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世说锋语——丑辑
45718300000027

第27章 对话王蒙——谈畅销小说时尚化与文学创作商业化转型

(2010-02-2422:47:50)

原以为是学术界组织的小型讲座,却看到满屋子的人,于是将一本《洛利香水》先放在了王蒙的桌子上……

昨天晚上收到文化部青联短信:请能参加著名作家王蒙讲座《智慧的五个层次》的委员报上车号。当时就想可以有机会请教王老关于最近一直萦绕我的畅销小说时尚化和文学创作商业化转型的问题了,因为出版社的张副社长也是我的《洛利香水》责编,周五帮我约了一个评论家,想请他来帮我说几句话,我的文化产品品牌意识最起码不能与郭敬明的个人炒作混为一谈吧!我将马头明王作为一个藏文化符号去国外传播,又用玉器护身符将它品牌化产品化示众,这是一个藏文化和国产品牌的国际化传播,这怎么能与一个小孩自己砸钱卖书搞个人炒作相提并论呢?他的书是卖了120万,点击率也惊人,但大家各走一道,毫不相干。我跟北影的老师说,为考试我专门去青岛的书城买了一摞影视类书,看到了《小时代虚铜2.0》,29元一本都没买,因为我不感兴趣!我们是个人做个人事情的两股道上的人啊……

说实话,在北影的一场考试弄得我憋了一肚子气。其一老师质疑我满桌子的作品是不是雇了枪手,我刚结束了在酒店5天的苦熬,我当时就说我也怕老啊!很想雇人呢,只是苦于一直没有雇到;其二就是说郭敬明的网上炒作;再就是卖产品与搞文学的问题了。我一天码一万多字弄到自己总是低烧状态,难道是为赚钱?要赚钱的项目我工作室还真不是没有啊!至少不需要我自己这么拼命!今天听王蒙先生的讲座,有一点真的是很有灼见:他说创新就是一个纠错的过程,大智慧往往来自可爱的生活之中……他谈到,创作的享受包括了个性的享受,包括纠错和与众不同的立论;创造的根据是不同的实际状况和不同的失败经验;创造必须张扬个性;创造借助于精神空间。

王蒙先生可能也是随口说出的一句话让我很兴奋(因为我看到大屏幕的课件上没有):变化就是从不可更改到必须更改!在这个问题上他引用了老子的一句受到了季羡林和钱钟书先生多次批评的话: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他举了个例子,一个科里有3个人,一个科长,3个科员、要评出谁最美,发500元奖金。谁能评谁?谁又能不评谁?并举例一位女作家的作品《杨柏的污染》:这本书写的是被下放杨柏地区劳动的一群人,原本相濡以沫地过着劳改的艰苦却融洽的生活,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个文件,要每个劳改小组评出一位优秀分子返城,于是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他还提出了让我感同身受的几个观点:记忆是对生活的眷恋和把握,一个人如果把他(她)对学问、对符号的死记硬背变成与对生活的整体感受,链接起来多媒体式的记忆,那么一个人对知识的记忆就变成了对生活的记忆。他举例了很多的大家为什么擅长多国语言:KingCrab(帝王蟹)的记忆问题,其实连点菜的时候也是把生活变成知识的记忆呢!知识其实是人的一种期待,只有你期待它把你的生活丰富充实起来的时候,才能把任何知识都变成一个道理以增加你对世界的斟酌和感悟……

再就是他谈天才的特点:天才的最基本特点就是他(她)最大限度的集中精力的问题。一个人对知识的琢磨钻研甚至离不开,才是成就天才的前提,他谈到牛顿将怀表当成鸡蛋煮,还不知道养猫的时候小猫也可以钻大猫的大洞,专门为小猫挖个小洞的故事,我想或者大智若愚就是这些道理了,过于专注了一点其他往往弱智呢,其实任何事情要做好的前提都是专注,岂非天才?有时候写作沉溺其中也常常是丢三落四、不着调!即使不是天才还常常出笑话,况且天才呼,呵呵……

对于我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文学现在大体分为三种:一是专业的文学期刊,发表的纯文学类;二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类,因为出版社的效益问题肯定要考虑相应的商业问题;三就是网络的文学和看客。我感到他的总结很智慧也大气,最起码没有把文学去圈子化和殿堂化。

或者事先他没有想到会有人问讲座之外的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有点雷人:我问,现下作家迎合商业的堕落是不是也是全民不喜读书的堕落问题,这个问题问完,全场有唏嘘之声,他没有正面回答我,本来我还想问,我提出的畅销小说时尚化趋势与小说创作的商业化转型问题应当属于他讲的智慧的5个层次的哪一个?他摆手示意,他根本不去谈《洛利香水》是不是文学的问题,只是谦虚地说,您的这本书我只能说读了以后才会知道是好还是不怎么好。

大师的风范尽显啊!让我感动和惊喜的回答啊!呵呵……奇怪的是连他售书也要郭敬明捧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