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包括自西周至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作品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称《国风》,绝大部分是各地的民歌。《雅》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都是贵族作品,《小雅》中有贵族作品,也有民歌。《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都是贵族祭神祭祖的诗歌。《诗经》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在艺术上的伟大创造,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以及阶级、阶层的精神面貌等。
《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是史诗,所提供的史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为记述周人早期活动的历史和传说。如《大雅》的《生民》、《緜》等篇,记述了周的始祖姜嫄生育后稷的神话和后稷在农业上的贡献,以及周族古公亶父自豳迁岐的故事。这些资料后来成为司马迁撰写《史记·周本纪》的重要根据。二是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如《大雅·桑柔》描写的,大概是周厉王十六年(前842)人民反抗活动的情况。三是反映社会制度。如《小雅·信南山》、《周颂·臣工》等篇保存了有关土地分配和耕作的资料,《大雅·公刘》等篇保存了关于赋锐的资料,《秦风·黄鸟》篇保存了贵族用人殉葬的《诗经》书影资料。四是反映政治的黑暗、民间的疾苦和人民的反抗精神。如《魏风》的《硕鼠》、《伐檀》等篇控诉了贵族的残酷剥削和不劳而获的行为。《豳风·七月》等篇记述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五是反映自然灾异。如《大雅·云汉》篇所写的旱情,研究者多认为即指周宣王末年发生的大旱灾而言。《小雅·十月之交》篇描写地震的情况说“百川沸腾,山冢崒崩”,同时发生日食。据有的研究者推算,这次大地震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前776)九月六日,这是中国最早的有确实日期的地震记录。此外,《诗经》中许多诗歌所表现的喜怒哀乐的情绪,也可以据以考察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诗经》的注本极多,比较重要的有收入《十三经注疏》的《诗经注疏》以及宋代朱熹的《诗集传》。清代以来关于《诗经》的重要著作有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陈奂《诗毛氏传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林义光《诗经通解》、吴闿生《诗义会通》等。