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鲁迅读过的书
4546800000035

第35章 小说部(341种)(2)

[汉]刘向著。《四库全书总目》归入道家类。已佚,后人有辑本。鲁迅小说《出关》,说老子西出流沙,就出自于《史记·老子列传》裴《集解》引《列仙传》。

■《列异传》

传[三国魏]曹丕著,一说[三国魏]张华著。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小说《铸剑》也可能取材于此;另《搜神记》、《楚王铸剑记》也有相似记载。鲁迅认为该书出于魏晋间,未必一定为曹丕所撰。详见各条说解。《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冥报拾遗》

撰者不详。《太平广记》多引此书,卷三八二:“至第三重门,入见汤及刀山剑树。”《华盖集续编·厦门通行(二)》说:“我本来不大喜欢下地狱,因为不但是满眼只有刀山剑树,看得太单调,苦痛也怕很难当。现在可又有些怕上天堂了。四时皆春,一年到头请你看桃花,你想够多么乏味?即使那桃花有车轮般大,也只能在初上去的时候,暂时吃惊,决不会每天做一首‘桃之夭夭’的。”

■《冥祥记》

[南齐]王琰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书已佚,但在《法苑珠林》和《太平广记》中有保存,《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称其叙述“最委曲详尽”。

■《穆天子传》

晋人盗发魏襄王墓所得竹书。该书记叙了周穆王驾八骏西征的故事,其中见西王母的情节最为著名。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神话与传说》中提及此书。《花边文学“·……”

“□□□□”论补》也说:“‘□□’是国货,《穆天子传》上就有这玩意儿,先生教我说:是阙文。”该书鲁迅购自厦门,见《日记·1927/1/11》。

■《齐谐记》

[晋]东阳无疑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启颜录》

[隋]侯白撰。笑话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启颜录》今已佚,然《太平广记》引用甚多,盖上取子史之旧文,近记一己之言行,事多浮浅,又好以鄙言调谑人,诽谐太过,时复流于轻薄矣。其有唐世事者,后人所加也;古书中往往有之,在小说尤甚。”

侯白,即侯君素。参《旌异记》词条。

■《三异笔谈》

[清]许元仲著。《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许仲元,字小欧,由幕宾而致官,晚年著《三异笔谈》。该书与其他笔记小说不同,多叙官场、民间奇闻掌故,如《讼师》、《科场奇遇》、《柳役》、《苗俗》、《犍为冤妇》等,俱颇生动。

■《善谑集》

[宋]佚名撰。笑话集。书已佚,《说郛》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神录》

[晋]刘之遴(478-549)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刘之遴,字思贞,八岁能属文,十五举茂才对策。大学问家沈约、任昉见而异之。曾官至太常卿。性好古爱奇。侯景之乱,之遴避难还乡;湘东王绎嫉其才,密杀之。

■《神怪录》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两则,分别辑自于《书钞》136卷(《太平御览》引作《志怪》,文略不同),《蒙求》注引《神怪志》。

■《神异记》

[晋]王浮撰。《隋书·经籍志》和两唐《艺文志》均没有著录。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王浮,道士,西晋惠帝时洛阳人,为天师道祭酒(首领)。他依据东汉《太平经》中“老子入夷狄为浮屠”之说,撰《老子化胡经》一书。该书说老子西游化胡成佛,以佛陀为道教弟子。不久,《老子化胡经》流行于世,影响很大。

■《神异经》

传[汉]东方朔撰。但《中国小说史略》中已经辨明:该书乃后人伪托。鲁迅认为:“现存之所谓汉人小说,盖无一真出于汉人。”题东方朔著之小说有二,《神异经》外,尚有《十洲记》。二书均仿《山海经》,鲁迅略评曰:“《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十洲记》特浅薄……”

■《拾遗记》

[晋]王嘉(?-390)撰,[梁]萧绮录。前秦之时,此书散佚,萧绮为之删繁存实,合为1部,凡10卷。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说:“今书前九卷起庖牺迄东晋,末一卷则记昆仑等九仙山,与序所谓‘事讫西晋之末’者稍不同。其文笔颇靡丽,而事皆诞谩无实,萧绮之录亦附会,胡应麟(《笔丛》三十二)以为‘盖即绮撰而托之王嘉’者也。”这段话,基本上将本书的来龙去脉、文学价值说清楚了。《拾遗记》对研究我国神话传说、小说的萌芽和初期发展提供了文献资料依据。王嘉应为传统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之一。

■《述异记》

[晋]祖冲之(429-500)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另有《述异记》则题为南朝梁任昉撰。

祖冲之的主要成就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技术三个领域。此外祖冲之精通音律,擅长下棋。著述很多,但大多都已失传。

■《述异记》

[南朝梁]任昉撰。鲁迅多次提及此书,《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上)》中说:“现行之《述异记》二卷,称梁任昉撰者,则唐宋间人伪作,而袭祖冲之之书名也,故唐人书中皆未尝引。”另有《述异记》则题为晋祖冲之著。

■《水饰》

[隋]杜宝著。《隋书·经籍志》著录1卷。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也提及此书。鲁迅认为可以从这类遗文中考见晋隋间小说的影子。

■《搜神后记》

旧题[晋]陶渊明撰,或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辨证说:“中记桃花源事一条,全录本集所载诗序,惟增注‘渔人姓黄名道真’七字。又载干宝父婢事,亦全录《晋书》。剽掇之迹,显然可见。明沈士龙跋,谓潜卒於元嘉四年,而此有十四十六年两事。陶集多不称年号,以干支代之,而此书题永初、元嘉,其为伪托,固不待辨。然其书文词古雅,非唐以後人所能。《隋书·经籍志》著录,已称陶潜,则赝撰嫁名,其来已久。……知今所传刻犹古本矣。其中丁令威化鹤阿香雷车,唐、宋词人并递相援引,承用至今。题陶潜撰者固妄,要不可谓非六代遗书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该书未必陶潜所作,但也应该是六朝(按即六代)人所撰。此论然。

《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中说:“……其书今具存,亦记灵异变化之事如前记,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

■《搜神记》

[晋]干宝编撰。今本《搜神记》系后人辑录。鲁迅作小说《铸剑》可能取材于此。另《楚王铸剑记》、《列异传》

也有相似记载,详见各条。

《中国小说史略》第5篇,鲁迅论及作者说:“(干宝)性好阴阳术数,尝感于其父婢死而复生,及其兄气绝复苏,自言见天神事,乃撰《搜神记》二十卷。以‘发明神道之不诬’(自序中语)。”又引《新唐书·艺文志》说该书著录为“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祥异记》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2则,均辑自于《太平广记》。

■《小说》

[南朝梁]殷芸(471-529)著。《隋书·经籍志》著录10卷。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且介亭杂文二集·六朝小说和唐代传奇文有怎样的区别?》也提及此书。

■《笑林》

[汉]邯郸淳(约132-221)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说:“《笑林》今佚,遗文存二十余事,举非违,显纰缪,实《世说》之一体,亦后来诽谐文字之权舆也。”

邯郸淳,因著有《笑林》而著名,被称为“笑林始祖”。魏文帝时,邯郸淳为博士给事中,曾作《投壶赋》上奏文帝,讲述仁义礼仪和恩威相兼的君臣之道。邯郸淳还为曹娥写过一篇碑文,蔡邕赞为“绝妙好辞”。

■《笑林广记》

[明]冯梦龙编。《广笑府》13卷,清被禁;后来书坊改编为《笑林广记》12卷,署名游戏主人。鲁迅在《这个与那个》中提及此书。

■《谐铎》

[清]沈起凤(1741-?)著。笔记小说。仿《聊斋》之作。《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意过俳,文亦纤仄。”

沈起凤,举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乡试。后会试屡不第,乃放情词曲自娱。所作戏曲数十种,风行南北。妻张云,亦工诗文。

■《谐史》

[宋]沈征撰。笔记小说。书已佚,《说郛》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新齐谐》

[清]袁枚著。笔记小说。原名《子不语》。《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其文屏去雕饰,反近自然,然过于率意,亦多芜秽,自题‘戏编’,得其实矣。”

■《续冥祥记》

[南朝梁]王曼颍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续齐谐记》

[南朝梁]吴均(469-520)著。笔记小说。《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今本系从《太平广记》等书中钞录而成。鲁迅对此书评价较高:“均夙有诗名,文体清拔,好事者或模拟之,称‘吴均体’,故其小说,亦卓然可观,唐宋文人多引为典据。”

■《宣验记》

[晋]刘义庆撰。书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夜谭随录》

[清]和邦额(1736-?)著。《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颇借材他书(如《佟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谐》),不尽己出,词气亦失之粗暴,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异林》

[晋]陆氏撰。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

■《异闻记》

传[汉]陈(104-187)撰。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不信其为汉人著述,参《抱朴子》条说。

陈,字仲弓,少为县吏都亭刺佐。灵帝初,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后复坐党事免。陈因党锢之祸自请入囚,而免再抓别人。遇赦后,三公每缺必召之,陈不受而退隐故里。乡人有争讼,则求判正。众皆曰:“甘为刑罚所加,莫为陈君所短。”其是为传统道德所楷模的人物。

■《翼稗编》

[清]汤用中(约1801-?)著。笔记小说。类《阅微草堂笔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因果记》

刘泳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幽明录》

[晋]刘义庆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书已佚,《古小说钩沉》有辑录。

■《馀哀录》

未详,或为笔记小说。鲁迅表妹夫车耕南寄赠,见《日记(许寿裳抄本断片)·1922/3/6》。

■《语林》

[东晋]裴启著。书已佚,《古小说钩沉》有辑录。鲁迅作小说《铸剑》,说一位唤作宴之敖者的黑色人取了眉间尺的头颅,来王宫报仇,要国王“摆一个金鼎,注满清水,用兽炭煎熬”。这样可以做一个游戏:放下孩子的头,这头可以在鼎中歌舞。这里说的“兽炭”,典出《语林》,是东晋豪富之家将木炭屑掺和某种东西做成各种兽形的一种燃料。据说在火中燃烧时,“兽皆开口,向人赫然”。

《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中有分析:“汉末士流,已重品目,声名成毁,决于片言……裴启,撰汉魏以来迄于同时言语应对之可称者,谓之《语林》,时颇盛行,以记谢安语不实,为安所诋,书遂废。”谢安与裴启同时,但谢安名气很大。裴著为大人物轻鄙,所以士林无传。

裴启所撰《语林》,记汉魏两晋士族轶事言论,《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原书已佚,残篇今见于鲁迅所辑《古小说钩沉》。

■《冤魂志》

[北齐]颜之推撰。今本又称《还冤志》。《中国小说史略·六朝之鬼神志怪书(下)》中说:“释氏辅教之书,《隋志》著录九家,在子部及史部,今惟颜之推《冤魂志》存,引经史以证报应,已开混合儒释之端矣,而余则俱佚。”

■《杂事秘辛》

传[汉]无名氏著,或为[明]杨慎著。有明人辑本1卷。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中就认为该书为杨慎“替汉人做”。书记叙汉大将军梁冀妹妹被选入宫的经过,书前有明学者杨慎序。《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沈德符(《野获编》二十三)意谓即慎一时游戏之作也。”这是引用沈德符的意见否定了该书出于汉代的说法。鲁迅的科学逻辑让他不相信有传世的汉人小说。

■《杂鬼神志怪》

作者不详,当为晋隋间人物。《古小说钩沉》辑录故事20则,分别辑自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玉烛宝典》、《法苑珠林》、《北堂书钞》等。

■《赵飞燕传》

传[汉]伶玄子于撰。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今所见汉人小说》中说此书:“司马光尝取其‘祸水灭火’语入《通鉴》,殆以为真汉人作,然恐是唐宋人所为。”所谓“祸水灭火”,《资治通鉴》卷31载:赵飞燕赵合德姊妹被招入宫,“有宣帝时披香博士淖方成在帝后,唾曰:‘此祸水也,灭火必矣!’”传汉兴“以火德”,所以“灭火”就等于“灭汉”。《赵飞燕传》和《资治通鉴》,讲述的仍然是一个红颜祸水的故事。

■《甄异传》

[晋]戴祚著。已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有辑本。《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志神怪者十五家”之一。

戴祚,字延之,晋、宋间小说家。

■《征应集》

佚名著。《中国小说史略》说《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晋至隋时著作……等明因果者九家”之一。或为小乘佛教书。

■《志林》

[晋]虞喜撰。又作《志林新书》。有鲁迅辑本1卷40则,未印行。见《古籍序跋集·〈志林〉序》。

■《中朝故事》

[南唐]尉迟撰。《中国小说史略》等提及此书。

《四库全书总目》谓:“盖李氏有国时为史官,承命所作,李自以为出太宗之后,承唐统绪,故称长安为中朝也。”该书记有朝廷典章制度及君臣间事,又有神仙志怪、掌故、轶事、杂录等。其中以晚唐宣、懿、昭、哀四朝故事居多。

尉迟,约南唐初年前后在世。官给事中,预修国史。

传奇志怪话本类(88种)

■《补江总白猿传》

[唐]无名氏著。传说有南朝梁将征战至一地,其妻为溪洞白猿所掠,救回来后,有孕,生一子。后来梁将被杀,猿子为当时的尚书令江总收养。隋入唐后,该子有盛名,但是(《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貌类猕猴,忌者因此作传,云以补江总,是知假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入该篇。

■《草莽私乘》

[明]陶宗仪辑。传记。见《日记·癸丑/6/22》。参《元九宫词谱》条说。

汇辑人物总传:旧题陶宗仪编《草莽私乘》1卷,是书系录胡长孺、王恽、杨维桢等14人杂文20篇,皆记当时忠孝节义之士,原稿今存,王世贞有跋文。《四库总目提要》疑好事者伪托陶名。

■《长恨歌传》

[唐]陈鸿撰。又称《长恨传》。作者与白居易为好友,为《长恨歌》作传。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文(上)》中说:“杨妃故事,唐人本所乐道,然鲜有条贯秩然如此者,又得白居易做歌,故特为世间所知,清洪升撰《长生殿传奇》,即本此传及歌意也。”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入该篇,说:“陈鸿为文,则辞意慷慨,长于吊古,追怀往事,如不胜情”。

■《传奇》

[唐]裴撰。又称《裴传奇》。该书首先提出的“传奇”这个专有名词,以后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小说文体,且愈来愈富有生命力,深得世人喜爱。

《中国小说史略·唐之传奇集及杂俎》说:此书“盛述神仙怪谲之事,又多崇饰,以惑观者。为淮南节度副大使高骈从事,骈后失志,尤好神仙,卒以叛死,则此(书)或当时谀导之作,非由本怀”。又说:“聂隐娘胜妙手空空儿事即出此书(文见《广记》一百九十四),明人取以入伪作之段成式《剑侠传》,流传遂广,迄今犹为所谓文人者所乐道也。”鲁迅是从“知人论世”(《孟子·万章》)角度分析作者创作动机的。不了解作者之交游,就不会得出“或当时谀导之作,非由本怀”这个意见。

《中国小说史略》是鲁迅最重要的学术著作。鲁迅这部书治学之严谨,考辨之深入,涉略之广泛,品题之精允,后世所有类此著作,无出其右者。由本案可见,鲁迅作史略,先考其书其人,复考其所交游,复考所交游者身世结局,复考两者之关联,最后才谨慎地得出品题意见,而这个意见又谨慎地冠以“或”字,表示“可能”,并不确定为最后结论。意见之外,又简叙书之影响所及。如此,一部书,鲁迅往往仅用百千字,即将其来龙去脉、意义价值可以说清。后之续貂多无此功力,更鲜具这般慧眼。

裴,唐末静海军节度使高骈的从事。高骈好神仙之说,行为怪诞。裴于是著《聂隐娘》、《昆仑奴》等小说,收入《传奇》。

■《东城父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