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探险队于1841年11月23日从新西兰的群岛湾出发,开始了第二次闪电式的南大洋探险。这次航行的海上环境条件比上一年坏得多,他们登上了罗斯冰障,作了大量调查,但能比得上维多利亚地那样的新发现则没有出现。在1842年2月,罗斯到达了南纬78度10′的地方,这个更接近南极点的新纪录在此后的60年间无人能够突破。
罗斯南极探险的第三次航行始于1842年12月17日,这次他计划从威德尔向更南的海域推进,并且登陆,再从陆上寻找南磁极。他的计划显然忽略了“魔海”的变幻莫测。当他到达威德尔海时,狂风、浓雾、暴雪、流冰接连不断,每天晚上了望员都要发出惊恐的呼叫:“冰山!冰山!”罗斯使出浑身解数,仍无济于事。当船队在1843年3月5日越过南纬71度30′后,便寸步难行。至此,罗斯寻找南磁极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虽然罗斯冰障前缘高出海面50米的冰截挡住了人们南进的道路,但后来的历史证明,正是罗斯找到了通往南极极点的道路。他发现的地方正是离南极点最近的基地。英国着名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就是从罗斯岛出发到达南极点的。
人类首次征服南极的探险家——阿蒙泰
自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英国探险家库克到达南极圈,得出那里没有存在大陆的任何可能性以来,人们并没有被他的结论所吓倒,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许多不畏艰险智勇双全的探险家们向南极大陆又发起了势在必得的冲击,他们到了比前人更远的地方,发现了南极的一些岛屿,并且终于有人看见了令他们倾注生命的神迷的“南极大陆”,从而向世人宣告:南极大陆是存在的。而人类第一次踏上大陆征服南极的人是挪威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泰。
阿蒙泰是挪威一个富有的航运商人的儿子,也许是从小就耳闻目睹有关航海探险的趣事,使他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很小就熟读了《富兰克林探险记》,对大海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对那雄奇壮丽而又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海洋探险充满好奇和向往,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要做一个海洋探险家的理想。21岁那年他母亲去世,他离开了令他生厌的医学院,到一艘捕海豹船上当水手,因为他明白,要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海上探险家,首先必须学会航海,要当上船长。在捕海豹船上千了一段时间,他又到一艘远洋轮上工作,他不要工资,只要能学驾驶技术就行,不久,他当上了船上的大副,几年下来,他成了一名优秀的航海能手,在他24岁那一年,他拿到了渴望已久的领航员资格证,并且上了一艘去南极的“比利基卡”号考察船,在这次航海中,他成了代理船长。返航不久,他就通过了船长资格考试。
阿蒙泰开始他的真正有意义的探险活动是1903年对西北通道的打通。人们把从大西洋绕过美洲大陆北嵬到达太平洋的航线称为西北通道,为寻找这条航道,人们奋斗燕年,广直到阿蒙泰才曳现了这一夙愿。对阿蒙泰而言,他不仅为此赢得了荣誉,而且为他下一步探险南极征服南极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
1911年10月19日,在精心准备好之后,阿蒙泰带了4个同伴、52只狗,乘坐雪橇出发了,他本来打算到北极探险的,后来美国的皮里先他已到了北极,决定改到南极,因为,还没有人到过南极,他要与英国人争第一个到南极的巨大荣誉。也许是命运之神特别垂青于他,他们极其顺利地通过了浩瀚危险的南大洋,穿过了南极圈。12月8号,他们稍加休息后,向南极点发起了冲刺,在战胜了死神般的冰山、浮冰、寒冰以及狂怒的暴风雪,他们到了南纬88.23度的地方,这是三年前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曾到过的地方,也是自从南极探险以来人们所到达的最远的地方。而这一次,阿蒙泰不会仅仅停留在前人的脚印上,他必须要超越这一步,他要实现他征服南极的理想。于是,他和同伴们怀着兴奋的心情,不顾一切地又坐上雪橇向着不远处的人类最后一块没有到达的陆地前进。正如后来阿蒙泰所说:“整个旅途中我们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这时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是南极大陆上少见的好天气。他们脸上的溃疡和脚上的水泡,已经根本算不上什么了。14日,他们终于到达了极点,下午三点,几位勇敢的探险者们,站在了地球的南极点上,唯一能表达他们此时此刻心情的是他们拿出了自己国家的国旗,用红肿的手,把几根雪橇棍缚起来,庄严地升起了国旗,看着迎风飘扬的国旗,他们怎不激动呢?几个人久久地抱在一起。阿蒙泰,终生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追求、奋斗,却不幸于1928年为营救同事乘飞艇时遇难。
划船到南极的第一人
1988年2月22日上午11时,一艘稀奇古怪、号称“海上西红柿”的手划船,从智利的普拉特海峡出发了,船上坐着以迪雷特为首的4位探险家,他们要实现人类划船到南极的冒险试验。
在这之前,各种各样到南极探险中。曾有过40多支手划船的赴南极探险队,试图一举成功,但都以失败告终,有的还丧了命。
这艘“海上西红柿”号船是探险家们精心设计的。船上可装一个月的粮食,船体坚固,短而粗,表面漆成红色,是用铝合金制造的。底舱分割成9个密封防水舱,被大浪打翻了也沉不了,能很快翻过来,船的顶棚高0.9米,里面填满泡沫塑料,即使翻船顶棚砸在头部也没有危险,还能抵挡浮冰的碰撞。因为船有点圆,又是红色的,形如西红柿,故取名为“海上西红柿”号。
“海上西红柿”号出师不利,几个小时后就遇上雷西克海峡强劲的西北风,汹涌的波涛毫不留情地向他们扑来,小船上下颠簸,左右乱转,一个个开花浪扑向甲板,涌进舱内,他们拼命向外淘水,直到风平浪静为止。他们艰难地行驶了3天,开始靠手划桨前进。大家轮流划,每人6小时,期待着第13天到达目的地。
到第12天,他们已经看到陆地的踪影了,4个人高兴得手舞足蹈,以为成功就在眼前了。不料,突然刮起风暴,一下子成千上万块浮冰包围了小船,4个人用尽吃奶劲儿朝陆地方向划,可是船在倒退。接着天黑了,狂风卷着大雪把他们困在一个恐怖的黑夜里,只听到浮冰碰撞船体的声响。他们祈祷着上帝,听天由命,谁都在想,这回是死定了。可是,上帝真的给他们带来了福音,第二天清晨,风平浪静了,四周的浮冰少了。他们勇气倍增,又轮流划了一天一夜,终于驶进了哈莫尼海湾,到了南极。他们经历13天5小时,航程900千米,实现了人类第一次划船到南极的夙愿。
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坐落在我国西北的天山脚下。它东西长245公里,南北宽75公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有半个江苏省那么大。其边缘被群山环抱,北部的博格多峰(海拔5445米)为最高;中部因极度下陷,地势低洼,许多农田、村落都在海平面以下;南部山麓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陆地的最低点。如果从地形单元来看,吐鲁番盆地算得上世界最低的盆地。
吐鲁番盆地低洼而较闭塞的地形,加上极端的干旱,使它成为我国着名的“火州”。这里一年之中有半年处于炎热的夏季,每年6月至8月,气温持续在38℃以上,甚至出现过47.8℃的全国最高气温纪录。特别是横亘在盆地中部的一条红砂岩山(高约500米),每当夏季,被烈日炙烤得烟云缭绕,状似火焰喷吐,地表温度多在70%以上,最高达82.3℃!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指的就是这里(当地称克孜勒塔格,即“红山”)。
吐鲁盆地的气候虽然炎热干燥(年平均降水为16毫米左右),但由于盆地中发源于天山的河流有高山冰雪水的供应,流水不断,更有相当可观的泉水和地下水,单火焰山各河流的年总径流量就占天山水系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地劳动人民创造了独特的“坎儿井”灌溉方式,现在已达1100多条,总长度比我国的京杭大运河还要长得多。这里的葡萄、哈密瓜已有近两千年的栽培历史,无核白葡萄和马奶子葡萄驰名中外,长绒棉的品质居我国之首位。火焰山下还发现了煤、铁、云母、石油等矿产资源。
大风吹来的高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它的领袖们进行一次历史性采访,曾经冒着很大的危险,只身一人来到陕北。陕北是我国黄土高原的一部分。他在后来出版的《西行漫记》中,对黄土高原作过下面一段精彩描述:
“这一令人惊叹的黄土地带,这在景色上造成了变化无穷的奇特、森严的形象——有的山丘像巨大的城堡,有的像成队的猛犸,有的像滚圆的大馒头,有的像被巨手撕裂的山峦,上面还留着粗暴的指痕。”
“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思议、有时甚至吓人的形象,好像是个疯神捏就的世界——有时却又是个超现实主义的奇美的世界。”
八九十年前,当一些到中国探险的外国科学家走进黄河中上游的陕西、山西、甘肃等地的时候,立刻被那里黄土高原的壮观景色惊呆了。
那是一个地球上绝无仅有的黄土世界。
在欧洲,德国的莱茵河两岸,中欧的多瑙河一带,以及北美密西西比河等地也有不少黄土分布着。但是与中国的黄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不论在面积上,还是在厚度上,都无法和中国的黄土相提并论。黄土高原东到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西到甘肃的乌鞘岭,南到秦岭山脉,北到长城一线,面积达四十余万平方公里。
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堆积厚度也大得惊人。一般有五六十米厚;在陕西、甘肃的一些地方,可以找到一二百米厚的黄土层。这样厚的黄土层在国外是找不到。
那么,这么大范围分布的深厚黄土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直到不久前,科学界对这个问题还在争论不休。
一种学说认为,黄土是由当地岩石风化造成的。他们认为,因为地质时代久远,风化过程很长,天长日久,就会使岩石逐渐风化成粉末,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这种学说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他们认为,如果按照上述意见,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应该遍地皆是,但是事实上黄土高原上超过三千米以上的山峰并没有黄土堆积,这些山峰像一座座岩岛,屹立在茫茫的黄土海洋之中。
另一种学说认为,黄土应该是流水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而反对这种学说的学者认为,根据他们调查,在黄土高原上,那些几十米厚的黄土层中,几乎看不到明显的流水层次。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黄土并不是我们心目中那种一般的“黄色的土”。黄土高原上黄土的土质又细腻、又均匀。黄土颗粒的大小只有一毫米的几十分之一。厚厚的黄土层中,上上下下看不出明显变化。
现在科学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黄土风成学说。也就是说,黄土高原的黄土是大风吹送、堆积而成的。
最早提出风成说的科学家们根据亚洲大陆内部戈壁、沙漠和黄土的分布情况,画了一张想像的地图。地图的中央部分是砾石遍地的戈壁,向外是几大片有名的沙漠,即前苏联境内的卡拉库姆沙漠,中国境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再向外就是广布于我国黄土高原上的黄土。地表物质由中央向外围,由砾石到沙粒再到黄土细粒,表现出明显的地带规律。因此,他们认为黄土是漫长的地质时代里,亚洲中心地带的戈壁、沙漠地区吹来的风,把那里的细土带到这里来的。
这个学说提出以后,因为还没有更多过得硬的证据,所以起初并没有多少人支持它。说一百多米厚的黄土层是风吹来的,怎么能让人相信呢?直到中国科学家们近二三十年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找到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之后,黄土风成说才渐渐被公认了。
第一,在黄土里找出古代植物遗留下来的孢子和花粉,并且进行了鉴定。根据这些植物种类,明确地证明了当年黄土沉积时的气候环境确实是一种干燥而又寒冷的气候。
第二,在显微镜下对黄土中的细沙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很小的沙粒表面上没有流水摩擦的痕迹,倒象风力搬运的结果。科学家们还在黄土高原上,采取不同地区的黄土土样,测定颗粒的粗细,结果是越接近西北沙漠,颗粒越粗;越向东南,颗粒越细;很有说服力地证明黄土是从西北沙漠地区吹来的。
第三,有的学者还利用近代气象学的知识恢复当时的亚洲大气环流状况,提出那时的风向是有利于黄土搬运的。
黄土的形成起码经过了一百多万年,在最近二三万年前达到最高峰。到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黄土的形成过程仍然没有结束。我国古代许多历史书籍中多次记载的“雨土”现象,就是黄土搬运堆积的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