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书法绘画(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45868700000032

第32章 蔡襄

在北宋四大书法家中,蔡襄排列其末。据说原来“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是蔡京,且排位最前,即“蔡苏黄米”。因蔡京乃宋代奸臣,黎民百姓不容行恶之人亵渎艺术,于是去掉蔡京,换上蔡襄,便有了新的排行榜。

对蔡襄书法,苏东坡曾有不少赞誉之词,他认为,蔡“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欧阳修则更为概括地评价蔡襄书法“独步当世,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宋史》对蔡襄的书法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

曾任龙图阁学士、开封知府、端明殿学土。其品学端庄、操守清介,勤于政事,为世人所称赞。

蔡襄早年书法崇尚刚劲,注重气势,到了晚年则脱尽锋芒,“归于淳淡宛然”。其书作以楷书与行草信札见长。

由于敬重颜真卿杰出的人品,因而看重并师法颜体楷书,古往今来,不少学书者是这样走上艺术之途的。蔡襄也不例外,他禀性刚直,不争利名,仰慕颜真卿,堂堂正正做人。在书法上吸收颜体宽厚沉实、稳妥严谨、力能扛鼎的特点来作楷字:

为保证书写的质量,在创作时采取一张纸写一个字的办法,好的留下,差的淘汰,集单个字为一篇碑文,如《昼锦堂记碑》便是如此创作出来的,人称为“百衲碑”。

在蔡襄的楷书作品中,《万安桥记》是其代表作,当家乡万安渡石桥竣工时,蔡襄喜不自禁,援毫题写碑文。这件楷书巨作宽厚庄重、气宇轩昂、雄强之风扑面而来,后人评价“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

宋人善小楷者不多,能传世者绝少。蔡襄在辞世前三年写下的小楷《茶录》是呈送皇帝的精心之作,其风格高古淳淡,称得上是精能之至、返造疏淡的杰作,后人称蔡襄小楷为宋代第一。

蔡襄的书法成就还应从大量的简札书信中来认识,这是一个十分奇妙的世界。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精致。文静而有活力,细而不弱,楷而不板,清如水,明如镜,各行长短参差不一,留下较大空间令人在欣赏中遐想。作者在小巧精妙的信札小品中展现了他师承诸多先贤的成果:隋代的智永、唐初的虞世南、五代的杨凝式以及东晋的王羲之,都可以从中找到相联系的脉络,蔡襄以写擘窠大字的笔力来书写行草小品,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与苏轼、黄庭坚、米芾三家相比,蔡襄书法是谨守法度,继承多于创新的。而苏、黄、米三家,书风张扬放纵,创造欲和表现欲十分强烈,作品具有很强的个性。相比之下,蔡襄书风以“静气”

着称,“意和笔调”的风度,“端劲庄持”的格局,同样令后人广为赞颂。

蔡襄的传世之作还有《去德帖》、小楷《牡丹谱》《寒蝉赋》,行草书《与杜长官帖》《陶生帖》《大研帖》《澄心堂纸帖》《持书帖》《自书诗札》《自书诗卷》,碑刻《刘伯墓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