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艺术家成长故事
45899600000021

第21章 京剧大师梅兰芳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是京剧“四大名旦”之首,是旦角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家。创立了京剧艺术的第一流派——“梅派”。

1894年,梅兰芳出生于北京。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成人。1901年,7岁的梅兰芳开始学戏,两年后又与其表兄一起学戏。梅兰芳先天条件并不好,眼睛近视,眼神不能外露,眼珠转动也不太灵活。由于性格腼腆,音乐感不强,师兄弟当中有的就当众嘲讽他:“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梅兰芳没有灰心丧气,反而更加苦练基本功。为了练眼神的灵活性,他对着镜子练,点上香火练,放飞鸽子对着天空练。他每天早晚揉捏眼皮,久而久之,竟成双眼皮了。日复一日的锻炼,终于使梅兰芳改变了原本有些呆滞的目光,一双眼睛练得炯炯有神。梅兰芳为了练好腿脚功夫,寒冬腊月天,别人围着火炉取暖时,他却在院子里泼水成冰,在冰上练踩跷,跑圆场。一次次摔倒,再一次次爬起来,坚持不懈,终于练就了腿脚稳健的硬功夫。梅兰芳每天清晨练嗓子,念道白。发音不准确或不圆润,他就反复加工,直到满意为止。一年四季,寒来暑往,从未间断。一番苦功,终于使他发出的声音饱满、圆润、清晰、幽远。

1912年,19岁的梅兰芳随京剧大师王凤卿首次到上海演出,并取得很大成功。

梅兰芳多次拜师学艺,戏路很宽。青衣、花旦、刀马旦的旦行表演艺术,他样样精通;还掌握了老生、小生、武生和其他行当的表演技巧。经过充分挖掘和潜心钻研,他逐渐形成了自己艺术上的流派。

梅兰芳的“舞”出神入化,形态逼真;梅兰芳的京剧歌唱,从朴素的“情”过渡到华丽的“文”,努力使唱词文字典雅绚烂,在曲调上打破了单一的皮黄而引入了昆曲,并在引入的过程中又加以变通,于是形成了他独有的唱腔特点;梅兰芳通过学习,掌握了如何用气、换气、提气、偷气等功夫。他对气的理解和运用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先列,达到了臻于完美的神奇境界。

通过受谭鑫培和杨小楼两位前辈的指点,加之自己的天赋和勤奋,梅兰芳取得了辉煌的艺术成就。在谭鑫培去世后,梅兰芳跃居旦行第一,并在“四大名旦”中自始至终占据着领衔的位置。

传说在梅兰芳学艺过程中,对女人发怒这一细节的模仿总是不到位,不是眼神不对,就是嘴型不妥,或是动作生硬。他苦苦思索终于找到了好办法——当他回家见妻子正在洗碗时,二话不说,抓起碗就摔,“啪、啪、啪……”碗碎的声音让妻子平静的脸上出现了惊奇,随之而来的是愤怒……这全过程他都深深印入了脑海,并一次次模仿,最后终于成功。

20世纪30年代初,梅兰芳访美归来,其地位随之升高,名声随之更显,被戏迷称为“伶界大王”,被捧为梨园界的代表人物。这以后,他不得不与政界、商界、军界乃至洋人周旋,但他又不喜欢政治,也不愿向政治屈膝,更看不惯官场的阿谀奉承和尔虞我诈,毅然离开故土,南迁上海。

在上海,又恰逢日本大肆入侵中国,梅兰芳由于不满日本的侵略,不甘做亡国奴,但又无可奈何,想自杀又不忍,想归隐又不能。在他两难之际,日本侵略者又用金钱利诱他为日本人唱戏,梅兰芳顶住压力,坚定地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体现出了高度的民族气节。

1935年,梅兰芳访问苏联时,他甘愿长速奔波,坐船到苏联也不坐火车。因为坐火车到苏联要经过刚刚成立不久的“伪满洲国”。这也体现了他的气节所在。

在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为国而苦恼,但又无能为力,最后决定“禅归”,发誓不赶走鬼子不上舞台,并开始蓄胡须。1945年8月15日,他在上海从广播中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立即从楼上跑下来,并用一柄打开的折扇挡着脸的下部,当着全家的面忽然撤掉折扇,全家人惊呼——他唇上的胡须已全部刮光。他宣布再次登上舞台献艺,再次拥抱他的最爱——京剧。

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受到党和政府的保护,平安地度过了“三反”、“五反”的斗争,又顺利地经历了“整风运动”,并幸运地迈过了“反右斗争”的门槛。

1959年,在这一段时间里,党和政府允许梅兰芳剧团私立。

梅兰芳努力让自己成为毛主席所倡导的“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常告诫自己:生出“不满足”,则坚决不可。

1961年8月8日,梅兰芳逝世。党和国家给予了他“一代完人”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