烬吗?我望着它,暗暗地问自己。我是回答不了的,但我却可以继续问自己:这么小的一个炊器,蒸什么呢?煮什么呢?为几个人蒸煮呢?为孩子做饭吗?孩子是不知道自己父亲的,只有母亲为孩子操劳,那么孩子就在他们的房屋里外嬉闹吗?在半坡,氏族的房屋有的盖在地面,有的仍是一半埋在地下,似乎正在脱离穴居。
读陶碗
它像一朵向天空盛开的喇叭花,只是大得多,碗壁从碗口斜向碗底,一些沙子的痕迹隐隐可见,有一些粗糙,但制作人的匠心却是存在的。我看到,在碗底出现了几个粗笨的齿轮,显然这是为了容易把握它。
读陶杯
把紫红紫红的一个茄子切开一半,掏去瓤,使其中空,然后,大头向下——就是这个原始杯子的造型。
我想象着用它喝水,尽管它臃肿的唇会磕撞牙齿,然而没有它显然很不方便。一切都是从简单开始的。人类所使用的杯子,已经千变万化,美而精致,不过它依然是以这种杯子为原型而发展的。哪怕最丑陋最拙劣的创造都是伟大的。世间没有几个人可以进行别开生面的伟大创造,一般的人,都是遵循着固有的思路。
读陶哨
灰色,灰得深重。口小而底圆,其壁从上到下渐渐增厚,手攥之恰恰合适。我定睛注视着那个口,它仿佛是一根筷子扎出来的。如果人的嘴对着它吹,那么气流在它中空的地方打一个折,就形成一个声音,或者细长,或者粗短,或者舒缓,或者迅急,全由气流而定。它可能主要是为了呼叫。这是氏族村落的声音,原始的人曾经为之兴奋,为之惊奇。
在半坡的氏族村落有一个公共场所,是人们议事和聚会之地。分别居住在几十座房屋里劳动和休息,属于氏族成员自己的事情,然而突然出现了什么变故,需要大家商量,迅速通知氏族成员是必要的,于是首领就让周围一个人吹哨,它的声音便将他们召集而来。不过,即使平常的聚会,也仍要以吹哨通知。如果仅仅是几个人的村落,是一个家庭,那么通知他们就没有必要吹哨,然而一个氏族,一个众多成员的村落,就应该有一个统一的信号。陶哨的出现不只是简单的传呼器具,实际上它是人的社会化组织化的产物。
陶哨的用途可能还有很多。我想,狩猎的人走进深山老林,遇到了企图伤害他的兽群,或者打死了肥大的猎物,都可以吹哨联络,请求帮助。在祭天的时候,在葬人的时候,它的声音甚至是一种音乐。我的先民,是这样么?
读陶钵
此器具为浅腹薄壁,直口平底,形似半球。沿着直口向下。是一圈横向的宽带。颜色深红。它表面光平,不过也有修磨之印。
我惊叹在几乎所有的陶钵的宽带上,都刻划着符号,那些刻划了符号的器具。共有一百件之多。将打碎的刻划了符号的陶片收集起来,竟是大大的一堆。这些符号有的是一条横道,有的是一划竖道,有的是并列的几个横道或竖道。有的是一个竖道上下带钩,有的是一个横道左右带钩,有的是两个斜道交叉,有的是竹叶形,有的是牙齿状,而有的则像残缺的字母。我难以判断这是记事还是记数,然而,我知道这些符号不是半坡氏,族人的无聊的产物。生产和生活,已经使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意思的必要了,于是他们就要使用符号。中国文字是长期发展而来的,半坡氏族人的符号很可能就是始创。如果确实如此,那么就可以通过它而触摸原始人的思维方式了。那是多么稚嫩又多么古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