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直处于试验阶段,直到日本海军首先使用航母舰载机对英国、荷兰驻东南亚和美国驻西太平洋的海军部队进行了灾难性的打击后,航母才走入战争舞台的追光灯下。
到1942年,航空母舰以其强大的火力、灵活的机动性和无与伦比的攻击速度,已经取代战列舰成为一支现代舰队的核心部分。
二战期间,航空母舰在遂行攻击海上或近岸目标任务时已变得不可或缺,其中有两场大海战(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完全是彼此的航母舰载机在交战,双方舰队都未进入对方舰炮的射程之内。在与日军的逐岛争夺战中,美国海军的“艾塞克斯”级航母每每都充当了打头阵的角色。
1960年,随着美国海军核动力航空母舰“企业”号的下水,航母设计制造的新时代开始了。核动力航母由于具有长途航行而无需补充燃料的优点,备受各海军大国的青睐。
1972年下水的美国海军“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是迄今为止仍在服役的最大的水面舰艇。
冷战期间,面对导弹核武器的迅猛发展,目标过于明显的航母是否具有存在的必要性,一度颇为世人所怀疑。如今,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国际事务的矛盾与冲突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征,航母又不可否认地成为了一种“时尚”,即在海湾战争以来历次有军事大国卷入的武装冲突,特别是所谓的“维持和平”、“恢复和平”行动中,都少不了航母这一“浮动的空军基地”的身影。
航母之所以重新成为“时尚”,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大国越来越多地依靠游弋在公海的航母战斗群,来对“危机事件”作出迅速反应,航母继续扮演着“炮舰政策”图腾的角色。未来10年间,美国海军将依然保留12艘航母,以便随时开赴世界各地“处理危机事件”。“福熙”号航母所参加过的多种类型的行动,其中不乏1991年海湾战争以及1999年科索沃战争那样的例子。
另一方面,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海洋意识的增强使得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濒海国家,不仅仅是英国、法国、西班牙这样的发达国家,包括印度、巴西、泰国、韩国以及马来西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在加强自身的海空实力,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保卫自己的海洋资源。而航母战斗群作为海空力量的完美结合,自然成为海洋世纪的首选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