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指要利用各种自然条件为人类自身服务,而不仅仅是要“顺时养生”。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要适应自然,但另一方面又强调天人相分,突出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正如《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里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内经灵枢·玉版》里也说:“人者,天地之镇也”,这些论述都指出了在世间一切物质中,只有人类最为宝贵,只有人类能够征服自然。道教名著《抱朴子内篇·黄白》里提出了中国古代养生史上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从而强调了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不完全是取决于天命,而是还要取决于自身,即首先要使人体正气充沛。
1.要使人体正气充沛
正气,其实质就是真气。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一分,肾气的盛衰决定着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全部过程,又是机体抗病能力的源泉,因而中医养生学把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作为养生的根本原则。如《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以及“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等养生措施,都是为了充实真气、维护肾气,从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的机能和抗病能力,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养生学虽然也提出养生要外避虚邪的侵袭,但毕竟是次要的,而且“避虚邪以安其正”(《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是为了维护正气,以免引起机体阴阳失调而发病。关于这一点,在《内经灵枢·百病始生篇》里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上文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外感病的发病机理是关系到邪气和正气两个方面。“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指出了人体只要正气充盛,外邪就无从侵入,疾病也就无从发生,并说明了外来邪气只有在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袭人体而致病。因此,正气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决定因素,外来邪气只是构成疾病的条件,这就是祖国医学一再强调的内因为主的发病学理论。因此,中医养生学特别注意培补人体正气,因为中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然,尽管疾病的发生以内因为主,但也并不否定外邪在疾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中医所说的疫疠邪气。因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在疫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因此,预防疾病,除了充实正气外,还要注意“避其毒气”。
上述思想,在《黄帝内经》其他篇章中也还有不少论述,如《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说:“故风者,百病之始也。请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意思是说,尽管风邪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始因,但是只要人的神志安静而无妄念,则腠理周密,虽有很厉害的邪气侵犯,也不能为害,这是因为人体阳气能循着时序变化以卫外的缘故。
既然正气这样重要,那么,又怎样培补人体正气呢?
第一,要注意协调阴阳
阴阳,是中医学里的最重要的概念,它原属于我国古代的哲学范畴,是对天地间万事万物、每种状态中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组成形式的概括。所谓阳,一般地是指活动的、上升的、明显的、进行性的、机能亢进的,或属于功能方面的;所谓阴,一般地是指沉静的、下降的、隐晦的、退行性的、机能衰减的,或属于器质方面的。举例说“天为阳,地为阴”,因为天在上而清故属阳,地在下而浊故属阴;又比如“水为阴,火为阳”,因为水性寒而下走,故属阴;火炎热而上炎故属阳。
所谓协调阴阳,就是要使阴阳平衡、稳定,其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其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关于这一点,在《黄帝内经》里早就指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平,和也;秘,密也;平秘,即平和协调的意思,精神乃治,就是精神活动正常。离决,分离决绝。阴阳的协调破坏,达到分离决绝的地步,则精气竭绝,生命终结。本句的意思是,只有阴阳和平固密,精神才能治而不乱,如果阴阳分离决绝,人的精气也就竭绝了。这句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是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说明调和阴阳在保持人体健康,防止疾病的发生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养生来说,就是运用阴阳平衡规律,协调机体功能,达到内外协调平衡。但怎样使阴阳协调平衡呢?
一是要阴盛、阳盛、泻其偏盛;阴虚、阳虚、补其偏衰:中医认为,阴盛、阳盛,皆为邪实之象、宜泻其偏盛,若阳邪偏盛为实热证,表现为大热、大渴、大汗出,宜用“热者寒之”以清泻有余之阳热;阴盛为阴寒偏盛,为实寒证,宜用“寒者热之”的方法,以温散有余之阴寒。而阴阳偏衰,主要包括阴虚和阳虚,皆为正虚之象,宜补其偏衰。阴虚、阳虚的形成是阴精阳气化生不足或消耗过度所致的阴阳亏虚证。阴虚可以概括为“精亏”、“血虚”、“津伤”等证;阳虚可以概括为“气虚”、“气陷”等证;阴虚、阳虚采取“不足则补”的方法,阴虚者补其阴、阳虚者补其阳。
二是要交替运动平衡法:即使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内部或生理功能之间交替进行锻炼,以克服偏用偏废,达到自身协调平衡的健身运动方式。如脑力劳动者,应参加一些体力劳动,这样既可保持脑力旺盛不衰,又可使体力增加,这就是“体脑交替”平衡法。又如“动静交替”,是说人们既要经常参加运动,因为“生命在于运动”,又要注意“静养”,因为“静以养神”,总之,动静不可偏废,应动静结合,如《类经附翼·医易》里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第二,要健脾养肾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保养正气,首先要健脾养肾。
脾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因为它为仓廪之官、水一谷之海,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生命的一切物质,都要靠脾胃供给。若脾胃虚衰,功能异常,供给减少或过多,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就将受到影响。所以,《黄帝内经》里说:“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说明人的衰老是先从阳明经脉开始的,其原因是因为足阳明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人的衰老首先表现在气血供应的不足。
古语有道:“民以食为天”,可见,吃是生命活动的表现,吃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人若少进饮食或不进饮食就会造成精气乏竭,势必影响机体健康,甚至造成生命活动的终止。而人少进或不进饮食的关键,又在于是否有胃气。故古代医学家特别强调“胃气”的重要性,正如《中脏经》里说:“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也……胃气绝,五日死”。因此,要使人体正气充实,必须经常注意培补人体的脾胃之气。
由前所述,由于肾气是真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正气,其实质就是真气,所以要增强人体正气,必须补益肾气。在《黄帝内经》里,曾以男子8岁为一阶段,以女子7岁为一阶段,分别论述了人的生长壮老已的整个生命过程。可以看出,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肾气的关系极为密切,这主要是因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肾又为一身阳气之根,它是全身各脏器的调节中心。若肾气充实,人就处在生机勃勃的青少年时期,肾气虚衰,人就变老,甚至未到老年便老态龙钟了,证见精神萎靡、头昏耳鸣、腰膝酸痛、尿急尿频,甚至失禁或隆闭等。
2.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我服务,即为人类的身体健康服务。事实证明,人类不仅能够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且能够掌握自然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之更加适合于生存。在《吕氏春秋·尽数》里说:“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说明气候条件对于人类的影响,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因此,人们要利用有利的气象因素,来增强体质,恢复健康,避免不利气象条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近代著名医家秦伯未就常常利用春、夏、秋、冬四季气候的正常转变来调养和治疗疾病,他说:“老年人常见的痰饮咳喘,春夏减轻,秋冬加重,原因是脾肾阳虚,湿浊凝聚为痰。临床上常用温药调养,并且主张利用夏季阳气最旺的时期来调理预防。又如血虚肝旺的病人,到了春天容易发作头晕、脑胀、目眩、耳鸣、精神疲倦等症。这种症状的发生和气候息息相关,故在冬季给予滋补,可以防止发病的机会。”
长期居住在人口稠密、交通繁杂的城市里,人人都期望有一个安静、舒适、优美、洁净的环境,以保障正常地工作,健康而愉快地生活。在这方面,环境绿化就是保障我们能得到这种美好环境的重要措施。城市里,植树、栽花、种草对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气候、减轻污染、保护人民健康都大有好处。因为绿化的环境能给人以清洁、舒畅,富有生气的感觉,对人的心理可起到调节、镇静作用,能防暑降温,有益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漫步绿林可调节精神、消除疲劳。可见,城市绿化的好处很多,这里仅以绿地是气候的调节器说明之,其主要调节作用如下:
成片的绿林能遮挡烈日,缓和温度的变化;能大量蒸散水分,提高周围环境的空气湿度;还能阻挡风沙和灰尘,减轻沙尘飞扬。据测定,夏季绿林里的气温可比广场空地上低2~50C,相对湿度提高10~20%。在稠密的建筑群中,气温甚至可与林地上相差10℃左右。这就充分显示出绿化的环境在改善城市气候状况中起着良好的积极作用。绿化的面积越大,降温增湿的作用就愈明显。
绿地调节气候的效果以夏季最为明显。夏季里,浓密的树冠能吸收和散射、反射掉相当多的一部分太阳辐射能,而吸收的辐射能又主要用于蒸腾和光合作用,所以绿地内空气不致强烈增热,而且,此时正在旺盛生长的树木,就象一台台抽水机,不断从土壤中吸取水分,通过枝叶向空中蒸腾,使绿地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增大10~20%,这就造成了夏季绿地里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
此外,夏季绿地上,浓密的树冠甚至能削减50%的风速,平静无风的时间也比空旷地上长。因而,绿地的浓荫可以有效地削弱风暴的吹袭。
综上所述,环境绿化对改善气候状况有十分明显的功效,所以,在城市里应充分利用空地普遍绿化。如可在房基、围墙边种植一些紫藤、爬山虎、葡萄等攀绿植物,使它攀附着墙壁、阳台和棚架引蔓生长,这样就能遮挡强烈的阳光直接射在墙上,从而缓和了墙壁及室内空气的受热程度。据讽查,有攀缘植物攀附的墙面可使温度降低5~140C,室内气温也能减低2~4℃。
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为我服务,重要的是选择宜人的环境居住。所谓宜人的环境,即是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环境。根据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百岁以上的老人有3700多人,这些长寿者大都生活在森林多的山庄和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在南美洲秘鲁北部有一个号称“世界长寿中心”的村庄——维而卡旺巴圣谷。据档案记载,从1907年至今全村活到14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就有40名,原因是这里位于安第斯山山谷,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花香鸟语,环境恬静。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加之交通发达,人们完全有条件在一个短暂的时期,脱离不利于健康的气候环境,而到一个适宜人生存的环境中生活。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慢性病人以及身体虚弱的人,还可选择一些气候好的地方作短期康复疗养。如在炎热的夏天,最好去庐山、黄山、莫干山、鸡公山、峨嵋山等地,这些地区绿树成荫、山花烂漫、草木散发出的芳香性、挥发性物质有一定杀菌作用。此外,清泉汇成壮观的瀑布,飞溅的水滴周围阴离子富集,空气格外清新,呼吸这样的空气,可镇定情绪,改善肺的换气功能。尤其是壮阔的自然景观、宁静透明的天际或变幼无穷的云海,都令人心旷神怡。人们可充分利用山地的自然条件作短期疗养、避暑、爬山、游览和散步,通过这些活动,使心血管系统功能得到锻炼。
总之,人们必须“顺时养生”,去适应自然,同时,又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为我所用。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只有这样,也才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不过,“顺时养生”也只是中医养生学里的一条重要原则,人们在养生时,还必须结合其他的养生方法,如因地养生、因人养生、精神养生等等,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