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史,我国历代医学家对针灸疗法的工具和技术不断做出改进,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针刺方法(如火针、温针、梅花针等),发展了灸疗方法(如一些药饼灸法、灯火火焦法)和艾卷(如所谓“雷火针”、“太乙针”等),使我国针灸学不断丰富和完善。
腧穴的位置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聚结于体表的所在,也就是临床上下针的部位。
“腧”,有转输的意思;“穴”,是空隙之意。腧穴又有“气穴”、“孔穴”、“骨空”等名称,习惯上称“穴位”。
腧穴的作用腧穴散布在一定的经络循行线上,因此,它的作用和经络的功能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经络是人体气血流通的线路,腧穴就是这些线路上的小站,转运输送流行着的气血。当某些内脏有病时,在所属经络上的某些腧穴就会出现病理反应,如压痛点或特殊的过敏点,针灸疗法就是刺激这些“点”来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而取得疗效。
手太阴肺经从腹部出来,经过腋下,沿上臂内侧经过肘部,再沿上臂内侧向下,经过手掌直达拇指的指甲旁边。本经共计有少商、鱼际、太渊、列缺、孔最、尺泽、云门、中府等十一个穴位。
1.分类
腧穴的分类从大体上分,有以下三种。
(1)经穴是属于十四经系统的腧穴,约有三百六十一个。
(2)经外奇穴是十四经以外的腧穴,约有两百多个。
(3)阿是穴这是一种没有固定位置的喻穴,赴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心点作为喻八,所以又叫“压痛点”、“天应穴”。
2.腧穴的取法
人体腧穴很多,每个腧穴的位置小同,因此取穴的正确与否,可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要正确的取穴,必须掌握穴他的测定标准。取穴的方法有好几种,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是手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进行测量定穴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中指同身寸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
(2)横指同身寸又名“一夫法”,是由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横量作为三寸。
另外有些穴位可采用体表解剖标志取穴。如“两乳之间取膻中穴,两耳尖直上取盯会穴,握拳于掌横纹头取后溪穴等。
针灸的针法
针法的意义与适应证当人体发生病变的时候,用针刺的方法,施治于选好的穴位上,促使经络通畅,气血和调,以达到驱邪扶正,恢复健康,这种方法就叫做针法。
针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目前随着针灸医学的日益发展,适应病症也日渐扩大,几乎各科都可应用针灸方法。例如内科方面可以用来治疗各种痛症、痹症、肠胃病、哮喘病、痿症、中风、遗尿等;外科方面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等;妇科方面疗效较好的有痛经、经闭、带下等;儿科方面以惊风、疳积、小儿麻痹症等效果较好;此外,五官科中的红眼睛、乳蛾、牙痛等效果也很好。
现代常用的针大体可分为三种:①毫针:长短有五分到三寸五分不等的几种,粗细也有二十六、二十八、三十号等的分别,针身圆滑,用各种金属丝制成,一般是用不锈钢丝制的。这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针;②三棱针:针身呈三角形、三边有刃、粗细长短也有不同,多用于实热病、浅刺放血,以泻血热;③皮肤针:又名“小儿针”,是用五、七枚小针、嵌在一端如莲蓬状的针柄上制成(装五枚的称为“梅花针”,七枚的称为“七星针”),多用于怕痛的妇女、幼儿,轻轻敲打,安全有效。
针灸临床操作过程
1.预先必须练习针刺的手法。在纸叠或棉枕上做刺人捻转的练习。
2.施术前应检查用具和注意消毒。体位一般采取仰靠、侧伏、托颐、俯伏、屈肘仰掌、横肱、侧卧、仰卧屈膝、伏卧等几种。一般采用卧位,再用枕垫调整姿势,再使病人比较舒适而能持久。施针时要精神贯注,谨慎从事。
3.针刺的程序、方向和深浅。刺针的程序普通都是“先上后下,先背后腹,先头身后四肢”。针刺方向有直刺、斜刺和横刺三种一般在四肢、背部、腹部用直刺(90°),胸部、颈部宜斜刺(45°)。深浅根据病人胖瘦而有不同:一般在四肢大约半寸左右,在胸腹不宜超过半寸,头颈部更要浅些,以免发生意外。
4.进针的方法左手为押手,作用在固定穴位,减少疼痛,协助进针。右手为刺手(即持针的手),在进针时,轻轻将针点在穴上,一捻而进,双手协同进针。如果用三棱针,要刺得快,浅刺半分到一分使出血。皮肤针只要轻轻敲打。
5.手法及其“补”、“泻”进针后要力求病人产生酸、麻感觉,即所谓“得气”。
“得气”后要施用手法,产生刺激。常用的手法有进、退、捻、捣、留五种:
进:捻着针向里进,用来探找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位。捻进快,刺激强;捻进缓慢,刺激较缓和。
退:捻着针向外退,以探找到产生酸麻感觉最明显的部分。已经产生了这种感觉就可退出,是为了减轻刺激,或为了施行间歇的刺激。
捻:进针、退针或刺到发生酸麻的部位都要捻动。捻得快,角度大,次数多,刺激就强;相反就轻。
捣:是将针捻转得上下左右捣动。
留:病人感到酸麻重胀得难忍或捻针到相当程序时,停止捻转。针留身上,就叫“留针”。时间长短,看病情决定。一般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根据不同的病情,采用不同的补泻手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补法是一种促进机体兴奋的方法,来改善人体的虚寒现象。用补法时,进针后的手法较少,不留针,或留针时间较短,刺激轻。老人、小儿、妇女和一般虚症病人,在胃口不好,全身无力等情况下,宜采用补法。泻法是采用强刺激的手法,来达到抑制机体的过分亢进。进针后的手法较多,留针时间长,对于体质较强和一般实证的病人,如食欲旺盛,大便不通等,宜采用泻法。
异常现象的处理①弯针:多因手法过猛或体位移动所引起,应恢复原来的体位,顺着自然出针。②滞针:多因局部紧张,针身剥蚀所引起,可试以轻度提插,待松动后出针。③折针:多因针根剥蚀,体位移动,筋肉痉挛等原因所造成。医者首须镇静,并嘱病人不要惊慌乱动。若浅的针身断端尚露在体外者,可用镊子取出;深的要用手术才能取出,必须立即施行。④晕针:多因体虚饥饿,精神不安,或初次受针,神经过度紧张,以及手法过重等原因所造成。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虚脱现象,甚则昏迷。发生晕针时,立即出针,使病人躺卧,给饮热开水,轻的很快就能恢复,重的可酌情刺人中、中冲或灸百会、足三里等穴,以促其苏醒。⑤出针后如发现局部肿起青紫,宜揉按患处,予以热敷或灸熨;如果肿胀过甚而不消,可在局部再灸一下,很快便可消失。
针灸的灸法
灸法的意义与适应证
一般以艾制品燃着,在穴位上或患部烘灼,使感温热或灼痛,以通经活烙,回阳救逆,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的目的,这种方法就叫做灸法。灸法以用于慢性病,阳气衰弱的疾病为主。如慢性风湿病、腹泻、胃病等效果很好。
1.灸法的种类与运用
(1)直接灸①艾炷灸: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燃烧,等到将要燃尽而病者呼烫时取去艾炷,另燃一炷。②艾条灸:是由古太乙针法演进而来,临症时取艾条一支,点燃一端,放在距穴位一寸处熏灼,等灸处红润,感到灼热为止。
(2)间接灸在灸处要放药物,隔药用艾炷燃熏,叫做间接灸,例如隔姜、隔盐、隔蒜、隔饼……都是。
(3)其他灸法除了上述的灸法而外,还有烧针尾的温针灸,药制如炮竹式的太乙针灸,雷火针灸,局部涂药使发泡的天灸,使用灸筒的温简灸,以及外科所用的桑木灸法和神灯照等。
施灸的程序与标准施灸的程序与施针的程序大体相同。
灸法的计数以“壮”为单位,每灸一艾炷称为一壮。凡在头面以及四肢末梢等处施灸时,艾炷宜小宜少,背腹肩股部宜大宜多;新病灸时,艾炷宜大宜多,久病宜少宜小:
体强者可大些多些,虚弱者应小些少些(老幼也宜适当减小减少)。
2.施灸注意事项
(1)防止烫伤施灸时艾炷要放置平正,防止滚动:艾条灸应不时向上或向左右移动,防止过于灼热,病人呼烫时即应略为抬起,并时时弹去艾灰,注意勿使火星下落,以避免烫伤皮肤或烧坏被褥。
(2)灸后处理灸治以后,病人被灸的局部皮肤,一般呈现浅红晕,片刻自然消失,无须加以处理。如红晕色深,或有灼痛感,应涂以油膏少许,加以保护。如局部起泡这就叫“灸疮”,应涂消毒油膏,并以纱布包扎,防止继发的感染,一般七天左右即可自愈,下次改换穴位施灸。
针灸的禁忌
在饥渴、酒醉、饱食、劳累、愤怒、惊恐、情绪不快和剧烈运动以后,都应禁针,酒醉后更绝对禁灸。
孕妇进行针灸治疗,要特别审慎。怀孕五个月以内,禁刺下腹和骶部各穴;如果因治疗需要,必须针上腹穴位时,也要严密注意,并避免用强刺激;孕期在五个月以上,上腹和腹侧也禁针,其他和生殖系统关系较密切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肾俞”
等都禁针,否则容易发生流产、早产。事实上和生殖系统有关的穴位很多,而且临床上不免有发生晕针的机会,一旦发生时,使胎儿不能及时得到气体交换和营养供给,因而影响生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的死亡。
对于急性传染病的高热患者,由于强烈刺激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使高热持续不退,或再度上升,而晕针的后果,对这种病人更加严重,所以高热患者不宜针灸。
凡是肯定要用外科手术或其他专门治疗的器质性疾病或严重感染,如肝硬化、骨折、败血病、食道静脉曲张的大出血等,都不是针灸的适应症,任意试用,可能耽误治疗时机,延误病情。直接针刺肿瘤处有促进转移和加速发展的可能所以癌肿的局部不宜针灸。
口唇、乳头、指尖、会阴等皮肤知觉特别敏感的区域,一般不可针刺;对极度衰弱的患者,更应注意引起晕针。在大血管邻近如厢窝的“委中”等穴,针刺时要特别小心,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否则可能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等情况。重要脏器和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如“膻中”、“乳中”、“期门”等,禁针或不可深刺,以免损伤大脑、心脏和肝脏等重要器官。“神阙”(即脐中)因为消毒困难,容易发生感染,也是从来禁针的。
普通艾炷可以产生50℃的热度,而且有一定的传导渗透能力,甚至可以深达皮下二寸的地方;而肌肉神经组织在45℃时就开始丧失原有功能,因此在神经干表浅部分的穴位要少灸或禁灸。如“耳门”下有面神经干,“攒竹”近滑车上神经,“承扶”下是坐骨神经干,“髀关”下面是股神经,所以这些穴位从古以来都是禁灸的。
针灸的应用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三百六十一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联系的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着,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针灸是在中国历代特定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生长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维和文化精华,涵纳着大量的实践观察、知识体系和技术技艺,凝聚着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
针灸能治疗很多病情,用于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疗成人痘和减肥。
针灸去痘原理:根据每个人的长痘具体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调等,有针对性地制订针灸调理的方案,通过治疗病症,实现经络通畅,实现去痘美容的目的。
1.针灸减肥原理
针灸减肥是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调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髓质两大系统功能,加快基础代谢率,从而促进脂肪代谢,产热增加,使积存的脂肪消耗;进而调整、完善、修复人体自身平衡。
针灸减肥通过扶正祛邪,刺激腧穴,调整经络,达到加强脾肾功能,扶助正气,又通过经络的疏通作用祛除停滞于体内的邪气,不仅能取得整体减肥的效果,而且能消除局部脂肪达到局部减肥的目的。
第一,通过针灸减肥能有效调节脂质的代谢过程。肥胖症患者的体中过氧化脂质高于正常值,针灸打通人体减肥要穴后,可以使人体中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第二,可以纠正患者的异常食欲,通过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达到不乏力、不饥饿的目的。针灸以后,胃的排空减慢,胃不空了,自然就有饱的感觉,可以不太想吃东西了。
第三,在于有效调节内分泌紊乱。肥胖症患者的内分泌紊乱发生率极高,为什么生了小孩的妇女会发胖,不单是营养过剩,还有生小孩后打破了她的内分泌平衡,引起发胖,女人到了更年期时,内分泌紊乱同样引起发胖。在采用针灸减肥时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和“交感肾上腺皮质”两个系统使内分泌紊乱得以纠正,并加速脂肪的新陈代谢,因此达到减肥的目的。
当前减肥方法很多,但针灸减肥有独特的疗效,即安全方便,又无不良反应。针灸减肥不同于药物减肥等,药物作用通常有一定的期限,而针灸减肥是通过调整患者内在功能而发挥内因作用,所以一般不会在针灸减肥治疗停止后很快又发胖。也就是说,针灸减肥一般不反弹。近年来,针灸减肥己备受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健康减肥方法。特别是针灸治疗由内分泌失调引起的肥胖、单纯性肥胖等,可迅速减去多余脂肪,收紧皮肤、不松弛、无皱纹,且影响身体健康。针灸减肥适用于长期减肥无效、药物减肥失败者,具有肥胖患者无需节食、无需大运动量运动、无手术痛苦等优点。
2.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
拔火罐法早在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就载有拔火罐疗法。当时叫“角法”,因拔火罐工具由牛角做成。起初用于外科手术后吸毒排脓,以后逐步发展到治疗风寒痹病、虚劳喘息等外感内伤疾患。其质料也由牛角逐步改进为竹罐、陶罐、玻璃罐等。本法常同针灸配合使用。
火罐的种类
1竹火罐用直径三到七厘米粗细的竹子逐节锯断,一端去节做口,一端留节做底,削去竹皮,做成腰鼓样的圆柱形管子,大小可按施术的部位加以选择。
2陶火罐系由陶土做成,口底平滑,形似木钵或瓷鼓。这种罐的吸力大,但易跌碎。
3玻璃火罐肚大口小,口边外翻,有大、中、小三型。这种火罐的优点,在于其质料透明,可以从外面看到吸着面皮肤的变化,易于掌握拔罐后局部反应的程度。
拔火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