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汉民族发展史
45409700000059

第59章 吃、穿、住、用——汉民族文化的反映(3)

“文房四宝”纸、笔、墨、砚,是汉族独特的传统书写绘画工具。

纸,是汉民族的一个伟大发明。古有蔡伦造纸之说,《后汉书·蔡伦传》说:蔡伦“用树肤、麻头及破布、废鱼网以为纸”。可见其对造纸技术有改进和提高则是可以肯定的。1957年5月8日在西安市与长安县之间的灞桥发掘的古墓中,引人注目地出土了用大麻纤维制成的88片古纸。这种被称为“濡桥纸的发现,一下子把汉族发明纸的时间,与“蔡侯纸”相比提前了200年。现在虽然因纸书写方便、价格便宜早已流行于全世界,但安徽用檀树皮和稻草做的“宣纸”,由于具有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的特点,仍然是一种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汉民族这种特有的手工纸的精品,在国际上有“纸寿千年”的声誉。

汉民族用毛笔写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别具一格。现代,虽然钢笔、铅笔、圆珠笔流行,但毛笔依然是汉民族独有的书写、绘画工具。毛笔的起源很难考定。据考古材料,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些彩陶上的花纹,有可能就是用毛笔描绘的。商朝时的甲骨上的文字也发现有用毛笔书写的痕迹。1954年在长沙南门外左公山发掘的战国楚墓中,有毛笔1支,笔通长21公分,为目前已发现的最早一支笔。史书记载:“蒙恬作秦笔”,起码表明蒙恬对毛笔的制法有改进。所以至今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大队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一样,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从元朝起,到现代,浙江湖州生产的“尖、齐、圆、健”的“湖笔”成为全国最着名的毛笔品种。提到毛笔,还需要讲一讲铜笔套的来历。据说明朝初年,宋濂奉命主修《元史》,成天与笔墨打交道,深感原本用来保护笔头的竹笔套既易开裂,又很难保持毛笔笔锋的润泽。经反复琢磨,请铜工制造出一种不漏气的铜笔套,效果良好,于是逐渐推广,沿用至今已有600多年了,这也是汉民族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一个小用品。

墨,是汉民族独有的书写绘画的色料。早在商代的甲骨土就发现过用墨书写的文字。从长沙发掘出来的战国楚墓中所出土的竹简已经用墨书写。东汉时就出现了较大的制墨作坊。蔡质在《汉官仪》中说: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隃麋县在西汉属于右扶风,是西汉墨的重要产地。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珪父子制出的好墨,受到南唐后主李煜的常识,全家赐给“国姓”李氏,奚廷珪还当了墨官。从此“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产地安徽歙州改徽州,“李墨”改名为“微墨”。至今,“微墨”依然是汉民族墨的上品。

砚,俗称砚台,是汉民族独有的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西安半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石研磨器,是汉民族所用砚的祖型。汉朝砚的使用已流行,宋朝则普遍使用石砚,明、清两朝,砚的造型更加丰富多彩,并出现了为人所珍重的端、歙石砚。现存举世罕见的歙石古砚是嘉庆丙庚年(公元1806年)制成的,其边长76厘米,厚6.6厘米,重达200多斤,大如桌面。古代汉族对砚十分重视,“璃璃砚匣”不仅“终日随身”,而且死后,还往往用砚殉葬,即所谓“殉以曲水小砚,交█方壶”。

“文房四宝”在发展、传播汉民族古代文化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是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象征。直到今天仍是书写绘画使用的工具,在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中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毛笔、墨、砚还发展成汉民族独特的工艺品,受到国际上的欢迎。

瓷器,是汉民族的又一伟大发明。中国新石器晚期经高温烧成的硬陶是瓷器的先声。商代釉的发明,开了瓷器的先河。到了汉代青瓷的出现,使瓷器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所以汉民族发明瓷器的时间应不迟于东汉。从此,汉民族的瓷器经历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的几个阶段,不仅烧瓷技术不断提高,出现了很多珍贵的艺术品,而且由于瓷器用品普遍流行,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又是很好的日用品。汉唐以来,特别是唐以后,汉民族的瓷器大量远销国外,其制作方法也传到世界各地,但至今,中国仍素有“瓷器之母”的称誉。

扇子,是汉民族拂暑取凉的日用品,又是汉民族传统戏曲不可缺少的道具,还是驰誉世界的日用品。扇子在中国大约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这就是晋朝崔豹对古代各项各物制度进行考证和解释《古今注》中提到的“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开始用鸟类羽毛做的扇子只是仪卫的一种饰品,在敦煌壁画中可以看到使用这种扇子的生动画面。后来历代皇帝宝座两旁,或是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长柄大面的“障扇”,以显示威风。汉朝以后,扇子就普遍用作取凉工具了。扇子的品种多种多样,至今仍广泛流传的有葵扇、蒲扇、麦杆扇、竹扇、纸扇、羽毛扇、绢扇等。这些经济实惠的扇子,有的可以一物多用。如葵扇、蒲扇,既可取凉,又可遮阳,还可垫座,甚至可以遮避小雨,故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说。所以夏天时,几乎人手一扇,客来时常常是先递扇取凉,故民间有“六月天气热,扇子借不得”之俗语,说明夏天扇子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而杭州的黑纸扇,苏州的檀香扇,广东新会的葵扇,湖州的羽毛,四川自贡的竹红扇等,则因用料考究,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而成为驰名中外的工艺品。舞台艺术中,用扇子作道具,形成表达演员思想感情的“扇子功”,也是汉民族风情中的一道异彩。在扇子上题诗作画大约始于东汉,风行于唐宋,发展至今也成为了汉民族传统的艺术品。

算盘,是汉民族独创的进行珠算的运算工具。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徐岳新着的《数术记遗》。北宋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家药铺柜台上就画有一架算盘。明代《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一书中,即有算盘图,与今世所用算盘一式一样。由于珠算运算方便、快速,所以几千米,直到今天,仍然是汉民族特有的普遍使用的运算工具,即使是最先进的电子计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算盘的作用,日本的一位珠算家就风趣地说:现在不是向珠算再见的时候,而是向它问好的时候。

筷子,是汉民族独特的吃饭工具。筷子古代叫“箸”,又叫“█”。《史记·十二诸候年表》有“纣为象箸”的记载。《礼记·曲礼上》中也说:“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横越,非█不可。”大约到了汉代才普遍使用筷子。《汉书·张良传》说:“请借前箸以筹之。”筷子,这种东西看来十分简单,但吃饭挟菜却十分方便,与西方民族用刀、叉吃饭,与阿拉伯民族用手抓饭形成完全不同的民族风习。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高度地评价过筷子,他说:

“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长,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而且不怕高热,不畏寒冷,真是高明极了。比较起来,西方人大概到十六、七世纪才发明刀叉,但刀叉这玩意儿哪能跟中国人的筷子相比呢?”

在世界各民族的餐具中,汉民族的筷子确实是别具风采的一枝独秀。

筷子不仅是汉民族的主要食具,而且还具有民俗意义。《儒林外史》写范进中举不久,丧母守孝,汤知县请他赴宴,摆的是镶银筷子,范进不肯入席;换成象牙筷子,他还是不肯就座。最后,汤知县愰然大悟,换上白竹筷子,范进才上座就餐,原来当时风俗,白筷子是“孝”的象征。在汉民族民间还流行这样一种风俗,女儿出嫁时,要在嫁妆中放置一把筷子,寓义“快生贵子”。可见,筷子也是汉民族文化的一种反映,难怪台湾一些学者撰文立论,建议推荐“筷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