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是决策者所追求的对象,它决定了选择最优方案的依据,而方案的提出也是以目标要求为依据的。决策目标与决策方案相互依赖,关系紧密。缺乏明确的目标,就无法拟订行动方案,方案的比较选择更无从谈起。确定的目标,在时间上可分为近期、中期、远期等不同阶段的目标;在数量上可分为低限、中限、高限等不同层次的目标。
(3)搜集、加工整理信息
正确的决策必须依赖大量准确的信息资料。有了较丰富完备的资料,经过加工整理,就可以使之成为符合使用要求的信息。工程项目信息来源很广泛,从内容上看,包括经济、技术、社会情报资料;按时间状态分,有历史资料、现状资料和预测资料;按空间范围分,有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按表现形式分,有书面信息和口头信息;按加工程度分,有资源信息(原始记录及统计资料)和管理信息(经加工整理后的数据、情报资料)。
(4)拟订多种备选方案
有了明确的目标及丰富的信息资料就可以据此拟订备选方案。所拟订的方案至少要多于两个,每个方案应明确提出被采用后会得到什么效果、花费多大代价、尚存在什么问题等。要尽可能深入地分析各个方案的一切细节,包括措施、资源、人力、经费、时间等,通过周密的思考、精确的计算作出细致的规定,以确定技术上可行的方案。
(5)分析比较各种可行方案
对拟订出的各个可行方案,要根据目标的要求和决策者的标准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综合分析,估计每个方案在每一种自然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果,权衡利弊,汰劣留良。
(6)选优抉择
在各可行方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决策者可以对评价结果,凭经验、知识和胆识,从中选出一个最适方案。
(7)组织决策方案的实施
方案抉择后,决策过程并没有完全终结,目标是否正确,方案到底如何,需要在贯彻执行中予以验证,因此要组织力量,实施决策方案。
(8)检验决策实施效果
要及时收集、整理决策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有关资料,如发现与预计效果有差异,要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修正或调整,以保证全部实现决策目标。
整个决策过程的一般程序如图21所示。
改革开放以来,借鉴世界银行和发达国家项目投资决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制订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投资决策程序和审批制度,目的是为了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提高投资效果。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前期的研究决策程序如下。
投资机会研究与项目初选编制并上报项目建议书,经批准立项进行可行性研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上报设计任务书项目评估和决策。
以下将分别介绍有关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管理工作。
2.3.2投资机会研究与项目初选
1.投资机会研究
投资机会研究又称投资机会鉴别,其主要任务是提出工程项目投资去向的建议,即在一个确定的地区和部门内,根据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及国际贸易情况,通过调查、预测和分析研究,选择项目,识别最有利的投资机会。
机会研究是相当粗略的,它所使用的技术经济数据主要依靠笼统估计,而不是详细估算。
机会研究又分一般机会研究和具体项目机会研究两种。
一般机会研究通常是由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进行的,其目的是提供投资的方向性建议,包括地域性投资机会、部门性投资机会和资源利用性投资机会的方向性建议。地域性投资机会指某一特定地区内的投资机会;部门性投资机会指投资于某一特定部门或行业的机会;资源利用性投资机会指以利用某种自然矿藏、水力或工农业等资源为目的的投资机会。通过一般机会研究初步确定某个具体项目后,还需进行具体项目的机会研究。
具体项目的机会研究一般是由企业针对特定的产品进行的。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制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捕捉投资机会,提出具体的项目设想,对其进行概略的分析。对于有前途的项目,留作进一步研究;经机会研究认定没有前途的项目则终止研究。
不同投资主体由于投资的动机不同,对投资机会研究的内容及项目选择的标准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国家投资选择的重点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地方政府投资选择的方向是地方的公益项目,企业投资是为获取最大利润,因而必然选择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投资项目。
就企业或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机会研究就是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调查,为自己选择最有利于获得利润的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向,并通过构思形成项目初步概念的过程,问题的核心是寻找最有市场发展前景的投资机会。
机会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投资项目选择,投资机会的资金条件、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地理条件,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对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的影响,拟建项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量及替代进口的可能性,项目的财务收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的大致预测等。
进行市场调查,发现新的需求,确定投资方向,构思投资项目,选择投资方式,拟订项目实施的初步方案,估算所需投资和预期可能达到的目标,是投资机会研究的主要工作。
2.项目初选
经机会研究认定有前途的项目,可进入项目初选阶段。项目初选是介于机会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之间的一个重要阶段,一般也称为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或预可行性研究阶段。进入这一阶段的项目通过了机会研究的认定,值得继续研究,但一般又不能肯定是否值得进行详细的可行性研究。在这个阶段,需进一步判断项目是否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决定对项目中哪些关键性问题做进一步辅助研究,如市场调查、实验室试验、工业性试验等。研究的结果需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工程项目的概貌,包括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原料可能的来源、可供选择的技术、比较满意的厂址、建设进度安排等;二是比较精确地估算出经济指标,从而作出经济效益评价。按照我国目前的项目管理程序,经项目初选后认为可行的工程项目,需编写项目建议书,并送交主管部门审批。
2.3.3项目建议书的编制
1.项目建议书及其作用
项目建议书是拟建项目的承办单位,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根据行业和地区的规划,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结合本地区、本企业的资源状况和物质条件,经过市场调查,分析需求、供给、销售状况,寻找投资机会,构思投资项目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用文字形式,对投资项目的轮廓进行描述,从宏观上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预论证,进而向政府主管部门推荐项目,供主管部门选择项目的法定文件。编制项目建议书的目的是提出拟建项目的轮廓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说明技术上、市场上、工程上和经济上的可能性,向政府推荐项目,供政府选择。
2.项目建议书编制的内容
项目建议书编制的主要内容如下。
①项目的名称、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②项目提出的目的、必要性和依据。对技术引进项目还要说明拟引进技术的名称、内容、国内外技术的差异,技术来源的国别、厂商。进口设备项目,要说明拟进口设备的理由、生产条件、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等。
③项目的产品方案、市场需求、拟建生产规模、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④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和引进技术的可能性及引进方式。
⑤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及偿还能力预计。
⑥项目建设进度的初步安排计划。
⑦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计。
目前,我国除利用外资的重大项目和特殊项目之外,一般项目不进行国外所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的深度大体上相当于国外的初步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经规定程序批准后,称为“立项”,项目即可纳入项目建设前期工作计划。列入前期工作计划的项目可开展可行性研究。“立项”是初步的,因为审批项目建议书可否决一个项目,但不能肯定一个项目。立项仅说明一个项目有投资的必要性,但不明确,还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
2.3.4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
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议书,项目承办单位应委托有资格的设计机构或工程咨询单位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是一种系统的投资决策分析研究方法,是项目投资决策前,对拟建项目的所有方面(工程、技术、经济、财务、生产、销售、环境、法律等)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调查研究,对备选方案从技术的先进性、生产的可行性、建设的可能性、经济的合理性等进行比较评价,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研究方法。
可以说,机会研究和初步可行性研究是为解决是否下决心进行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而可行性研究则是为如何进行项目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一般来说,对大、中型项目要先要进行机会研究,获得“可行”的结论,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如果认为不可行,则就此作罢。经初步可行性研究认为项目可行,再转入可行性研究;如果认为不可行,也就到此为止。但是,这一程序并不是绝对的,主要看有关工程项目建设诸问题明朗的程度,对其把握性如何。如果把握性很大,那就可以越过机会研究阶段和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直接进行可行性研究。
1.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可行性研究是投资项目建设前期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宏观上可以控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改进项目管理;微观上可以减少投资决策失误,提高投资效果。其具体作用如下。
①作为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投资主体决定是否实施一个项目,主要依据可行性研究提出的研究结论。
②作为投资项目设计的依据。项目设计要严格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进行,不得任意修改。
③作为向银行贷款的依据。银行通过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判断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还能力,决定贷款与否。
④作为向当地土地、环保、消防等主管部门申请开工建设手续的依据。
⑤作为项目实施的依据。项目被列入年度实施计划之后,项目的实施计划、施工材料、设备采购都要参照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方案进行。
⑥作为项目评估的依据。
⑦作为科学试验和设备制造的依据。
⑧作为项目建成后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设置、职工培训等工作的依据。
2.可行性研究应遵循的原则
在可行性研究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要求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是可行性研究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可行性研究单位要做到:用科学的方法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收集、分析和鉴别原始的数据和资料,以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求每一项技术与经济指标都有科学依据,是经过认真分析计算得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结论不能掺杂任何主观成分。
(2)客观性原则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可行性研究要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具体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以得出可行和不可行的结论。因此,建设所需条件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
(3)公正性原则
可行性研究工作中要排除各种干扰,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使可行性研究正确、公正,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目前,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确实存在不按科学规律办事、不尊重客观实际、为得到批准而任意编造数据、夸大有利条件、回避困难因素、故意提高效益指标等不良行为。
虚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害国家,二害投资者自己,是不可取的。
3.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可分为以下6个步骤。
(1)筹划准备
在项目建议书批准后,建设单位即可委托工程咨询机构对拟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双方签订合同协议,明确规定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目标意图、前提条件、进度安排、费用支付方法及协作方式等内容。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在接受委托时,需获得项目建议书和有关项目背景资料和指示文件,摸清委托者的意图、目标和要求,收集有关的基础资料、基本参数等基准依据。
(2)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的内容要包括投资项目的各个方面,如市场需求与市场机会、产品选择、需要量、价格与市场竞争,工艺技术路线与设备选择,原材料、能源动力供应与运输,建厂地区、地点、厂址的选择,建设条件与生产条件等。每个方面都要作深入调查,全面地收集资料,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
(3)方案选择和优化
将项目各方面的情况综合研究设计出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然后对备选方案进行详细讨论、比较,要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证技术上的可行性,确定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等,最后推荐一个最佳方案或推荐少数优秀方案,提出各个方案的优、缺点,供业主抉择。
(4)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
对选取的方案做更具体、更详细的编制,确定具体的范围,估算投资、经营成本和收益,做出项目的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可行性研究必须论证选择的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建设条件是能实现的,资金是能筹措到的,财务和经济分析说明项目是可以接受的及项目能承受的风险的大小。
(5)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在进行完技术经济论证并证明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后,即可编制详尽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内容,国家有一般的规定,如工业项目(新建项目)的、技术改造项目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项目的、利用外资项目的、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等。每一项具体工程还要结合自己的特点,依据一般规定编制自己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供决策部门决策。
(6)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后,正式上报审批。如果经进一步工作后,发现研究报告有原则性错误或研究报告的基础依据或社会环境条件有重大变化,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和复审。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编制单位的行政、技术、经济负责人的签字,并对报告的质量负责;可行性研究的预审主持单位对预审结论负责;可行性研究的审批单位对审批意见负责。
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1)总论
总论分为四部分,具体如下。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项目提出的背景是指项目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也就是说项目实施的目的。
项目提出的依据是指项目依据哪些文件而成立,一般包括项目建设书的批复、选址意见书及其他有关各级政府、政府职能部门、主管部门、投资者的批复文件和协议(或意向)等,以考察该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投资决策程序。
(2)投资者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