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思想家卢梭说:“为了使一个孩子能够成为明智的人,就必须培养他有自己的看法,而不能要他服从我们的看法。”
孩子的自信心和决断力不是天生的,父母要想让孩子具备这种能力,应该尽早给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多经历一些事情。父母应该丢掉成年人的主观意识,以孩子的眼光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适当的引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
如果父母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的方向,告诉他们如何去做,不给孩子任何锻炼的机会,那么父母只是一个“监工”罢了。孩子对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很反感的,也很难接受的,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小刚在房间里学习,客厅里静悄悄的。自从小刚上中学,为了让小刚专心地学习,除了周末,其他时间家里的电视几乎是不开的,这已经成了小刚家的习惯。但小刚知道,爸爸妈妈都没有休息,都在支着耳朵听着自己房间里的动静。
小刚正在读古文,听到很轻很轻的脚步声来到房间门口,他知道那是妈妈。果然,妈妈端着一杯牛奶走进来:“小刚,把这杯牛奶喝了。学习紧张,要注意营养。”借着把牛奶放到桌子上的机会,妈妈伸头看看小刚面前的课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轻轻拍拍儿子的头,出去了。走到门口,犹豫了一下,没有把房门关上。
过了一会儿,小刚又听到轻轻的脚步声。他不用回头,就知道爸爸在自己的门口踱来踱去,爸爸一边踱步,一边试图看到自己到底在看什么书。小刚对着书发了一会儿愣,听着那脚步声,突然转过头,爸爸刚好在门口往他这边望。“爸爸,您有事儿吗?”小刚明知故问。爸爸脸上有些尴尬,讪讪地说:“没事儿,我坐累了,遛遛。”边说,还边往房间里蹭了两步,往小刚桌子上瞄了几眼。“爸爸。我在看英语,您想看看吗?”小刚带着挑衅的口气问爸爸。爸爸的脸色实在很不好看,嘴张了张,没有说话。小刚站起来,用力把房门关上了。
小刚又坐回桌子旁,脑子里空空的,根本没有心思再看书了。
显然,这对父母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孩子的“监工”。他们总是想监督孩子的各种行为,而这种监视却让孩子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这并不是他所需要的。而且,父母的这种做法,也很容易被孩子识破。如此一来,孩子会觉得父母不信任自己,总是把自己像犯人一样看管着,而不给自己一点自由。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父母不尊重的态度而感到愤慨、抵触,导致亲子关系不佳。
即使父母需要检查孩子的学习状态和效果,也应该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开诚布公地告知孩子,让孩子把学习的情况、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安排与父母进行交流,接受父母的监督和检查。这样的做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我们知道,外因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学习原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自身不爱学习或不想学习,父母不是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而只是采用“监督”的办法来强制孩子学习,孩子就会为了应付父母的检查而想方设法地作假,摆出学习的假象,以瞒过父母的眼睛。而且,无论学习或是做一些其他事情,孩子都需要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如果父母总是这样打扰孩子,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做事没有条理等问题,这种做法非常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位刚上学的孩子练字,妈妈为了儿子能写出一手好字,“认真”地站在孩子的身边“陪读”。当儿子一笔一画地写完一个字后,妈妈眉头一皱,脱口而出“这一横怎么长了,”儿子连忙擦掉重写。
“怎么又短了?”孩子又擦掉重写。
“怎么破了?”
“都擦几遍了,能不破吗?”孩子委屈地嚷道。
结果这页纸被撕掉重来,直闹得孩子哭,大人叫。
可见,妈妈的监督非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招致孩子的反感和委屈,长此以往,孩子会产生反叛等不良心理,亲子关系也会恶化。
父母过分监督孩子,只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比较严重的对抗行为。这样的结果是每个做父母的都不愿意看到的。而且,过度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不能照料自己。有许多父母对孩子照料自己的能力很不放心。而实际上,做父母的应该在孩子能做的事上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所以,明智的父母只是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孩子,在孩子忙于自己的事情时,则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让孩子自己安排他的时间。这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相处起来才会比较融洽。
那么父母如何顺应孩子的成长,使自己的引领不成为孩子的牵绊呢?
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不要过于深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总归要独立的,父母不可能一生都陪在孩子身边,为他的一切选择做主。所以,为了孩子未来能够适应社会,做父母的现在就要尽力帮助他们锻造丰满的羽翼,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当有一天孩子需要搏击长空的时候,相信你会坦然地说:我的孩子是好样的。
对待孩子态度要理智和冷静
面对孩子的错误要理智和冷静,切勿简单粗暴。对于处于逆反期的孩子,面对他的无理要求和蛮横态度,一定要冷静对待,先给孩子做耐心细致的讲解,尽量让他明白是非曲直,然后作出具体处理。
把握孩子对亲子情感的需求值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产生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性增强,父母要牢牢记住:“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如果父母希望推动孩子发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其价值观,以平等的方式创造、增大或转移孩子在乎的价值,使孩子产生推动自己前进的行为。父母不能“教导”孩子,不要对孩子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指手画脚,更不要大包大揽,而应该在陪伴中引导孩子去学习,使孩子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选择。
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素质
自主性素质包括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方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鼓励孩子自己做主,允许孩子偶然做不明智的(但不是不安全)的决定,记住孩子同样可以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此外,自主性强的人还能够通过自我教育,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已变得更高尚。成年人不仅要保护孩子的自主性萌芽,更要通过锻炼和训练使其得到发展,还要善于引导和矫正。
孩子的人生好比足球赛,父母不应该做挑剔的“裁判”、严格的“监工”,而要做热情的“拉拉队员”,为孩子鼓掌欢呼,给孩子无穷的信心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