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人类起源之谜
45532400000004

第4章 人类起源探秘(3)

于是有人推测,地球诞生至今的45亿年历史中,曾数度诞生过生命。主要经历了五次大灭绝,第一次在5亿年前,第二次在3.5亿年前,第三次在2.3亿年前,第四次在1.8亿年前,灭后生,生后灭,周而复始,最后一次发生在6500万年之前。也有人根据考古发现的20亿年前的核反应堆推断,可能20亿年前地球上存在过高级文明生物,但不幸毁灭于一场核大战或特大的自然灾害。总之,当太阳系运转到宇宙空间某个特定位置时,地球上会周期性地出现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如地球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地球磁场的周期性消失等,前一届高度文明便会遭到灭绝,随后又会导致高级智慧生物的周期性起源和进化。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便是一个例证。

有趣的是,最近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盖·福克鲁曼博士等人根据阿波罗计划所掌握的小天体撞击月球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小天体撞击地球图样的研究,证实了上述观点的可靠性。研究认为,约35亿~45亿年前,地球上曾数度有过生命,但由于发生过几次大小行星和陨石与地面相撞(至少有两次直径为800公里的小行星与形成10亿年时的初期地球相撞)。除如此大规模的撞击外,还时常发生中等规模的撞击。这些撞击都可能使地热上升,海水蒸发,地表面熔化,生命消失,数亿年后生命才得以再生。只有那些生活在深海海底的生命体才能生存下来。目前在深海海底发现的生物,也许是地球无数生命的祖先。

所以在我们这一代文明形成之前,地球上就很可能存在过若干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

因为我们知道,地球上的万物、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有规律运转、发展、更换交替进行着,它们都有自己的周期性。寓生于死,由死而生,由生而死,大自然就是处于这样的进化、演变之中。

当地球上的各种条件适应人类生长时,他们就会大量繁殖、发展;当条件不适应人类了,他们就会在地球上灭绝或外迁。

假设,地球上的人类人口在爆炸,整个生态失去了平衡,各种资源枯竭,或是各国都在进行军事扩张,大量制造、贮备核武器,有那么一天,某个战争疯子发动战争,引爆这些核武器,地球就会成为人类的墓场。几百万或几千万年之后,地球再次适应人类生存时,他们也许又开始从新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直向进步的社会发展。

人类无性繁殖之谜

几乎世界所有民族的史前文化在解释人类的起源时,都说是神创造了人,那么,就有了一个纯技术的问题:人是可以被制造的吗?

创造与发明是现代人的拿手好戏,从60万年以前,那个想吃果子的原始人制造第一块石器开始,人类就步上了制造业的道路,这种方式使我们培育出了一代物质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制造的本领越来越高,我们不但可以制造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像一张床,一部电话,一台机器,一辆汽车等,我们还可以在生命的基础上再造新的生命。

前不久,美国的研究者莫尼卡·博诺其与罗·卡诺成功地从一只被包裹在琥珀中的蜜蜂身上使4000万年左右的细菌复活。1994年,北京大学的生物研究者们从尚未完全石化的恐龙蛋化石中分离出了6000万年以前的恐龙基因片断,使人们真正看到了恐龙复活的希望。

我们不知道高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是喜还是忧,也不知道随意改变自然规律是好还是坏。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每一种生物都有维护自己遗传基因,以本来面目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权力,更有权力拒绝进入人类的实验室。但这个世界从它产生以来就不是公平的。

现在遗传工程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可怕的地步,有人不但要干涉植物和动物的生命过程,而且已经在打人的主意。前苏联的科学家将一个人的受精卵,移入一只母猩猩的子宫内,让猩猩代人育儿,9个月以后,这只母猩猩顺利产下了一个人类婴儿,体重3600克。1987年,有报道说,新加坡遗传工程专家正在进行让母牛或母羊替人类怀胎的试验。据意大利佛罗伦萨遗传学教授查利里博士说,有一些人正在做另一项实验:将人类的精子与黑猩猩的卵子结合,然后培育出一种非猿非人的东西。他说:“进行这样的试验,从技术上来说是毫无困难的。”试想这个胎儿一旦出生,必定是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难怪有些国家,甚至联合国都要下令限制遗传学的某些发展。他们担心什么呢?大约是担心有一天,突然从遗传工程实验室里跑出一个比人还聪明,比猴子还敏捷,比大象还力大,比狼还凶残,既能在陆地上行走如飞,也能在水中自由来去,更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舞的怪物,这绝不是吓唬人。

既然植物和动物可以被制造,那么人是否也可以被制造呢?

虽然有许多生物学家站在维护人类尊严的立场上否定制造人的可能,但从纯技术的角度来看,人也是可以被制造的。

如果以是否可以造人来衡量传说里的神,那么,人类马上就要成为神了。可要知道,人类的文明史不超过6000年,而在广大的宇宙之中,比我们历史长的生命是否存在呢?按道理他们是存在的,比如,现在天空中飞行的UFO的制造者,他们能穿行于漫长的宇宙星空,表现出目前我们尚无法企及的技术,那么,像制造我们人这种生物技术,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玩一样简单。

如果按我们对神话的解释,即我们先民崇拜的神就是来自于宇宙的高级生命,那么神话中造人的记载恐怕就不再是神话,而是某种真实的记录。请按照我们的这个思路假设一下:

数万年前,地球正像神话中最早描绘的那样,是一个没有人类但勃勃生机的蓝色星球,陆地上长满了各种植物,丛林里自由自在生存着各种动物,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枝头鸣叫;海洋生物在大海中嬉游,猿猴类灵长目动物安然自得地生儿育女。突然,来自某个宇宙空间的高级生命,驾着他们的宇宙飞船降落到这个有趣的行星上,出于某种目的,他们采用先进的遗传基因科学,从猿猴、狼及海洋生物身上提取出遗传基因,将这些基因进行分离、剪切、组合、拼接后创造出一个既具有海洋生物特点,又具有陆地生物特点的新物种,那便是人类。

在世界造人的神话里,还普遍存在无性生殖的思想。所谓无性生殖就是单性生殖,即精子和卵子不结合的生殖。

1902年,奥地利的生物学家哈布兰特曾预言:人类终究会有一天成功地实现无性生殖。二十世纪60年代,英国牛津大学的生物学家高登,成功地实现了非洲青蛙的无性生殖。据最近的有关报道,人体无性生殖的技术已经突破,从技术上讲,目前复制一个人已不再是幻想。美国就有一位大富翁要求“复制”一个自我,以补偿幼年的不幸。

1994年1月3日,美国《时代》周刊公布了刚刚评出的“1993年科学之最”项目,其中“克隆人胚胎”一项震惊了全世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霍尔博士与斯蒂尔曼教授合作共同研究人类遗传技术,他们在实验室里利用17个人类显微胚胎进行“克隆化”(即无性繁殖)实验,总共复制出48个新的人类胚胎。做父母的可以要求将这些胚胎冷藏起来,一旦他们的孩子发生不测。马上可以得到一个相貌、智力、性格等方面分毫不差的复制人。当1993年10月,美国《纽约时报》首次报道这一研究时,整个世界为之一震,法国总统密特朗看完这则报道后声称对此“颇感惊诧”。据《时代》周刊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人反对类似的科学实验。

同样,复制人的技术现正引起科学界的极大争议,它涉及人类道德及有关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不少科学家认为,复制人体技术不利于人类总进化。诺贝尔奖得主、遗传学家列德·波克也指出,人类的无性生殖技术不仅可能,而且会“将人类驱逐到进化道路上的混乱边沿”。

所有的学术性争议留给科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律学家去解决,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无性生殖这一高科技思想怎么会出现在上古神话当中?如果我们将无性生殖这类神话,与女娲和伏羲用高科技造人的传说联系起来,不难发现神话内在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它们反映了同一个内藏着的主题:神用高科技创造了人,无性生殖的遗传学成果只是造人过程当中的一个细节而已。因此,我们认为,上古神话中无性生殖的思想来自于人类被创造的记忆。

人类的未来之谜

人口的增加,资源的消耗,能源的不足,污染的蔓延,这一切使得我们这个星球显得太狭小、太拥挤了。展望未来,人类的衣、食、住、行将越来越困难。到下一世纪,人类就将面临这样一项震撼宇宙的伟大任务:扩大人类活动的舞台,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个新世界的目标是改造太阳系,建立太阳城。太阳系的确需要改造,因为它的能量分布太不合理了:有生命而需要能量的地球,仅仅获得太阳能量的五千亿分之一,太阳的其余能量都白白弥散到茫茫太空中。一方面是节衣缩食,另一方面却在惊人地浪费,人类显然有权提出“均富济贫”的口号,为自己,也为生命争得更舒适的空间。

这是一场革命:重新组构太阳系,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这个胆大包天的思想也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1893年,俄罗斯航空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在他的《地球与天空的“梦想”》一书中提到过这个思想。英国物理学家怕那尔发展了这个思想。1929年他预测说,将来,大多数人可能会居住在空中的天体上。

今天,空间科学家已为此勾画出三种独具匠心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未来的世界比地球大100万倍。建筑这样一个新世界,材料从何而来?科学家们想到了木星,这个罗马神话中的主神朱庇特、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将成为新世界的矿山。

让我们逐一浏览一下这些方案,或许能把我们的思路拓宽。

第一个方案:迪森球。这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迪森提出的方案。未来的人类世界是半径1亿5千万公里的中空球体,将太阳囊括在其中。这样一来,太阳辐射能可以说是点滴不漏了;在中空球的内球面上用绿色植物或光电池把太阳能截留住。迪森球的外表面积是地球的10亿倍。人类就居住在球内,这里有地球、类地球、小行星,或人造行星。也有成千上万个形形色色的生命点。这一切都得靠木星解囊相助。迪森的取料设想是用离心力把木星拉散架。木星是个气态行星,自转一周的时间为10小时。在木星周围修建一个硕大无朋的金属网,用太阳能发电的能力使网带电,从而产生电冲击力,此冲击力便可逐渐加速木星的自转速度,到最终离心力将其解体。取自木星的材料即可用于建造迪森球球壳和人造行星及形形色色的生命点。这样庞大的世界可供几万亿人居住得舒舒服服。

这个规划与其说是实践性的,勿宁说是可行性的。因为有的科学家认为,这个设想也许需4万年才能实现。然而也有一些科学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只要在下一世纪人类能研制出一种核弹而把木星炸毁,改造世界的工程便可开始。有人甚至说,迪森球工程业已破土,据说就是人造卫星、星际探测船已经上天,第一个空间站也表明人类的设计比大自然的创造更高效。

第二方案:环形世界。这是一个像水平转动着的无辐条车轮一样的环形世界;太阳位于轮壳中央,球半径也是1亿5千万公里,环的厚度不到1公里,转速达每秒1200公里。为了防止大气逃逸,可能需在环边建筑一道高达1600公里高的山脉或墙壁。为了模拟生命已习惯了的白天与黑夜的周期交替,在靠近太阳的周围将另建一道环,环上交替地出现透光带和不透光带,这样在外环上投下阴影的区域便是黑夜了。人类在这方面还可以玩点新花样,比如改变阴影带的大小即可随心所欲地创造出白天长短;改变环相对太阳的倾角,又可创造出各种季节变化。这个方案比起第一个方案来的优点是用料较省,因而不用过多地麻烦朱庇特。此外,迪森球内可能没有重力,需创造出模拟重力,而环形世界由于环的自旋则不需模拟重力,尽管这个世界中的重力是指向环外的。

第三个方案:阿尔德森盘。这是美国喷气推进器试验室的D·阿尔德森构思的方案。盘形世界的外观就像是个留声机唱片,太阳位于其中心,重力垂直于盘的表面(除开盘边之外)。盘的内缘处也需修筑一道1600公里高的墙,以防太阳把新世界的大气吸走。

今天看来,这些方案太像是神话。说真的,构思这类方案的人都是未来学家。问题是,人类是否真的需要扩大自己的世界?还要看怎么说了。当今世界人口增长率为3%,每35年即翻一番,若能将增长率控制到1%,翻番的时间将延到69年,按现在燃料消耗率计算,地球上的化石燃料尚可维持100年。从这个角度看,上述方案就不是天方夜谭。

也许人类将来能够用巨大的激光炮把太阳改造成可控的超新星,让太阳内部的核反应加速,为地球收获更多的能量。也许人类有更宏伟的进展,创造出一个超球体世界,将银河系的中心包容起来。

也许会有人说,提出这样的人类未来图画,与其说是美好,倒不如说是恐怖,其实,这仅仅是假想而已。

地球会被淹没吗

在著名的中国古代文献《淮南子》中,记述过古代的一个重要天文现象:“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它告诉我们,我们所在的地球在历史上一度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故。事后幸存下来的地球人那时发现,夜晚许多星辰同平时正常情况相比较,向西北方向发生了移位,感觉就像天空朝西北方向倒下去一样;而在相反的东南方向地平线上也出现了许多平常见不到的新星,就如同是东南方的大地陷下去了一般。

拨开语言的历史隔膜,我们能够感觉到这是典型的地轴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偏移的现象。在本书《地球南北磁极互换之谜》一文中,我们曾经谈到地球磁场不是永恒不变的,整个地磁场曾经发生过颠倒,南磁极与北磁极曾经对换过位置。这种现象被科学家们称为“磁极倒转”。在地球的生命史中,磁极倒转现象曾经多次发生,仅在近450万年里,就可以分出四个极性不同的时期。纵然是在同一个时期里,地磁场方向也发生过一些历时较短的极性变化。地球磁场的这种极性变化,同样存在于更古老的年代里。从大约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期,到约5.4亿前的中寒武世,是反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从中寒武世到约3.8亿年前的中泥盆世,是正向磁性为主的时期;中泥盆世到约0.7亿年前的白垩纪末,又是以正向极性为主;白垩纪末至今,则是以反向极性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