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孩子一生的42个探险故事
45666900000016

第16章

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8.13米,耸直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的群峰之间,山势雄伟。天气晴朗时,在离山峰20千米的地方,也能望见它那巍然挺拔的雄姿。

这个世界最高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中段、中国西藏自治区和邻国尼泊尔的边界上。喜马拉雅山脉全长2400多千米,横贯在青藏高原南部边缘,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平均高度近海拔6000米,高峰林立。珠峰是山峰中的老大。珠穆朗玛峰像一座巨型的宝塔,到处是悬崖陡壁。因为地势高,因此氧气稀薄,天气多变,常常刮暴风、下大雪。积雪成冰,终年不化,晶莹绚丽。厚厚的冰沿着山坡缓缓地流动,形成冰川。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川分布广泛,仅仅在北坡中国境内就有200多条,面积有700多平方千米。由于珠穆朗玛峰地区纬度低,阳光强烈,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冰面不规则地融化,出现了许多奇丽的景观。冰蘑菇,它是大百块被细细的冰柱支撑着形成的,有的可高达5米。连接着两个陡坎的巨大冰块叫做冰侨,它好像一条晶莹的纽带。陡峭直立的巨大冰块叫做冰墙,好像一面屏风,阻挡着人们前进的道路。最奇异的要算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了。像宝塔一样高耸鸵冰块就叫做冰塔,而众多冰塔聚集在一起好像森林就叫做冰培林。珠穆朗玛峰北坡绒布冰川上,有5.5千米长的冰塔林带。乳白色的冰塔拔地而起,一座连一座,高达几十米。有的像威严的金字塔;有的像肃穆的古刹钟楼;有的像锋利的宝剑,亘刺蓝天;有的像温顺的长颈鹿在安详漫步,个个晶莹夺目。进入冰塔林就像进入仙境一般。

珠穆朗玛峰雄姿珠穆朗玛峰并不是自古就雄踞地球之巅的。从珠穆朗玛峰顶采回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这里过去曾经是在海平面以下,只是近200万年才逐渐露出海面,并且不断升高,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科学家还发现,珠穆朗玛峰今天仍在继续缓慢升高。

欧洲的“脊梁”——阿尔卑斯山

阿尔卑斯山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之一,山势非常雄伟,许多山峰终年被积雪覆盖着。它西起法国的地中海沿岸,经过意大利的北部,瑞士、德国的南部,向东到奥地利,像一条巨蛇绵延1200千米,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主峰在法国和意大利之间,叫做勃朗峰,海拔4800多米。阿尔卑斯山由于山脉绵长,又相当高峻,尽管与亚洲的喜马拉雅山相比要逊色得多,但是,在平均海拔只有300米的欧洲大陆,它却显得特别挺拔,所以,人们称它为欧洲的“脊梁”。

阿尔卑斯山大约在4000万年前才开始从海洋变成陆地,并逐渐抬升成为高大的山脉。近200万年以来,阿尔卑斯山曾几次被厚厚的冰层覆盖,直到现在还有1200多条冰川。由于冰川的侵蚀,形成了突兀的峭壁和尖锐的山峰。阿尔卑斯山区还有许许多多的湖泊,它们是由于冰川把山体侵蚀成洼地而后积水形成的湖泊,叫做冰蚀湖。例如,瑞士境内的日内瓦湖、苏黎世湖等在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冰蚀湖。

阿尔卑斯山区每年的降水量很多,一般都有1200毫米-2000毫米,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区全年降水量有2500毫米。欧洲的莱茵河、多瑙河等许多重要的河流都发源于这里。这些着名的河流哺育了欧洲的文化,曾经让无数的文学家、作曲家和诗人倾倒。根据莱茵河中有宝藏的民间传说,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出歌剧《尼泊龙根的指环》;由于多瑙河的秀丽,引发了奥地利音乐大师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激情,写出了《蓝色多瑙河》这首不朽的世界名曲。

险峰陡崖“西岳”华山

在中国的名山中,泰山、华山、嵩山、衡山和恒山一起被称为“五岳”。华山被称为“西岳”,也叫做太华山。它位于中国陕西省的华阴县南。它的北边是咆哮的黄河和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南边背靠绵延起伏的秦岭。它的主峰就像一块巨石,直刺蓝天,四面陡立,好像刀劈一样笔亘,以陡峻和雄险而闻名,历来有“华山天下雄”的说法。中国古代的着名地理着作《山海经》上说,太华之山,高五千仞(一仞约等于2.3米),削成四方,远望若华状,故名华山。(古代花、华意义相通;这两句话说出华山几座山峰分布如花蕊的形态。)有人说,华山的名字起于山顶上的莲花池。不管怎样说,华山的名字和它的高峻有密切的关系。华山有五座山峰,分别是东面朝阳峰,南面落雁峰,西面莲花峰,北面五云峰,中间玉女峰,这五座山峰的海拔高度都在2000米以上。

华山是典型的由于花岗岩被侵蚀而形成的山,是经过漫长的地壳变动形成的。大约在距离现在1.4亿年到0.7亿年前的时代(在地质历史上叫做白垩纪),华山所在的秦岭地区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华山就是地壳运动形成的一个巨大岩体:东西面积约150平方千米。后来,华山北面的渭河谷地不断陷落,山地不断抬升。它周围的山地是由片岩组成的,抵抗侵蚀的能力没有花岗岩大,经过千百万年,较松软的片岩被侵蚀掉,留下坚硬的花岗岩高高耸立在山地之上。

由于华山地势陡峻,难以攀登,想要上山只有沿着切割华山的瀑流沟谷——华山峪攀登,别的地方都行不通。这条小路上下几乎垂直,民间有“自古华山十条路”的说法。战国时,秦昭王曾经下令;架设钩梯攀登华山。但是,直到唐代和宋代,华山还没有真正的登山道路,就连历代的帝王也无法上山举行封禅活动,只能改在山脚下的西岳庙举行。到了明代和清代时,沿着华山峪,架起了铁索,修筑了山路。

民间传说唐代的着名文学家韩愈,曾经历尽千辛万苦,登上了华山的苍龙岭,当他回头看到那光滑无依的陡峻山脊和岭下的万丈深渊时,顿时心里害怕,两腿发软,发狂痛哭。他认为再也不可能安全下山了,随手写了遗书投到崖下,然后就再也不肯挪动一步。后来是别人用酒把他灌醉,再把他的眼睛蒙上,方把他弄到山下。现在苍龙岭逸神岩上,还刻着“韩愈投书处”几个大字,成为华山的一大趣谈和古迹轶事。

五大连池火山群

火山是一种剧烈的地球外壳的变动。它是由地球内部炙热的岸岩浆,从地球外壳的比较脆弱的部分喷出地表而形成的。火山爆发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每当火山爆发时,烟雾直向高空腾起,再向四周弥散开来,遮满了天空,连太阳也显得黯然无光。地球上的火山数量很多,近400年来喷发过的火山不少于500座。火山可以分为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等三种类型。活火山就是有历史记载以来经常或者周期性喷发的火山;在有历史记载以来曾经喷发过,以后虽然长期没有喷发,但是有迹象说明和能重新喷发的火山叫做休眠火山;而没有迹象说明可能重新喷发的火山就叫做死火山。

中国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是休眠火山。它最早在70万年前喷发过,最后一次喷发是在1719年~1721年间,此后至今200多年它一直在“睡觉”。五大连池火山是一个火山群,有14座火山,面积有600平方千米。在火山群中央的大黑三上了望,可以看到14座火山坐落在一片平原上,好像海洋中的14座岛屿。14座火山形态各的;海拔高度在210米-230米的山峰形成于20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而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则是100万年以来逐步形成的。

为什么漓江沿岸喀斯特地貌特别发达?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这里广泛地分布着厚度大、纯度高的石灰岩,为这种地貌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二是这里温度高,雨量大,为喀斯特地貌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科学家最早在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喀斯特高原对这种地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所以就用这个高原的名字“喀斯特”来命名这种地貌。

桂林山水的特色是桂林和阳朔的峰丛和峰林伴随着漓江。喀斯特地貌发育到鼎盛时期就留下峰丛峰林等石灰岸被溶蚀的残余部分。由于它的典型代表性,中国的许多学者将这种峰丛峰林伴湖溪的喀斯特地貌称为“桂林山水”,这种用汉语拼音命名独特的地貌的做法,已逐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接受。

风力吹成的雅丹

“雅丹”是干旱地区一种被风力吹蚀的特殊丘陵地。这些地区干旱少雨,一年到头都刮着强劲的西北风,地面比较松软的物质被吹走。只留下比较坚硬的物质。长时间相同方向的风吹,地面形成平行的、顺风向的残丘,这就是雅丹地形。雅丹丘陵广泛地分布在中国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罗布泊,其中以罗布泊的最典型。雅丹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陡壁的山丘”。

一般来说,雅丹有长条状的垄冈和洼地相间排列着,与风向平行,垄冈与洼地之间的高差大约在2米-3米,垄冈的顶部大多是比较坚硬的沙质黏土层,垄冈下部是松散的砂层和坚硬的土层。在罗布泊宽阔的雅丹地形上,疏散地分布着残留的风蚀冈阜,开头有点像鱼的脊背,全部朝向同一方向。冈阜顶部有盐结块,从远处看是一个个白色的丘陵,俗称“白龙堆”。还有一些顶部平坦、侧壁陡立、外形长条状或垄冈状的小丘,相对高度有10米-20米。这些大大小小的土丘组合在一起,就好像是荒废城市的残余墙壁,这就是传说中的“龙城”,但“城”里却看不到炊烟,甚至没有生命。

雅丹地形所在的地区干旱缺水,很少有植物生长,人也无法在这种地区生存。在这些地区,除了一片残丘外,看不到任何生机。在雅丹地区行走就像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迷宫,而且,即使乘汽车行走一天的路程也见不着一个人。

汹涌澎湃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发源于南美洲最高大的安第斯山脉,从山上流出的涓涓溪流,汇入一些河流及湖泊水,沿路接纳1000多条支流,成为一条滚滚大河。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横贯在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上。最后注入大西洋。亚马孙河全长6400多千米。在它的支流中,长度超过1500千米的就有17条。如此数量众多的支流,当然它的流域面积也是相当大的,达到705万平方千米,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0%。每年流人大西洋的水量就有6600立方千米,占世界河流人海水量的六分之一。

由于河流含有各种不同的特质,河水也就相应出现不同的颜色。支流内格罗河的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水色呈深绿色;主流亚马孙河夹带着大量泥沙,水呈黄色。这两种色泽鲜明的河水,在主河道中并行流向下游数千米后才融合成一种颜色。从内格罗河汇入主流开始,亚马孙河变宽,在下游接纳欣古河后,主流宽达10千米。到了三角洲地区,因多岛屿沙洲,水道被分成十几股,河口巨大的喇叭状,最宽的地方可达80千米,水深百余米,河道低平,船入其中,就好像在汪洋大海中漂鑪。海轮沿亚马孙河可深入内陆1600千米。至于3000吨的轮船则胛以从河口沿河流上溯近4009千米。有时大海海水可以由河口呼啸而上,形成高4米-5米的水墙,汹涌澎湃,雷霆万钧,景色宏伟。巨大的海潮还像一条水坝拦阻了顺流而下的河水。并强制抬高河水水位,以致造成河水泛滥,淹没两岸土地,这时的亚马孙河水天相连、河海一片,宛如大海。河水撞击海潮,水声咆哮,当地的印第安人把这种情景叫做“亚马孙奴”,亚马孙河的河名就是由此而来的。

亚马孙河岸的热带雨林

亚马孙河两岸生长着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热带雨林。河中鱼的种类大约有2000种,捕鱼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活动。船是人们的主要住所,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甚至商店、教室都设在船上,形成了水上市场和水上学校。

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人一向以拥有科罗拉多大峡谷而骄傲。有一位美国总统曾这样说过:“凡是到过美国的人,一定要去看看西部的大峡谷,否则就不能算到过美国。”美国人为什么要如此推崇大峡谷呢?因为大峡谷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迹,是世界上罕见的一部“活的地质历史教科书”。

科罗拉多河像一条银色的绸带,从东北向西南曲折蜿蜒地镶嵌在科罗拉多高原上。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流过的地方,峡谷深邃、悬崖壁立、气势雄伟。在主流河道的整个流程中,共流经19个主要峡谷,其中以亚利桑那州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深、最长。科罗拉多大峡谷全长460千米,上宽6千米一291千米,最深1800米,谷底水面的宽度不足1千米,最狭的地方仅有]20米,在峡谷内到处可见到险峰、峭壁、奇石。除大峡谷之外,科罗拉多河上着名的峡谷还有布莱斯峡等。

大约距今6亿年前,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区还是一片平原,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被海水淹没着。到了距今二三亿年时,强烈的地壳运动使那个地区的地壳慢慢地上升,经过漫长的年代终于形成为高原——科罗拉多高原。在海水淹没的时期,科罗拉多高原地区沉积了砂岩、页岩、泥岩和石灰岩等各种岩层。大约在1200万年前,科罗拉多河开始了缓慢的侵蚀作用,逐渐塑造了今日大峡谷的壮丽景观。由于河流的侵蚀,现在河谷水面和原来的高原面之间的高差达到了1700米。河流切穿了所有的岩层,含有与岩层年代一致的各种代表性生物化石,从原始的单细胞植物到巨大的蜥蜴类动物,在峡谷的谷壁上都能清晰地找到。像这样能清楚显示地质历史的岩层,在现今世界上还是少见的。

大峡谷的两壁被流水雕琢出许多形状奇异、变化无穷的岩峰、峭壁、天生桥和洞穴等。尤为神奇的是大峡谷的水光山色,令人叹为观止。在不同的季节,随着一天内不同时间内阳光照射和云雾的变化,各个高度上的岩层与植被,会呈现色彩斑斓的景色,特别是在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的时候,水光山色变幻无穷,蔚为奇观。这是因为岩层中含有各种矿物质的缘故,如铁矿在阳光照射下形成红、黑、棕等颜色,石英则映视为白色。

由于大峡谷的高差很大,自下而上形成不同的气候带,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大峡谷中有100余种鸟类,砠余种哺乳类和各种爬行运动。较具特色的动物有:巨型的鹰鹫科猛禽;世界上体型最小、重仅8克的蜂鸟,它的羽毛泛着金色的光芒,随着阳光改变色泽,与大峡谷中多变的岸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地的“伤痕”——东非大裂谷

有“大地伤疤”之称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的东部,它南起莫桑比克的赞比西河河口一带,向北直抵亚洲西部的红海沿岸,全长4000多千米。着名的尼罗河就沿着裂谷的北段流向红海、地中海。可以说,东非大裂谷的北段就是尼罗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