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对于一个人来说确实很重要,但是相对来说,自由比兴趣更重要。自由有助于一个人兴趣的生成,而兴趣则可以激发人的创造性,兴趣是从人所享有的自由中产生的,没有了自由,兴趣就只能是一个空有的词语,也或许会成为一种“短命”的兴趣。
当然,有些孩子也会在一种不自由的环境下取得很好的学习成绩,那可能是因为他生活在父母的棍棒之下。这样的孩子既没有学习的自由,更说不上什么学习的兴趣,他们之中或许也可能会有不错的学习成绩,甚至有的还很优异,但是这样的例子毕竟是少数的。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不管他们长大之后心理上是不是存在某些隐患,至少会在自主精神和独立人格方面有所欠缺,当然就更不用提什么想象力和创造性了。
有的父母在把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当他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却常常会忘记给孩子自由。如果孩子没有了自由,父母就会很难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因为,不管是什么人的兴趣都是自发的,它会有一个发生、成长的空间。这就需要父母给孩子自我表现的空间,让孩子在充分的自我表现中,显露出自己的个性与兴趣。
给孩子学习的自由也不等于父母完全撒手不管,对孩子的学习完全不问。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调整孩子所享有的“自由程度”。那些正处于学前教育以及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通常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学习也没有“长久性”,对这样的孩子的学习父母还是有必要引导和监控的。但是,也要以不挫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不能让孩子对学习感到有压力和恐惧感。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主性、自制力和自理能力的增强,父母控制的力度就要开始逐步减弱了。
让孩子拥有自由,不仅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只要给了孩子自由,即便他开始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自由也会激发出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因为孩子毕竟是生活在社会上,对于社会上激烈的竞争,他也会有所耳闻,也会影响到孩子对社会的看法。孩子也知道他要对自己的将来负责,要为自己的前途打拼。这样,他就会开始努力学习、主动学习,根本用不着父母去督促他学习。
尽管自由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很多老师和父母还只是看到了兴趣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在兴趣之上的自由。兴趣是很重要,由于家长、老师一味地强调兴趣,也很可能会使孩子的学习变成兴趣导向,但是,单纯的兴趣导向对孩子的学习也会有不利影响。要知道,兴趣往往只会停留在情绪化的、感性的层面,仅仅凭着兴趣是很难应付那些巨大的学业竞争压力的,学习的动力也是难以长期维持的,而且在基础教育阶段,兴趣导向明显地存在着偏颇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能让孩子获得学习上的自由,那么,孩子不仅能从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能持续地发展这种兴趣。不管孩子对学习有没有兴趣,孩子都容易保持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在一种自由的环境下学习,孩子的思维会更活跃,心态会更健康,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不仅如此,从小在一种自由的学习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将比在不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高得多。父母与其花大力气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还不如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孩子,把自由成长的空间还给孩子。
“自由”是上天送给孩子的最宝贵的礼物,但是很多父母却因为自己的私心而把这一份礼物给没收了。虽然说自由对于孩子来说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有了自由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成才,但是,那些没有自由的孩子,就很难真正成才。如果说还有什么对孩子的学业进步最有利的话,那就是“自由”,如果说有什么最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的话,那也是“自由”,如果说有什么最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话,那还是“自由”。
在玩的时候培养孩子的兴趣
父母箴言
如果问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答案当然会是“玩”。要知道,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玩的,也没有一个孩子会对玩儿没有兴趣。所以,想让孩子对一些东西感兴趣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玩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
兴趣是发展孩子智力一种强大的推动力,要想让孩子的智力获得发展,首先要激发出孩子的兴趣。孩子对周围的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听,去动口说,动脑想,动手操作,积极探索。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个性特点,掌握他的兴趣特点。如孩子喜欢玩水,家长就给他一盆水,并相应地提供一些辅助性材料。如:小瓶子、木块、海绵、小铁片等等,让他尽情地玩水,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能身心愉悦,而且使孩子了解了水的属性,获得了物体沉浮的相关经验。
在孩子玩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有意识地给他更多的环境刺激,让孩子在游戏中借助玩具表现活动内容,反映他的情感和意愿。如:一根小木棍,可启发孩子想出多种多样的玩法,如当马骑、当钓竿、竖起来当旗杆等等。这样一物多用,既激发了孩子玩的兴趣,又开阔了孩子的思路,发展了创造性思维。另外,父母还可以用废旧材料和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如:用果冻盒和小药球做的小娃娃,用各种纸盒做的汽车、楼房等。孩子通过制作的整个过程发展了注意力、动手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和美的感受。
兴趣还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最大动力,一个孩子如果对某一门功课感兴趣,毫无疑问,他一定会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如果想要使孩子对某一门课程产生兴趣,父母则应充分调动孩子的求知欲望,使孩子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有的时候,在辅导孩子的学习时,合理地设计一个小小游戏,在“玩”中就能激发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孩子学习数学中“轴对称图形”这一内容时,因这一内容概念比较抽象,同时由于受孩子自身空间观念水平的限制,孩子学的时候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一定困难。因此,父母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3分钟内用剪纸形式完成一幅作品,作品表现的内容必须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品,比如一片树叶、一只蝴蝶等等。然后,父母可以拿出自己的作品:第一幅是一只蜻蜓,不过这只蜻蜓比较奇怪,翅膀一边大、一边小;第二幅是一条裤子,但一条裤腿长、一条裤腿短;第三幅则是一片树叶,但一边特别肥大、一边特别瘦小。把这三幅作品展示在孩子的面前,肯定会让孩子开怀大笑。笑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这时父母可以乘胜追击,连续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发孩子的数学思考:现实生活中这三样物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你的作品中的物品是否也有这个特点?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具有这样的特点?用剪纸来表现这些物品时我们可以采用怎样巧妙的方法,剪得又快又好?这样一来,孩子的求知欲就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家庭气氛非常活跃,孩子的学习效果自然不错。更为重要的是,孩子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同时还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玩”中也能学数学。
其实学习任何一门功课,孩子是否有求知欲望,这种欲望是否强烈,是学习这门功课的原动力,也是能否学好的基础。切忌在孩子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父母武断地下达学习任务,这会使孩子在没有接触这项学习任务之前,就有一种本能的抵制与反抗情绪。这样做的后果,必然是事与愿违,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日本教育家铃木主张,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应当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他反复听着名的交响乐、各种唱片,经常带他去看别人拉小提琴。使孩子渐渐地对音乐产生兴趣,有了自己也想试试拉小提琴的愿望。这时再给他提琴,并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再加上孩子如饥似渴的练习,必然能取得很快的进步。
先培养孩子某方面的兴趣,再让他接触这方面的学习,的确是很好的经验。所以在每年的暑假期间,父母都应该了解一下,下学期孩子将要开哪些新课,比如要开地理课,有空的时候,父母就可以先带孩子一起看看地图,让他找北京在哪里,上海在哪里,旨在让他事先有所接触,引起好奇,培养兴趣。又比如,下学期要开物理、化学课了,父母可以事先找机会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下,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一些有关问题。如天为什么会下雨?天热了温度计上的水银为什么会上升等问题,与他一起讨论,以引起孩子的兴趣。这时,孩子往往又会针对日常遇到现象,提出许多“为什么”。这时就可以告诉他,父母也不见得都知道,你好好学习物理、化学,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答案。这样,在尚未开课前,孩子心目中就有了向往与渴求,开学后,就会对物理、化学课产生兴趣,就会兴致昂然地听讲、提问、找答案。这样积极主动地学习,还用发愁成绩不好吗?学习成绩好,又会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一旦对学习真正产生了兴趣,孩子不仅会主动地去学,而且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容易学,这就引入了良性循环之中,父母也就不用天天为孩子不会做作业发怒了。
反之,如果家长引导无方,一旦造成孩子对某门功课的畏惧心理,或产生了厌烦情绪,大脑就会产生一种排斥倾向,便很难学好了。
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成果告诉我们,学习的动力首先是来自兴趣,是我们家长必须从孩子身上发掘的。而兴趣正是发掘这种动力最有效、最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方法。因此,发现、保护并鼓励孩子的兴趣,是父母们发展孩子智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