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世界地理与科学鉴定
45927600000005

第5章 亚洲(5)

兴隆洼文化时期已经存在原始农业,这一点似乎是肯定的。位于兴隆洼文化分布区域以南的河北磁山文化(14C测年为7355±100aBP和7330±105aBP,与兴隆洼文化年代相当),已经发现有粟的遗迹,腐烂的粮食堆积厚度近2米;位于兴隆洼遗址以东的沈阳新乐下层遗址(14C测年为6145±120aBP,比兴隆洼遗址年代略晚),也发现黍的残迹。无论是与相邻地区的考古材料对比,还是由兴隆洼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推测,这一文化应该有农业存在。但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的生产工具所反映的事实是,这一时期的农业水平并不高,是原始的和不发达的,仅仅依靠这样落后的农业经济方式来维持那么一个大规模的定居聚落是很难想像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植物果核(胡桃楸)和鹿骨、狍骨表明,采集业与渔猎经济成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维持聚落稳定发展的应该是由原始农业、采集业和渔猎业几种经济成分构成的复合经济方式,这种复合的经济形态应该是兴隆洼大规模定居聚落的基础。

这一点很难从当地现代地理条件去理解。无论兴隆洼遗址、白音长汗遗址,还是研究区以外的查海遗址,都位于现代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冷而干旱,自然状态下单位土地面积所能提供的食物数量很有限。如果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即使是复合经济形态也难以承担像兴隆洼文化所表现的定居生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必须了解当时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必须以当时人们的眼光去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及由此形成的人地关系。任何一种史前考古文化都要遵循以最小代价取得最大环境适应这一原则,兴隆洼文化当然也不例外。那种建立在复合经济形态之上的大规模定居聚落,恰恰是当时的自然环境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协调的产物。

全新世一万年间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国内外关于环境变化的研究表明,北半球在全新世期间大约每隔2500年就要发生一次新冰期,形成千年尺度周期的冷暖变化。国内各地的研究,特别是与本研究区域相邻地区的研究工作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崔海亭等在内蒙古大青山有关古土壤与古冰缘地貌的研究表明,该地区全新世以来出现过四次冷期和五次暖期,冷暖的变化周期约为2000年。李容全等在内蒙古岱海、达来诺尔的研究电证实了存在全新世环境演变以四次新冰缘阶和五次间冰缘阶组成4.5旋迥的变化模式,相对的暖湿期有五段,顺序为1.2~0.95万aBP,0.9~0.55万aBP,5000~2400aBP,2000~600aBP和公元1495年至今。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在辽宁南部地区的研究认为,辽南地区气候有过显著的波动,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0000~8000aBP气温已显著回升,但仍比现在寒冷、干燥;8000~5000aBP,为冰后期最温暖的气候最适宜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5℃;5000~2500aBP,仍然温暖,却显得比较干燥;2500aBP以来,气候又变得凉爽,但比较湿润,与现在差不多。

孔昭辰等在研究了北京地区泥炭中孢粉沉积后认为,8000~6000aBP是一个气候温暖期,沼泽发育,以松、栎、桦等组成的暖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面积增加;6000~2000aBP,气候总体温暖,发育以榆、栎、桑、桦组成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在5600aBP前后有一次时间不长的冷期,3500~3200aBP,气候曾凉而偏干;2000aBP以来,以松为代表的针叶林在平原区退缩,草原得到发展,气候温冷偏干。根据目前国内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7.2~6KaBP是全新世气候的最适宜期,即鼎盛阶段(Megathermal Maximum),中纬度地区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3℃—4℃,降水量增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推约3个纬度。兴隆洼遗址位于现代中温带草原地区,在兴隆洼文化发展的7500~6500aBP期间,恰好是温暖湿润的全新世气候鼎盛期。遗址中出土的植物果核经鉴定为胡桃楸(Jugnacs mandshurica Maxim)果实,又从房址采集的土样中分析出松、梣(Fraxinus)、蒿(Artemisia)、禾本科(Gramineae)、蓼(Polygonurn)、豆科(Leguminosa)、藜(Chenopodium)的花粉和少量水龙骨(Pocypodium)、中华卷柏(Selaginella Sinensis)的孢子。现代胡桃楸多生长在土质肥厚、湿润、排水良好的沟谷或山坡,既是组成北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主要乔木树种,又是森林草原带的山地落叶阔叶林中的伴生树种。胡桃楸果实在遗址中发现,说明这种植物果实是当时人们的重要食物组成成分,也反映出当时在兴隆洼遗址周围生长有由胡桃楸与梣、松组成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原始的复合经济形态和土地利用方式才能维持相当数量人口的定居生活,并建造出规模很大的聚落群。可以说兴隆洼文化代表的文化——经济形态,是在全新世气候最宜期当地暖温带森林气候条件下,原始生产技术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地系统综合体。

兴隆洼文化的空间分布很广,除兴隆洼、白音长汗两处遗址外,向南越过燕山山地抵达北京平原河流域的平谷上宅和三河县孟各庄;向北则有赤峰昭苏河畔的五十家子、翁牛特旗大新井、林西县沙窝子、巴林右旗古日古勒台、巴林左旗金龟山;向东则有奈曼旗的大沁他拉,甚至更远一些的沈阳新乐。

根据我们对赤峰地区各旗县兴隆洼文化遗址数量的统计,目前在赤峰地区大约共发现兴隆洼文化遗址109处,我们利用GIS技术对这98处文化遗址首先按乡做分级统计,绘制出兴隆洼文化遗址的地理空间分布图,然后将此图与区域自然景观结构图配准叠加,最终制作出兴隆洼文化的地理空间分布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兴隆洼文化遗址或遗存主要分布在从大兴安岭山前一直延伸到冀辽山地北部的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地地区,其中尤以黄土丘陵地区的文化遗址数量占绝对多数。兴隆洼文化的这种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受到区域自然景观的控制。在黄土丘陵地区,疏松而肥沃的黄土可以利用原始的石器工具经营农业,周围的湖沼、河流可以提供渔蚌之利,生长在周围沟谷低地或山前平原上的暖温带森林可以提供稳定的采集食物,生活在林下或草地上的鹿、狍又成为当时人们的肉食来源,这样的环境条件无疑是兴隆洼文化能够发展的最优之地。

兴隆洼文化的空间分布,不仅仅代表了一种以“之字纹”筒形罐为典型陶器群的考古文化的空间延伸范围,而且反映了一种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人地生态系统综合体在特定时间的空间分布。兴隆洼文化分布的北界不仅代表了一群特定时代的人们所创造的考古文化的北界,也代表了全新世气候最宜期暖温带气候在研究区域内的分布北界。与现代位于冀北山地和辽西丘陵北缘的暖温带界线相比,当时的温暖带大约北推了2~3个纬度,直抵大兴安岭东南麓的山前平原地区。这个从文化分布上所推断的气候变化幅度,与邻近地区全新世研究中所证明的气候最宜期的升温幅度大致是一致的。这个独特的人地生态系统综合体稳定发展了大约1000年,缓慢地发展到更进步一些的赵宝沟文化。

赵宝沟景观

存在于燕北地区的兴隆洼文化稳定地发展了大约1000年,被一种新的考古文化所代替,这就是赵宝沟文化。赵宝沟文化目前的14C测年数据在6200~6000aBF之间,晚于兴隆洼文化而早于红山文化,与兴隆洼文化在时间上有一段缺环。

赵宝沟文化的遗址首先在敖汉旗小山发现,遗址所处的地貌部位与兴隆洼遗址相似,属于大凌河支流忙牛河上游的黄土台地地区。小山遗址所在的黄土低丘与东北面的兴隆洼遗址遥遥相望,直线距离仅有500米。这座小黄土丘西北高,东南低,遗址位于东南坡上的浅洼地。山坡上可辨认出七八片“灰土圈”,经发掘证实是半地穴房址。由于遗址破坏严重,完整的聚满遗址并未发现,仅发掘了两座半地穴圆角长方形房址。

赵宝沟文化比较完整的聚落遗址是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赵宝沟遗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村西北2公里的山前黄土台地上,地形平缓,遗址面积约90000平方米,地表可见房址或灰坑140余个。遗址上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多数房址保存不佳。1986年的发掘工作中发现了17座房址,房址皆为近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穴保存深度在0.3~1米左右,面积一般约20平方米,最大的近100平方米,居住面呈二级阶梯状,像兴隆洼遗址一样,也没有发现门道的遗迹。

在敖汉旗敖吉乡的南台地村也发现了同类型遗址。遗址位于教来河左岸的黄土台地上,高出河床约20米,遗址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地表可见约40余个成排的灰土圈,即半地穴式的房址。地表调查的结果,表明这是一处面积很大的赵宝沟文化居住遗址。

同类型的赵宝沟聚落遗址在翁牛特旗广德公乡小善德沟村南也有发现,遗址位于西拉木伦河支流少郎河的北岸,低缓的黄土丘陵北坡。遗址上可见四排房址作西北——东南向排列,共发掘六座保存较好的房址,均为半地穴,长方形,也未发现门道。

目前所发现的赵宝沟文化聚落遗址,一般都保存较差。保存情况比较好的只有赵宝沟遗址,虽然限于发掘工作,对聚落的整体规模和布局情况仍不十分清楚,但还是可以看出赵宝沟文化的聚落规模要超过兴隆洼文化,房址四壁和居住面抹草拌泥,也反映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赵宝沟文化的陶器群仍以夹砂陶罐为主,纹饰以“之字纹”及由“之字纹”演绎成的几何纹为主,在陶器制作技术上表现出与兴隆洼文化的承继关系。除了继续保存旧的文化因素外,又出现了新的文化因素。首先是陶器器形增加了:大口筒形器仍然占多数,增加了椭圆底罐、尊形器、器盖、圈足钵、“红顶钵”等新器形。饰有动物纹的尊形器是赵宝沟陶器群中最富特色的,这种夹砂磨光陶的尊形器腹部表面,满饰以猪、鹿、鸟首和蛇形纹组成的图案,刻画精美,既反映了赵宝沟文化制陶工艺的高度发达,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界原始崇拜的萌芽。图案中的猪首蛇纹形象与红山文化中精致的玉猪龙关系非常密切,为探索中国龙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新出现的泥质“红顶钵”,也是后来红山文化中大量流行的器物,同样反映了两种文化间的渊源关系。其次,纹饰种类也比兴隆洼文化有所增加:陶器纹饰中仍大量流行“之字纹”,分竖压横排、横压竖排或两类上下组合等几种方式,“之字纹”的表现方式较之兴隆洼文化富于变化。新出现的几何纹与动物纹也极富特色。赵宝沟文化的制陶技术与兴隆洼文化相比,表现出更高的技术水平与艺术水平,炊器与食器初步区分开来。赵宝沟文化中石器工具的制造同样显示出进步性,打制石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代之以大量精致的磨制石器。磨制石器的典型器是一种扁长的石斧和石耜:石斧顶窄刃宽,两面略鼓,弧刃正锋,磨擦痕与斧身长轴平行;石耜多通体磨光,扁平,圆凸刃,正锋,器顶中部打出一浅凹可以装柄,与兴隆洼文化中的打制有肩石锄相比,翻土工具有了很大的进步。琢制的石磨盘、石磨棒仍大量流行,也仍保留有细石器传统,多为小型刮削器和大量的石片,骨器工具呈衰落的趋势,不见兴隆洼文化中很富地方特色的骨梗石刃鱼镖等器物。

赵宝沟文化的发达时期在6000sBP前后,环境与兴隆洼文化时期相差不多,仍保持着暖湿气候。小山遗址中和小善德沟遗址中出土的胡桃楸果实、中旱生乔灌木李属种子和桦木树皮表明,6000aBP前后的赵宝沟文化时期,仍存在着由胡桃楸和桦树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在林下或空旷地带生长着由李属组成的灌木及小乔木。

目前发现的较为重要的赵宝沟遗址或遗存有:敖汉旗小山、赵宝沟、南台地、吴家营子、三成美遗址,奈曼旗乌根包冷遗址,翁牛特小善德沟、头分地遗址,林西县白音长汗遗址。根据对已发现的赵宝沟文化遗址的统计,赤峰地区发现的赵宝沟文化遗址大约有90处,我们采用了处理兴隆洼文化遗址的相同办法,绘制出赵宝沟文化的地理空间分布图。从赵宝沟文化的空间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赵宝沟文化也是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地区,与兴隆洼文化有着相似的空间分布特点。

从赵宝沟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来看,在北部地区要略小于兴隆洼文化,主要表现在西拉木伦河以北的遗址数量较少。造成两种考古文化在空间分布上差异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考古发掘工作的限制或对考古文化类型划分的差异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自然环境或其他原因的影响。赵宝沟文化时期,暖温带气候的分布范围基本上与兴隆洼文化时期一致,西拉木伦河并不成为自然环境的界线,其北部的大兴安岭东南麓一带的黄土丘陵同样有适合赵宝沟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条件,如果以西拉木伦河作为赵宝沟文化的北界,显然证据不够充分。北部地区赵宝沟文化遗址数量不多的现象,很有可能是因为将与赵宝沟同时代一类文化遗存归人了富河文化而造成的,富河文化遗址(共有32处)主要集中分布在巴林右旗境内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如果将富河文化与赵宝沟文化视为同一个考古文化中的两个区域类型,那么,赵宝沟文化的遗址数量(两者合计共122处)和空间分布范围,与兴隆洼文化就没有什么差别了。当然,这种对文化类型归类的推测,还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工作来证实。

赵宝沟文化的聚落规模一般要超过兴隆洼文化,两者的生存环境条件相差不多,自然状态下所能提供的食物数量并没有增加。很显然,农业水平的提高是赵宝沟文化聚落规模扩大的经济基础,这个时期农业经济的比重有了很大的提高,磨制精良的石耜等工具,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的农业水平要超过兴隆洼文化时期。

红山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