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评论以及转发所组成的互动激励。
社交网络平台的产生,使信息能在关系链中流动起来,而这样的流动是往往蕴藏这巨大的能量。如某个人发布了信息,会引来广大网友的点击、关注或分享,这种行为是一种即时的、正面的激励,是在像人们提示“我在关注你”、“你在关注我”。个人与个人之见,每次点赞和分享都会建立起信任,并扩大我们的交际圈。对于企业或创业者而言,掌握微信、微博、QQ空间等这类大型网络平台的运营法则,就能从中获得红利。
在社交网络之中,发布信息者和参与者互动,每个互动都可以带来重要的认同感,从而建立信任。在社交网络中,认同感可以提升陌生人群互动次数,同时,也可以使彼此建立信任。作为社交网络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对好友所发布的信息“点赞”,这至关重要。
在网络上曾经有个这样的案例:一位漂亮的农村女孩到城市打工,想要找一处合适的房子,于是在网上发帖,询问网友当地哪里有合适的住房。由于女孩附上了一张很萌很可爱的照片,于是很快引来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支援。没过几天,女孩又在论坛发帖说自己找到房子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又引来网友们的一番讨论。
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过了几天,女孩说由于和房东闹矛盾,房东老太太实在唠叨,于是想征询网友的意见,到底要不要搬离。抛出这个话题后,又很快引起网友们关注,并纷纷发帖表示支持和同情。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天后这个女孩又发帖了。女孩说:“因为出门没关窗户,自己放在窗台的名表被淋湿了,不过还好一点都没有进水。真是谢天谢地!”该条帖子一出来,广大网友就对她的手表展开好奇的讨论。“什么牌子的手表那么好?”“我也想去买一块?”“啊,天呐,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好的表!”……
其实,这是一个专门策划的隐蔽广告,目的就是宣传手表。由于做了很好的策划,于是让人们在娱乐的互动讨论中免费宣传了这款表。
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那些和自己有着相同经历的人,认为对方的建议对自己是一种借鉴。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有些人会进行积极的互动。当一个用户转发自己微博时,会转发别人的微博。当某个人收听、关注自己时,自己也会收听、关注对方,这样就形成互动。
有些平台热衷于人为营造新闻热点事件,其实,这会损害更多人群的互动激励,把发生在普通用户之间的互动拿来补贴名人或新闻当事人。平台需要的并不是汇聚大群人眼光的热门事件,需要的是散步在不同人群中的每一个细微的小热点。
在好友、熟人之间互动的比例很高。一般来说,互动会先在好友和熟人之间发生。接下来,才会在那些官方账号、名人明星、内容账号以及陌生人之间发生互动。其实,互动有一个规律,即用户进行转发或者点击“顶”、“赞”等按钮的数量,要大于书写文字的评论以及转发。然而,仅仅浏览阅读的数量又大于点击“顶”、“赞”的按钮。
互动以及互动所带来的流动性很珍贵。小部分人群的互动可以激发出更大的互动,这是社交网络致力的方向。互动可以增加信任的传递,可以给企业带来红利。对于那些想要运用好社交网络的企业和团队,应该以互动为出发点。
发布信息者,个人的专业、价值以及判断等要素会依附于这条信息上,在关系链中流动。接收或者看到信息的人,会对发出信息者的专业、价值以及判断等做出回应,并把其传递下去。这样,就可以提升互动,把有价值的信息流动带动到更多的人群之中,从而覆盖更大的范围。
在QQ空间里,对别人发出的信息点赞,是一种肯定。有人点赞后,这条信息就会被更多人所关注,有很多人会转发这条信息,或者在信息下面进行评论。通过互动,信息就可以发挥出一定的价值,给更多的人带来帮助。
在微博上,对于那些有意义的信息,可以进行转发,这样信息就会被传播出去,被更多人看到,受到更多关注。当发布的信息被第一个人转发以后,那就意味着还会有更多的人转发这条信息。因此,在微博上,经常可以看到一条信息的转发量极高。
在微信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好友发信息,或者转发别人的信息。当你看到好友发出的信息时,可以进行评论,也可以主动“点赞”。倘若你的确认为信息对你以及别人有意义,能帮助到别人,那么就可以进行转发。倘若好友发出的信息与对方的心情有关,你可以进行评论。对于积极的信息,可以给予鼓励。对于消极的信息,可以主动安慰。
在社交网络上,点赞、评论以及转发行为都可以起到互动的作用,激励别人,给予别人一种肯定。一般来说,那些转发量极高的信息,都对社交网络用户有着一定的作用。互动是积极而即时的正向激励。通过发布信息,人们可以从中获得快乐。通过“点赞”的行为,可以给予好友一种鼓励。通过阅读以及转发信息,可以使人们获得存在感。
由于互惠的原因,在社交网络中,用户可以自然而然地衍生出独特的文化。我们可以通过贴吧为例:比如在一些热门贴吧的帖子中,常常会出现“秒沉”帖子。因为在同一个时间,用户会发布海量帖子。这样,新帖刚一发布就会出现在数页以后,无法出现在最新的页面当中,这会使用户产生挫败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有些用户会对新帖进行评论,这样就可以使它出现在最新页面。倘若帖子内容丰富多彩,通过更多人的评论,就会被放大直至热门。我们可以称这种现象为“挽尊”,也就是说,用户要尊重每个人以及每个好帖。
在微博当中,有一些草根用户发起“互听大队”话题,通过这个话题,可以为自己寻求更多的好友。要知道,倘若开通微博,却没有互听好友,那样就没有乐趣。通过这种方式,在微博中为自己建立新圈子,并认真经营,与好友保持互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有一些曾被推荐的官方账号以及大号,出现粉丝/听众减少的现象。其实,官方平台推荐账号是获得粉丝/听众的有效途径。在每天的粉丝/听众新增榜单之上,排名前列的差不多都是官方平台所推荐的结果。之后,进行转发以及评论的用户却不多,这主要是因为听众和账号之间存在陌生感。因此,平台建议官方账号的定位在互动、客服上。
对于使用社交网络用户而言,应该在平台上主动进行点赞、评论以及转发,这样可以有效地进行互动,起到激励的作用。无论是在QQ空间上,还是在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上,都要与好友进行互动。其实,这也是加深彼此感情的一种方式,有着多重重要意义。
信息大量流动使竞争对手消失。
通过信息的流动,那些传统意义上的竞争对手都会消失。即使一个企业曾经和对手争个你死我活,无论这个企业是否愿意,将来都要与对方进行融合。通过“点赞”的行为,可以使信息大量流动,使企业保持竞争力。
腾讯科技频道曾经发布一篇讨论海外美剧营销的报道,其中分享了一个例子,提到《美少女的谎言》在Facebook上面开发了一款独家应用“LiketoUnlock”,粉丝们使用这款应用,就可以预先观看下一个剧集的片段。
在每周播出最新一集以前,他们会在主页上更新剧照,以此来吸引粉丝进行评论。在Twitter上面,在每周剧集播出时,剧组的演员会在Twitter上直播讨论剧情发展,透露出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走向。在2013年《美少女的谎言》回归时,开展截图大讨论活动,创造一定的活跃度。之后,《美少女的谎言》每周剧集都会在Twitter上面进行公布,选出比较有戏剧性的场景进行截图,并且公布出来,以此来吸引粉丝的讨论。
在《美少女的谎言》这个例子中,剧组、演员以及粉丝之间的互动,再加上精选的内容,都使信息得到很好的流通。这个美剧营销案例体现出三个法则,即环境威力法则、附着力法则以及个人人物法则。
当一个事件成为热点时,广大人群的互动会在线上、线下蔓延。在生活中,人们和朋友聚餐时,也会用手机下载朋友向自己推荐的游戏,或者和朋友聊一些热门的话题。环境威力法则是一种结果。
个人人物法则在社交网络中十分突出。只要能抓住关键人物,信息就可以被大范围传播开来。一些企业或微博营销公司,在操作微博营销时,会采取几个步骤。击中用户情感和情绪的内容本身具有传播力和生命力。一般来说,发布者会由名人、明星以及某个有着促发价值的微博账号来充当,例如:高管的账号以及企业官方账号等。那些有很多粉丝、听众的微博账号,在参与讨论或转发时,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直以来,人们都希望那些需要的信息可以流动开来,流动到更多的人群中。社交网络的崛起,推动着信息的流动。产品和产品之间会相互融合、相互链接。通过分享,可以使信息流动,被传播出去。对于新崛起的网络而言,已有的渠道以及运行方式是最先被利用的资源,协助新平台的发展。新平台会强化原有平台的核心属性。
在竞争对手之间,流动时刻都在发生着。用户自身就起到流动管道作用。用户会把信息进行分享、复制到自己当前所处的产品之中,并且再度展开互动。原本只是一个小贴吧中用于自嘲的称呼——屌丝,通过用户的互动,这个词语进入到微博之中。如今,这个词语已经渗透到媒体以及企业之中,并成为了常见词。
之前在猫扑论坛中的“捶地大笑”表情代码233被广泛用户在微博之中使用。如今,有一些“是中国人就转”的信息在QQ群、微博以及论坛中出现。现在,这样的信息在朋友圈以及微信群中经常出现。
对于这些网站而言,鼓励用户把自己的信息分享到别的社交网络中,这是基础服务之一。从新浪新闻到腾讯微博、从腾讯新闻到新浪微博以及和网易、搜狐新闻客户端之间互动。在各个网站之间,融合以几十万用户的分享动作为基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那些曾经竞争激烈的对手也开始融合、合作。我们以四大门户网站为例,腾讯、搜狐、网易以及新浪四大门户网站之间的竞争激烈。这些网站都想和奥运、NBA以及世界杯等事件进行“独家”合作。在博客时代,这些网站推出过相应的服务,以此来和对手进行竞争。在微博出现以后,四大门户网站按照惯性采取相同的动作。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是他们都鼓励用户将自己的内容往其他社交网络平台分享,这种信息流动的方向是不定的,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网络平台相互流动。
2013年4月,四川雅安发生了7级地震,期间各大网络平台就开展了有效的合作,使得竞争对手的概念变得模糊起来。雅安地震发生以后,由于很多人不能用电话联系,信息闭塞,人们只能用微信、微博、QQ空间等社交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各家门户网为了信息互联,打通了服务共享数据链,为人们寻人、救援等提供便捷的服务。
实际上,数据信息的相互流动和用户成员相互共享,模糊了同行业竞争的界限,拉近了社交网络平台之间的距离。目前,虽然社交网络这样的合作相对较少,雅安地震只是个例,但是今后有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相互借鉴、相互分享、相互合作。倘若能有更通畅的分享平台,网络用户就能更便捷地分享信息,相互从便利的沟通中获得红利。
社交网络为跨界流动提供初级工具,例如:各大社交网络建立的开放平台提供分享按钮。如今,类似于“分享”这样的分享组件被数百万无线应用以及网站所使用。通过分享的按钮,用户可以把自己在某个产品以及网站中的信息和评论分享到社交网络。
当流动在更大范围里发生时,获取的红利就更理想。信息会伴随着用户,出现在它所出现的人群、场景以及产品中,这样,就会产生一种由流动所带来的放大效应。其实,网络平台自身享有流动红利。当分发、流动的作用产生以后,就难以轻易停止,业界企业的利用和进入,都可以带来大范围的关注和资源的流入。这样,有助于推动社交网络的发展。其实,微信和微博也同时享受着红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就应该讲究一些策略。使信息流动起来,这样可以令竞争对手消失。信息的流动可以为企业带来红利,有效地对产品进行宣传。
信息的流动在无形之中推动着社交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人们的人际交往。
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而言,要积极地进行“点赞”互动行为,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地被传播出去,有助于企业的产品进行宣传,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红利。
通过“点赞”等互动产生放大效应。
互动具有推动信息流动的作用。一旦有人创造出信息,就赋予了信息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否强大,关键看信息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情绪带动人们进行转发或评论互动次数。在社交网络上,通过“点赞”等互动行为,使信息覆盖到更多人群面前,产生放大效应。
与分享相同,倘若细微的互动累积起来,便可以产生惊人的效果。用户通过“添加好友”、“收听”等动作为自己构建网上世界,积极参与互动。互动的行为突破无形的界限,使有价值的信息由点及面传播。通过“点赞”等互动,可以放大对社交网络的影响。
很多企业都十分关注互动次数,官方账号发布内容或者策划活动的消息被推出以后,企业会关注有多少人对此进行评论或转发。有时为了推动信息的流动,官方账号会邀请一些大号以及业内的朋友协助转发信息。倘若可以调动普通用户的转发次数,那么效果会更加理想。
腾讯公司和“唱吧”进行合作的相关数据显示,回流访问数据与用户分享消息的数量有直接关系。互动的增加可以提升回流访问数据。获得回流的链接并非完全由当天所分享的消息产生,其中至少有50%来源于以前的历史消息。由此可见,通过互动,可以延伸信息的生命周期,获得长尾效应。
其实,这次合作是“唱吧”举办的线上分享大赛。用户K歌以后,可以把自己的歌曲分享到腾讯微博。在这项合作展开之前,“唱吧”的创始人陈华认为,双方的用户属性十分相近,因此彼此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
就腾讯微博所依附的真实关系链而言,其核心主要是以QQ关系链为基础发展而来,这种真实关系链具有较强的生活属性。在现实生活之中,人们与好友在一起时,通常都会聊一聊八卦,一起吃饭,吃完饭以后K歌。而网络将这些是用户在现实生活中行为的核心迁移罢了。
“唱吧”并没有自己单独的登录体系,完全采用第三方账号登录的方式。QQ互联所公开的数据显示,“唱吧”新增的用户有50%以上来自于QQ登录,这样更方便用户在腾讯系社交网络中将数据进行分享。用户通过好友关系API,在“唱吧”上查找用户腾讯微博上的好友,这增强了用户的黏着度。在这样的认识之下,双方策划了线上的虚拟大赛。
2012年7月底,腾讯公司和“唱吧”达成合作意向,并且开始推动双方的合作。2012年8月初,“唱吧”顺利上线发布产品。要知道,并非所有的试点案例都可以成功。然而,在一些成功的案例和试点中,执行力和迅捷的反应速度是基础保障。关于这点,不仅在“唱吧”这次的活动中可以体现,在别的案例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在产品发布以后,“唱吧”后台中分享数据上升,回流访问数据曲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这次活动的期间,每天的用户回流访问数据大概在77万左右。由此可见,互动具有极强的信息传播作用。
用户的“点赞”行为,可以加强互动,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流动起来。对于那些有意义的信息,用户可以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个人看法。对于那些积极的、幽默的信息,用户可以进行转发,和别人分享这条信息,这样可以带给别人帮助,让别人感受到快乐。
通过“点赞”等互动行为,可以有效地延长信息的生命周期,使企业获得更多收益。虽然,点赞、评论以及转发等行为看似简单,但是,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可以放大社交网络的效应。通过互动,可以使有价值的信息被传递出去,并逐渐扩散到更大的范围,被更多用户以及企业所关注。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让人们便捷地在网上聊天,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发送电子邮件。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大多数人都花费很多时间在网络上。在社交网络上,通过“点赞”等互动可以产生放大效应,使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使企业获得红利。
对于那些不经常与好友见面的人而言,可以在QQ空间上对好友的信息“点赞”,或者在QQ空间上给好友留言,这样就可以加强与好友之间的互动,与好友保持良好的友谊。对于好友在微信朋友圈上发布的信息,可以进行评论或者“点赞”,这可以表明你在关注好友,也是对好友的一种尊重和肯定。
随着微博的发展,有些人申请腾讯微博,还有些人申请新浪微博。无论大家使用哪一种微博,都应该主动扩大自己的圈子,关注更多的好友。只有这样,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好友的关注。在微博上,可以转发那些有价值的信息,与好友加强互动。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无形之中为企业进行宣传,给企业带来红利。
如今,在不少购物网站上,都设置了“点赞”的按钮。对于那些购买过商品的顾客,倘若觉得商品质量还不错,那就可以在购物网站上对商品进行“点赞”。对于那些还没有购买这件商品的顾客,别人的“点赞”行为会影响到自己的判断。当然,有些人会对商品进行评论,使评论成为那些潜在用户的参考,这就在无形之中对企业的营销产生了影响。
社交网络为人们提供便利。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迅速崛起。互联网的出现为通讯带来便利,给企业带来红利。社交网络的出现,使人们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越来越多,却使人们与好友坐在一起面对面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如今,社交网络人们之间的社交难以离开手机和电脑。社交网络已经不再局限于名人、专家之间的交流,而是已经已完全融入了大众的生活。
社交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查找信息、分享信息、相互联系以及相互合作的方式。其实,社交网络正在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最终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支配时间以及和别人交流联系的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祝贺送礼是很多人巩固感情的方式。如今,虚拟社交成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社交活动的补充,比如好友之间会在网上互相赠送虚拟礼物。另外,人们能通过一些物质来象征自己的身份、地位,从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在社交网络中,也可以这样。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顺应用户的网络社交需求,社交网站出售各种各样虚拟的礼物以及虚拟装扮等商品,用户要对商品进行在线支付。
如今,社交平台已经融入支付功能。也就是说,倘若用户想使用社交平台上的应用程序,那么就要通过社交平台进行支付。这样,社交平台以及程序开发商都可以获得红利。社交网络受众广,其口碑效应较强。因此,有很多线下商家通过社交平台推广产品和服务。为了顺应这样的趋势,有些企业把电子商务整合到社交平台之中。倘若在社交平台上进行在线商品购买,那么就可以增强用户的个人体验,并且能减少交易的成本。社交网络平台与支付平台互联,能够吸引用户,推广服务。通过网络支付平台,用户能直接向在线的好友进行支付,这将会更加便利,改善用户的个人体验。另外,通过社交网络平台的分享,可以为网络支付平台进行免费的推广。与社交网络平台互联,是网络支付平台争取客户的一种方式。
网络支付平台与社交网络平台互联,能产生很多共享的数据。网络支付平台可以引入社交功能,而社交平台可以引入支付功能。这样,就能带来很多用户的数据,例如:用户消费数据、地理位置数据以及社交圈数据等。通过这些数据,社交网络平台与网络支付平台都能完善用户信息资料。这样,就可以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营销。
在社交网络上,想要给对方留下某种特殊印象,这是影响谈话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常常为了避免冷场而进行交谈,谈论眼前的事物,双方的交谈会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然而,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交流,就不用为了避免冷场而没话找话说。在社交网络上,人们可以进行仔细的思考,想一想可以令对方感兴趣的话题。
在社交网络上和别人进行交谈,也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一般来说,人们在社交网络上和好友进行交谈时,都会斟酌自己的语言,这样有利于维护自己的形象。人们会在社交网络上谈论个人经历、社会上的焦点事件等,发表一些信息。当好友看到比较有意义的信息时,就会主动“点赞”。“点赞”行为操作起来简单,然而,这种行为却具有强大的力量,可以使信息被传播出去。倘若好友把自己发表的信息转发出去,那么信息就会被好友的好友所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在微博、微信还是QQ空间上,只有发表的信息有趣、有意义,才会被别人“点赞”,才会被转发或者评论。当然,在比较熟悉的好友之间,可以对好友发表的心情进行评论。
如今,人们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表各种各样的内容。有些人会针对自己当天的心情,在平台发表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些人会针对某个焦点事件,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有些人会对自己比较认可的信息“点赞”,并且进行转发。对于QQ空间、微信以及微博而言,信息的“点赞”、“转发”以及“评论”等互动行为可以使信息流动起来。
对于企业而言,社交网络的发展带动企业通过网络进行营销,一个全新的营销时代开启。企业通过社交网络来进行营销十分便捷,既可以节省宣传的花费,又可以快速地吸引目标客户群购买商品。对于社交网络平台以及企业而言,双方都可以获利。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于年轻人而言,工作带给自己的压力很大。因此,很多人忙于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与好友见面,即使是喝杯咖啡的时间都没有。社交网络的发展为年轻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便利,在下班之后,只要登录社交网络平台,就可以与好友进行互动。当心情不好或者有心事时,即使不与好友见面,也可以在腾讯QQ上或者其他社交工具上和好友进行交流。
在QQ空间以及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信息,可以被好友关注。倘若好友对信息感兴趣,那么就会在信息下面“点赞”。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而言,通过“点赞”的行为,可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认可和关心。转发以及评论等互动行为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好友的关注,增强彼此间的友谊。如今,社交网络已经发展成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活动运营的相关法则。
有一些企业会在QQ空间、微博以及微信上展开活动,这样,就可以推动信息流动扩散,有效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对于企业而言,那些现实可行的活动值得借鉴。企业要想通过活动获得红利,有效推广自己的产品,那么就要注重活动运营的相关法则。
企业适时举办活动,可以有效地推广商品,从而获得红利。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该注意活动运营的相关法则,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活动运营的相关法则,定期举办活动,这是一种较好的营销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如今,已经有很多企业选择在网络上展开活动。通过网络平台,那些网络用户可以快速地了解到活动信息,并且积极参与其中。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展开活动,可以节省一些花费,还能起到不错的宣传作用。
在2013年春节期间,“加多宝”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放置一台自动贩卖机。路过自动贩卖机的消费者,只需要大喊一声:“过年来罐加多宝”,贩卖机就可以自动掉下来一罐加多宝。“加多宝”展开的这个活动十分有趣,使一些消费者免费获得一罐加多宝。有很多消费者都被这个有趣的活动所吸引,主动参与进来。随着热度的提升,这个活动被人们发布到微博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展开活动可以推动信息跨越不同平台,在线上、线下流动。
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总是渴望用最低廉的成本来获得更大的送一,而以创新思维去开展活动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趣玩网的CEO曾经分享过一个经典案例。
趣玩网是一家以提供创意家居、创意礼物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的网站,他们的口号是“趣生活,货好玩”,始终提倡“创意”二字。但是,在创办早期,用户非常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注册用户,他们策划了一个用户注册有奖的活动。也就是说,只要网络用户通过网站相关页面输入地址、邮编以及联系方式,便可以注册成为会员,而且每一个新会员都有参与抽奖的机会。趣玩网本身是做创意家居等产品的网站,所以他们准备了很多有创意的奖品,这些奖品不是很贵,但是很有意思,于是很快吸引了很多用户注册。
趣玩网更高明的一点在于,抽完奖以后还有活动:只要用户注册后,继续邀请新朋友进来,又可以获得抽奖机会,最多可以累积抽奖三次。很多注册的用户为了领到更多的奖品,开始积极地拉好友注册,于是产生了链式反应,很快使网站的用户爆增。
趣玩网抓住了人们“好利”这一心理特点,用小小的礼品就获得了广大用户的“放心”。活动开展以后,网站获得了大量的用户信息,这为以后的产品营销聚拢了客源。
活动运营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支付宝和小米手机的策划值得借鉴。
2013年5月,支付宝发起一个名为“十年记忆,淘宝时光”的活动,测算并统计用户在支付宝所花费的金额。使图片与精彩个性的消息文字描述相结合,吸引众多用户参与。由于其文字十分幽默,所以该活动带动用户的好友围绕着自己分享的信息调侃。这个活动利用用户的好奇心和获利冲动,利用关系链的传递,适合在社交网络之中流动。
2013年5月8日,小米手机在腾讯微博上发出消息:【小米手机微信特权专场,关注送30台小米盒子】微信搜索“小米手机”并关注,回复“小米手机就是快”领取特权码,获得30台小米盒子抽奖机会。凭特权码参加5月9日10点小米网微信专场,无须预约,直接购买小米手机2a/2s和小米盒子。今明两天,转发微博@好友,每天送出4台小米盒子(附活动链接地址)。
其实,“小米”在每个月几乎都会展开类似于上述的活动,活动规则都差不多。每次活动都可以吸引众多用户参与。在展开的活动中,“小米”注重与抽奖相结合,利用客户的获利冲动,使微博上的用户在微信上再度聚拢。
进入一个崭新的平台以后,已有资源的组合会被优先进行,例如:小米的论坛、微博以及现有的购物渠道引导等。观察一些社交平台上的活动运营特点,有几个法则发生作用。对于企业而言,要想获得良好的推广效果,就要遵循活动运营的法则。
如今,在社交媒体之中,自娱是最典型的现象。社交网络的玩法就如同游戏一样,不断推陈出新。倘若企业展开的活动十分有趣,就可以吸引众多用户参与到活动当中。
有些企业的活动十分简单。活动规则应该尽可能设置得简单一些。倘若把规则设置得十分复杂,那样会使用户感到反感。简单是企业进行活动策划的基本要求,在进行策划时,应该遵循简单的原则。若平台设置的规则过多,会使用户分心,活动效果就不会特别理想。
活动运营应该遵循免费的法则。这里所指的免费并不是指费用,还包括一些额外的要求或条件。倘若参与活动的门槛较低,那么活动覆盖的人群就会较大。这样,可以从活动中发现并获得的目标用户就会越多。
企业活动的整个流程应该公开透明。展开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使流程公开透明,这是与用户最佳的沟通。如今,在社交网络之中,企业对“获利冲动”心理的利用十分广泛,会出现“刷卡党”现象,那些朝着利益而参与活动的用户会被吸引住。因此,在展开活动的过程中,透明显得至关重要。
企业活动应该遵循可以兑现的法则。获利的兑现如同社交网络之中的互动激励,要及时下发。只要用户达到兑奖的条件,就能获得奖品。奖品不一定要很贵重,但是遵循兑现原则十分重要。另外,企业活动还应该遵循可以累积的法则。利益的累积可以调动用户的积极性。
企业要想使活动产生有效的宣传作用,那么就要遵循活动运营的法则。别随意展开活动,要注意时间以及方法的选择。另外,在活动规则上要多加注意,避免太复杂。简单的活动规则更容易被用户所接受,实施起来也更加方便,能避免很多麻烦。
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诚信至关重要。对于活动的兑现问题,企业应该予以重视,不可以忽视,这样才可以增加顾客的信任。一旦他们达到可以兑换奖品的条件,就应该落到实处。即使兑换的奖品不贵重,也应该积极兑现。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活动来宣传商品。只有遵循活动的法则,才可以起到宣传的效果。就营销而言,定期举办活动,有效地宣传自己的商品,可以为企业带来红利,此外,在社交网络上进行点赞、评论以及转发等行为,也是企业获利的重要方式。
时间选择技巧:周末运营效应。
从很多营销案例中,我们都能发现时间的选择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应该注意时间的选择,在恰当的时间发布消息,可以产生最佳效果,其中了解“周末运营效应”至关重要。同样的一条信息,并非对所有人都具有吸引力。有时候,用户不一定会心悦诚服地“点赞”,对于不同人群来说,他们的需求也有所区别。
对于企业的运营而言,注意时间的选择十分重要。倘若想要通过信息来宣传商品,那么就应该选择最佳的信息发布时间,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有一些企业就注重信息发布的时间,他们会针对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发布时间。
优酷网的运营部门选择在下午4点时发放出消息,最终只有500人参与活动,瓜分100张优惠券。在晚上看视频高峰期以前发放消息,那些没有来得及抢到票的用户,在晚上进行观看就需要付费。这样,在当天剩余时间里付费的用户就比前一天提升50%。倘若选择在上午9点时发放消息,那些正在上班的用户根本没有时间顾及,那么最终将会局限在那些想获得优惠券的用户中。
优酷网的案例从侧面印证了一点,那就是应该重视那些来自二、三线城市的用户,这些用户更侧重于生活类的相关信息。我们以时间选择作为例子,对于那些“北上广”的用户而言,在下班以后,他们可能还有一段时间在回家的路上。这样,他们对那些付费电影的需求率较低。对于那些下班回家时间短的二、三线城市用户而言,就有时间去选择付费电影。
倘若通过微博运营,定时发送微博应用,可以迅速获得数百万授权用户。这主要是从协助用户提前预定好微博发送时间的需求入手,满足企业账号以及内容大号希望信息被更多人所浏览的需求。
其实,“周末运营效应”只是对不同活跃时间节点的笼统概括,企业可以把自己面对的活跃高峰称为“周一运营”、“周五运营”等。在这里,主要强调“周末运营效应”,因为这与有趣、轻松的特点相结合,其符合大多数企业活动策划的特点。
活动推动信息快速流动以及用户快速的转化。然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用户的活跃高峰并非是互动高峰。在一定的程度上,互动比例和用户的活跃比例成反比。在活跃高峰时,原创信息丰富多彩。这样,用户聚焦在单一信息上的时间就大幅度缩短。此时,往往那些更有趣的东西才会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在非用户活跃高峰时,用户会着重浏览现有的、使实用的信息,并且会积极进行互动。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用户在深夜仍然会刷新微博或者朋友圈。也许任何一条新信息都可以使用户感到开心,通过浏览微博或者朋友圈,用户能获得乐趣。倘若发出的信息十分有趣,那么互动的比例就会很高。
比如新崛起的“美丽说”平台,在一段时期的微博官方账号运营中,只要到了深夜就不再发布网站的内容,转变为为自己的听众/粉丝进行点歌。其实,像“美丽说”这样,在晚上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可以吸引众多听众,获得良好的效果。
所谓的适当的发布时间并不完全是指周末,企业应该根据公司的内部情况以及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时间。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信息发布时间,只有认真选择时间,才能够使信息产生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而使企业获得红利。
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而言,无论是发布信息,还是对信息“点赞”、评论、转发,都应该注意技巧。就“点赞”而言,只有对自己认为好的信息进行点赞才最恰当。倘若对于别人所发的每一条信息都点赞,那么就显得太过随意,不重视对方。而企业选择在适当的时间发布信息才是明智的选择。如购物网站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发布促销、宣传等信息,抓住顾客感兴趣的地方,有效地进行宣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年轻人白天要工作,晚上回家才有时间上网,这就需要企业在晚上发布第二天即将出售的新产品,引起顾客的关注。这样,顾客才会仔细地去看一看与商品相关的信息,从而决定是否要进行购买。倘若在上午或者下午发布促销信息,有些人根本就没有时间认真地去看,很可能会忽略掉信息,错过商品促销活动。
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每天的生活都相对轻松,没有工作压力。因此,那些懂得上网的老年朋友都喜欢在白天购网,浏览各大购物网站。这就需要企业根据老年人的需求,选择适合的信息发布时间。当然,网站所销售的商品不一定是针对老年人,因此,这需要企业根据公司的内部的实际情况,仔细地进行考察,发布宣传信息。
正所谓“众口难调”,企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只能针对顾客的需求,选择一个最佳的时间发布信息。因此,企业应该注意时间选择的技巧,从公司的利益出发,针对大多数有同等需求的人进行合理的时间选择。
企业应该注重“周末运营效应”的应用,因为这种应用符合大多数企业的特点。当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结合顾客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时间调整。只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发布消息,那么就能起到更好的宣传、推广以及促销的作用。
对于社交网络用户而言,“点赞”具有一定的作用。企业只有选择适当的时间发布信息,才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赞”,并使信息流动起来,最后使企业获得红利。
为什么我没效果:企业的社交困境。
虽然社交网络可以给企业提供巨大的红利,但对于中小企业以及团队,仍然存在着无形的阻碍。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享受到来自于社交网络的用户以及流量。有一些企业和小团队,要想充分地利用社交网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红利好像被掌握在一小部分精英企业那里。
腾讯微博有超过5亿的注册用户,但有千万以上听众的账号仅仅有36个。微信有超过百万用户粉丝的账号很少。由此可见,并非所有企业和用户都可以拥有理想的听众群。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在微信以及微博中游刃有余,一大部分的企业都在金字塔的底部。
有些企业难以获得更多的用户。无论是在微信还是微博上,有些企业或团队会显摆自己在短期内迅速汇聚数十万、数百万优质用户人群,此时,有些小团队仍然在为数百个用户挣扎。对于这些小团队而言,每增长一个用户都是一种突破。
有些企业会面临选择的难题。从QQ空间到微博,之后发展到微信。一些大型平台的出现和崛起的时间越来越短,在这些平台上,有很多典型的案例。企业以及创业团队所面临的选择难题越发艰难,刚出现的一个社交网络平台还没有发展得很好,就有另外一家平台成为大众所关注的焦点。
倘若坚持在某个社交平台上,那么随着时间的改变,信息会发生质变。同时,也会使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发生质变。倘若一个新平台还没有崛起,就率先瞄准进入,那么就有机会享受到丰厚的先发红利。
对于有些企业而言,效果难以累积放大。2013年4月,有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总在微博中提到,他大规模投入,进行连续两个月的微博营销,然而微博覆盖用户人群已超过“小米”,但是获得的实际效果却相差甚远。另外,在暂停几天下发信息的时间内,搜狐新闻客户端所运营的微信自媒体账号,在一天之内就有几千个用户取消、退订。
尽管很多企业始终在坚持而运营账号,但消息却始终无法流传出去。就微博和微信而言,要想做出与众不同的口碑并非易事。对微信自媒体账号以及微博账号进行观察,其第一时间在社交网络所获得的成就,主要是由于现有资源以及认知的累积转化所导致。QQ空间、微博以及微信正是适时提供合适的工具,从而协助一些企业或者创业公司在市场中迅速崛起。
实际上,选择怎样的平台并非难事,关键是要以自身的需求为前提,慎重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小米手机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没有放弃过去的论坛模式。从最初塑造品牌之时,论坛就成为聚拢用户的武器,社交网络也成为线上运营的法宝。
由于私密沟通的属性,微信被小米放在客服平台的位置,这样就帮助企业提升了CRM管理。微博信息流动迅速,被放在一个适合做品牌的位置。其实,社交网络就如同已有工具的组合,不能盲目跟从。
对于不同的社交网络,企业能采取类似于“小米”的策略。把各个平台进行组合,然后再使用,就可以使其充分发挥所长。把赞、分享、评论以及自己的账号登录体系与社交网络打通,这样,用户就会决定把信息分享流动到某个平台去。
根据自己的特点,倘若企业的品牌诉求很强,想使自己的信息快速地覆盖更多人群,那么最佳选择就是微博。面对社交网络上的难题,有一些解决方案。对于企业而言,应该了解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
消息内容应该精彩。要知道,消息本身具有生命力。倘若消息被官方账号或者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布,那么就可以流动开来。那些可以击中人情感、情绪的内容,流动得更快。
官方账号主动进行互动。就官方账号而言,应该主动与用户进行互动,不断解答用户的各种疑问,这是接触潜在用户的一个过程。对于官方账号而言,要发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还要答疑解惑。其实,在答疑解惑的过程,可以与用户建立信任。每个平台提供的方式不同。在微博中,官方账号能主动出击。在微信中,能更加便利地回答用户的疑问。
发动自己的核心用户。无论是网络上的用户,还是现实中的顾客,都可以邀请他们为自己背书。与他们发生业务联系,邀请他们享受服务。然后,邀请他们收听自己。鼓励用户在微信账号以及微博中发出中肯的评价。每一个用户都是珍贵的渠道,用户发布信息,分享、推荐,这都能在无形之中为企业创造红利。随着时间的改变,信息不断重复释放。
充分利用现有渠道。利用现有的网站、论坛、博客以及线下渠道等。现有渠道至关重要,与其覆盖更多的其他渠道,不如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在利用现有渠道的基础之上,再去拓展其他渠道。在社交网络中,有一些已经被建立起来的工具。例如:腾讯的广点通广告系统,是业界十分有成效的广告系统之一。通过这个系统,可以迅速获得用户以及流量。
企业不妨做一些有趣的应用。做一些小应用,通过开放平台提供的API接口制作的应用,帮助网站以及创业团队进行筛选,聚拢大量的目标用户。这样,可以推动信息的快速传递。
以“美丽说”以及“蘑菇街”为例,其早期就在QQ空间开放平台以及微博开放平台上制作轻松而简单的应用。一些企业在展开活动时,会选择制作小应用。这些看似简单的小应用,赋予新团队创新的可能。
保持好心态,并且不断地尝试。要知道,并非每个企业都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迅速获得十万、百万以上的用户。在开始聚拢几百名核心用户时,就可以展开不断的尝试,挖掘新用户。已有用户是十分珍贵的资源。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过程。在初期,企业并不一定会获得丰厚的红利。但是,发展到后期时,由于有了积累,红利就会加速涌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创新,不断尝试。
企业要与平台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捆绑。倘若合作伙伴对社交网络的理解不到位,那么即使有优质的资源,也无法留存和转化。因此,建议合作伙伴多关注QQ空间、腾讯微博以及微信。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信息、关系链以及互动的微妙之处。
对于社交网络而言,社交困境是应该被重视的问题。否则,中小企业的热情就会消散。一旦企业的热情消散,那么社交网络热度就会消散。使用户发出的信息和中小企业的服务相结合,为用户提供直接而优质的服务,这至关重要,而且有广阔的开发空间。
垂直服务带来红利。
社交网络以横向拓展关系为主,这样社交网络会变得越来越宽广。QQ空间、微博以及微信,都着力于使用户的好友数量不断地增加。通过用户的发布与分享,使信息不断地从外界汇聚到社交网络中。通过“点赞”的行为,可以使信息扩散出去,从而为企业带来红利。
从传统媒体意义上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具有传播价值,例如:名人、明星的新闻事件等。在社交网络中,主要是指那些用户在当下需要的信息。也就是说,在合适的时间,获得合适的信息,尤其是那些用户喜欢的信息,可以使用户感到愉快。这就意味着,要把那些散落在社交网络中用户的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等汇聚起来,并采取一种比较合理的方式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是细分服务的出发点,同时,这也是一种机会。如今,在社交网络上提供垂直、细分服务的平台逐渐多了起来。“美丽说”的成功为其他创业者以及电商网站带来很好的参考。简而言之,在社交网络中,为用户提供垂直与细分服务值得借鉴。
在过去,电商网站经营者发现,通过微博营销所能获取的销售转化比例不断地下降。社会化电商的探索没有合适的突破口。有一些电商网站习惯于通过大号反复发布广告,销售商品,并没有利用“用户分享”的策略。在以前,官方账号的互动行为很少,这完全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更不利于与用户建立信任度。
对于社交网络而言,商业化探索对商家品牌以及营销的推动,得到了商家的普遍认同。如今,大量电商都采取营销方式,采用给好评换取现金的做法。这对于潜在的消费者而言显得有些冷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不大。
购物评价的社交化,能够解决购物中货品、个人人品以及信任度等多种保障,拉动电商社会的变现以及传播等。在好友之间存在着信任交叉,这会在社交网络中被发现,并且通过适当产品形态的包装所爆发。
垂直服务将会给社交网络的信息创造价值。在这样的服务中,信息会显得十分珍贵。信息并没有好坏之分,即使是那些所谓的垃圾信息,也要看信息依附在哪种场景和产品上。所以,即使社交网络对这些信息采取不同的呈现策略,从大体的趋势上来看,仍然在不断地汇聚信息,并且把信息分发到恰当的场景以及产品中。垂直服务刚好弥补这一点,垂直服务的使用令这些低效的信息提升价值。要注意,这里所指的价值是信息能够对其他用户带来一定的帮助。由信息所产生的互动可以提升用户的感知。
在大型的社交网络中,任何细微的信息都可以汇聚成庞大的结果。信息碎片的分享以及互动可以带来巨大的效果,能够建立各种不同的垂直服务的土壤。在社交平台上有一些创业应用,而且这些应用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比如“唱吧”应用,给那些喜欢唱歌的用户提供歌唱类移动应用,现已成为喜欢K歌人士的掌中宝。“唱吧”通过社交账号登录的方式,鼓励用户把自己所生产的内容同步到社交网络中,通过关系链进行传递,这样可以把那些对“唱吧”感兴趣的用户搜集起来。
又比如“皮皮精灵”,也同样是成功的应用案例。起初,“皮皮精灵”给内容账号提供定时发布的功能,这种单一聚焦的服务,迅速把那些有这种需求的数百万企业以及草根内容账号聚集在一起。通过这个基础,逐渐进入到更多的平台中去。如今,“皮皮精灵”开始给部分自媒体账号提供微信平台上的部分服务。
“微成都”给成都人提供全面的沟通服务工作。在成都查看微信上附近的人时,可以在附近100米看到“微成都”账号,随时向其发出询问或者咨询。对用户而言,这个服务十分便利。“微成都”是成都政府宣传部门所进行的尝试性主动服务之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大型的社交平台上,信息与互动充沛流动。在充沛时,用户的个体化需求通常会比稀缺时难解决。垂直服务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这些需求所聚集起来的数量十分惊人,垂直服务有着十分鲜明的特点。
垂直服务率先打通内容以及服务之间的障碍,同时,还打通用户和收入的障碍。通过垂直服务,可以把大型社交网络中的某个细微动作、内容等通过某种方式进行搜集,并使其聚拢在一起。在聚拢以后,就会产生“群聚效应”,广告信息投放就变得更加有针对性,具有更高的转化率。“啪啪”、“唱吧”等在运营上的成功,正印证了良好的群聚效应。
垂直应用可以为平台提供无法看到,或者暂时不能进行更好服务的机会,这相当于采取更好的方式为大型平台提供功能和服务。即使再强有力的平台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项服务都可以尽善尽美,并且不断地升级。然而,垂直服务就帮助解决问题。通过垂直服务,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这是那些大型平台无法拒绝的服务方式。
有些垂直服务担心平台大规模涉足,因为那样会导致自己被扼杀掉。但是,时间差可以使创业团队迅速积累到足够量级的用户以及十分细致的产品体验,这就是垂直服务给自己所建立的壁垒。打通收入的障碍时,平台一般会采取投资的方式,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共生。
随着时间的改变,面向细微行业、内容以及领域的垂直化应用将会不断地诞生。与别的应用相比,垂直服务有天然优势,也就是“流动闭环”。一些用户在不同的网站以及应用分享内容,或者在链接到社交网络之后,用户点击进行查看,那就会跳到原应用或者网站中,这是典型的回流产生,是很多合作伙伴的需求。然而,这也导致跳出用户不能在原有信息之上再展开互动。
互动就是社交红利的放大器,流动的中断终结合作伙伴红利的继续获取和积累。由于需求本身脱胎于社交网络,一般来说,垂直服务采取的方式是社交账号登录。这样,发布信息同步,每个顶、赞、评论等互动行为都和社交网络实现同步,这保证了流动的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