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因数字而得名:如一包针、二丑、三枝九叶草、四京子、五倍子、六神曲、七爪红、八股牛、九香虫、十开蔻、百合、千里光、万年青等。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扁鹊
扁鹊(前5~前4世纪),原名秦越人,又名卢医,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县)人。因其医术高超,时人以传说中黄帝时名医扁鹊之名呼之。扁鹊为中医“四诊法”(望,即察看患者气色;闻,即辨听患者声音,问,即询问患者病史、感觉;切,即把握患者脉搏)的奠基人。
被奉为古代医学师祖,“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青年时当过“舍长”(旅店经理),与店客长桑君采往十余年。长桑君见其勤奋好学,尊重长者,便授其医术,嘱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于公,公毋泄。”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扁鹊终于成为医道高手。他善汤药、针灸、砭石、蒸熨、按摩等医术。据《史记》载:扁鹊在虢国。(今陕西境内)时,遇太子病故。扁鹊仔细诊断后认定太子并非真正病死了,只是“尸厥证”(今谓之休克),便令徒弟针刺太子百会穴,太子苏醒后。用药调理二十天即痊愈了。于是,“天下尽以扁鹊为能生死人”。而扁鹊却实事求是地解释说:“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当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扁鹊至齐国(今山东境内),初见齐桓侯。田午,察其病已经生于肌肉皮肤间,当用汤药,热熨治疗,而齐桓侯却声言“寡人无疾”。五天后,扁鹊见他病已转入血脉,需用针灸方可治疗,而仍遭拒绝。又过五天,扁鹊断其病已深入肠胃间,非内服酒醒汤药不可,而齐桓侯却讥讽说医生只会恐吓无病者,以显示自己的高明。
再过五天,扁鹊复见齐桓侯;断定其病已经入膏肓(骨髓),无法可治了。不数日后,齐桓侯果然由于自己的讳疾忌医而身亡,扁鹊行医,足迹踏遍黄河南北。至邯郸,因为当地看重妇女而行“带下医(妇科)”,至雒阳(今洛阳),因当地尊重老人而行“耳目痹医(五官科)”;至成阳,因秦人喜爱儿童而行“小儿医”,所以他不愧是医道中的多面手,扁鹊还提出过“六不可治”,即“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揭示了患者配合医生的原则,后来,秦武王之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便卑鄙地派人暗害了他。北方人民一直在各地立祠纪念这位名医。
史载其着有《扁鹘内经》《扁鹊外经》。惜早已失传。现存《难经》
一书,为后人(秦汉之际或东汉前)托名秦越人而论经脉的医学专着。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张仲景
张机(150~219年),字仲景,东汉南阳郡湟阳(今河南南阳县)人。少聪敏、稳重、善思、好学,曾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张仲景中举后任长沙太守。当时,战乱后瘟疫猖獗,“家家有住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合门而殪,或覆族而丧”,张仲景宗族两百余人,十年间死于大病者达三分之二,其中患伤寒者占七成。于是,张仲景愈加“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钻研以治伤寒为主的医术。每逢初一、十五,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为平民百姓治病(后称中医医生为“坐堂医生”即典出于此)。张仲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曾跋涉数百里拜襄阳“同济堂”一位号称“王神仙”的老中医为师,学得治搭背疮的良方,他救自缢者的人工呼吸法习自老农,青龙汤、真武汤、白虎汤等药方采自道士。张仲景医术出神入化,能见微知着、探潜索隐,史载他见王仲宜,时年廿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
令服五石汤可免。”而王不信,受汤不服。后廿年余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张仲景大力提倡医学,与巫神、巫医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他医德高尚,不论病人富贵贫贱,有偿无偿,一律用人道主义精神对待,精心治疗,务求康复。张机着有《辨伤寒》十卷,《诸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等多种医作,惜均已散佚。今存《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晋朝王叔和将该书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伤寒”为一切热病、外感疾病之总称。《伤寒论》二十二篇,合计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论述了六经(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证多热证、实证;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经,证多寒证、虚证)、八纲(“含脉从证,含汇从脉”、分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四诊(望、闻、问、切)、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金匮要略》二十五篇,列有三百四十多种疾病,二百六十二个方剂,包括治疗学总论、内科、外科、疝气、蛔虫,妇产科等内容,提出“三因说”(内:
经络受邪,传人脏腑;外:感受外邪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不内外;房事、金刃、虫兽所伤),发展了中医病因学说。张仲景因其对中医的卓越贡献和堪为楷模的医德,被后人尊为“医圣”。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华佗
华佗(?~208年),又名尊(即敷),字元化,东汉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年轻时游学四方,钻研医术,屡次拒绝名人荐举,无意仕途。他、“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裁七八九”。对于针、药不能治的疾病,则用外科手术治疗。
当时,佛教巳传入中原,人们比附印度神话,称之为“药神”,而天竺语“药学”与“华佗”音近,遂称为“华佗”,本名反而鲜为人知了。
《后汉书》载:广棱(今扬州)太守陈登胸中烦懑、面赤,不思饮食。华佗诊断为有寄生虫,且将腐烂成为肉疽;此病是喜食鱼腥之物造成的,陈登服下华佗配制韵汤药两升后,吐出两升头发红的寄生虫,病即痊愈。华佗用针灸为曹操治偏头风时所取之“挟脊穴”,今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华佗还模仿虎之上肢攫扑、鹿之伸展头颈、熊之卧倒匍伏、猿之脚尖趴跳、鸟之展翅飞翔,结合气功而创“五禽戏”,以锻炼身体。其弟子樊阿等常习之,九十多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坚田。华佗的外科手术已臻出神入化的地步,能使用“麻沸散”施行全身麻醉,然后成功地给病人做腹腔手术。据传,华佗不愿留在曹操身边作侍医。请假回乡后廷宕不归。208年曹操将华佗捉拿入狱,最后杀害了这位万人敬仰的神医。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辉县孙家源)人。
他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日诵千言。少时多病,父母为其治病罄尽家产。十八岁起立志学医。他博览经书,汇通百家。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多次下诏聘他出任高官,均被他婉绝,孙思邈将一生心血全部献给了中医学事业。集八十年临床经验撰成《千金要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他在《自序》中说:“人命至重,有贵干金。”孙思邈品德高尚,严格遵循并告诫后人看病时“不得与病人多语调笑,切忌大声咳嚷。绝不可道说是非,炫耀声名,诋毁他医”。他勤劳一生,百岁时犹“视之不衰,神采甚茂”。在中医药物学方面的深邃造诣使孙思邀获得了“药王”的美称。
名垂千秋的中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1518~1593年),字东璧,晚年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蕲春县)人。三代世医。儿时即随父采药,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淡泊功名。十四岁才中秀才,而后三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李时珍不顾世俗偏见,决心放弃功名,专攻医学。他对父亲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畏难。”从此,他一头扎进书堆,“穷搜博采”,不仅读医书,而且经、史、诗集,方物杂着都浏览不倦。1548年,他治好了明富顺王朱厚焜王子的病,拒厚赠而受聘于楚王府奉祀(掌良医所事),为的是尽闻所戴医书。后又医好朱厚熄帝之于的暴厥症,又被荐为太医院判(正六品官)。他忍辱负重任职,一年读完了太医院的藏书,便托病辞归。三十年中,李时珍共读“八百余家”,读书笔记装了好几柜。
李时珍好读书而不迷信书,使他一方面医术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发现前人所着《拳草》“品类既繁,名称多变”,谬误颇多,于是立下了重修本草经的宏愿。1552年始,他背起药篓,带着徒弟,四海为家,云游天下,遍访名医宿儒,远涉深山老林。鄂、湘、赣、苏、皖各省,武当、牛首、天柱、庐、茅诸名山,无不留下他的足迹。他向樵失、药农、猎户们请教,搜集多种民伺偏方,采集各类中医药材。李时珍边行医,边读书,边考察,边着书,经二十七年努力,三易其稿,终于在1587年完成了《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巨着。然李时珍无力刻印他呕心沥血完成的中医学巨典,直到1590年,才得金陵(今南京)胡小龙资助刻印。1593年,李时珍在弥留之际,嘱咐儿子要尽力使《本草纲目》传流人间,造福于民。这位医学巨匠与世长辞后三年(1596年),《本草纲目》终于正式问世。1603年江西翻刻,风靡全国。1647年,第一次被译为拉丁文,继而被译为英、日、德、俄等多种文字,流传于金世界。
中医巨着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经过长期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经验,对药物的品种、应用范围逐渐扩充。随着医疗的发展,对药物的需求是越来越多,药物的来源也由自然生长发展为人工栽培和驯养,由植物,动物扩展到矿物及化学制品。在传播这些知识时,由早期的口耳相传到后采的文献记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药的文献记载浩如烟海,对中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着是《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集体创作的,由于当时人“尊古贱今”,所以托名于神农。《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其中植物药二百五十二种,动物药六十七种,矿物药四十六种。《神农本草经》的诞生,总结了西汉以前千年来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用药经验,标志着中国药学的初步确立,同时也给两千年以后的药学以指导性的启示,对我国药学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鞠弘景写的《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第二部本草学名着,基本上确立了中药学的发展方向,此后一系列较有影响的本草着作,均由本书增补而成。本书已佚,但原书的主要内容,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中被保留下来。
唐朝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繁荣,交通贸易发达,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659年,由国家组织苏敬等人集体撰写了《新修本草》(世称《唐本草》),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性着作。首创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说明。
《新修本草》被唐朝政府规定为学医者必读之书,对我国药学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流传达三百年之久,直到宋代《开宝本草》问世后才代替了它在医药界的位置。
宋刘翰、马志等九人的《开宝重定本草》,共计收载新旧药物983种。不仅药品数量增加了,而且分类方法也大有改进,类别也较前增多,并订正了前人在分类方法上的错误。
宋代的中药文献较多,除上述的《开宝本草》外,还有苏颂等人在1060年编着的《嘉佑本草》及1061年编着的《图经本草》唐慎微在1082年编着的《证类本草》。
金元时期,张元素编的《珍珠囊》是当时的代表着作。
明代的药学成就超过以往任何时代,1505年刘文泰编着的四十二卷《本草品汇精要》,共载新旧药一千八百一十五种,以简洁精要的文字及五彩的实物绘图名闻于世。1565年陈嘉漠编着的十二卷《本草蒙荃》,内容有药物的产地、采集时间、品种鉴别、炮制方法、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七情、服法等,均按声律写成对偶句以便记诵。
1578年,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阅八百多部医药书籍,经过不断的调查与实践,历时二十七载,终于完成《本草纲目》这一伟大药学着作的编着。本书分五十二卷,列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十六部(纲),每部又分若干类,共计六十二类(目),每类下列出该类所属的药物,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其中新药三百七十余种,附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附图一千一百六十幅。正文之前,先列实物图谱,再叙述各种病的主治药物,然后依钢分目确定每种药物的名称,说明药物的产地、形态和采集法,以及药物的气味、炮制,分析药物的性味功能,纠正旧本草的错误,记录其收集的处方等项。本书内容丰富,取材广泛,考订详明,分类先进,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人民的用药经验和知识,以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批判地继承前人对各种药物功用的论述,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药典,无愧为我国药学史上的明珠。本书的问世,不仅推动中国医药学的发展,而且对世界医药学亦有巨大影响,先后被译成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俄文、西班牙文等七种文字。
1765年,在《本草纲目》刊行一百余年之后,清代杰出的药物学家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问世,它代表清代本草学的最高成就,其目的是拾《本草纲目》之遗,不仅在药物品种上增加药物达七百一十六种,而且在药物来源、治疗作用等方面详加补充,并对《本草纲目》错误处加以更正,进一步丰富了本草学的内容。全书共十卷,载药九百二十一种,如冬虫夏草、太子参、日精油、臭草等药均是《本草纲目》未收载的。《本草纲目拾遗》的编着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进一步促进了中药学的发展。
在中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除了涌现出代表不同时期的药学水平的着作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外,还编着了炼丹、炮制、食疗、药用植物等不同特点的本草学着作。如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关炼丹着作;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对炼丹术亦作了较详尽的叙述;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制药专书,系统地总结了5世纪以前的中药采集,加工炮制方法;唐代孟诜编着的《食疗本草》是我国古代食品营养和食品治疗学专着,该书内容精审,材料丰富,对食物的鉴定,药性的辨别及食物配合烹调加工均作了较详细的阐述;明代李中立着的《本草原始》,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为药用植物来源,品种鉴别,真伪考证的专书。这些内容丰富的本草着作,成为我国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药学得到迅速发展,传统的中药学分为《中药学》《方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用植物学》等分支学科。同时,亦出现了众多的药学专着,如《中药志》《中药大辞典》《四川中药志》等国家药典,收载了各种常用中药及中成药,并逐步制定了成套的质量控制标准。各种中药的工具书、中药专着、有关中药教材、报纸、杂志相继出版,使中药学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目前色彩纷呈、种类繁多的中药文献,正在为越来越多热爱或关心中药事业的人敞开知识大门。相信,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必将推动中药学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