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航空母舰传奇
45980400000085

第85章 日本信浓号航空母舰

概述

信浓号是日本帝国海军的航空母舰。

信浓号最初是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号舰(110号舰),1940年5月4日开工,1941年12月暂停,1942年在建成50%时中途被改造成航空母舰。在原设计的战列舰的舰体基础上,再在主甲板上设计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及岛式上层建筑。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同时也是在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以前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

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信浓”号服役后不久就被美军潜艇的鱼雷击沉,而且“信浓”号创造了“第一正式出航仅仅20小时就被击沉”的世界舰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舰的记录。

背景

1936年日本退出伦敦海军限制军备的谈判。1937年日本海军制定了“03舰艇补充计划”,确定建造2艘大和级战列舰。后来又根据“04舰艇补充计划”开工建造了大和级战列舰(改进型)的三号舰(110号舰)、四号舰(111号舰)。

110号舰建造进行时太平洋战争爆发。战争初期,飞机对战舰的优势完全显现;另外战争期间因为资源不足的原因,110号舰的建造计划被取消。111号舰停止建造并解体。

日本海军由于1941年6月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损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为了及时补充航空母舰的战力,日本除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舰以外,110号舰船壳也被日本海军列入改装航空母舰工程。

太平洋战争到了1944年,日、美的海上军事力量已经有了极大的差距。在经历了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曾经强大的,不可一世的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或被击沉,或被重创,日本海军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反观美国一方,凭借着其雄厚的工业实力,在1943年末其太平洋舰队的战力就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远远地超越了日本。

“信浓”号航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秘密建造出来。

建造概况

“信浓”号原本是作为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改进型)建造,1940年5月开始动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六号船坞开始建造。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10号舰的建造计划在停滞后被取消。

1942年6月日本海军由于中途岛海战的惨败,损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航空母舰机动力量大大减少。于是,日本海军决定优先建造航空母舰。在此背景下,日本海军将已经完成50%进度的“信浓”号,改建成航空母舰。

被改建为航空母舰的“信浓”号在1942年9月恢复施工,预计于1945年2月竣工。但后来在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中,日军联合舰队大量舰艇受损,需要在横须贺船厂进行大修,日本海军于1943年3月下令优先“修理损伤舰”,这导致“信浓号”建造工作中断了数月。

1944年马里亚纳海战(菲律宾海海战),日本联合舰队大败而归,随后日本海军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内建成(日军战前军令严格,如果没有完成任务从最高负责的指挥官到造船工人都会遭受严厉的处罚)。造船厂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赶工并忽视了大量的次要流程,于1944年11月19日才勉强宣布建成(其实该舰仍然有大量细节部分没有完工)。

“信浓”号对船体进行改装,曾提出过两个方案:其一,改装成除了战斗机之外不装载任何防御设备的航空母舰,这需要进行全面改装;其二,改装装甲飞行甲板,与大凤号航空母舰相类似,准备在舰队中承当支援其他航空母舰作战,这只需进行部分改装。

日本海军设想,让信浓号航空母舰在舰队其他航空母舰的前方,让出击的的飞机在“信浓”号上降落,加油挂弹修理后再次出击,可以延长战机作战半径,或帮助出击的飞机返回各自母舰。此外信浓号航空母舰还可装载多余的飞机用来进行补充。

信浓号航空母舰于1944年11月19日完工,在整个改装过程中,其加装的防护装甲就消耗钢材1.7万吨,满载排水量竟然高达71890吨(标准排水量62000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吨位最大的航空母舰。也是在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服役以前,历史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110号舰的舰名是采用了战列舰命名方式,取名自日本古代番国当中的信浓国。信浓号的舰籍编入横须贺镇守府。

性能概况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航空母舰过于强调进攻能力,强调舰载飞机的装载数量,航空母舰的防御能力不是优先指标。在中途岛海战中,美军俯冲轰炸机一举摧毁四艘日本海军主力航空母舰,其防御力薄弱的弱点显而易见。根据战后的调查,美军俯冲轰炸机飞机的炸弹穿透日本航空母舰的甲板,在航母内部爆炸,造成航母的严重损伤“信浓”号机库只有一层是因为当时的110号舰中央部分正进行工程,无法加设下层宽库。但如此一来重心不会升高,整块飞行甲板都可以装甲化。为了有效防御高空和俯冲轰炸,“信浓”号的飞行甲板铺装了甲板装甲,当初设计方案要求「能承受800公斤炸弹的垂直撞击」,但因为会增加甲板重量与制造能力的限制,改为500公斤炸弹。

为满足该要求,装甲板厚达95毫米,由20毫米特殊甲板与75毫米CNC甲板所组成。材质与厚度均与大凤号的没有太大分别,但全长256米,最大宽度40米的飞行甲板都全部铺上相同材质装甲(大凤号铺装范围更大)。再加上采用了大凤号没有用上的设计,在飞行甲板前部与后部附近两处的13米正方型升降机上都铺上同样厚度的装甲,重量达180吨。与大风号采用封闭式的机库以及舰艏不同,“信浓”号采用了通风能力很好的开放式机库设计。

信浓号的机库前部份三份之二(搭载攻击机用)是开放型,而后部是密闭型(搭载战斗机用)。前部采用开放型设计是为了当受到攻击引发火灾时,可以从那儿清除炸弹与鱼雷。

大型的岛型舰桥设置于右舷中央部上。舰桥的后部有向上排烟的烟囱往外侧倾斜23度。这是日本海军继大凤号又一次在航空母舰使用此类的烟囱。

“信浓”号舰体原始设计作为战列舰,水线上的舷侧装甲则从410毫米减为200毫米。战舰的主炮弹药库就直接用作航空母舰的高射炮弹、机枪弹、炸弹、鱼雷等仓库。飞机用燃料库则以常用的25毫米装甲板加强。舰体底部从大和级战列舰的双重底部强化为三重底部。全长266m,飞行甲板长256m,全宽36.3m,吃水10m信浓号航空母舰动力装置为主锅炉12座,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28节,续航力18节时10000海里。信浓号航空母舰的动力和大和级战列舰相当,比一般舰队航空母舰的速度低,而续航能力超过大和级很多,可以满足实战需要。

信浓号航空母舰的舰载火炮用于防空自卫为主,双联装127mm大口径的高平炮8座还有三联25mm小口径高射炮37座另外还有13mm口径高射机枪22座。

127mm口径高平炮,可以作为舰炮平射攻击地方舰船,也可以作为高炮使用,射速每分钟超过15发,最大仰角十90度到-10度,采用半自动装填,主要用来对付中高空的敌机,威力较大,但是实战中作用一般。

25mm口径高射炮主要对来对付低空目标,射速很快。缺点在于威力较小,因使用15发固定弹匣供弹,每次换弹药时必须停止射击,使防空效率大打折扣。各方面性能都不如美军20mm口径以及40mm口径高射炮。

13mm口径高射机枪主要对付贴近战舰的敌人飞机。虽然射速高,但是威力很弱,加上美军飞机一般有装甲以及其他的保护措施,杀伤力明显不足。

舰载机,最初设计为搭载38架“烈风”式战斗机,18架“流星”式攻击机,9架“彩云”式侦察机,一共65架,这个数量偏小。低于同时代的美国建造的航空母舰,日本早期的大型航空母舰也超过这个数字。

后来因为信浓号的设计需求发生改变,改为20架战斗机和27架攻击机机,一共47架。为了提高整舰的防御能力造成舰载机数量较少。这些飞机的性能已经有大幅度的进步,一定程度弥补了数量的不足。但是,新型舰载机数量的不足,更严重的是飞行员的匮乏限制飞机性能的发挥。

在信浓号航空母舰第一次试航之前,日本航空母舰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大型航空母舰,而且有经验的飞行员严重匮乏。而单靠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无法形成战斗力的。而且难逃最终覆灭的命运。

工程再三延误,由于海军方面严令“信浓”号必须在1944年完成,竣工日期却要比最初预计的提早五个月,熟练的工人更被征召服兵役,为补人手不足,除了动员民间造船厂的工人与海军学校的学生,就连其它工种的学生都招揽过来赶工。工人都深信「完成信浓号则能挽救日本」。因为工程一再赶工,舰内设备都只配备最低限度,只进行了最低限度的测试甚至省略。

信浓号航空母舰虽然在11月19日加入现役。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细节没有完成,还需要建造和调整。“信浓”号的水兵基本都是新兵,素质很差,要他们能够成功的熟练操纵这艘军舰也需要数月的时间。

结局

1944年11月美军已经开始使用B-29重型轰炸机轰炸日本本土,横须贺海军工厂所在的东京湾附近是美军重点的轰炸目标。在“信浓”号下水的8天后,命令该舰立即开往吴港的造船厂完成躲避美军的轰炸,同时完成细部舾装等收尾和舰员训练的工作。

1944年11月27日,“信浓”号载官兵和造船厂工人总计2500多人奉命出发,开始了它的处女航,离开东京湾驶往吴港。由滨风,雪风,矶风三艘驱逐舰护航。“信浓”号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在航行中还进行了灯火管制。

19时15分,“信浓号”的检测官向舰长阿部俊雄海军大佐(他曾经是日渐“大淀”号的舰长)报告,发现了美军舰船的雷达信号,判断应该是一艘潜艇。舰长阿部认为既然是美军在潜艇在东京湾附近危险区域航行,按照一般的基本战斗常识是绝对不会随意使用雷达的。

阿部判断,很可能美军已经通过情报部门得知了他们的计划,集中了一定数量的潜艇准备攻击他,而这个雷达波多半是美军潜艇故意采用的诡计。目的是想引开为“信浓号”护航的驱逐舰,然后由另外的潜艇进行攻击。

阿部命令不准开火,不要理睬它,继续高速前进。同时为了避免被美军潜艇定位,阿部下令关闭四舰的雷达,舰队间联络改用灯光信号。并严令护航的驱逐舰要紧靠“信浓号”航行,即使发现潜艇三舰绝对不能私自行动。

1944年11月26日当晚有B29的轰炸任务,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受命准备救助可能被击落的美军飞行员,后来因计划取消,才在海上游弋待命。巧的是,当时“射水鱼”的雷达出了故障。潜艇被迫浮出海面准备修理,雷达在修好后多次开机测试都正常(其中一次被“信浓号”发现)。

突然,艇长约瑟夫·F·恩赖特中校从潜望镜中看到了一个小岛。起初他还以为这是日本海域的一个刚刚出现的火山岛,不久他才发现这是一艘军舰!在不远处以20节的速度Z字航行。这其实就是“信浓”号航空母舰,进行她的处女航。

“射水鱼”号舰长恩赖特最初判断是日军的一艘油轮,恩赖特下令潜艇全速追击该舰。此时“信浓”号仍然保持Z字行前进,很快就被射水鱼号赶上。

22时45分,“信浓号”的了望手发现右弦发现一艘美军潜艇,此时,为“信浓”号护航的‘矶风’号驱逐舰也发现了射水鱼号,随即离开编队,以35节的高速向潜艇方向急速驶去,并且让射水鱼进入了它的火炮射程,这是潜艇和日军舰只的第一次遭遇。

恩赖特此时才发现这并不是一艘油轮,而是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并且它还有数量不明的驱逐舰护航,它立即下令潜艇下潜。潜艇进入了日舰的火炮射程。但奇怪的是,日本人并没有开炮。这令美军艇长颇感莫名其妙。

此时的阿部舰长仍然判断美军可能在诱敌,它认为不应该和美军潜艇多做纠缠,是要引他上当。它随即命令‘矶风’号立即停止攻击返回编队(其实此时该驱逐舰和日军下潜的潜艇只有五海里的距离了)。日军舰艇转向,以全速直线航行,甩开美军潜艇。

日军舰艇以25节以上的高速开走,射水鱼号最大航速只有18节,无法追上。恩赖特非常沮丧。恩赖特立即向珍珠港报告了发现日军大型航母的坐标和航向。希望该海域有其他的位置更好的美军潜艇,同时命令射水鱼号继续追踪日军航母编队,期望日舰有可能自己减慢航速。

“信浓”号全速航行几个小时后就出现的问题,它的一根主轴发生了故障导致信浓的航速降低到了15节。

射水鱼号全速航行,终于在1944年11月28日凌晨,再次发现了“信浓号”,并且发现有三艘驱逐舰护航。恩赖特随即向向珍珠港又了一封电报,希望能够得到其他的潜艇支援。但是,周围一百海里内,并没有其他的美军潜艇。

2时42分,这份电报被“信浓”号侦测到,阿部没有想到这是之前发现的那艘美军潜艇,同时还侦测到了近距离的美军潜艇的雷达波。阿部认为已经舰队中了美军潜艇群的埋伏。他立即作出决定,舰队转向,这个方面正好是面对者射水鱼的方向。“信浓”号竟然自己送到了“射水鱼”号的枪口下。

随即射水鱼号潜艇下潜,同时准备鱼雷,伏击“信浓号”。射水鱼向该舰发射了六枚鱼雷,其中的四枚准确的击中了“信浓”号,此时是3时过4分,信浓号舱室被撕开了10来米宽的口子。海水汹涌地灌了进来。

射水鱼号紧急下潜到400英尺的潜水极限躲避攻击。随即高速脱离了战场。

舰长阿部俊雄认为4条鱼雷对于信浓这样庞大的航母来说不算什么,加上担心继续遭到潜艇攻击,于是航速未减,给损管造成很大不便。

5时,“信浓”号舰体严重倾斜。倾斜到了18度。

8时,动力舱进水,锅炉全部瘫痪。

9时,航母失去了全部动力,

10时18分,阿部俊雄大佐下令弃舰,同时三艘驱逐舰开始转移“信浓号”舰员。三十分钟后,信浓沉没,“信浓号”的2515船员只有1080被救,有1435人遇难(包括阿部俊雄大佐)。

就这样,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处女航仅仅进行了17个小时便被击沉了。

信浓号航空母舰拥有较强装甲和水下防御能力,被四枚鱼雷击中就很快沉没似乎不可理解。

其原因如下:

一,该舰细节没有完工,不少水密舱的门无法关紧,造成大量海水的进入。

二,该舰排水系统没有完成,而手动水泵又太少,根本无法满足需要。

三,水兵素质很差,造成舰只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