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傅举有先生介绍说,最上面盖着三床绣花丝锦被,其中两床叫“乘(云)绣,”一床叫“长寿绣”,第四层是一床印花加彩绘的丝绸被子,第五层是叫“信期绣”的丝锦被子,第六层是一件“乘云绣”的强单衣,第七层是“信期绣”黄绢单衣,第八层是灰色的细麻布,第九层是“茱萸纹绣”的丝绸单衣,第十至十七层分别是“方期纹绣”、“信期绣”、“乘云绣”等多种高级丝绸袍子和丝绸单衣,第十八层是白色细麻布,第十九层是穿在身上的细麻布单衣,第二十层则是贴身的“信期绣”罗绮丝棉袍。尸体没有穿裤子。要把这20层重重包裹的高级丝绸脱下来,前前后后花去了一个星期,最后女尸才出现。
神秘的棺液
当盛装女尸的内棺被打开后,几乎所有的发掘者都对棺中那茶色的液体表示不可思议,当时除认为这些棺液可能会对女尸起到防腐作用外,对其来源感到神秘和难以捉摸。直到女尸出土的几年之后,研究者们对棺液的性能及来源问题依然争论不休。
从发掘的资料来看,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椁之中均有贮液,其分布特点是:椁室内贮液深约40厘米,内棺液深20厘米,奇怪的是椁室和内棺壁上均未见其他水线,而在外三层套棺之间,也均无液体贮留,并且棺壁亦未见渍水痕迹。内格的液深虽少于椁室的液深,但由于内棺居全部葬具的中心位置,故棺液的液面实际上高于椁液的液面。为什么在各层葬具之间只有椁室和内棺贮有液体,而在中间的几层棺中都没有贮存液体?这个奇怪的现象,需要从两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判断。
发掘人员通过肉眼看到的是,棺液呈棕黄色,微浑;而椁液基本无色,透明。两者的外观明显不同。借助仪器从无机分析的结果来看,棺液和椁液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椁液和基坑水的积水则比较近似。
至于棺液的来源问题,显然不能用椁室中水位升高而灌进棺里去解释的。这不仅因为在椁室的壁上找不到高于(内棺)棺液水面的渍水痕迹,而且在四层套棺之中,除内棺以外,其余外面的几层棺并无积液。另外,从内棺的制造和棺盖胶封的严密程度来看,也几乎没有棺外的水直接流进内棺的可能性。或许正因为这个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不少的医务人员及各学科专家才认为棺液是一种液态防腐剂,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棺内的。因为从马王堆一号汉墓用白膏泥构筑的密闭墓室和髹漆的棺具来看,不易为水渗透。从外面的第二层棺(即黑地漆绘棺)至内棺之间,都留有一些空隙,而这些地方均无水存在。事实上,内棺髹漆较厚,封闭严密,水是渗不进去的。特别是过去所见到过的“火洞子”墓内均无水,如果不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了防腐溶液,则难于解释为什么只在内棺中贮有液体而外面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奇异现象,也难于解释尸体保存的完好程度。
棺液分析和微生物学试验表明,棺液中所含的有机酸是棺液具有微弱抑菌杀菌作用的重要因素。其来源可以从尸体本身的脂肪蛋白质及殓装蚕丝蛋白的分解作出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棺液是封棺前就注入棺内的液态防腐剂。
棺液既然不是一种液态防腐剂,那么棺液的水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以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来源是:第一,从尸体内部释放出来。据医学上的记载,成人身体所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70%,人死后,在组织的自溶、腐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和体液外渗必然会释放出一部分水分,即所谓“尸解水”。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在死时的体重无记录可查,故不能从体重直接算出当时其体内所含的水量。但从解剖前尚保留有34.3千克的体重来看,可以推测从尸体本身释出的水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总量为80升的棺液,其中应包含有“尸解水”,但不能全部来自尸体,还应有其他来源。第二,是墓室内潮湿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经棺壁进入棺内,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经千百年长时间的积聚,才达到了现在80升的总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作了如下解释:水蒸气为什么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水分子能否透过棺壁?墓室内的水蒸气是哪里来的?这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他们严格的分析和研究后得出:
(1)当空气里的水蒸气同可潮解的固体物质开始接触并在它的表面生成少量溶液时,这种初生成的溶液,含有很深的溶质,故其水蒸气压便小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继续凝结于这些溶液之中并使固体物质进一步溶解。只有当溶液的浓度减少至一定程度,并使它的水蒸气压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相等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棺液形成的原理基本上也是这样。当“尸解水”在棺内开始产生时,也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且浓度比较高的溶液,即相同于潮解过程中开始形成的溶液那样。如果棺外空间中的水蒸气(即气相水分子)在透过棺壁使棺内空间保持较高的湿度时,则棺内空间中的水蒸气就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而成为棺液,并使棺液的溶量不断增加。可以设想,在棺液的溶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棺内各种有机、无机溶质还可能继续溶解进去。因此,只要棺外水蒸气能不断进入棺内,则棺内水蒸气就可以不断地凝结于棺液。
(2)尽管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具有四层套棺,但在探讨水蒸气能否透过棺壁时,可以当做一层棺壁来看待,因为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
从出土的情况看棺壁的基本结构是三层,即内外两面各为一层漆膜,中间层为木质。在潮湿的条件下,木质能吸水这是人所共知的。棺壁能否为水蒸气透过,关键一点是漆膜能否吸水和能否透过水分子。而棺具上髹的漆,无疑是来自漆树的天然漆。这天然漆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化学上分析,由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薄膜,其分子之间总有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正好成为水分子渗透的通道。
棺外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为什么能不断地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空间呢?这主要是由棺外与棺内的空间中水蒸气分压之差造成的。在棺外空间保持较高湿度的条件下,由于棺内存在着凝结水蒸气的“尸解水”(或较浓的棺液),则棺内空问的水蒸气分压总是小于棺外空间(墓室内)的水蒸气分压,故气相水分子在运动中从棺外进入棺内的总比从棺内到棺外的为多。
棺外水蒸气除了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的途径外,还不能排除直接通过棺具的缝隙进入棺内的可能性。诚然,那些质量很好、榫合严密的棺具,在当初可能是密闭性能很好或可称为“不漏气”的。但在埋入地下经过相当长时间以后,因棺木吸收水分引起棺盖和棺壁各部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膨胀,因而在接缝处再产生缝隙(特别是在盖口处产生缝隙)也是可能的。只要一旦有了小缝隙,棺外的水蒸气进入棺内并凝结成棺液的过程,就会大大地加速。想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内棺也不是铁板一块,产生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缝隙是正常的。
根据棺液是由墓室内水蒸气透过棺壁凝结于“尸解水”而形成的这一设想,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内棺中积有棺液,而在外面的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现象。这是因为外面几层棺中不存在“尸解水”那样可以凝结水蒸气的溶液,所以外层棺中只有较高的湿度而没有液态水的积聚。
(3)如前所述,一号汉墓的墓室,是用一定厚度的白马王堆汉墓出土绵袍膏泥筑成的,它具有不透气的密闭性能,并能阻挡地下水流进墓室。但是,据测定,白膏泥本身的含水量就达10~20%。因此,只要墓室里存在有吸水物质或存有空间,白膏泥中所含的水分子就可以向墓室内蒸发并为吸水物质(如木炭层)所吸收,而墓室外土壤中的水分就可以渗入白膏泥层,来补充白膏泥中失去的水分。当木炭层吸收水分子到达一定程度时,墓室内的湿度就会逐渐增加,以后的湿度必然越来越大。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炭经湖南省博物馆干燥处理后,失重达38%,这也可间接说明墓室里的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雨水季节,当土壤中含水量高于白膏泥所含的水分时,水分子往墓室内的移动就会加快,因此可以断定,墓室里的水蒸气,主要是来自周围土壤中的水分。
至于棺液对尸体是否真的有防腐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试验未见细菌和真菌生长:尸体胸、腹腔中抽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也是阴性;抑菌、杀菌试验表明,棺液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或者说,棺液的防腐性能不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棺液是埋葬后墓室内的水蒸气渗入棺内凝结于“尸解水”经长时间积聚而成的,不是封棺前就注入的。因此,棺液无助于抑制尸体的早期自溶、腐败。但当棺液逐渐积聚到能够浸湿尸体时,对尸体的长期保存就开始产生作用了。特别对于形成一种全身润泽,软组织有弹性,部分关节稍可活动,骨骼脱钙,外形完整,内脏俱在,保存完好的特殊类型的尸体,更有其特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棺液只能在密闭的墓室和密闭的棺具这一基本条件下才能长期起作用,倘若棺木一旦腐朽,棺液必随之流失,自然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T型帛画再现谜题
在马王堆1号和3号汉墓的内棺,分别覆盖着一幅“T”形帛画,内容也大致相似,尤以1号墓的引人注目。在棕色的绢地上,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成神话传说及人物等栩栩如生的图像,为我国考古发现中罕见的艺术杰作。并且其线条流畅、绘画精巧、内容丰富、充满想像。一出土便被列为世界上最贵重的艺术珍品之
首届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8月末在长沙举行。作为会议东道主之一的湖南省博物馆特地为与会专家学者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节目:让大家观赏“r形帛画等一批平日不展出的真品,仅仅半天时间,半天之后即送回仓库密藏。观赏时,有军人在远远的地方持枪站立,警惕地守卫着这批真品。
帛画全貌
帛画全长205厘米,上宽下窄,顶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习惯将其内容分成代表天上的上部,代表人间的中部以及代表地下的下部。但是,具体的解释,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已发表的专题研究论文超过40篇。
关于帛画的名称,有“T”形帛画、画幡、铬旌、非衣、嵌旌、怃等6种叫法之争。关于其内容的解释,分歧最大,总体内容的解释有8种之多,具体形象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这也正是需进一步破译的。
帛画匕部内容
帛画顶部的正中为人首蛇身像,人首披长发,发的末端搭在蛇身上,上半身穿着蓝色衣,足以下为红色的蛇身,环绕蟠。右上方有大形的红色太阳,中有金鸟(有人说这是祖先关于太阳黑子最早的形象化记载,连美国大文学家海尔也认为这比西方早约2000年),太阳下面为扶桑树,树叶问有8个小形的红色太阳,并有一龙飞舞其间。左上方为新月形,月上载有蟾蜍和月兔,月下有一女乘云飞腾(似属嫦娥奔月)。
帛画中部内容
帛画中部,占1/2画面,由龙、禽、人物等图像构成比较特殊的轮廊,构图诡奇,繁缛生动。最上边由花纹、鸟纹构成三角形的华盖,其下的鸟在飞翔,两侧由双龙交蟠于壁中,壁下系彩羽并悬一磬,彩羽上还立有两只相对的人首乌身像。一老年妇女(专家证实确为墓主人的遗像)在拄杖缓行,后有3个侍女随从,前有二人跪迎,并捧进盛食品的案,案上置有鼎、壶和重叠的耳环等。
帛画下部内容
帛画下部所占部位极少,正中一力士手托代表大地的白色扁平物,力士脚下横跨一条大蛇,两侧各绘一巨龟,口衔云气纹,背上立一枭。下部的两侧,画有回首相对的两兽。
关于“T”形帛画的象征的争论还会持续很长一个时期。
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周士一老先生曾去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研究所工作两年,为李约瑟博士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周易》。1990年8月,周老先生应邀去英国剑桥庆祝李约瑟博士90寿辰,他带去的礼品是他的一位青年朋友古敏工笔临摹的“T”形帛画分解图。
周士一将15幅“T”形帛画的分解图一一展开,并运用中国古代天文数学进行说明。
如今,这15幅“T”形帛画的分解图已经永远地保存在世界上最美的小河——剑河边上的李约瑟研究所。那里没有都市的尘嚣,有的只是田园的静谧。
国之瑰宝——素纱禅衣
在引人注目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素纱禅衣是一件令人惊叹的稀世珍品。它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其重量包括厚实的领和袖口锦边在内,还不到现在的一两,只有49克。禅衣薄如蝉翼,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制作工艺最精和最轻薄的一件丝绸衣服。
纱,是丝织物中一种单色、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织物。在我国古代,称方孔丝织物日“纱”,纱的经丝和纬线纤细,交织成的孔眼较大,其透光面积一般在75%左右,而且孔眼均匀,布满整个织物表面。再由于纱织物质地轻柔透亮,故在我国古代的诗中,就有“轻纱薄如空”的描述。方孔平纹织物,何以称之纱?一是与丝织物的生产分不开,因为古代丝织物的出现,首先是生产上筛网的需要,由于这种织物的孔眼,只能通过小小的沙粒,故名这种织物为纱(沙)。二是纱织物的经密和纬密都比绢、缣稀少,故纱字形声由“系”和“少”组成。纱织物是我国战国秦汉时期的高级丝织品种之一,又因纱织物轻柔透亮,它就成了秦汉时期做夏服和内衣的一种非常流行的织物。据《中草古今注》记载:“纱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相传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战于荥阳,刘邦归帐,汗透中衣,遂改名为汗衫。因此,在我国使用丝织物作纱衫,在西汉初期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汗纱的使用,在我国至少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素纱禅衣,据丝织物研究专家鉴定,素纱的织物密度稀疏,经密为58根/厘米,纬密为40根/厘米,每平方米的织物重15克,经纬丝的直径很细,经纬丝的投影宽为0.08毫米,蚕丝的纤度极细,单根丝为10.2~10.3旦,这样微细的蚕丝,不仅和近现代缫出最精细的蚕丝十分相当,和现代轻柔透明的乔其纱织物也无两样。这充分体现了织造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才能。
地下图书馆
考古学家们在打开马王堆三号墓后,谁也没有想到,利苍儿子的墓穴竟然如一个壮观的图书馆。在一个漆盒里,他们发现了排列整齐的20多种、12万多字的帛书,还有部分简册。被中外学者们誉为“一个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随葬器物中具有特殊价值的随葬品”,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引起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