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科学伴你行-地球之苦
45628300000044

第44章 生命之源的新曙光

我国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总体目标是: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约用水,以缓解目前存在的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危机,使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和水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在维护水资源的水文、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自然功能,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使得经济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同步发展。

到2000年,基本解决饮用水源污染和风景区水域污染,使大部分城市供水水源的主要江河湖库达到国家规定的功能标准。城市饮用水的地下水源基本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农村饮用水逐步集中供水,同时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防止水生态系统的继续恶化。2000年以后,逐步实现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在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方面,2000年前,合理开发可供利用的地下水源地,采用管理和补给技术,控制地下水严重超量开采区的地下水污染的蔓延,逐步做到采补平衡。健全法制,把地下水资源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实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

在城市生活和工业可持续用水方面,到2000年,重点解决108个重点缺水城市的供水不足问题,城市自来水普及率达95%,另一方面,将通过保护水源和水环境措施,基本扭转当前水资源质量退化与枯竭的趋势。2000年以后,随着大型调水工程和水源工程的建设完成,基本解决所有城市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并且使这些城市环境达到持续、良性利用。

在水环境污染控制和污水资源化方面,到2000年,全国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普遍划定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二级水质达标率大于80%,地下水水源达标率大于75%,全国主要水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2000年前采取污染排放物总量控制办法,使长江、淮河、黄河、珠江、松花江、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大江大湖水环境达到地面水二级标准;其中,重点治理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这“三河”与“三湖”,使水质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2010年饮用水源水质全部达标。到2000年,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平均达到处理量的10%;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50%,缺水城市和地区以及中小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0%~40%。

2000年的全国灌溉面积将由目前的4867万公顷扩大到5333万公顷,农业年缺水量将由目前300亿立方米增加到400~600亿立方米,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一大批以中小型工程为主的蓄、引、提水工程,增加农业年供水能力300~500亿立方米,同时大力开展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如低压管道灌水、喷灌、滴灌、微灌技术的推广,以及平整土地,提高渠系利用率等措施,在保证5333万公顷灌溉的前提下,每年节约农业灌溉用水量80~10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