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To drive from Los Angeles,California to Reno,Nevada the direction traveled is to the west.
46.Construction worker Hard Hat’s were first invented specifically for workers on the Hoover Dam in 1933.
47.Las Vegas has more hotel rooms than any other place on earth.
48.Las Vegas has the majority of the largest hotels in the world.
49.The longest morse code telegram ever sent was the Nevada state constitution.Sent from Carson City to Washington D.C.in 1864.The transmission must have taken several hours.
50.Virginia City is the home of the Nevada Gambling Museum.
[MZ(3H]Other Information话里话外
海明威
海明威,(Emest Hemingway 1899—1961),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生于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奥克帕克村。父亲是医生,母亲爱好艺术。1917年10月进堪萨斯市《星报》担任见习记者,报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等要求,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训练,对日后形成他简练的文体产生了影响。1918年5月参加志愿救护队,担任红十字会车队的司机,在意大利前线身受重伤。1919年初回到家乡,练习写作。1921年去多伦多任特写记者。数月后去欧洲担任《星报》驻欧记者。1924至1927年任赫斯特报系的驻欧记者。海明威驻欧期间一直坚持写作。通过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绍结识了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和诗人埃兹拉·庞德。斯泰因鼓励他写作,并开导他如何写得精练和集中。1922年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包括寓言、诗歌和短篇小说。1923年出版第一个集子《三个短篇和十首诗》。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个集子《在我们的时代里》,包括18个短篇。次年同名的集子于美国出版,包括13篇短篇小说和夹在各篇故事之间的16篇插章。
1926年发表了他头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英国版题名《节日》,1927)。小说描写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幻灭感。斯泰因曾经对海明威等人说过:“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当作小说的一句题词。由于小说写出这一代人的失望情绪,《太阳照样升起》成了“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1927年海明威回到美国,发表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其中著名的有《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和《杀人者》。海明威在这些小说里创造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这类人物形象对后来美国通俗文学产生了影响。1929年,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旧译《战地春梦》)出版,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永别了,武器》显示出海明威艺术上的成熟。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纯粹用动作和形象表现情绪,电文式的对话,简短而真切的内心独白,托讽于有意无意之间,简约洗练的文体以及经过锤炼的日常用语等等,构成他独特的创作风格。
海明威自1927年离开欧洲后,先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基韦斯特岛,后迁至古巴。他常去各处狩猎,还曾登上他的“皮拉尔号”游艇出海捕鱼。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他发表的作品有写西班牙斗牛的专著《死在午后》(1932),短篇小说集《胜者无所得》(1933),关于在非洲狩猎的札记《非洲的青山》(1935)。1936年发表他有名的短篇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以现实与幻想交织的意识流手法描写一个作家临死之前的反省。1937年,长篇小说《有的和没有的》出版。
1937年,海明威以北美报业联盟记者的身份去西班牙报道战事。他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为影片《西班牙大地》写解说词,在美国第二届作家会议上发言斥责法西斯主义。1938年发表剧本《第五纵队》。西班牙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古巴,在哈瓦那郊区创作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旧译《战地钟声》),于1940年发表。这部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美国人乔顿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炸桥的故事,集中描写乔顿炸桥前3个昼夜的活动。
20世纪40年代初,海明威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1942至1944年间,他驾驶“皮拉尔号”游艇(由政府出钱改装成反潜艇的兵舰)巡逻海上,因而得到表彰。他曾率领一支游击队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因此被控为违反日内瓦会议关于记者不得参与战斗的规定。海明威出庭受审,结果宣告无罪,后来还获得铜质奖章。
20世纪50年代海明威发表长篇小说《过河入林》(1950)和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2)。《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是人要勇敢地面对失败。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主人公孤军奋战的形象是海明威20世纪20、30年代创造的“硬汉性格”的继续与发展。它的艺术概括程度更高,达到寓言和象征的高度。《老人与海》获得1952年度普利策奖。
1954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古巴革命后,海明威夫妇迁居美国爱达荷州。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铁质代谢紊乱等病,精神抑郁症十分严重,多次医疗无效。1961年7月2日的早晨,海明威用猎枪自杀。海明威去世后,他的妻子玛丽发表了他的两部遗作:《不散的筵席》(1964)和《海流中的岛屿》(1970)。
海明威在近40年的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他的早期作品表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年一代的彷徨和惘然若失的情绪。他两部分别描写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成了现代世界文学名著。20世纪20年代后期,他塑造的“硬汉性格”在美国文学中产生了影响,虽然这种影响不完全是积极的。在散文风格方面,正如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所说,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在许多欧美作家身上留下了痕迹。海明威虽然没有开创一个新的文学流派,却是一位开了一代文风的语言艺术大师。
米切尔
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女作家。生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父亲曾任亚特兰大历史学会主席。1918至1919年就学于亚特兰大斯密斯学院,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曾担任亚特兰大地方报纸的记者。她的小说《飘》(1936)取材于南北战争的历史,作者站在同情农奴主立场上描写这一战争。女主人公斯卡雷特·奥哈拉为具有南方农奴主思想感情的代表人物。小说以对她的生活经历的描写,反映了南北战争时期社会动乱的情况。书中对战后的“重建运动”表示失望,对旧制度和农奴主的往昔岁月感到惋惜。由于这部小说适合一般市民的兴趣,出版后风行一时,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而成为美国文学中最畅销的书籍之一。1937年获普利策奖。改编成电影后,曾以《乱世佳人》的译名在我国上映。1949年8月16日米切尔在亚特兰大市死于车祸。
斯坦贝克
斯坦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小说家。1902年2月27日生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县塞利纳斯镇一个面粉厂主家庭。在母亲熏陶下,早年就接触欧洲古典文学作品,深受希腊古典文学、《圣经》和15世纪英国传奇亚瑟王故事的影响。1920至1925年间,他曾在斯坦福大学选修英国文学和海洋生物学课程,并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谋生。他修过公路,丈量过田亩,摘过水果,捕过鱼,与劳动人民有较多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