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00个历史故事
4584400000002

第2章 1郑庄公地洞见生母

第一章交往的艺术

有的人亲朋不睦,形单影只;有的人则八面玲珑,招人喜欢。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大多来源于我们自身,而出身、地位、财富等,充其量只能带来一些人虚情假意的奉迎,往往是靠不住。与他人交往,既需要我们抱有一颗善心,同时需要具有智慧的方法,这是一门艺术。善于与人交往,我们才会在行走社会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孝心是做人的根本第一章1郑庄公地洞见生母

对于新世纪的青少年来说,孝敬这一话题似乎已经久远,也难怪,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做人做事只为自己,弃父母于不顾,老百姓说这样的人是“不孝无义”。试想,一个连父母都不去考敬的你还能指望他对朋友付出真诚吗?

郑国国君郑武公在中国娶了一个夫人,叫武姜,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寤生,次子段。寤生出生时难产,武姜差点儿丢了性命,所以她只喜欢段。

郑武公准备立太子。他和大臣们商量决定立长子寤生为太子。夫人武姜却坚决不同意,她想让小儿子段继承君位,一再要求武公立段为太子。武公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国君,他没有采纳武姜的意见,而是按规矩立寤生为太子。

郑武公病逝后,太子寤生即位,就是郑庄公。武姜见小儿子段没有大权,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册封给段。因为制邑是有名的军事重镇,庄公于是拒绝了母亲的要求,并解释说先君曾有遗命,制邑不许分封给任何人。武姜听后非常生气,但又不死心,又要求庄公把京城分封给段。庄公为了安慰母亲,他便同意将京城封给段。

众大臣知道此事后,纷纷劝阻庄公。大夫祭仲直言道:“主公,京城地广民众,把京城分封出去,等于将国家一分为二。况且公子段如果依仗夫人的宠爱,扩大自己的势力,将来恐怕对国家有害无益!”但是庄公已对母亲应允,不能更改了。

段得到京城,在其母武姜的怂恿下悄悄地开始招兵买马,训练兵士,积蓄一切力量,做好一切准备,暗中策划谋反。一旦有机会,便与母亲里应外合,袭击郑庄公,夺取国君的位置。他逐渐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郑国的北部和西部边境。这些地区原本不属京城管辖,但地方官不敢得罪他,只好违心服从他的命令。

段的阴谋活动早被大夫祭仲看在眼里,他劝庄公应采取手段,早日清除祸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庄公没有同意。

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段认为时机已到,率领战车、兵士向都城逼近,准备偷袭都城,废黜庄公。武姜则计划在城内作为内应,企图一举取胜。然而郑庄公早已知道了他们准备反叛的日期,早有戒备。并提前派公子吕率200多辆战车袭取京城。

段得知京城失守的消息,无心再进攻都城,更无力夺回京城,只好在城外驻扎下来。郑军进攻他,他没有办法,只好跑到了共国。

叛乱被庄公平定后,他将母亲武姜送到颖地囚禁起来,并发誓说:不到黄泉之下,再不见面!一转眼几年过去了。一天,一个叫颖考叔的官员来拜见庄公。庄公留他一道吃饭,并赐羊腿给他。颖考叔把羊腿的好肉割下来不吃,却恭恭敬敬地放在一边。庄公不知是何缘故便问他,颖考叔说:“臣子家中有一年迈的母亲,我想把您赐给我的羊肉带回家去孝敬母亲……”庄公听到颖考叔的这番话,马上联想到自己的母亲武姜,情不自禁地掉下泪来。颖考叔装作一无所知,忙问他为何如此伤心。庄公凄楚地叹了一口气,将自己矛盾的心情告诉给他:“你可以随时见到母亲、孝敬母亲,只有我没有这样的机会!”

颖考叔笑道:“我有一个好办法,能完美地解决这件事。您可以令人挖掘一条地沟,一直挖到流出泉水为止,在那里您可以同母亲相见。这样做既不违背誓言,又尽了孝道,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庄公来到地洞中,母子二人相见了,又和好如初。

郑庄公特别感激颖考叔,还赏识他的机敏才智,于是降旨拜他为大夫,掌管国家的军政大事。

智慧解读:

古人说“忠臣出孝门”,因为孝是最基本的善举,如果连父母的生养大恩都不报,还能指望一个人有什么善举?所以,孝既是对父母的宽慰,也是对自身完善,更是赢得社会资本的根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